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5张

柒 课堂小结
小结
这首词的上阕词人临古地,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 色,烘托出了苏轼在下阕中所思之人——周瑜,由 周瑜想到自身,最终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捌 布置作业
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领会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并试着鉴赏《春日 秦国怀古》。
谢谢!
分组讨论
(1)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称为英雄的有哪 些人呢?
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 葛亮……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分组讨论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
“当年”对周瑜而言,是他指挥赤壁大战之时,此时的周瑜正意气 风发。而苏轼此时却是被贬黄州,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免伤感抑郁。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朗读时应
该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叁 解释题目,了解文体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地点(赤壁) 题材(咏史怀古词)
了解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词: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 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或词人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词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用美人衬托周瑜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年少有为。正如 西楚霸王项羽,身边若没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许柔情。一个细微之处, 一个女子的入场,便使整首词有了无限情思。而苏轼被贬黄州之前,早 已经历了丧妻之痛。两相对比,更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无限感慨。
分组讨论
(3)词人的形象和周瑜的形象构成什么关系?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文意概括
(3)下阕哪些词语写出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 雄姿英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 • 羽扇纶巾——英俊儒雅;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年轻有为。
文意概括
解读上阙
•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笔下的大江景象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情感? • 豪迈、奔放之情 • 2.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轼想到了什么? • 千古英雄人物,豪杰。 • 3.苏轼专门提到了谁? • 周瑜 • 4.为何苏轼看到大江会联想到这些英雄们?大江这个意象有什么涵义? • 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大河则象征历史长河滚滚
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 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 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 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这句诗蕴含着哪些信息?
东去,向东流去,象征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淘尽,意为洗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意思是“千古英雄都随着历史洪流流去了”。
拓展提升
问题引导: 2.追问:仅仅是英雄其人流去吗? • 还有他们的功业。 3.追问:不管多么辉煌的功业,最终都随波而逝,这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价值观? • 淡看功名的价值观。 • 小结:由此可见,在遭受到种种打击之后,苏轼已经看淡功名,产生了超脱的想法。
而去。
文意概括
解读下阙
• 1.大家在之前已经明确了周瑜的形象,苏轼为何要用大量笔墨着力刻画周瑜的形象? • 周瑜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作者却早生华发,这是作者有意用周瑜同自己进行对比。 • 2.对比目的是什么? • 作者是被贬官到黄州,写周瑜是借此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骋。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0张

1、苏轼立于赤鼻矶,首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生发怎
样的情感?
大江
滚滚东去的长江——滔滔历史长河
联想
江水的逝去——时间的流逝
千古风流人物
联想
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
景的特点:意境开阔 气象恢弘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物是人非、英雄不再的惋惜
2、词人看到了哪些具体景物? 故垒、乱石、惊涛、如雪的浪花
军队营垒遗迹
怀古诗/词思路: 临古地——观今景——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寻着这一思路,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以下两首诗的 赏析。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精神情感的自由 洒脱旷达的情怀
主旨: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赤壁雄奇壮阔 的景色,借景抒情,引出了对历史英 雄人物的追忆。词的下片通过周瑜这 一英雄形象,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却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后寄情自然, 洒脱旷达。
学习任务三:悟苏轼之变
在被贬黄州之初,苏轼就是如此豪放乐观,洒脱吗?
贬谪之初,心中意难平。
情感
被
贬
1080
《卜算子》
悲伤独居 顾影自怜
黄
州
1082
《念奴娇》Biblioteka 渴望建功 释然洒脱期间
1082
《定风波》
不畏坎坷 笑对风雨
1083
《浣溪沙》
积极进取 昂扬乐观
学习任务四:理怀古之思
1.在本词中,我们从眼前的赤壁山川、滚滚长江,到苏 轼想起三国往事,周瑜的英雄事迹,再到自己抒发的感 情,那么由此可以简单概括出咏史怀古诗词的鉴赏思路 是什么呢?每一环节用三个字概括。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梳理积累,感受豪放风格 ●2.涵泳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看题目—— 怀古诗
●题目 ●特点
→ 怀古咏史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 件或古代人物为题
材,或,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兴替之
→
观眼前之景(临古地)感。这类诗由于多 写历史之人(怀古人)写古人往事,且多
初读诗词,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叫衬托。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本文多处运用衬托手法,结合本词内容试做分析
正衬
千古英雄, 多少豪杰
美人
周瑜赤壁雄威
英雄周瑜意气风 发
曹军灰飞烟灭
反衬
周瑜事业有成
周瑜用兵如神 我功业无成
羽
扇
词人与周瑜对比:
●4、借代
●5、虚实结合
●6、对比
表现手法
●7、衬托
●8、用典
赏析手法
拟人
比喻
夸张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借 代
夸张
乱:岩石山崖险怪
樯橹灰飞烟灭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气势 磅礴 雄奇
拍:惊涛力度之大
壮美
卷:波涛气势之大
赏析手法(衬托和对比)
《念奴娇 赤壁怀古》ppt课件22张

