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培训考试题

合集下载

突发传染病防控知识测试题题库(答案)

突发传染病防控知识测试题题库(答案)

突发传染病防控知识测试题题库(答案)
1. 突发传染病是指什么?
- 答:突发传染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并感染大量人
群的传染病,具有较强传染性、较高病死率、疫情发展较快的特点。

2. 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
- 答:流行病学调查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疫情相关的资
料和信息,了解疾病发生、传播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以便制定针
对性的防控措施。

3. 突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答:突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媒介传播等。

4. 突发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 答:突发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个人防护、提高环
境卫生水平、加强疫苗接种、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等。

5. 在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应怎样做好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
- 答:做好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应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提供
科学有效的防控建议,避免传播谣言,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提
高公众对突发传染病的认识与防范意识。

6. 突发传染病发生后,应如何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 答: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防控力量进行调查与治疗,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发布通告,做好物资储备,确保人员安全。

以上是突发传染病防控知识测试题题库的答案。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正确答案)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2、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正确答案)D、向受害人道歉4、传染病分几类:A、2B、3(正确答案)C、45、以下哪些方式不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A、56%: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B、75%乙醐C、过氧乙酸D氯已定(正确答案)6、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为: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B、肺部影像学显示症状明显吸收。

C、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D、必须全部满足以上条件(正确答案)7、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C、炭痘中的肺炭(正确答案)D、伤寒和副伤寒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A、全国人大B、国务院(正确答案)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9、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正确答案)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A、急救中心(∏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是非题(每题5分,共50分)1、患甲类传染病、炭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

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笔试(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部分)一、单选1.计算某疾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 ()A、算术平均数B、全距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疾病B.病人C.健康人D.人群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4.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最好选择:()A、现患病例B、易调查的病例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E、旧病例5.抽样调查中抽样方法的随机误差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E、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6.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该病往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时称作:()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7.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为:()A、患病率=发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患病率=发病率+病程D、病程=患病率-发病率E、发病率=患病率×病程8.寨卡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蚊媒传播B.母婴传播C.血液传播D.空气传播9.掌握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A、协助诊断B、预测疫情C、确定检疫期D、预测预后E、估计病情轻重10.一般情况下,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述哪一资料绘制而成:()A、暴露日期B、发病日期C、诊断日期D、报告日期E、调查日期11.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12.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哪些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B、传染源、传播时间和易感者;C、病人、传播途径和易感者;D、病原体、传染性和季节性;13.医务人员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主动询问流行病学史,包括:()A、病死禽的接触史B、野生动物的接触史C、高危职业史(禽类从业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D、周围有无其他类似病例发病E、以上都是14.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指:()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C、头痛、腹痛和腰痛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15.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依据什么:()A、潜伏期B、前驱期C、传染期D、临床症状期16.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经呼吸道传播的是:()A、百日咳、霍乱、结核B、伤寒、百日咳、流行性感冒C、流行性感冒、风疹、甲型肝炎D、百日咳、结核、流行性感冒17.下列哪种传染病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A、鼠疫B、疟疾C、流行性出血热D、乙肝18.各医疗机构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资料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

资料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

资料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单位, 姓名,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 ,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3.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A、30分钟B、2小时C、2小时D、12小时4、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 ,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6、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免费C、全部收费 7、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8、病原携带者是指,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B、早隔离、早报告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10、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二、填空题,第一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44分,1、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是指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例以上,但不足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例及以上,但不足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3.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B、2小时C、2小时D、12小时4、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6、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免费C、全部收费7、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8、病原携带者是指()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B、早隔离、早报告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10、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二、填空题(第一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44分)1、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是指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例以上,但不足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例及以上,但不足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突发急性传染病试题

