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清洁剂
洗洁精配方

操作工艺:
将定量的去离子水投入配料锅中,在搅拌下加入固碱,待其溶解后缓缓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搅拌中和pH到7-8,在温度60-70下加入表面活性剂AES、AEO9、6501,溶解后加入其余助剂,澄清透明后加适量香精,补足去离子水即可
(2)(中级):LAS,10.1-15.0份;EDTA,0.2份;6502,7.0-9.0份;香精、防腐剂适量,片碱适量,H2O余量,AES7.0-9.0。
(3)(高级):OA8.0-10.0份,EDTA,0.2份;6502,7.0-9.0份;香精、防腐剂适量,Bs-12,10.0-14份,H2O余量。
1、实验结里当然是不是越高越好。到了一定的含量后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了,出现溶解问题,要做高浓度配方的朋友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就要加增溶剂了;还有一个残留问题。
2、配方为4%的。稠度就只有一点点。清洗率不到一半。
3、配方为5%的。开始就能调稠度了。清洗率也只是高了一点点。
4、配方为6%的。稠度还可以。清洗率一班班。
13磅
枧油(Octyl phenol ethylene oxide condensate)
30磅
水(Water)
457磅
制法:
先将十二苯磺酸倾入于可容六百镑的大不锈钢桶内(胶桶亦可,切忌用铁桶),另将氢氧化钠(有称苛性钠或哥士的,又名烧碱)以水溶解,与苯磺酸混和,用木棒频频搅拌之,然后倾入枧油及水,不停搅拌,至完全化合为止。其时桶内即呈现一种淡黄色胶体的透明溶液,这便是市上所售的洗洁精了。如嫌色泽浅淡,可加入一至二茶匙“盐基黄”染料。欲使成品有香味,亦可于此时加入一些水溶性的香精,如柠檬香油,用量为千分之一。
什么是合成洗涤剂

什么是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是指对附着在织物上的污垢具有洗净作用的一类制品,但要给它下一个既科学严密又简明易懂的定义是较难的,必须从它的组成与作用等方面去加以认识。
通常所说的合成洗涤剂,是由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及助洗剂两类物质组成的。
合成洗涤剂活性物是含在洗涤剂里的表面活性物质,也叫表面活性剂,为合成洗涤剂的有效成分,也就是起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在洗涤剂里的含量一般为10%-40%。
它由长的疏水基(有的也叫憎水基)与短的亲水基组成的,如图:疏水基是由C16-C18的碳链组基团组成,有时也含有支链和苯环的结构。
亲水基为能离解成阴离子的基团。
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品种很多,常用的有烷基磺酸钠(烷基含有14-18个碳原子)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如图:合成洗涤剂之所以具有洗涤作用,正是与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这种结构有关。
疏水基的结构与油脂的烃链相似,与油有亲和性,所以能溶入油中;亲水基能与水相互吸引,所以能溶入水中。
这就使得合成洗涤剂活性物能吸附在油水相互排斥的界面上,构成界面吸附层,从而降低它们之间的界面张力。
这一性质可以产生润湿、滲透、乳化、分散等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作用,洗涤作用即上述作用的综合作用。
所以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可以认为是,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疏水基及亲水基,在性能上可在低浓度下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在作用上具有洗涤剂的一种活性物质。
助洗剂是含在合成洗涤剂里的不具有洗涤性能,但能提高洗涤剂的综合性能,增进洗涤效果的物质。
它虽然不具有洗涤作用,但在合成洗涤剂里陪入一定量的助洗剂有利于发挥各个组分间互相协调、互相补偿的作用,从而使合成洗涤剂的性能更加完备,质量更加优良,常用的助洗剂分为无机盐类(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硼砂、过氧酸盐)和有机物助洗剂(有机螯合剂,抗再沉积剂,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萤光增白剂,料浆调理剂,酶制剂,香料、色素等)。
综上所述,合成洗涤剂不是单一成分,而是一种含有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及助洗剂的、以洗除织物上的污垢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多组分混合物。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1.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一种非食用的合成化学物质,应控制人体的摄入。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出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2、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2、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2.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类可用于食品防腐、护色的添加剂。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其能够赋予肉制品特有的红色,有效改善组织结构;它还可以作为防腐剂,对肉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亚硝酸盐添加到肉制品中,可保障理想的色泽及风味,并且延长保质期。
