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建设方面)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3、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个方面。以上仅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中选取与经 济相关的内容作介绍。
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 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关于总体小康(已达到) 1、历程 2、成就 ▲关于全面小康(进行中) 1、原因:A)我们现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
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我国现处在战略机遇期
2、目标: 3、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 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七章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七章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 和部署
一、中共十七大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07年十七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文化
➢ 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三、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
会上顺利实现了中共中央领导集 体的新老交替:胡锦涛为总书记; 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 席
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与2004年宪法的修订
一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决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二次会议:
“三个代表”
修改宪法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 宏观调控体系继续改善 ➢ 市场要素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摘要:本文全面的回顾了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建设小康社会期间,我国所取得的各项成就,然而小康社会的建成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如何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小康建成问题发展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all respects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posal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e have made new and major achievements in all fields of our work,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how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ere written on report to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Key: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complete problem development“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最早源于《诗经》。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 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 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 苏教版 教案

第26课万众一心奔小康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2.正确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

3.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的精神和行动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5.了解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的有关内容,知道社会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6.了解江苏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为本地的发展进言献策,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生活在线(导入新课)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和行动?探究平台出示一组老照片,学生观看后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这几年自己家乡面貌有哪些大变化、大发展。

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憧憬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描述)。

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示信息点击有关内容信息点击1: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康之家、小康生活,主要说的是个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一般指经济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际关系上文明礼貌、温馨和睦,生活环境上安全舒适、健康快乐。

信息点击2:我国经济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切实加强“五个建设”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寒亭(精选多篇)

切实加强“五个建设”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寒亭(精选多篇)

切实加强“五个建设”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寒亭(精选多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应当综合整治、全面推进。

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类文明了,社会稳定了,生态平衡了,社会才能够和谐。

近年来,我们寒亭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追求文明与维护稳定并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富强寒亭”、“文明寒亭”、“平安寒亭”、“生态寒亭”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快和谐寒亭的构建步伐,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一、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富强寒亭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所在,也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发展不一定和谐,不发展一定不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地方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寒亭区咬定发展不放松,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围绕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六个新跨越”,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以引进“大高外”项目、加快园区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实现招商引资的新跨越。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新引进市外到位资金项目186个,实际到位资金12.5亿元,续建和新引进开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0个,过5000万元的60个,德国朗盛、美国百老汇等世界500强和日本天日株式会社、韩国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台湾旺旺集团等世界知名大企业相继落户寒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发展变化(一)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1976年月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

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大会听取《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思想上冲破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二)1987年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九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

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正在形成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

大会通过《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全文

十八大报告全文

十八大报告全文来源:孟令国的日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

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在总结十年工作时,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2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重大问题?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大中提出来的。

“小康”这个词是一个充满了文化色彩的概念。

在儒家思想中,大多数的人认为小康是指比大同理想社会较低一级的社会形态。

“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和现实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因此,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明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阶段,因此,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知道我的历史使命,身体力行,支持国家政策,并参与到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来。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社会前瞻性,强化自己的同时,更要致力于提高他人的精神觉悟,积极投身于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之中,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需明白,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当今的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融入于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清自己并不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我们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不要把自己立于人民群众之上,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要投身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洪流之中,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

我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及实践能力。

同时,要想奉献,我们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发挥积极性,主动投身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创业,发扬奋斗精神,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为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主动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人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新一代的青年,引导大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充分发挥服务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服务作用。

我们必须把竭诚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建设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要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理想,有信念。

促使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一切从我做起,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在不做有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创和谐,建小康而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