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02079)【随堂测试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语言的物理特性B. 语言的社会功能C.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D.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语法结构B. 语言的词汇构成C. 语言的发音机制D. 语言的书写形式3. 下列哪个不是语言学的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词汇学D. 化学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M. 词汇C. 语素D. 句子5. 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哪一方面?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意义C. 语言的书写D. 语言的语法6. 语言的词汇量是如何增长的?A. 通过新词的创造B. 通过旧词的淘汰C. 通过语言的混合D. 通过语言的简化7. 什么是语言的方言?A. 一种语言的书面形式B. 一种语言的口头形式C. 一种语言的地区变体D. 一种语言的官方标准8. 语言的同化现象是指什么?A. 语言的统一B. 语言的分化C. 语言的借用D. 语言的变异9. 语言的转换是指什么?A. 语言的翻译B. 语言的转写C. 语言的转述D. 语言的转换10. 什么是语言的语境?A. 语言的使用环境B. 语言的书写环境C. 语言的发音环境D. 语言的语法环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语言学的两大分支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语言的音位系统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3. 语言的语法规则包括词法规则和________。
14. 语言的词汇化是指________转化为词汇的过程。
15. 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________中的使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语言的交际功能。
17. 简述语言的规范性与变异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9. 论述语言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20. 请分析一种方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其对标准语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B.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C.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D.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答案:B2. 语音学是研究什么的分支?A. 语言的书写系统B. 语言的发音机制C. 语言的语法结构D. 语言的词汇组成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词汇学D. 心理学答案:D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M.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5. 什么是句子?A. 一系列音素的组合B. 一系列词的组合C. 一系列语素的组合D. 一系列句子的组合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言学的两大主要分支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音学;语法学2. 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表达功能;交际功能;思考功能;文化功能3. 语素是最小的______单位。
答案:意义4.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历时性5. 转换生成语法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乔姆斯基...(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言和方言的区别。
答案:语言通常指的是具有独立书写系统和标准化形式的交流工具,而方言则是语言在不同地区或社会群体中的变体,通常没有独立的书写系统,且在语法、词汇或发音上可能有所不同。
2. 解释什么是形态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形态学是研究词的结构和构成的语言学分支。
它分析词如何由更小的单位——语素构成。
例如,单词“unbelievable”由前缀“un-”,词根“believe”和后缀“-able”组成。
3. 描述语音学中的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答案:音位是指在特定语言中具有区分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是指实际发出的语音声音。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语音学– B. 语法学– C. 语义学–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2.下面哪个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 A. 语音学– B. 语法学– C. 社会语言学– D. 数学答案: D. 数学3.语言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A. 双向性– B. 音音相连性– C. 随机性– D. 共性答案: A. 双向性, B. 音音相连性, D. 共性4.语音学研究的是什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 B. 语言的语法规则– C. 语言的意义与功能– D. 语言的使用环境答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5.语法学研究的是什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 B. 语言的语法规则– C. 语言的意义与功能– D. 语言的使用环境答案: B. 语言的语法规则二、判断题1.语言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2.所有人类的语言都具有共性。
– A. 对– B. 错答案: A. 对3.自然语言是一种人工发明的语言。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4.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音素和音位。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5.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情境和意义。
– A. 对– B. 错答案: A. 对三、填空题1.语言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
2.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音素和音位。
3.语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语法规则。
4.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意义和功能。
5.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情境、意义。
四、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这四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相互关系。
答案:–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的音素和音位,主要关注发音和声音的特征。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A.是组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 随堂考

1、关于语义的模糊性,说法正确的是()A 、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
B 、语义的模糊性的本质是边界不明。
C 、语义的模糊性就是语义的含糊,它出现在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D 、语义的模糊性并不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到来不便,反而会起到积极的作用E 、词义的模糊性不会导致句子的模糊性2、词类划分的标准()A 、形态标准B 、意义标准C 、分布标准D 、衡量标准E 、语音标准3、关于语言转用和语言混合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语言转用是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B 、语言混合是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C 、语言转用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D 、语言混合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
E 、语言转用典型的是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4、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来词的有()A 、袈裟B 、沙发C 、琵琶D 、喇嘛E 、戈壁5、文字起源于()A 、结绳B 、契刻C 、图画D 、结珠E 、编贝6、下面各项属于礼貌原则准则的有()A 、质量和数量B 、相关和负责C 、得体和慷慨D 、赞誉和谦逊E 、一致和同情7、下面各项属于单纯字符的有()A 、丁B 、木C 、符D 、章E 、酒8、下面各项采用直音法注音的有()A 、毛,莫袍反B 、亚,鸦去声C 、东,德红切D 、之,音枝E 、jīng经9、下面各项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有()A 、能把杯子递给我吗?B 、他建议晚上看电影。