但高剂量的亚硝酸盐会产生很大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为保证食品安全,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
人体内若亚硝酸盐积聚过量,血液中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会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仅没有载氧能力,还会阻碍正常血红蛋白氧的释放,导致人体缺氧窒息。
大量亚硝酸盐还会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心肌缺氧状况进一步恶化,加速机体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为皮肤青紫、呕吐、血压降低、抽搐等。
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N-亚硝胺的前体物,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类或酰胺类同时存在,就会形成强致癌性的亚硝基化合物。
相关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一次多量或者长期摄入都会引起癌症,特别是胃癌。
出现亚硝酸盐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了非法添加的原料;2、餐饮服务单位为了肉制品的色泽和保质期,违规添加了亚硝酸盐。
由正丙醇合成异丙醇

由正丙醇合成异丙醇异丙醇的应用及特性异丙醇(Isopropanol)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和清洁剂,也被广泛用于药物、化妆品、医疗设备和电子产品等方面。
其化学式为C3H8O,结构上与乙醇相似,但分子结构中的羟基被氢原子取代。
通过正丙醇合成异丙醇的过程,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丙醇的基本概念及合成功能正丙醇(n-Propanol)是一种醇类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结构中的羟基与主链上相连的碳原子相邻。
正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多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上,正丙醇可以通过与酸催化剂反应合成异丙醇。
正丙醇合成异丙醇的过程合成异丙醇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正丙烷氧化、氧化产物还原和精馏分离。
步骤一:正丙烷氧化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正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丙醛和乙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C3H8 + O2 → CH3CHO + CH3COOH步骤二:氧化产物还原通过选用合适的还原剂,将生成的丙醛还原为异丙醇。
常用的还原剂为氢气和催化剂二氧化钛。
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O + H2 → (CH3)2CHOH步骤三:精馏分离将反应系统中生成的异丙醇和其他组分进行分离,通常采用精馏的方法。
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使异丙醇蒸汽在塔中升起,然后冷凝收集。
经过多次精馏,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异丙醇。
正丙醇合成异丙醇的工艺改进为了提高合成异丙醇的产率和纯度,工艺改进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实践上常见的工艺改进措施。
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是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物质。
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钒酸盐类催化剂在正丙烷氧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温度、压力和正丙烷与氧气的摩尔比等因素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合成异丙醇的产率和选择性。
例如,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原料纯度的提高原料的纯度对合成异丙醇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含磷酸合成洗衣剂

