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宇宙
(林伟健)

(林伟健)恒星哈勃拍摄的行星状星云NGC7027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崩溃时的详细资料: 暗蓝色的外围星云气体,巨大的网络状结构横亘内部的红色尘埃中,显著的中心白点,灼热的中央白矮星.星云的这些显著结构详细表达了恒星临死时的活动:在红巨星阶段, 恒星的氧-碳内核已经不再发生热核反应, 即使外壳对核的压力增大,内核也得不到充分的压缩而引起碳-氧继续聚变, 但内核周围的氢层和氦层继续燃烧,并且向外扩展,这种情况下,引力与排斥力开始不稳定, 恒星便开始一鼓一缩的脉动, 红巨星稀薄的包层向外以星风的形式逃逸,形成同心圆结构; 随着红巨星大气的丧失,中心星由于极高的密度和温度产生类似爆发的高速星风, 将剩余的气体与尘埃抛出,形成不规则的块状结构和气泡结构.这张照片是哈勃广角行星镜头拍摄的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合成图像.NGC7027距离我们3000光年,位于天鹅座.红巨星超新星白矮中子黑洞新恒星诞生恒星世界凡是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都可以称为恒星。
自古以来,为了便于说明研究对象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把天空的星斗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把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在西方,巴比伦和古希腊把较亮的星划分成若干个星座,并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全天分为88个星座。
宇宙空间中估计有数以万亿计的恒星,看上去好象都是差不多大小的亮点,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恒星最小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百分之几,最大的约有太阳的几十倍。
由于每颗恒星的表面温度不同,它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不同。
科学家们依光谱特征对恒星进行分类,光谱相同的恒星其表面温度和物质构成均相同。
恒星的寿命也不一样,大质量恒星含氢多,它们中心的温度比小质量恒星高的多,其蕴藏的能量消耗比小的更快,故过早地戕折,只能存活100万年,而小质量恒星的寿命要长达一万亿年.恒星有半数以上不是单个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大大小小的集团。
太空太真美好啊!关于太空的样子你还能想到什么画一画,写一写

太空太真美好啊!关于太空的样子你还能想到什么画
一画,写一写
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我们的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包括八大行星以及已知的卫星和未知的其他小的星体。
在太空中,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美丽的星球,以及火箭飞船等飞行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美丽的太空吧。
五彩斑斓的太空,像梦境一样美好,酷炫的飞行器、宇宙飞船、火箭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浩瀚的宇宙,有太多神秘的力量等待发掘。
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任,也终将由那些心怀宇宙梦想和求知欲的孩子们来接力。
浩瀚无边的太空,神秘而又美丽,它总是能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
太空充满着神秘和向往,我幻想着将来我们乘着飞船,飞往美丽的太空。
我们在飞船里开party,翱翔在太空享受着天空中生活的美妙,太空真美啊!太空中有住宅小区、医院、健身房、游泳馆、工厂等等。
我们可以在太空中的小区居住,白天可以在太空中的工厂上班,晚上可以在太空中的游泳馆游泳,每个领域之间都有安全通道,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将来的生活我们全部都可以在整个宇宙中遨游,不仅限于在地球的陆地上那样拘束,全宇宙都是我们的家园,有医院、住宅、泳池、学校等各种建筑。
我们的家园不仅仅在地球,而是立体化的像神化故事一样遍布太空中,既可以在门前的绿地上散步,又可以飞向太空的任何地方,希望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实现我的梦想。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理念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理念宇航太空插画设计理念宇航太空插画设计是一种以宇宙、太空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形式,融合了科学、艺术和想象力。
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宇宙的神秘、浩瀚和无边无际的美。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的理念是向人们展示宇宙的壮丽和无限可能。
宇宙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它有着无边无际的星系、星云、行星和恒星。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通过绘制这些宇宙体,让人们对宇宙的神秘与美感有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追求的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通过运用颜色的层次和对比,创造出宇宙的深邃与浩瀚感。
同时,运用光线和阴影的处理,使得宇宙中的星体和宇宙团块更加立体和真实。