注释
1.大江:指长江。
6.雪:比喻浪花。
2.淘:冲洗,冲刷。
7.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3.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8.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4.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9.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
5.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
诗词大意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 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 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 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 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早生华发
古
职务 际遇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伤 今
借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 和敬仰,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
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 积极还是消极?
①苏轼虽遭贬斥,但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虽感慨“人生如 梦”,但情感并不消极。与周瑜的政治功业对比,自己是失败的,上 阕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像周瑜这样的英雄终也随着岁月 流逝而不复存在,从人类历史来看,二者终是“人生如梦”。 ②人生短暂,而江月永恒,“一尊还酹江月”拿一杯酒,且祭奠江中 之月,脱离苦闷,让精神获得自由,表现出的是一种洒脱旷达之风。
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
得淋漓尽致。
赤壁怀古:标题。赤壁:此指黄州赤壁, 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怀古: 追怀古昔,追念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常 用作词题、诗题。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 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 四十七岁,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 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心 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 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 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作者感触良多, 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 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学PPT课件(3篇)

• 有人说,此句是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 哀叹。
• 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 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
•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 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 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处理。当挫折、 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 消沉、萎靡不振,而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 了再爬起来。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几 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学会旷达,我们不 再因生活中些许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学会 旷达,我们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 视周围的人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雄浑壮 5. 意境是 _阔____________。
字
特
角
修
基
词乱
险点怪
度
形
辞夸
调
穿
高峭
张
豪
惊
汹涌
声
迈
拍
水石相
击
比 拟
奔
卷
形
放
狂澜奔
雪
腾
色
水色纯
比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 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 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 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
/↗
周 郎
赤 壁 。 乱 石 穿 空
, 惊 涛 拍
↘
∕
流 人 物 。 故 垒 西 边 , 人 道 是 、 三 国
/
/↘
/
大 江 东 去 , 浪 淘 尽
、 千 古 风
,
/∕
念 奴 娇 赤 壁 苏怀 轼古
布置任务
• 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 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
•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 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 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处理。当挫折、 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 消沉、萎靡不振,而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 了再爬起来。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几 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学会旷达,我们不 再因生活中些许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学会 旷达,我们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 视周围的人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雄浑壮 5. 意境是 _阔____________。
字
特
角
修
基
词乱
险点怪
度
形
辞夸
调
穿
高峭
张
豪
惊
汹涌
声
迈
拍
水石相
击
比 拟
奔
卷
形
放
狂澜奔
雪
腾
色
水色纯
比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 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 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 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
/↗
周 郎
赤 壁 。 乱 石 穿 空
, 惊 涛 拍
↘
∕
流 人 物 。 故 垒 西 边 , 人 道 是 、 三 国
/
/↘
/
大 江 东 去 , 浪 淘 尽
、 千 古 风
,
/∕
念 奴 娇 赤 壁 苏怀 轼古
布置任务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项目标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
全词的起兴之笔 开头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入笔,用“浪淘尽” 把永远奔流的江水与已经消逝了的“千古风流人 物”联系起来。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 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广阔的江水、汹涌的 浪涛+千古的风流人物:浓缩了浩瀚的时空