含磷酸合成洗衣剂是一种常用的家用清洁剂,其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和表面活性剂。
磷酸盐可以起到去污、杀菌等作用,而表面活性剂则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清洁效果。
为什么含磷酸合成洗衣剂被广泛使用?首先,含磷酸合成洗衣剂的去污能力强,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污渍,使衣物更加干净整洁。
其次,它们的使用方便,只需加入适量的洗衣剂到洗衣机中即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
此外,含磷酸合成洗衣剂的价格相对较为便宜,这也是它们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含磷酸合成洗衣剂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们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由于含磷酸合成洗衣剂中的磷酸盐可以被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为磷酸盐离子,这些离子可以被水体中的藻类吸收,从而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此外,一些含磷酸合成洗衣剂的包装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含磷酸合成洗衣剂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购买正规品牌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有保障。
2.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含磷酸合成洗衣剂,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3. 及时将废旧包装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使用后将剩余的含磷酸合成洗衣剂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儿童和宠物误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环保型的洗衣剂,如生物降解洗衣剂、无磷洗衣剂等。
这些洗衣剂在去污效果上与含磷酸合成洗衣剂相当,但它们的成分更加环保,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总之,含磷酸合成洗衣剂作为一种常用的清洁用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我们应该选择正规品牌、正确使用、及时处理废旧包装垃圾,并尽可能选择环保型的替代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合成洗衣剂工作原理

合成洗衣剂工作原理
合成洗衣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各种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清洁衣物。
以下是合成洗衣剂的工作原理的详细描述:
1. 表面活性剂:合成洗衣剂中含有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污渍上,并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污渍从衣物上脱落。
表面活性剂还能减小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细孔中。
2. 分散剂:合成洗衣剂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散剂能够将污渍颗粒分散在洗涤液中,防止其重新附着到衣物上。
这样,污渍就可以随洗涤液一起排出。
3. 缓冲剂:合成洗衣剂通常还含有缓冲剂,如碳酸钠。
缓冲剂能够调节洗涤液的pH值,使其适应不同类型的衣物和水质。
适当的pH值可以提高洗涤液的清洁效果。
4. 漂白剂:一些合成洗衣剂还含有漂白剂,如过氧化氢。
漂白剂能够氧化降解颜色分子,去除顽固的污渍和衣物上的黄色污迹。
5. 助洗剂:合成洗衣剂还可能添加助洗剂,如酶类。
酶类能够分解特定类型的污渍,如蛋白质、淀粉和油脂,提高洗涤效果。
综上所述,合成洗衣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将污渍与衣物分离,分散剂将污渍颗粒分散在洗涤液中,缓冲剂调节洗涤液pH值,漂白剂氧化降解污渍颜色分子,并可能添加助洗
剂促进污渍分解。
这些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衣物的清洁。
ipa清洗剂成分

IPA清洗剂成分引言IPA(异丙醇)是一种常用的清洗剂成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家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IPA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1. IPA的性质•化学式:C3H8O•分子量:60.10 g/mol•外观:无色液体•沸点:82.6℃•熔点:-89℃•密度:0.786 g/cm³2. IPA的用途IPA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2.1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IPA常被用作溶剂和清洗剂。