通过这种绘画技法,宇航太空插画传达给观者的是一种虚幻且梦幻的感觉。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运用。
宇宙是一个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宇航太空插画设计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想象。
设计师可以通过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宇宙体系,创造出惊人的宇宙生物和未知的星球,使观者感受到无限的可能性。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还融入了科学元素。
宇宙是科学探索的对象,而宇航太空插画设计可以通过展现各种宇宙现象和科学现象来向观众展示科学知识。
无论是宇宙爆炸、恒星诞生、黑洞还是行星碰撞,设计师都可以用色彩和构图手法将这些科学现象转化为艺术表达。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的目的是激发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热情。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永远有着更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
宇航太空插画设计希望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唤起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鼓励大家不断向前,超越自我,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宇航太空插画设计是一种以宇宙、太空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形式。
它通过绘制宇宙体系、运用颜色和光线等手法,创造出宇宙的神秘与浩瀚感。
它融合了科学、艺术和想象力,通过展现科学现象和创造独特宇宙体系,激发人们对宇宙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希望宇航太空插画设计可以成为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让人们更加热爱宇宙,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
平行宇宙与多重维度理论

平行宇宙与多重维度理论平行宇宙和多重维度理论是当代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这些理论涉及到我们所知宇宙的结构和存在方式,引发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强烈兴趣和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平行宇宙和多重维度理论的基本概念、科学依据以及可能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行宇宙的概念。
平行宇宙理论认为,存在着许多与我们宇宙相似的宇宙,它们与我们的宇宙共同存在于一个更大的“多元宇宙”之中。
这些平行宇宙可以有无限多种可能的形式,每个宇宙都有其独特的物理规律和初始条件。
换句话说,平行宇宙是指在宇宙的多个分支中,每个分支都代表着一种可能性。
这个概念最早由量子力学的理论推导而来,根据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我们的宇宙可以存在于多个不同的状态中。
例如,一颗原子在量子力学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处于这些能级上,而不是只存在于其中一个。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将宇宙看作是一个立体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可能的状态或事件。
每当一个决策或测量发生时,宇宙就会分裂成多个分支,代表每个可能的结果。
与平行宇宙理论紧密相关的是多重维度理论。
多重维度理论认为,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三维空间(长度、宽度和高度)外,还存在其他隐藏的维度。
这些隐藏维度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并不直接有关,因为它们紧紧缠绕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之外。
这种理论认为,这些额外的维度可能是卷曲的、扭曲的或折叠的,使得我们不能直接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多重维度理论为解释一些现象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引力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认为引力在其他维度上的传播来得到解答。
此外,多重维度理论也为超弦理论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超弦理论是一种试图统一引力学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它认为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的,而是由微小的维度线形成的。
这些维度线的振动模式决定了粒子的特性。
平行宇宙和多重维度理论的探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平行宇宙理论提供了解释量子力学测量结果多样性的可能性。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平行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都代表着不同的量子态。
超光速和多重宇宙(关于宇宙本质的新认识)