项目标题
赏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神游赤壁古战场,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人 生如梦,还是用酒祭奠江月吧。 思考:这是消极的情绪表达还是积极的心理宽慰,你怎么看?
阅读苏轼同时期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苏东坡的内 在情感。
补充材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结
苏轼一生受儒释道三家文化影响很深。他前期受儒学影响,积 极上进,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乌台诗案”后,他被剥夺了 有所作为的权利,此时他内心佛老思想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他 从“入世”走向“出世”。回归自然,拥抱自然,在现实的苦难折 磨中,以佛老之学作为解脱法门,他认同生命的固有的自然本性, 不在纠缠于人世中的名利得失,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这就造 就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如梦,功名不过是生命的牵绊,不如 享受清风明月,酌酒两杯,一杯祭过往,一杯祭月光。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 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朗读课文,并注音
初嫁了(liăo )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lŭ) 华(huā)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壹
景物
项目标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
全词的起兴之笔 开头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入笔,用“浪淘尽” 把永远奔流的江水与已经消逝了的“千古风流人 物”联系起来。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 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广阔的江水、汹涌的 浪涛+千古的风流人物:浓缩了浩瀚的时空
项目标题
赏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神游赤壁古战场,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人 生如梦,还是用酒祭奠江月吧。 思考:这是消极的情绪表达还是积极的心理宽慰,你怎么看?
阅读苏轼同时期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苏东坡的内 在情感。
补充材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结
苏轼一生受儒释道三家文化影响很深。他前期受儒学影响,积 极上进,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乌台诗案”后,他被剥夺了 有所作为的权利,此时他内心佛老思想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他 从“入世”走向“出世”。回归自然,拥抱自然,在现实的苦难折 磨中,以佛老之学作为解脱法门,他认同生命的固有的自然本性, 不在纠缠于人世中的名利得失,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这就造 就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如梦,功名不过是生命的牵绊,不如 享受清风明月,酌酒两杯,一杯祭过往,一杯祭月光。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 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朗读课文,并注音
初嫁了(liăo )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lŭ) 华(huā)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壹
景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44张PPT)

大 家
当时“黄州好猪肉,
】 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
吃,贫者不解煮。”于
是苏轼即推广出自制的
红烧肉,一时大受好评。
【
任徐州知州时,苏轼与百姓抗洪,过后百姓为
美 了表示感谢,赠与大量猪肉,苏轼就与其家人一起 食 大 制作成红烧肉回赠给百
家 姓。而后苏轼前往杭州
】 任知州,同样的事又发
生了一遍,百姓把苏轼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 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 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背景介绍】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闲 职,他在旧城营地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 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 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 然是掩盖不住的。他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写了一系列脍 炙人口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其代表作。
写景(陈迹)
怀古(人事)
抒情(感悟)
【基础夯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公瑾__j_ǐ__n___ (2)羽扇纶巾__g_u_ā__n__ (3)樯橹_q_i_á_n__g__l_ǔ__ (4)华发_h_u__ā__f_à__ (5)还酹江月__l_è__i__
【诗歌释义】
指长江
冲洗,冲刷 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名词作状语,向东
因“乌台诗案”,45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 这天,东坡居士来到江边,望长江滚滚东流,有 感而发,写下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瞬间 霸屏了整个朋友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写景 故垒西边——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照应
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人
周郎: 雄姿英发 谈笑克敌 我: 早生华发
对比
结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一撙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人物。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由江水而岁月。形象生动传神。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身材高大、相貌 俊美,志向远大。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 郎顾”之语。 周瑜和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21岁起随孙 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建安四年,周瑜、孙策攻 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 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孙权继任,周瑜成为东 吴的顾命大臣。十三年 ,于赤壁大败曹军,建 立不世之功也。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载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 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 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 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