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普通班)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普通班)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 下列旅游点既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A.南极中山站B.陕西延安C.深圳的“世界之窗”D.北京故宫2.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B.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3.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除了资源的质量外,还表现在()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B.旅游区的食宿条件C.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D.景观的特色4. 下列景观中,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是()A.北京故宫B.嵩山少林寺C.长江三峡D.洞庭湖畔岳阳楼5. “假日经济”充分说明旅游资源具有()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D.经济价值6.国内旅游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B.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健体、治病C.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重要途径D.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商业活动的需求“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三天共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同比增长9.9%,收入同比增长39%。
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更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特别是5月2日当天,为满足远道而来的游客观看到晚会,景区特加座200余个。
据此完成7~9题。
7.清明上河园风光属于( )A.旅游主体 B.旅游客体C.旅游业 D.旅游媒体8.大多游人参加文化节旅游的目的是( )A.防病求医 B.科学研究C.探险寻古 D.娱乐消遣9.开封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C.旅游纪念品 D.住宿10.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D.旅游业有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实现旅游收入4 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年度高一4月月考——地理(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高一地理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下图为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1~3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3.该国可能是()A.中国B.巴西C.德国D.泰国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4~5题。
4.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A.M处B.N处C.O处D.P处5.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7.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C.幼儿园、医院D.医院、停车场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的便捷程度高B.冬季无污染C.地价低廉D.工人素质高9.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11.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2013年,我国调整了“生育二孩”的人口政策,政策调整的焦点在“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二孩。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一重点班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读四川省遂宁市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 原始型B. 传统型C. 现代型D. 过渡型2. 表中数据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A. 性别结构严重失调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大D. 劳动力成本低【答案】1. C 2. B【解析】1. 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根据表格中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即三低模式,C对。
A、B、D错。
2. 根据表中数据,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1﹪,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B对。
不能体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就业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低问题,A、C、D错。
点睛:该人口出生率8.4‰,死亡率5.1‰,自然增长率3.3‰,是三低模式,现代型。
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超过110‰,人口老龄化严重。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3.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成反比D. 没有相关性4.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5.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A. 5年B. 11年C. 37年D. 76年【答案】3. A 4. A 5. B【解析】3. 从图中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曲线来看,两条曲线的变化呈现出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选项A正确。
4. 年轮宽度的大小表示植物生长的茂盛状况,年轮宽,说明植物生长快,光热水充足,气候条件好;年轮宽度小,说明植物生长较缓慢,光热水资源配合欠佳,气候恶劣,太阳黑子的多少对年轮宽度的影响其实就是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所以本题A正确。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第I 卷一、选择题(45分)2017年11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在距离地球11光年处观测到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外类地行星“Ross 128b”。
图1为“Ross 128”恒星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行星“Ross 128b”所在恒星系统级别相同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 2.“Ross 128b”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不是因为A .表面平坦开阔B .质量和体积适中C .与恒星距离适中D .运行轨道比较稳定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表1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表。
据此完成3~4题。
表13.由表可知A .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B .一年中,90°N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C .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D .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 4.与天文辐射量多少无关的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昼长时间C .太阳高度D .天气状况2017年9月,太阳爆发近12年来最强等级的耀斑,期间芬兰见到了迷人的极光。
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产生的灿烂光辉。
据此完成5~6题。
5.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 .距太阳远B .自转较慢C .昼长夜短D .没有磁场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下图示意我国年平均PAR 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6~7题。
Ross 128 Ross 128aRoss 128b6.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7.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8~9题。
[小初高学习]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
![[小初高学习]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04eb7d2e3f5727a5e96261.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重点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40个,每个1.5分,共计6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B. ②C. ③D. ④2. 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时期相似的是( )A. 埃及B. 中国C. 德国D. 印度【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该国人口总数就增加。
根据曲线,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④,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之前人口总数一直是增加,D对。
①、②、③时期人口总数仍在上升,未到达最大值,A、B、C错。
【2题详解】目前图示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是小于0,即负增长。
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德国,人口负增长,C对。