C 、好冷的天!窗户怎么还开着?D 、请把这道题做完。
E 、别乱扔东西!10、下面各项中第—个音节变调读为阳平35调的有()A 、有水B 、美景C 、雨水D 、土改E 、粉笔11、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A 、普通音B 、北方音C 、首都音D 、北京音12、患者症状为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基本不能说话,这种语言障碍叫()A 、失忆症B 、失写症C 、失读症D 、布洛卡失语症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A 、反对B 、正对C 、串对D 、出对14、决定汉语声调的是()A 、音质B 、音强C 、音长D 、音高15、“讨论体”属于语体中的()A 、口语语体B 、书面语体C 、文学语体D 、科学语体16、“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倒置B 、双关C 、岔断D 、转移17、人脑中掌管人的语言的部分是()A 、大脑左半球B 、大脑右半球C 、小脑D 、脑干18、通过先天遗传得到语言能力叫()A 、语言迁移B 、语言获得C 、语言转化D 、语言学习19、目前机器翻译中最难突破的是()A 、语汇平面翻译B 、句法平面翻译C 、语义平面翻译D 、语境平面翻译20、“爱人”是一种()A 、自称B 、面称C 、旁称D 、谦称21、人的大脑两个半球不完全对称,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亦不同,这是大脑的()A 、不平衡现象B 、发育不完全现象C 、单侧化现象D 、不对称现象22、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A 、双语B 、洋泾浜C 、中介语D 、来源语2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拟B 、夸张C 、比喻D 、叠用24、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A 、反说话B 、吉祥话C 、避讳话D 、惯用话25、汉字“休”是—个()A 、指事字B 、会意字C 、假借字D 、形声字26、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的理论基础是()A 、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 、语言决定论C 、认知心理学D 、条件反射27、下面各个音亲属于元音的是()A 、【o】B 、【m】C 、【p】D 、【f28、下面各项中属于发音器官的是()A 、心脏B 、大脑C 、肺D 、胃29、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A 、理解能力B 、语义能力C 、发音能力D 、语法能力30、下面各项可以充当北京话声母的是()A 、【a】B 、【ŋ】C 、【ʒ】D 、【t】。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B)。
A. 人类思维B. 人类语言C. 人类文化D. 人类行为2.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C)。
A. 语法B. 词汇C. 声音系统D. 语义3. 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现象有哪些特征?(A)A. 具有普遍性、可刺激性、可被学得性、可被忘却性B. 具有多样性、诸变性、一致性、可被听说性C. 具有多样性、可被了解性、可被学得性、可被传承性D. 具有多样性、可刺激性、可被了解性、可被掌握性4.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它的特点包括(B)。
A. 符号性、逻辑性、经验性、情感性B. 音素性、词汇性、语法性、交际性C. 语音性、声调性、音节性、语义性D. 文化性、习得性、传承性、社会性5.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D)A. 观察法、统计法、实验法、调查法B.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实证法C. 形态法、句法法、语义法、语用法D. 理论法、实证法、历时法、内在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语音学?简述语音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机制。
它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语音。
语音是一种由声音信号组成的符号系统,通过声音的不同组合和规则,人们能够进行语言的交际和沟通。
2.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简要描述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语音学主要研究语言中的声音系统,通过研究语音的音素、音位和音系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律和变化。
而语法学研究语言中的句子构成和组合规律,包括短语结构、词类、句法关系等内容。
三、论述题语言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表达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深入研究和探索语言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语言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但不同语言之间又表现出多样性。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2. 汉语属于( B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4. 文字的前身是( C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 派生词中包含( B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A.初B.视 •••C.人D.民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 (02079)【随堂测试答案】1、导言××√×√ A2、语言的功能√×√√×3、语言是符号系统A √×√√4、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5、5√×√×√6、语音四要素√√×× A ABC7、发音器官√√××√8、元音和辅音√×√×√9、音位和音位变体√×√× A10、音位的聚合√√×√√11、语音单位得组合√×√√×12、语法和语法单位√×√√×13、组合规则√×√×√14、组合√××√√15、聚合规则√√√√ A16、语法范畴√√××√17、变换√√×√√18、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19、语义和语用√√×√×20、词义的聚合√×√×√21、句义√√××√22、语用√√×√√23、文字和书面语√×√×√24、语言的演变【答案详细解析】1、导言××√×√ A1、韩礼德是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
(错)2、乔姆斯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错)3、琼斯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对)4、索绪尔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错)5、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对)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为 A :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
A :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B :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C :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2、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有语言信息传递功能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对)2.聋哑人没有语言和思维的能力。
(错)3.儿童语言的习得一定具有先天生理基础。
(对)4.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
(对)5.语言的功能是主观存在的。
(错)3、语言是符号系统A √×√√1、语言符号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是A:聚合。
A :聚合B :交叉C :连接1、语言符号的结合方式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语言符号没有层级体系。
×3、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
√4、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4、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1、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2、黑猩猩和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没有共同经历。
×3、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还不具备像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
√4、人类语言符号不具有任意性。
