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9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4.2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鲁科版选修4

2019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4.2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鲁科版选修4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一定 有 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原溶液一定有 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有 Ba2+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亚硫酸盐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SO2 气体,且 SO2 气体可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A 错;B 项中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盐酸,该沉淀可
探究一
探究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写字母):


→D→

(2)操作中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


(3)操作 D 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4)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5)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 H2SO4 溶液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①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 橡胶。
②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 活塞无法打开。
探究一
探究二
4.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 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读数→加指示剂。 (2)滴定:
一二三
三、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1.胃酸过多的治疗
(1)服用小苏打片(胃溃疡患者慎用):
离子方程式为 H++HCO3(2)服用胃舒平: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ppt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pptx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 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C.H2SO3
B.SO42- D.NH4+
解析: 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H+,分析条件:①加热产 生的气体使品红褪色,则该气体具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结合
(2)形成(暂时硬水) 离子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2++2HCO3- 。MgCO3+CO2+H2O===Mg2++2HCO3-
(3)软化方法 ①加热法:;Ca2++2HCO3-===CaCO3↓+CO2↑+H2O 。Mg2++2HCO3-===MgCO3↓+CO2↑+H2O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 +、Ba2+、Al3+、Fe3+、Cl-、I-、NO3-、CO32-、SO42-,取 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少许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 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碱 性,整个操作过程均无沉淀产生;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规检验法 ①用NaOH溶液能检验出Cu2+、Fe3+、Fe2+、Al3+、NH4+
②焰色反应 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和Na+。
(2)特殊检验法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使用的 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①Cl- AgNO3溶 ②Br- 液、稀硝 ③I- 酸
Ba2++SO32- ===BaSO3↓ BaSO3+2H+ ===Ba2++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2 离子反应的应用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2 离子反应的应用ppt课件

2.硬水的形成及软化 Ca2+、Mg2+ 较多的水。 (1)硬水的含义:含有___________ MgCO3 和 CO2 与岩石中的_____ (2)硬水(暂时硬水)的形成:水中的___ CaCO3 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_________ Mg2+、Ca2+ 进入水 碳酸氢盐 使_方程式: CaCO3+2H+====Ca2++CO2↑+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纯化 (1)制高纯度的氯化钠:除去其中少量的SO42-、Mg2+、Ca2+, 2+、CO 2-、OHBa 3 需要引入的试剂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 沉淀 而除去。 (2)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转化为_____ Ca2+、Mg2+ 的浓度。 (3)软化硬水:除去或降低___________
Mg(HC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生成MgCO3沉淀。( × ) 分析:因为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小,所以向Mg(HCO3)2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是Mg(OH)2沉淀。 5.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一定是CO2。
( × )
分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等。
2.软化后的硬水中含较低量的Mg2+、Ca2+。( √ ) 分析:软化硬水就是除去或降低Ca2+、Mg2+的浓度,但一般达
不到除尽的程度。
3.中和滴定时只能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 × ) 分析:一般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但也可用待测液滴定标准 液,只要操作正确一样能准确求出待测液浓度。
4.由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类比推出,向
量浓度 的强碱溶液滴定的方法获得。 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高一化学第三章《3.4.2离子反应1》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高一化学第三章《3.4.2离子反应1》课件
先还原氧化能力强的,再还原氧化能力弱的。
问题探究8
• 1.在溶液中进行的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如:
AI3+与S2-、HCO3-、CO32-的反应: 2AI3++3S2-+6H2O=2AI(OH)3↓+3H2S↑ AI3++3HCO3-=AI(OH)3↓+3CO2↑ 2AI3++3CO32-+3H2O=2AI(OH)3↓+3CO2↑ • 2.在溶液中进行的络合反应,如: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取稀NaOH(aq)2ml,并加入酚酞2滴
现象:NaOH(aq)变红,滴入盐酸红色逐渐变浅,
最后消失。
解释现象:生成H2O,发生了离子反应
逐滴加入稀盐酸
.z…x..x..k.
取CH3COONa(aq)2ml、滴入2滴酚酞
现象: 溶液变红,加入盐酸红色变浅,最后消失。
解释现象: 生成CH3COOH,发生了离子反应
现象: KMnO4(aq)红色退去。
解释现象: 因氧化还原发生了离子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能发生离 子反应
1.将氯水滴入含有同浓度NaBr、KI的溶液中, 反应的先后顺序怎样?如果溶液中存在多种还 原性离子,加入一种氧化剂如何反应? ①KI②NaBr
先氧化还原能力强的,再氧化还原能力弱的。
2.如果溶液中存在多种氧化性离子,加入 一种还原剂又如何反应呢?
逐滴加入NH4Cl(aq)
z.x.x.k
取稀NaOH(aq)2ml、滴入2滴酚酞
现象: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滴入NH4Cl(aq)红色变浅。
解释现象: 生成NH3·H2O,发生了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能 发生离子反应
加入稀H2SO4(aq)