突发急性传染病试题

突发急性传染病试题(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姓名:工作单位:得分: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___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A、县级B、市级C、省级D、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的条件是: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_________宣布:A、任何人B、任何机关C、原决定机关D、疾控部门4.“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哪条原则范畴的内容:A、预防为主、关口前移B、信息先行、快速反应C、加强监测、积极救治D、科学分析、积极应对5.“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体现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什么原则: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B、以人为本、减少危害C、依法规范、加强管理D、快速反应、协同应对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应遵循_________方针: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C、快速反应救治病人D、控制传播消除影响7.我国现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制是__ 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上级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主要来自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部门的报告:A、属地化B、垂直化C、中央负责制D、部门负责制8.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为:A、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B、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上下协调一致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D、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部门负责、上下协调一致9.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地政府的迅速反应和正确、有效应对,是有效遏制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建设采用的原则:。

突发传染性疾病培训试题

突发传染性疾病培训试题

突发传染性疾病培训试题1. 什么是突发传染性疾病?- 突发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以人际传播为主要方式,并具有较强传播力、致病性和病死率的传染性疾病。

2. 突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高传染性:易在人群中传播;- 高致病性:易引起严重疾病;- 高病死率:易导致患者死亡;- 快速传播:病情传播速度快。

3. 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做好预防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措施:例如划定禁止或限制区域、实施隔离措施等;- 强化医疗救治: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例;-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信息和协同应对。

4.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在佩戴口罩前,先洗手并确保口罩无损伤;- 口罩的白色面应朝内,蓝色面朝外;- 将口罩固定在鼻梁和下颌处;- 手指不要触摸到口罩的内侧;- 使用过的口罩应弃置于封闭垃圾袋内。

5. 突发传染性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热、乏力、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

6. 如何正确消毒?- 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可使用稀释过的漂白水进行消毒;- 定期清洁、通风和消毒空气。

7. 如何正确洗手?- 使用流水和肥皂彻底洗手,至少持续20秒;- 洗手时注意清洁手背、手指间、指甲缝以及手腕等部位;- 手脏、手指或手腕上有明显污物时,可用刷子进行清洁。

8. 突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空气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食物或水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血液和体液传播。

9. 如何正确打喷嚏或咳嗽?- 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勿用手直接遮掩嘴巴。

10. 若出现突发传染性疾病疫情,应该如何控制传播?- 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11. 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 使用电子体温计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若使用非接触式体温计,保持测量距离与体温计的使用说明一致。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技能竞赛试题库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技能竞赛试题库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技能竞赛试题库一、单选题(361题)1、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答案:B2、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株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哪一级部门批准?()A.卫生部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批准答案: B3、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如需要公众参与,需报请何部门同意?()A.本级卫生行政部门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本级人民政府D.上级人民政府E.本级公安部门答案: C4、某城市(X市)第一中学分为初中、高中部两个大院,初、高中部大院隔街相望,分属A和B行政区。

初中、高中部使用同一储水箱供水,水箱位于A区初中部大院内;6月份发生波及两个大院的诺如病毒水型暴发事件,发病人数达320人。

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A.A区人民政府B.B区人民政府C.X市人民政府D.A区卫生行政部门 E.A、B区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答案: C5、处于G省A、B两市相邻地区的风景区发生了霍乱水型暴发事件,涉及相邻的几个村落,其中属于A市AX县的AY村发病15人、AZ村发病20人,属于B市BX县的BY村发病30人。

经调查,主要原因为景区溪流受到上游污染所致。

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A.AX县、BX县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B.AX县、BX县人民政府共同负责C.A市、B市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D.A市、B市人民政府共同负责E.G省卫生厅答案: D6、村民A某在禽类加工厂工作,因民事纠纷而成为被告,在既定出庭前2天,其所在车间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A某在同一时间出现发热、咳嗽症状。