超光速和多重宇宙(关于宇宙本质的新认识)摘要:关于宇宙,本天区内可能有总宇宙、暗物质宇宙、实体物质宇宙和超光速宇宙等4个多重宇宙。
其中的暗物质宇宙可能是引力子的物质宇宙,它的发现有可能深化我们对宇宙能质转化机制的认识;时间是实体物质宇宙的一个特征,它可能是非光速运动事物快慢的一个属性。
至于超光速,虫洞理论则提示它是客观存在,万物所以不能超越光速可能是原始能的阻碍所致。
关键词:原始能;暗物质;引力子;超光速;虫洞。
1前言本文是《原始能和宇宙大爆炸》[1]一文(简称《大爆炸》)的续篇,是副标题《关于宇宙本质的新认识》系列的第二篇。
第一篇《大爆炸》主要是在发现原始能的基础上,框架性地诠释了宇宙大爆炸发生的前因后果。
但意想不到的是却引出了一系列有关宇宙本质的新问题:比如宇宙具有多重的或平行的分布结构吗?它可演化出光速和超光速等非量子态的物质宇宙吗?等等。
我们强烈地感到,宇宙中可能存在光速、超光速等非量子态物质的事物——它们还可能是宇宙的主要物质形式,相比之下实体物质倒是占比甚小的特殊物质。
为一探究竟,本文拟把探索从本宇宙拓展到其外的多重宇宙中;并应用虫洞理论阐释超光速存在的可能性。
一、关于多重宇宙的初步认识(一)关于光速背景下的异常速度问题让我们先从光速谈起。
在《大爆炸》一文中,我们已知光速是宇宙的本原速度或正常速度,那么宇宙中会出现大于或小于光速的异常速度吗?因为实体事物的运动就是小于光速的,由于它的占比甚小,应属于不易出现的负异常速度事物。
至于超光速的正异常速度事物则较棘手,因为经典理论认为它是不可能的。
但天文观察却不时发现超新星曾以数倍于光速的速度爆发!即使在理论上,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暴胀宇宙论》也认为在宇宙的极早期曾发生过超光速暴胀。
种种异常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怀疑超光速事物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不禁要问,假如它确实存在,也会演化成所谓的超光速宇宙吗?回答是可能的。
因为在宇宙中,只要能产生出其它形式的物质,无论是超光速的抑或非量子的,只要它具有力的作用并拥有足够的量,就有可能自组织成另类的物质宇宙。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

第2 8卷 第1 1期2 0 1 2年 1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28,No.11Nov.,2012文章编号:1000-8934(2012)11-0099-05“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李安泽(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方东美从其生命哲学的理论视域,对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争论较大的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作出总结与反思。
他认为,科学的知识活动只有手段与工具的意义,而哲学则集中了生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
在科学与哲学之间,方氏采取“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二分的作法,又试图以价值为中心将此二者统合起来,以价值领域来统摄知识领域。
他主张以哲学的“立体的宇宙”来统摄科学的“平面的宇宙”,试图把科学纳入到传统哲学所设置的轨道中来。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这一时代的中心问题的解答和探讨,将二者的内在矛盾和中西文化总体趋势更加清楚地凸现出来,也将这一问题的解答向前推进了一步。
然而其思考方式基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论的范围。
关键词:生命哲学;事实世界;价值世界;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2-02-01作者简介:李安泽(1969-),安徽庐江人,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1西方哲学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更侧重于知识的追求,知识论的建构尤以近代西方哲学为突出。
这种运用理性方法建构严整的概念范畴系统,在近代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相遇造成巨大的反差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传统哲学在本质上是价值哲学,更侧重于宇宙人生的价值问题的探求与反思。
中西文化的这种反差与冲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酝酿成著名的“科玄论战”。
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讨论,打上了浓重的中西文化对峙的时代背景,也是牵动当时中国整个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方东美本人虽然没有像梁启超、张君劢等人直接参与这场论战,但对他的思想肯定有所触发和影响。
户外太空主题布置方案

户外太空主题布置方案
为了营造出户外太空主题的布置效果,可以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布置,确保文中没有重复的标题:
1. 技术造型:利用科技感十足的装饰物件来打造太空主题。
可以选择具有金属质感的装饰品、机器人模型以及宇航员模型等进行摆放。
2. 星空灯光:使用星空投影灯或是流星灯,将壁画投影到墙面上,创造出星空般的效果。
在房间各个角落摆放一些光线柔和的夜光灯,烘托出宇宙的神秘氛围。
3. 超逼真壁纸:选择宇宙和星系的高清壁纸,贴在墙上营造出太空的感觉。
可以选择星系、行星或是宇航员图案等,尽量避免使用具有重复标题的壁纸。
4. 星际家具:选择一些未来感十足的家具,比如椅子、床、书桌等。
可以带有金属光泽的材质,或是带有流线型设计的家具。
5. 太空探险装饰:在房间中放置一些具有太空主题的配饰,如太空舱模型、宇航员头盔、火箭模型等。
这些装饰物可以增加房间的立体感和主题氛围。