离子反应的应用 鲁科版(课件PPT)

离子反应的应用 鲁科版(课件PPT)

随堂检测
练习1.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一定相等的量是( D )
A.质量
B.物质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
D.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OH-的物质的量
练习2. 用10ml的量筒量取液体,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D )
A. 8 B. 8.01. C. 7.78
D. 8.1
练习3. 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是(
)B
A. 由黄色变红
B. 由黄色变橙色
C. 由橙色变红色
D. 由红色变橙色
课堂小结
仪器和试剂
指示剂选择
实验操作
误差分析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五、中和滴定的数据处理
待测碱液体
标准盐酸液体积(ml)
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消耗酸液体积
① 15.00ml
② 15.00ml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ppt课件

Zn-2e-====Zn2+ Cu2++2e-====Cu Zn+Cu2+====Cu+Zn2+
2Cl--2e-====Cl2↑ 2H2O+2e-====H2↑+2OH2Cl-+2H
2O
==== H2↑+2OH-+Cl2↑
电解
1.离子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发生。( × ) 分析:离子反应还可在离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下发生。
能大量存在;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2PO4-等)在
强酸和强碱性环境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
(1)NO3-与还原性离子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在酸性溶 液中则不能共存。 (2)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3)ClO-与S2-、I-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如
MnO4-、NO3- (H+)、ClO-、Fe3+、Cr2O72-大量共存。 (3)水解:相互促进反应彻底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Al3+不能与S2-、CO32-、PO43-等共存。
第1课时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了解离子反应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综合运用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方程 式书写正误。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表示方法
(1)什么是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1.定义 离子与原子或分子 之间发生的 离子 之间,以及_________________ 通常将溶液中_____ 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 浓度降低 。 溶液中某些离子的_________ 3.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 表示。 通常用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精品系列)选修四 第三章第4节 离子反应的应用 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精品系列)选修四 第三章第4节 离子反应的应用 课件

(二)酸碱中和滴定
1.滴定管的构造和使用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 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物质 的溶液。
滴 定 管 的 构 造
1、构造
2、使用方法
①查漏: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是否灵活、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将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
③润洗:用待盛溶液将酸式、碱式滴定管润洗2~3次, 以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溶液的浓度。 ④装液: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所装溶液调至 “0”刻度上方2~3 cm处。 ⑤排气:调节活塞(或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 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⑥调液面: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处。 ⑦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刻度 (保留两位小数)。
仪 器
主要仪器: 铁架台 滴定管夹 滴定管 锥形瓶 烧杯等
常见指 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及颜色 <3.1 红色 <8.2 无色 3.1~4.4橙色 8.2~10.0浅红色 >4.4 黄色 >10.0 红色
指 示 剂
酚酞
甲基橙 酚酞
2.中和滴定操作 过 (1)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装液 -排气泡-调液面-读数 程
基础探究
(一)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 1、离子的检验 可利用离子的 特征反应 来检验一些常见离子 试剂 I- 现象 离子反应
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 特征,如溶液颜色的 改变,沉淀的生成或 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AgNO3溶液 有黄色、不溶于 Ag++I-==AgI↓ HNO3的沉淀 稀HNO3
离子 使用的试剂 ①Cl- AgNO3溶液 ②Br- 稀硝酸 ③I-
反应现象 产生不溶于硝酸沉淀 ①白色 ②浅黄色

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鲁科高中选修4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鲁科高中选修4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wùzhì)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2021/12/11
第一页,共五十页。
第 4 节 离子反应 第 2 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2021/12/11
第二页,共五十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检验方 法。2.理解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强碱溶液浓度 的原理方法和误差的判断。3.通过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 贡献。
(2)形成(暂时硬水)。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CaCO3 + CO2 + H2O===Ca2 + + 2HCO-3 ;MgCO3+CO2+H2O===Mg2++2HCO- 3 。
2021/12/11
第十四页,共五十页。
(3)软化方法。
①加热法软化暂时硬水:Ca2++2HCO

3
===CaCO3
Fe2+(水溶 液呈浅绿色)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 淀,沉淀迅 速变为灰绿 色,最终变 成红褐色
Fe2++2OH-===
Fe(OH)2↓4Fe(OH)2 +O2+ 2H2O===4Fe(OH)3
H+
紫色石蕊溶 石蕊溶液变