下列哪一措施是合理合法的?()A.对A某进行隔离观察,出庭暂缓B.对A某进行采样检测,如禽流感病毒指标阴性,则及时出庭C.要求A某服用达菲,及时出庭D.要求A某佩带口罩,及时出庭E.法官等工作人员服用达菲,A某及时出庭答案: A7、2014年,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培训考试单位:姓名:计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3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3、根据《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4、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E.慢性肺部疾患5、以下哪个原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B)A.真实性B.客观性C.系统性D.连续性6、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CDC应在(D)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7、疟疾在《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它8、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A.接吻B.共用针头C.喷嚏、咳嗽D.共用餐具和水杯9、O157︰H7大肠埃希菌产生的毒力因子中,对肾小球微血管皮细胞的毒性最强的是:(B)A.志贺样毒素1B.志贺样毒素2C.溶血素D.eae因子10、克-雅病的主要表现为:(A)A.亚急性海绵状脑病B.大脑皮质炎症C.化脓性脑膜脑炎D.横贯性脊髓炎11、艾滋病的初筛试验主要是:(B)A.ELISA法查p24抗原B.ELISA法查抗-HIV抗体C.WB法查抗-HIV抗体D.bDNA法查HIV RNA12、人群中对狂犬病毒的易感状况为(D)A.儿童易感B.农村人群易感C.城市人群易感D.普遍易感13、监测是(D)的重要手段。

A.现场调查B.实验室诊断C.现代医学D.流行病学14、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要做的工作是(A)A.核实诊断B.开展实地调查C.结论报告D.现场预防15、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D)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计划免疫16、霍乱属:(C)A、检疫传染病B、地区检疫传染病C、国际检疫传染病D、局部地区检疫传染病17、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A)A.不去疫区旅游B.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18、细菌性痢疾是由(B)A.大肠杆菌引起B.志贺菌属引起C.粪链球菌引起D.空肠弯曲菌引起19、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E)。

A.最短潜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长潜伏期20、血吸虫在发育过程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A)A.尾蚴B.虫卵C.成虫D.毛蚴21、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强度指标的是:(A)A.突发B.散发C.流行D.暴发2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D)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肠道病毒71型D.以上都是23、洪涝后出现的经皮肤接触传染的疾病主要是(B)A.疟疾B.血吸虫病C.甲型肝炎D.伤寒24、地震后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以下列哪种消毒剂对水源进行消毒?(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含氯消毒剂D.环氧乙烷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的措施不包括?(D)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尽快转诊26、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D)A.加强疫情监测B.封锁禽流感疫区C.对疫区围5公里的禽类进行强制性免疫D.对人类进行免疫接种27、相对危险度(RR)小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是(B)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28、哪种疾病不是由蚊子传播的?(D)A.疟疾B.登革热C.丝虫病D.森林脑炎29、某县红星幼儿园一发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0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名称应该填写:(C)A.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B.一起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疫情C.某县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疫情D.某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3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A.具有较强的传染性B.具有流行病学关联性C.具有健康损害重性D.发病人群聚集性(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计12分)1、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意义的是(ABDE)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C.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D.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要求(ABCD)A.及时B.准确C.全面D.注意保密3、下列哪几项是鼠疫的传播途径:(ABD)A.鼠蚤叮咬B.呼吸道C.输血D.皮肤粘膜4、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C)A.是甲型流感病毒B.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C.变异性大D.对人类不致病5、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有哪些(ABCD)A.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B.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C.怀孕3个月以的孕妇;D.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6、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AB)A.病程短B.恢复快C.预后差D.病死率低7、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哪种措施(ABC)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疫情现场8、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ABC)A.高热伴畏寒或寒颤B.头痛、肌痛、乏力C.急性热病容D.腹痛、腹泻9、关于控制肺结核传染源哪几项正确:(BCD)A.隔离治疗6个月B.积极治疗新发病和复发的结核病人C.隔离排菌期的患者D.痰菌阳性者定期复查,加强管理10、预防鼠疫措施哪项合理:(ACD)A.加强疫区管理B.疫区人群普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C.灭鼠、灭蚤D.疫苗接种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领域的消毒工作(BCE)A.托幼机构B.医疗机构C.疫源地D.公共场所E.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单位12、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ACD)A.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B.感冒发烧C.临床表现D.流行病史(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案三制”是指:应急预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有关法律制度。