6. 星系地毯:选择一款具有星系图案的地毯,将其铺在整个地板上。
地毯上的图案可以包括星星、行星、宇宙尘埃等元素,使整个房间更具星空的感觉。
7. 光影装饰:将房间的灯光设置成暖色调,利用投影灯和调色灯创造出星星闪烁的效果。
可以使用玻璃球状的灯具来模拟星球,并搭配适当的投影效果。
8. 太空音乐:播放一些具有太空和宇宙感的音乐,如环境音乐或电子音乐等。
这些音乐会为整个房间增添一种神秘的氛围。
以上是户外太空主题布置的几个方案,通过合理搭配装饰品、灯光、家具等元素,能够打造出太空般的房间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太空中。
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方法

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方法太阳系是我们生活的宇宙家园,它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组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运行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太阳系模型来帮助我们学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方法。
1. 比例缩小模型法这种方法是将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按比例缩小,并按照相应的距离排列,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太阳系的结构。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比例尺,例如1:1000,然后根据太阳到各行星的平均距离计算出模型中各天体的实际距离。
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天体的模型,可以使用纸板、塑料、泡沫球等材料来代表太阳、行星等天体。
最后,将模型中的各个天体按照实际距离排列,即可完成太阳系模型。
2. 运动模拟模型法这种方法通过模拟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来建立模型。
首先,需要了解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运行轨迹和速度。
然后,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物理模型来模拟天体的运动。
例如,可以使用一个中央的太阳模型,围绕其运行的行星模型,并根据实际的运行速度和轨道倾角进行调整。
这种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立体模型法这种方法通过制作立体模型来展示太阳系的结构。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黏土、泡沫板等来制作模型。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球体来代表太阳。
然后,根据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大小和距离,使用不同大小的球体或其他形状的材料来代表行星、卫星等。
可以使用彩色的材料来区分不同的天体,并使用细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制作的立体模型可以更形象地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组成和运行规律。
4. 虚拟模拟模型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使用虚拟模拟软件来建立太阳系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太阳系中天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通过使用专业的天文软件,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太阳系的运行,观察天体的位置、轨道、运动速度等信息。
这种模型可以实时更新天体的位置和状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运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下來讓我們先回到我們的起點,以比較快的速度,先從我們的起 點往上走,然後再朝一個相反的方向,以10的乘方減少我們的旅行 距離,直至一個神奇的微視世界。
請仔細觀察宇宙恆定不變的規律,也請想一想作為人類還有多少是 需要我們學習的...
旅途一路順風﹗
10
0
1m
花園裡,從1 米的距離看一 束樹葉
-2
1 cm
從這個距離, 我們能觀察到 樹葉的架構.
10
-3
1 mm
細胞組織開始 得以展現...
10
-4
100 微米
此時,細胞 得以清晰的 展現. 你可以看到 細胞之間是 怎樣結合起 來的.
10
-5
10 微米
我們的旅行將 進入到細胞內 部...
10
-6
1 微米
可以看到細胞 的核子.
10
-7
地球軌道的一 部分,是藍色 的
10
11
100 百萬 km
金星和地球的軌 道...
10
12
1 0 億 km
水星、金星、地 球和木星的軌道
10
13
100億 km
從這個高度, 我們能看到太 陽系和行星營 運的軌道
10
14
1000 億 km
太陽系看起來變得 有點小了...
10
15
1 萬億 km
此刻,太陽看起來 就是眾多恆星中的 一顆...
這看起來像是 電子的雲從, 這些是形成我 們世界的碳原 子. 你會發現微視 世界的景觀和 巨視世界的景 觀是如此相似...
10
-11
10 皮可米( 百億分之一 米)
在這個迷你世界 裡,我們能觀察 到電子圍繞原子 營運
10
-12
1皮可米(百億 分之一米)
核子和電子營運軌道之間是一個無 限的空闊的世界...
10
5
100 km
從這個高度, 可以看到美國 佛羅裡達州..
10
6
1.000 km
這是典型的從人 造衛星的視野
10
7
10.000 km
北半球,和南美 洲的部分
10
8
100.000 km
此刻,地球看 起來很小了...
10
9
1 百萬 km
地球和月亮的 營運軌道,是 白色的....