红色

Cu2+(水溶 液呈蓝色)
NaOH溶液
生成蓝色沉 淀
Cu2++2OH=== Cu(OH)2↓
滴定管尖嘴应充满液体,不能留有气泡,故选 B。
2021/12/11
答案:B
第二十页,共五十页。
4.用标准浓度的 NaOH 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
酸,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的浓度偏大的是( )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中盛有少量蒸馏水,再加待测液;③酸式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1.认识离子反应的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除杂。 2.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仪器、 操作、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及其计算。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一、物质的检验
1.操作步骤 取试样→加试剂→说操作→表现象→定结论 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利用特征现象
⑤调液: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并记下读数。 ⑥取液: 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 mL待测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 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 瓶底衬一张白纸。
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 ⑦滴定: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 握住锥形瓶瓶颈, 右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滴入标准液盐酸,边不断顺时针摇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终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变化。 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记录:加最后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突然 变成无色,停止滴定,半分钟内不变色,准确记下盐酸溶 液体积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⑨计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⑩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取平均值。
SO42-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CO32-
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滴加石蕊试液,变蓝(或加酚酞变红)
OH-
二、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实例 NH4Cl (NaCl) 试剂/ 方法 类型 加热 NaCl (BaCl2) MgCl2 (AlCl3) Fe2+ (Cu2+) 铁,过滤
归纳口诀: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 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向下观察(看),
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
数据记录及计算 滴入标准盐酸的体积 编 号 终读数 b 1 2 27.22 27.15 26.71 初读数 a 0.50 0.45 0.00 体积 26.72 26.70 体积mL 25.00 25.00 [c(HCl)=0.115 4 mol• L-1] 待测NaOH 浓度 mol• L-1
加入足量Fe粉后过滤 ⑭FeCl2(CuCl2)(aq)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适量NaOH溶液 ⑮ NaCl(MgCl2)(aq)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适量稀H2SO4溶液 ⑯Na2SO4(Na2CO3)(aq)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通入足量CO2 ⑪NaHCO3(Na2CO3)(aq)_____________ 加入足量Fe粉后过滤 ⑫FeCl2(FeCl3)(aq)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入足量Cl2 ⑬FeCl3(FeCl2)(aq)__________________
V1
Na2SO4
c2 V2
2V1
(3)中和滴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准确测量两种反应溶液的体积; 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即中和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反应完全?
方法:在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石蕊5~8 酚酞8~10 甲基橙3.1~4.4
红.紫.蓝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物质 方法与现象
H,试纸变红 蘸少量试液滴在蓝色pH试纸上,试纸变红
在试液中加强碱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变蓝 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
Fe3+
加碱,有红褐色沉淀 加苯酚溶液,呈紫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操作步骤和现象(先取少量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 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加稀HNO3,沉淀溶解
适量硫酸
钠溶液
过量Ba(OH)2
溶液,过滤
热分解法
沉淀分
离法
酸碱分
离法
氧化还
原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十字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不引入新杂质、 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被提纯物质易与杂质分离、被提纯物易复原 2.四项注意:
①除杂试剂应过量; ②过量试剂需除尽; ③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3)认识滴定管 ①标有温度、容积、 “0”刻度在最高点。 ②读数精确到0.01 mL。
50 mL
“0”刻度
③滴定管的使用 检查是否漏液 润洗 调液面 注液 水洗
赶气泡
④滴定管的读数
读数偏小 俯视 读数 25.60 mL 仰视 视线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相切。
读数偏大
思考: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先用蒸馏水洗涤,再注入一定体积的待测烧碱溶液, 最后滴加2~3滴指示剂。
(3)实验步骤: ①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②洗涤: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
③装液:将酸、碱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
2~3cm。 ④赶气泡:
酸式滴定管:快速放液
方法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翘起
无.粉红.红
红.橙.黄
2.实验仪器
(1)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 (2)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甲基橙、酚酞
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终点应该是恰好完全中和的点,而常用指示剂没
有恰好在pH=7时变色的,如何合理地选择指示剂?
酸性: 最好选用甲基橙 中和后溶液呈 碱性: 最好选用酚酞 中性: 选用酚酞、甲基橙均可
三、酸碱中和滴定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原理和关键 (1)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的方法。 怎样是达到滴定终点? 即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 H+ + OH- ==== H2O n(H+)=n(OH-)
(2)原理: HCl 1 mol c1 V1 H2SO4 1 mol c1 V1 + + NaOH 1 mol c2 V2 2NaOH 2 mol c2 V2 c1 = ==== c1 ==== H2O = 2H2O + + NaCl c2 V2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越往下刻度值越大。 量筒无零刻度,并且越往上刻度越大; 记录数据时:滴定管一般精确到0.01 mL,量筒仅为 0.1 mL。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为例: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1)滴定前滴定管的准备: 检查是否漏液—洗涤—润洗—注液—赶气泡—调液面 (2)锥形瓶的准备: 用滴定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