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水口项目前期定位与规划建议报告
惠州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

浅谈惠州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开篇之言,这充分表明了水对于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当前我市、我省乃至全国面临的一大课题。
而按照前两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惠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2030年居民生活用水每人每日净定额为239升,并计划建8口应急水井作为全市应急供水水源。
该规划还建议设立专职机构,统一管理全市的水源开发、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和城市供水。
惠州市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充沛的城市,境内集雨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东江、西枝江等共6条,其余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897毫米,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7. 5亿平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3000 平方米;另外还有来自东江等河流过境客水为180亿平方米。
全市现已建成水库47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454座,设计蓄水总库容为28. 34亿平方米,设计农田总灌溉面积为6. 36万平方米。
然而,十多年来,我市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惠州水资源利用存在诸多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水源性缺水;污染源增多,水污染增加,水质性缺水问题逐渐突出;节水措施缺乏,造成用水浪费严重;部分水利工程老化,调节水资源能力有限,使得水工程功能发挥受到限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与我市的经济发展规模不相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水资源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存在“多龙治水”的状况,造成管理过程脱节,影响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
因此,如何开发利用惠州水资源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设计书(水口)

惠州市水口镇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广东省工程勘察院二○○四年二月二日惠州市水口镇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惠州市规划建设局编写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审批者:编写者:审核者:2004 年2 月日2004 年2 月2 日目录一、概述 (1)二、作业依据 (1)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2)四、已有资料利用 (2)五、控制测量 (3)(一)四等控制测量 (3)(二)一、二级控制测量 (6)(三)图根控制测量 (7)(四)高程控制测量 (8)六、地形测图 (9)七、质量控制措施 (13)八、提交资料 (14)为满足惠州市水口镇规划建设的需要,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我院受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委托,对水口镇进行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
测绘范围详见惠州市规划建设局提供的1:10000地形图。
一、概述测区位于惠州市东北面,距市区约12km,测量范围以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在1:10000地形图上标示的红线为界。
测区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km,东西宽约3.5km,测绘总面积约26km2。
地理位置为:东经114°29′00″~114°31′03″,北纬23°05′36″~23°10′28″。
测区属丘陵地,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平均高程约20m;最高山为测区中部的鹿岗,高程为146m。
东江自东向西从测区北边流过。
居民地约占测区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其它为大小不一、分布比较均匀的村庄;山地约占测区面积的8%,植被茂盛、荆棘丛生,高差较大,通行和通视都比较困难;丘陵地约占测区面积的30%,以树林和果园为主,通行和通视情况一般;其它地类约占测区面积的44%,以耕地为主,主要有稻田和旱地。
二、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 JJ8-99)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898-91)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4-200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929-1995)5.《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5-2001)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6-2001)7.《规管2000》地形图数据格式标准(CB DXT01-2003)8. 本《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青塘湖片区的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编制《惠州市水口青塘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适用的法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5)⏹《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2016)⏹《惠州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实施方案》⏹国家、省、市的其他有关法规、规范、标准与政策等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年)》⏹《惠州市洛塘渠水清岸绿工程规划》(2016)⏹《惠州市惠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惠州市水口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水口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充实完善》⏹《惠州市区蓝线规划》(2015)⏹《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5-2030年)⏹《惠州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第三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片区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水口片区西南部,紧邻惠州中心城区,西至水口大道及三环路交汇路段、南靠惠泽大道、北至龙湖大道、东至规划路惠福大道,范围内已建成湖滨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418.25公顷。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本规划遵循整体统筹与协调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五条使用原则1、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开始实施,本规划由惠州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如需调整,必须符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惠州市水口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水口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10年9月25日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批复文件为《关于同意惠州市水口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惠府函〔2010〕283号)。
惠州市水口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则1.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J 185-2002);(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9)《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报批稿);(10)《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11)《惠州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6-2020)》;(12)《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13)《惠州市江东分区规划(2007-2020)》。
1.2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合理确定用地布局与开发强度,引导和控制项目,以不破坏东江沿岸自然生态景观、不超过生态承载力为基本原则。
(2)宏观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适应规划区市场化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建设特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宏观控制,把握市场调节的弹性空间,充分体现规划面向社会强制性和面向市场灵活性的双重特性。
(3)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原则规划应有利于规划区城市建设的实施,有利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控制和动态管理,有利于指导下层次规划和各项设计的编制和建设工程的开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惠州市江东分区规划(2007-2020)》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促进整体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为未来的发展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
1.3规划范围由惠州大道、马安围、东江、新联路、水口大道和洛塘排渠所围合的区域,规划总面积约736.42公顷。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案卷编号:PB20190042项目地点:水口中心区SKZX07-15、SKZX07-16地块发卷日期:主管部门: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用地现状第三章规划设计要求第四章其他要求图则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是对本用地进行项目策划、总平面图设计、建筑设计、规划验收等的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本《告知书》。
本《告知书》包括《文本》和《图则》两部分,必须同时使用。
第二条编制本《告知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水口中心区SKZX07-15、SKZX07-16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惠府函﹝﹞号)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城乡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府办﹝2015﹞36号)第三条本《告知书》未明确的相关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用地现状第四条本用地位于水口中心区,用地编号为SKZX07-15、SKZX07-16,其具体位置详见《图则》。
第五条本用地周边情况:南侧为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6米的机场路,东侧为道路红线宽度24米的现状E号路,北侧为道路红线宽度24米的现状皇冠路,西侧为现状住宅小区。
第三章规划设计要求第六条用地规划要求本《告知书》采用“计算指标用地面积”(即计算指标用地界线范围内的用地面积)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本用地的计算指标用地面积和范围详见《图则》。
第七条用地性质:SKZX07-15地块为R2(二类居住用地),用地兼容性B1(商业用地);SKZX07-16地块为G1(公园绿地)。
第八条开发强度及相关要求本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SKZX07-15地块计算指标用地面积为60854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70391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的比例≤10%,不得建设服务型公寓,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容积率≤2.8,建筑密度≤30%,住宅建筑层数≥6层且高度≤80米,绿地率≥35%;SKZX07-15、SKZX07-16地块的公园绿地用地面积共计为32985平方米。
广东省惠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模板】