10
10
1千萬 km
10
-13
100 飛米
從這個難以置信的微視世 界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原 子核.
1飛米=1000 皮米
10
-14
10 飛米
現下我們可以觀察到 碳原子核
10
-15
1 飛米
現下我們進入科 學想像的領域, 與質子面對面了 .
-16 10
100 Ató meters
仔細研究一下夸克粒子 現下我們沒辦法再走近了... 我們已經處於目前的科學 能到達的邊界了.
... 那麼? ...誰說我們是獨自生活在世界上的?
完!
10
1
10 m
將我們的視 線向上移, 我們看到的 是一片植物.
10
2
100 m
在這個距離,我 們看到了樹林的 邊界以及給我們 的教誨
10
3
1 km
現下我們將從米 進入到千米.. 現下有可能需要 降落傘了...
10
4
10 km
我們由此可以看 到整個城市的面 貌,但是我們確 實已經看不清每 棟房子了
這是事物的邊界了...
注︰翻譯中,沒有找到atometer的解釋, 但是我們可以想像, 這將是比飛米更小的一個單位
那麼現下 想想...你是宇宙的中心嗎?? 你是世界萬物中的一個特殊的創造物嗎? 在這些邊界外是什麼東西呢?有所謂的“邊界”嗎?
請注意,往“下”我們只能走到10的16a的距離,然後到達事物的 邊界(我們目前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邊界)...但是往上,我們到了 10的 23a 的距離然後停下來了... 但是,實際上,我們能隨著我們 的想像力繼續我們的旅行!!!!
10
21
100,000 光年
我們開始接 觸銀河系的 外圍了
10
22
1 百萬 光年
從這個遙遠的距 離,我們不僅能 看到銀行系,還 能看到其他的星 系了...
10
23
1千萬 光年
從這個距離看,所 有的星系看起來都 變得很小,星系之 間相距遙遠. 同樣的法則統治著 宇宙的每一個組成 部分. 我們能繼續隨著我 們的想像往遠處走 ,但是,現下我們 還是快點回家去吧
10
16
1 光年
從1光年的距 離看,太陽看 起來很小了
10
17
10 光年
在這個無窮大 的宇宙裡,我 們什麼也看不 到....
10
18
100 光年
“什麼也沒有” 看到的僅剩下恆 星和星雲...
10
19
1,000 光年
從這個距離, 我們開始在銀 河和銀河系旅 行了.
10
20
10,000 光年
我們繼續在銀 行系中遨游.
10
2
這次旅行中, “往上走”把 我們帶到了10 的23次方的距 離。
10
1
現下,我們 轉向另一個 方向,去挖 掘事物的內 部...
10
0
現下我們回 到了本次旅 行的起點, 這個距離我 們能用我們 的手臂夠到...
10
-1
10 cm
逐漸靠近直到 10cm的距離, 我們能描繪樹 葉的樣子了.
10
1.000 埃
(一億分之 一厘米)
我們再次更改我 們的測量單位來 觀察更微小的事 物。
現下你可以看到 細胞的染色體了 。
10
-8
100埃 (一億分之 一厘米)
在這個微視世 界裡,可以看 到細胞DNA鏈.
10
-9
10埃 (一億分之 一厘米)
...可以開始 研究染色體 塊了.
10
-10
1埃(一億分 之一厘米)
10 的乘方
由微視到巨視
.
這是一次高速旅行,每次都以10倍的速度跳躍。 從 10 開始(也就是1 米), 然後每次按照10的乘方增加。從10 (10 2 3 4 米), 10 (10x10 = 100 米), 10 (10x10x10 = 1.000 米), 10 (10x10x10x10 = 10.000 米), 以此類推, 直至巨視世界的無盡。
10
22
10
21
10
20
10
19
10
18
10
17
10
16
10
15
10
14
10
13
101210源自111010
10
9
10
8
10
7
10
6
10
5
10
4
有一個問題跳進 我們的大腦... 我們是誰?我們 將去什麼地方? 我們從何而來?
10
3
或者...在宇宙中 ,我們代表什 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