埃及、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中国是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都大于0,A、B、D错。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 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D. 少儿人口比重4.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 a方案较合理B. b方案较合理C. c方案较合理D. 均不合理【答案】3. D 4. 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再看看少年儿童比重,两者之间差异最大。
故选D。
【4题详解】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故选B。
考点:人口结构读我国部分省、直辖市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预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环境②经济③教育④资源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 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 建立并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C. 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D. 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答案】5. B 6. B【解析】【分析】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2701184

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普通班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实施“单独二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劳动力不足B.近年来我国年净增人口较少C.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2.考虑各省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下列省区应最早实施“单独二胎”的是( )A.浙江省B.河南省C.四川省D.云南省3.实施“单独二胎”的省区,下列指标近几年内变化不明显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老龄化速度C.劳动力的规模D.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甘肃玉门,一个因油而生的城市,现在又因油而废。
1939年这里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
但现在,玉门的石油没有了,人也走了,现在的玉门老城区,空置房屋成片拆毁,大街上路人寥寥,一派残败景象,它成了一块弃地,玉门化身“郁闷”。
据此完成问题。
4.影响玉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5.从玉门城市的兴衰,可以看出()A.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B.自然环境决定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条件的影响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项目1999年2009年甲城市数目/个 3 7乙工业总产值/万元36 200 1 765 000丙城市人口/万56 340丁城市人口比重/% 30.4 48.66.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作为城市化发展标志的是()A.甲B.乙C.丙D.丁7.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雪峰、溪流、森林、绿洲、牧场”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
据此回答问题。
8.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B.市场 C.地形D.气候9.影响天山地区冬夏牧场景观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B.光照 C.水分D.土地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图,完成问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1718学年度高一(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地理)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高一地理试题第I 卷一、选择题(30小题,60分)1、图1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图2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 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3.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下图是东非大裂谷某处的景观,读图完成4-5题。
4、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由岩浆冷凝形成B 、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 、不会含有化石D 、具有层理构造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6.“牵一发而动全身”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种特征( )A. 整体性B. 多样性C. 分布的规律性D. 地域的差异性图2 平均年轮宽度 黑子相对数7.“巨蟒出山”风景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巨型花岗岩石柱。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①火山喷发②岩浆侵入③地壳运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题。
8.南京、淮安、徐州三城市太阳总辐射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徐州>南京>淮安B.南京>淮安>徐州C.淮安>徐州>南京D.徐州>淮安>南京9.影响江苏南北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纬度C.地形D.洋流10.为了最大效益的发电,在太阳能电池方阵示意图中不同城市中的β和D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三地中β和D值最大的都是徐州B.淮安β值大于南京,D值小于南京C.徐州β值大于淮安,D值小于淮安D.南京β值大于徐州,D值小于徐州图7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图8为地质构造剖面图。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2016年初,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为我国2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1. 2003—2012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 )A.出生率大幅上升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C.死亡率持续下降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2.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国婴儿的出生率并没有快速提高,原因是( )①社会抚养成本较高②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③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④处于旺盛生育年龄的女性人口比重较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据报道,新疆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
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人到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
4.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政治因素目前,南京常住人口正以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南京市总人口数将超过900万,并有可能突破1000万。
据此回答5~6题5.南京市人口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C.进入新的一轮生育高峰期 D.外地人口迁入6.南京市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①人均收入大幅下降②社会医疗保障难度加大③郊区城市化发展缓慢④就业困难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7~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普通班学月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50分)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 居住人口减少B. 城市房价昂贵C. 人居环境恶化D. 城区不再扩大【答案】1. D 2. B【解析】试题分析:1. “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而其目的不是出售,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吸引城市周末度假不是直接目的;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
故选D。
2. “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而反映居住人口减少;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
故选B。
【考点定位】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②对生物的影响: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对水的影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
④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
⑤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4. 该城市( )A. 老城区地租最高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答案】3. D 4. C【解析】3.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交通道路沿线,故③为工业区;绿化区应布局在工业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故②为绿化区;①远离城市中心,环境优美,且交通便捷,应该为别墅区。
4.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老城区受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影响,其地租并不是最高的;由图可知,城市中心向东移动;由图可知,仓储式购物中心布局在交通便捷的火车站附近,并不位于中心商务区;受交通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故选C。