2、符合下列其中一条即可诊断疟疾:①血液中查见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疾药物治疗有效。

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4、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5、请举出4种主要腮腺炎的并发症: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

6、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报出相关信息。

7、在相对短的时间围或局限的地区围集中出现多例同类病例称为聚集。

8、现场调查共包括10个基本步骤:①准备工作;②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③核实诊断;④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⑤描述性分析;⑥形成假设;⑦检验假设;⑧现场卫生学调查;⑨采取控制措施;⑩结果交流和反馈。

9、流行曲线是描述疫情事件分布特征的一种法,制作流行曲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选择直图绘制流行曲线,避免使用条图和线图。

10、伤寒的临床诊断病例是: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有伤寒、副伤寒特殊体征之一,且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者,或血清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1︰160者。

(四)案例分析(共计58分)1、案例:某年9月19日,某县卫生部门报告,该县一起异常的致死性疾病正在流行。

从9月初开始,该县医院收治了17例患者,患了一种以发热、血性呕吐、血便、腹痛,并迅速发展致死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又在医院其他16名医护人员及沿着通往该县的公路居民中发生。

该县主要为热带雨林地区,大约2.75万人口,几乎每个小村庄人口都少于500人。

居民大多为猎人,与多种野生动物接触。

痢疾、疟疾、丝虫病、麻疹、阿米巴痢疾、结核病和甲状腺肿是该地区常见地病。

9月23日—10月3日,由卫生部派出的调查队调查发现,32名患者主要以高热(>39℃)、头痛、血性呕吐和血性腹泻、关节炎等为特征,通常在3天死亡(俯卧姿势),无黄疸存在。

收集了患者肝组织活检和血液标本送检。

问题(1):你初步考虑属于哪种疾病?(6分)根据疾病的特征:发热、出血症状、几天死亡,最可能的病因包括传染病或中毒。

持续发热,提示感染性病源的可能性更大,在感染性病原中,肠道细菌或病毒性出血热最符合症状或体征。

问题(2):传染病主要的传播模式有哪些?你认为与哪种传播模式比较一致?(10分)1、直接:人——人传播式。

2、间接:空气源、食物源。

3、生物媒介:节肢动物。

4、媒介物:包括医源性感染。

问题(3):病例定义由哪些要素构成,对此案怎样定义病例?(12分)临床:①实验室检测、症状、体征等。

②时间。

③地区。

④人。

确诊病例:分离或电镜证实到病毒出现后,3间接荧光抗体滴度在1︰64以上。

可能病例:发病前1—2个月居住在流行区,有如下2种或多种症状和体征,并在一天及以上死亡者,头痛、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出血。

疑似病例:头痛和发热24小时以上,有或者无其它症状、体征,3前与确诊或可能病例接触史者。

问题(4):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原则?(12分)1、健全机制、科学准备;2、统一领导、分级响应;3、加强监测、及时报告;4、科学调查、重点防控;5、分工合作、联防联控;6、信息互通、及时发布;7、规评估、持续改进。

2、案例:省2003年底,常住人口4679.6万人,流动人口估计在1500万人。

该省15岁以下儿童麻疹常规免疫一直采取两剂次的控制策略,2005年以前麻疹疫苗第一剂次和第二剂的接种程序分别是8月龄和7岁,2005年后第二剂接种时间调整到18—24月龄,接种期以月接种为主。

各地每年能够提供12次以上的基础免疫接种服务。

目前有95%的乡镇建立了规化接种门诊。

但是2005年1—6月,该省报告麻疹病例数居全国首位,发病率位于全国第三位。

问题:你认为该省麻疹流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需要调查哪些面?(18分)答:考虑麻疹控制工作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至少需要针对控制工作中的三个环节(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传染源)干预措施的执行效果以及疫苗保护效果开展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