广东省惠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征求意见稿)惠州市水务局惠州市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1 基本情况 (1)1.1自然地理概况 (1)1.2社会经济概况 (2)1.3气象概况 (3)1.4河流水系 (4)1.5水资源概况 (7)1.6 水力资源 (7)2 “十一五”水利发展评价 (8)2.1 “十一五”水利发展主要成就 (8)2.1.1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成 (8)2.1.2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9)2.1.3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稳步推进 (10)2.1.4 农村水利建设进度加快 (11)2.1.5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取得较大进展 (12)2.1.6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稳步推进 (13)2.1.7 水利信息化初具现代化水平 (13)2.2 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主要存在问题 (15)2.2.1防灾减灾 (15)2.2.2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16)2.2.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突出 (17)2.2.4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急需加强 (17)2.2.5水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17)2.3经济社会形势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18)3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1)3.1 指导思想 (21)3.2 基本原则 (21)3.3 编制依据 (23)3.3.1 法律、法规 (23)3.3.3 技术资料 (24)3.4 规划水平年 (25)4水利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26)4.1水利发展目标 (26)4.1.1 防洪减灾 (26)4.1.2 民生水利 (27)4.1.3水资源开发利用 (29)4.1.4水资源节约保护 (29)4.1.5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程 (30)4.1.6 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30)4.2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 (30)4.3目标体系 (31)4.4总体布局 (32)4.4.1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32)4.4.2民生水利建设 (33)4.4.3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 (33)4.4.4水利管理体系的建设 (34)5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35)5.1 防洪减灾建设 (35)5.1.1 完善主要江河的防洪体系 (35)5.1.2 完善城市防洪工程 (39)5.1.3 加快海堤达标加固建设 (39)5.1.4 加强内涝整治工程建设 (40)5.1.5 中小河流治理 (42)5.1.6 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43)5.2 民生水利 (44)5.2.1 农村乡镇饮水安全 (44)5.2.2 灌区建设改造 (47)5.2.4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50)5.2.5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51)5.2.6 应急抗旱水源工程 (52)5.2.7 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 (53)5.3 水资源开发利用 (54)5.3.1 重点水源工程 (55)5.3.2 调水、引、提水工程 (56)5.3.3 城市供水工程 (56)5.4 水资源节约保护 (57)5.4.1 水资源节约 (57)5.4.2 水资源保护 (58)5.5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 (59)5.5.1 水土保持 (59)5.5.2河流、湿地生态修复 (59)5.5.3清淤疏浚工程 (61)5.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61)5.7重点项目简介 (62)6 水利管理与水利改革主要任务 (76)6.1 加强水利管理 (76)6.1.1 完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 (76)6.1.2 强化河道管理 (83)6.1.3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84)6.1.4 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84)6.1.5 健全基层水利机构 (84)6.2 深化水利改革 (85)6.2.1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85)6.2.2 推进水务体制改革 (86)6.2.3 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 (86)6.3 提升水利行业能力 (88)6.3.1 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建设 (88)6.3.2 强化水行政执法能力 (88)6.3.3 提高水利应急管理能力 (88)6.3.4 推进水利前期基础工作 (89)7 投资测算和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91)7.1 投资测算 (91)7.2 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92)8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4)8.1 完善相关规划,加强建设管理 (94)8.2 合理划分事权,建立有效投入保障体系 (94)8.3 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 (95)8.4 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 (95)8.5 加强组织领导,鼓励公众参与 (96)前言“十二五”时期(2Oll—2015年),是惠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战略时期。
惠州大亚湾项目概算