它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盐,因此常被用于清洗金属零件、电子元件和精密仪器等。
此外,IPA还可作为脱脂剂、去污剂和除漆剂。
2.2 医疗应用在医疗领域,IPA常被用作消毒剂。
由于其抗菌能力强且对人体无害,常被用于清洁和消毒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和表面。
此外,IPA还可用于清洁伤口和皮肤。
2.3 家庭应用在家庭中,IPA常被用作清洁剂。
它可以去除油渍、污垢和细菌,常被用于清洁厨房、浴室、玻璃和地板等。
3. IPA的制备方法3.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制备IPA的常见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丙醇。
2.进一步脱水处理,将生成的丙醇转化为异丙醇。
3.2 气相法气相法是另一种制备IPA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异丙醇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在高温下产生乙酸。
2.继续加热分解乙酸,生成CO和H2。
3.将CO与H2经过催化剂反应生成IPA。
4. IPA的安全注意事项尽管IPA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IPA具有较低的闪点,易燃。
在使用或储存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接触皮肤后可能引起干燥和刺激。
使用时应戴手套并避免长时间接触。
•避免吸入IPA蒸汽,可采取通风措施或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不要将IPA与强氧化剂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结论IPA作为一种常用的清洗剂成分,在工业、医疗和家庭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醚胺清洁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汽车使用的原料要向着无铅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环境发展对汽车节能的要求。
以聚异丁烯胺类化合物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汽油清洁剂能够快速的清楚汽车发动机喷油嘴的沉积物,但是这种清洁方式会增加发动机燃烧室的沉积物,原因在于聚异丁烯基团有着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温作用下很难分解,当燃料进入到燃烧室之后,一些没有分解的就会吸附在燃烧室的内壁部分,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形成较多的沉积物质,从而增加了燃烧室的积炭。
为此,一种新型的清净剂聚醚胺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清净剂,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1 聚醚胺合成的实验1.1 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实际上是利用催化还原胺化法合成聚醚胺。
这种催化方法的实质是聚醚中的羟基同胺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解反应,主要的催化剂有Ni催化剂、Ni/ Cu催化剂以及Raney Ni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作用下的方程式为:其中,方程式中的n表示重复单元,R1表示烷基、烷基苯基等。
1.2 实验药品及仪器实验主要采用的原料有自制聚醚,99.8%的液氨和99.9%的氢气。
此外,还有用到改性雷尼镍催化剂,93号汽油。
实验用到的设备有GCF型的高压釜,发动机台架试验装置,Nexus870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3 实验步骤主要的实验步骤就是在高压釜当中按照规定的比例投入液氨、聚醚以及改性雷尼镍催化剂,然后将氢气充到一定的初压,对反应速度做一定的调整之后可以加热,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保温数个小时,当高压釜当中的化学物质反应完毕之后再将其温度调整到室温,将高压釜中的气体排放出来,打开高压釜,取出反应物,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反应物当中的催化剂,然后将剩余的液体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除去其内部的水分以及一定量的液氨,就能够得到聚醚胺的产物。
2 聚醚胺合成实验结果分析2.1 反应温度对聚醚胺合成的影响在反应压力、催化剂加入量、氢气初始分压以及反应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考察反应温度的变化对聚醚胺转化率的影响,最终的结果可通过图1看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減少使用「化學合成清潔劑」的方法