×5、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5、5√×√×√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
√2、音系学和语音学是有各自独立研究领域又彼此没有交叉的两个学科。
×3、音系学研究的就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4、最小的语音单位和最小的音系单位不是从成串的话语中切分、归纳出来的。
×5、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6、语音四要素√√×× A ABC1、音高是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它与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相关。
√2、音质又叫“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3、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它与声波的振幅无关。
×4、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不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1、语音的四要素是A音强、音色、音长、音高。
A :音强、音色、音长、音高B :音长、音高、音质、音素C :音强、音色、音高、音节1、从声音的产生看,音质之所以不同,大体上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ABCA :发音体不一样B :共鸣器的形状不一样C :发音的方法不一样7、发音器官√√××√1、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的。
√2、喉头由软骨构成,呈圆筒形,下接气管,上通咽腔。
√3、声带是两个较小的片状的肌肉组织,长度只有13—14厘米,前后两端黏附在软骨上,中间的通路叫声门。
×4、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喉头内部的当中位置有两对声带。
×5、肺部收缩时,里面的空气经过气管、喉头、咽腔向口腔或鼻腔外面流出,这就是呼气。
√8、元音和辅音√×√×√1、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2、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不发生振动。
×3、L是边音。
√4、普通话共有等12个复元音。
×5、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
√9、音位和音位变体√×√× A1、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2、从音长的角度来分析的,叫做音质音位。
×3、音位变体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4、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互补关系”。
×1、音素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互补。
A :对立互补B :相反C :相似10、音位的聚合√√×√√1、语言里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
√2、音质音位是时间维向上线性切分的最小音系单位。
√3、/p/以“送气”与/ph/相区别。
×4、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
√5、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11、语音单位得组合√×√√×1、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2、从休息状态或音谷处开始发音到音峰之间总没有一个过渡,可能一下子就出现音峰。
×3、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4、一个音节通常也就是一个语素的语音形式,而在文字上也通常用一个汉字来相对应。
√5、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三种。
×12、语法和语法单位√×√√×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两种根本关系。
√2、词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3、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4、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5、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组合。
×14、组合规则√×√×√1、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构叫做述补结构。
√2、主谓结构的意义是“修饰”。
×3、词是造句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4、“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主谓结构。
×5、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14、组合√××√√1、词构成词组,但词组结构是可以再套合的。
√2、组合不具有层次性和递归性。
×3、句子里的组合本来是有层次的,语法分析应该把它反映出来。
×4、“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这句话可以体现句子结构的递归性。
√5、正因为语法结构有递归性,我们才可能用有限的规则支配相对有限的词去造出数量上无限多、长度上不受限制的句子。
√15、聚合规则√√√√ A1、句子是无穷的,但组合规则是有限的。
2、具有概括性的组合规则的归纳和描写需要建立在语法单位的聚合类的基础上。
3、“小明欢呼胜利”是名词+动词+名词的句子结构格式。
4、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所不可缺少的一环。
1. 语法研究的目的在于A:认识语言的规则。
A :认识语言的规则B :了解语言C :运用语言16、语法范畴√√××√1、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2、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3、态,称为时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时间。
×4、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动词的分类。
×5、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17、变换√√×√√1、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2、陈述句与是非问句的变换,可以是改变语调,也可以加“吗”“是不是”之类的词语。
√3、变换可以串连同义句式,但不能使它们聚合在一起。
×4、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5、在汉语中,肯定句变换为否定句时,最常见的规则是在要否定的那个词前面加“不”或“没”。
√18、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1、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黏着语。
√2、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但是没有疑问句。
×3、一切语言都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基本区分,尽管不一定有形态的标记。
√4、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紧密。
×5、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
√19、语义和语用√√×√×1、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每一层符号单位都具有意义,反映了它所指代的现实现象。
√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3、在语言的语法结构中,词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
×4、利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就可以产生话语中无穷多的句子。
√5、词不可以对现实现象进行基本的分类、定名。
×20、词义的聚合√×√×√1、单义词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
√2、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反义是重叠关系,同义是对立关系。
×3、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4、语言表达没有经济原则。
×5、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21、句义√√××√1、词语的搭配还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
√2、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
√3、词语的搭配不需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
×4、北京话中“吃”的对象不只限于固体食物。
×5、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
√22、语用√√×√√1、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2、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说话地是物理语境中的重要因素。
√3、语境不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
×4、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