228585339.00 14749629.00 148181507.00 1587500.00 2160788.00 57715822.00 22866156.00 15708904.00 606521.00 9419198.00 5656033.00 1158779.00 2572325.00 13714368.00 10597565.00 2419908.00 1997640.00 0.00
第 5 页,共 8 页
州大亚湾项目概算
单位:元 惠州大亚湾项目概算 地下 87,711.50 121,168,619.73 28,749,158.09 90,407,250.25 811,906.74 4,211,686.95 49,407,311.00 19,617,870.22 7,584,585.85 310,197.47 4,817,329.36 601,032.53 1,740,152.30 229,146.29 0.00 0.00 43,417.19 1,032,614.33 0.00 地上 237,706.96 255,170,096.90 0.00 191,290,146.75 2,200,348.68 0.00 60,822,197.39 24,054,993.52 22,206,650.76 840,666.26 13,055,445.61 10,048,852.55 499,845.44 4,612,759.93 25,770,757.61 19,913,951.31 4,505,408.35 2,758,269.33 0.00 合计 325,418.46 369,996,732.52 28,749,158.09 281,697,397.00 3,012,255.42 4,211,686.95 110,229,508.40 43,672,863.75 29,791,236.61 1,150,863.73 17,872,774.97 10,649,885.08 2,239,997.75 4,841,906.23 25,770,757.61 19,913,951.31 4,548,825.54 3,790,883.67 0.00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安装部提供 备注
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给水工程

同时考虑《惠州东江科技城概念发展规划》,在水口新建 水厂,远期规模达 50 万 m3/d,并预留远景扩建用地,以满足 东江科技城发展的需要。
第4条 本规划的编制范围为惠州惠城中心区远期建设范围,具体包 括总体规划确定的惠城次区域的中心城区(含桥东办事处、 桥西办事处、江北办事处、江南办事处、龙丰办事处、河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岸办事处、小金口办事处、水口办事处、汝湖镇、马安镇、 三栋镇等)和陈江-仲恺次区域(含陈江办事处、惠环办事处、 潼侨镇、镇隆镇、沥林镇、潼湖镇等)。规划范围现状建设用 地 109.64 km2,总人口 135.75 万人,折合设施人口约 100.36 万人,规划近期(2010 年)建设用地面积 164.5 km2,规划 设施人口 155.8 万人,规划远期(2020 年)建设用地 245.8km2, 规划设施人口 218.1 万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6 章.........................................................................节水规划及水源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7 章..................................................................................... 技术进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