• 化學清潔劑的替代品: • 可用淘米水和煮麵的水來洗碗。 • 氨水(阿摩尼亞)、鹽及硼砂,都是非污染性、 多用途的清潔劑。 • 用肉桂皮、檸檬或鳳朵代替重碳酸鈉,保持空氣 的清新。 • 熱肥皂水或硼砂水溶液都具有消毒的功用。 • 擦玻璃可用一杯白醋加入三杯水,噴污在玻璃上, 擦乾即可。 • 可用橄欖油加一些太白粉、擦拭皮革或木製家具, 會使家具更光亮。
減少使用「化學合成清潔劑」的方法
• 由於水管清潔劑有強腐蝕性,必須謹慎使 用,所以平時應採取預防阻塞的方法,如: • 非必要時儘量避免使用。 • 可用洗米水和煮麵水來作為清潔劑。 • 擦玻璃可用一杯醋加三杯水噴灑在玻璃上, 再擦乾即可。 • 用水槽濾網擋住食物顆粒及毛髮,或採用 水管通條等物理方法來清除阻塞。
• /watch?v=1KsUzv7SDk
• 自然清潔劑-: • 會與水中的鈣及鎂結合,形成浮垢 • • • • 合成清潔劑: 石油提煉出來的 可以克服肥皂的限制,不會在水中形成浮垢 合成清潔劑可分四種: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 雙性離子。
• 皂化:油脂與氫氧化鈉在乙醇溶液中共煮,會產 生肥皂和甘油。 • 鹽析:加入飽和的食鹽水,使肥皂和甘油分開, 肥皂在上,甘油在下。 • /watch?v=P3ZFvKrrmfo
大家在家中一定都會接觸清潔用品。 但是你們對它有一定的認識嗎? 我們想 藉著今次的報告了解更多有關它的由 來,化學成份,及影響。希望從中學會的 東西能夠應用在生活上,並且鞏固書本 上的知識。
• 當水無法將污染的物質清除時,就要藉助於一 些其他的物質來清除污染。 • 清除污染物的物質通稱清潔劑,主要分為自然 清潔劑-肥皂和合成清潔劑。 • 清潔劑分子長鏈烷基的結構不同會對環境造成 不同的影響。
• 在古老的社會中,婦女在河流邊洗衣服。 • 在衣服中放著一些植物,利用敲打將植物的汁打出來 • 植物例如皂草(soapwort) 是天然的清潔劑。 • 早工業製造出的清潔劑,在十五世紀 • 由石化原料製成的界面活性劑取代了肥皂,成為清潔劑 的主流。
• (1)肥皂分子是一個長鏈的分子,長鍊 的部分為親油端,另一端為親水端。 • (2)親油端可以在洗滌衣物時深入油汙 中,將油汙團團包住;親水端則深入 水層使油汙乳化,然後懸浮在水裡, 以達去污作用。
組員:張芷菱(06) 江藹怡(19) 李莉雅(27)
李玉孆(29) 陸文珊(31)
• • • • • • • • • • • • • • •
前言 清潔劑的定義 清潔劑的通式 清潔劑的歷史 清潔劑的去污原理 肥皂自然清潔劑vs合成清潔劑 肥皂的製作方法 為甚麼會產生肥皂泡沫 合成清潔劑的特性 合成清潔劑對人體的各種危害 新聞 減少使用「化學合成清潔劑」的方法 結論 感想 資料來源
• .tw/~infochem/%BD% B2%A9v%A6%F6/%B2M%BC%E4%BE% AF.htm • /site/?p=601 • /html/saveworld/s elf_cleanser.htm
• 總括而言,合成清潔劑雖然非常方便,但也 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危害。故此,我們應小 心使用清潔劑(如:於清潔時穿上手套 )。
• 我們也應減少使用化學合成清潔劑,多以天然 的材料去清潔,雖然清潔效果比合成清潔劑差, 但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也能減低清潔劑對環 境造成的影響。
• 清潔劑看來非常方便,每當我們遇到不能清洗的 污垢時,一定有一款清潔劑可以幫助我們。經過 這次專題研習後,我們知道了合成清潔劑的危險 之處,在此前,相信有很多人為了貪方便而節省 做保護措施,但原來這樣做是會有這麼多的危險, 令我們知道做保護措施的重要性,而且這次的專 題研習也增加了我們的課外知識 • 另外 人類在追求科技的進步時 往往忽略了它可能 造成的傷害 在改善生活和破壞自然之間盡量取得 平衡是我們首要學習的
• 根據滋賀縣所委託的合成洗劑環境影響調查團的報告 • 當合成洗劑的濃度為0.04-0.06 ppm時,會促進PCB、 CNP(除草劑)、NIP(除草劑)的吸收。 • 有害物質單獨存在與合成洗劑一併存在時,就會提高有害度 • 合成洗劑的存在,也能夠與水相溶,就會輕易進入生物的體 內
• 所有的農藥都含有合成洗劑,因此合成洗劑具有增強農藥的 毒性的作用,會使難溶於水的化學物質成為水溶性物質,容 易滲透到植物的組織內
• • • •
摸:灼熱感 洗:澀、引起手龜裂 味道:刺鼻、異味 燃燒:黑煙、臭味、 石化製品
• 皮膚受損 • 高濃度的酸性或鹼性物質,都會灼傷真皮組織,造成永久 損害。洗滌用品中用來起泡的表面活性劑,能除去皮膚表 面的油性保護層,進而腐蝕皮膚。 • 灼傷腸胃 • 含有腐蝕性強的氫氧化納或硫酸,若誤服可導致「腸穿肚 爛」,甚至死亡。就算其他濃度較低的清潔劑,一樣含有 腐蝕性物質,可以灼傷腸胃。
• 硬性清潔劑→ 一個有側鏈的烷基苯磺酸鈉 • CH3 CHCH2 CHCH2 CHCH2 CH — —SO3 Na • CH3 CH3 CH3 CH3 • 軟性清潔劑→ 一個長的直鏈烷基苯磺酸鈉 •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 — SO3
• 肥皂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它的 形狀是一 個長條,一頭喜歡水,一頭討厭水,因此 把肥皂和水混合後,喜歡水的一頭會溶在 水中,討厭水的一頭則全部聚集在水面上。 當我們攪拌肥皂水時,把界面 活性劑和 空氣都送進水中,這個時候,界面活性劑 討厭水的一頭會包住空氣,也就形成泡泡 了!所以我們越攪拌,越多空氣跑進水裡, 泡泡也就越多了! 。
• 免疫功能受損 • 各種清潔劑中的化學物質都可能導致人體發生過敏性反應。 侵入人體後不容易被分解,而是在人體內積聚,大大削減 人體免疫力。
• 致癌 • 已經有許多清潔劑的成份被證實直接或間接誘發癌症。部 份常見的致癌成份如螢光劑、三氯生等,在陽光照射下有 可能產生化學反應,產生可致癌的「二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