青藏高原形成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完成下面小题。
5. 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A. 热量条件B. 光照条件C. 水分条件D. 土壤条件6. 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 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B. 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C. 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D. 土壤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答案】5. A 6. A【解析】试题分析:6. 从材料中可看出,制约西瓜生长的主要因素是高寒的气候,即热量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则西瓜铺在地上不易生长,而挂起来后能结果,必然是地面和空气的热量差异导致的。
A对。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叶子,B错。
目的不是节省土地,C错。
与西瓜水分蒸发无关,D 错。
【考点定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名师点睛】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是: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物质的转化;③高寒低温,生命活动弱,生长周期长,有利于降低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积累;④夜雨较多,有利于减少蒸发,让植物充分吸收利用;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 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B. 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C. 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D. 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B. 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C. 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D. 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答案】7. C 8. C【解析】7. 由图示可以看出,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少;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相对减少,而不是越少;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选C正确。
8. 由图可以看出,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正相关,A错;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中心地带,B错;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发展,C正确;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并不呈倒金字塔形,而是两端小中间大的模式,D错。
选C正确。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9. 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 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B. 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C.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D.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10. 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B. 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C. 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D. 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答案】9. B 10. C【解析】试题分析:9. 读图分析,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A错。
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B对。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C错。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商品档次越低,D错。
10. “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是因为那里交通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C对。
A、B、D错。
考点:城市地租理论,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 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12. 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 ①处和③处B. ①处和④处C. ②处和③处D. ②处和④处【答案】11. B 12. A【解析】试题分析:11. 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
故选B。
12. 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
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
故选A。
考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合理布局读下面“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开发历史悠久B. 经济发展水平高C.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 社会福利优越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B. 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C. 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D. 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答案】13. B 14. B【解析】13. 图中乙国是美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B对。
美国开发历史较晚,A错。
农业产值占的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社会福利优越不是主要原因,C、D错。
14. 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A错误。
甲国是中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B正确。
乙国是美国,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英国,C错误。
丙国是非洲国家刚果,发展中国家,工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D错误。
点睛:美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
农业产值占产值结构的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不是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非洲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下面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 A国B. B国C. C国D. D国16. 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A. A国B. B国C. C国D. D国17. 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 A国B. B国C. C国D. D国18. 最近可能有战争发生过的国家是( )A. A国B. B国C. C国D. D国【答案】15. A 16. D 17. B 18. C【解析】试题考查不同类型人口金字塔图与人口问题。
15. 图中A国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略成三角形,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过大问题,A正确。
17. 图中B国中年男性人口比重大,男多女少,男女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而女性人口各年齡段都较平稳过渡,可能因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B正确。
18. 图中C国20~40岁男性人口比例明显低于此年齡段的女性人口,可能近期发生过战争,使男性年轻人口有所减少,C正确。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 中国、印度、美国B. 印度、中国、美国C. 中国、美国、印度D. 印度、美国、中国20. 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B. 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C. 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D. 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答案】19. B 20. D【解析】试题分析:19. 结合中、印、美三国的国情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因此吸纳移民在其新增人口中占重要地位,那么丙为美国;我国的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故新增人口也以汉族为主,乙为中国。
20. 美国东北部的工业起步早,发展水平高,西部和南部的环境优美,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口朝这两地迁移,这种人口增长属机械增长,并非由于自然增长率高。
考点:区域地理。
21.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资源越丰富,则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正确;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错误;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③错误;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应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