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判断题。
(30分)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
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
(3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B.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工具;简单机械。
2、有限;力臂。
3、重量。
4、螺丝刀。
5、杠杆。
6、力臂;重力臂;支点。
7、正确。
8、杠杆原理。
9、杠杆。
10、轴;轴;车轮、风扇、电风扇。
11、定滑轮;动滑轮。
12、滑轮;滑轮原理。
13、正确。
14、方向;大小。
15、坡道、楼梯。
16、斜面;抬起。
17、斜面原理。
18、正确。
19、轮轴、杠杆、滑轮。
20、杠杆;摩擦。
21、正确。
22、杠杆原理。
23、裁纸刀。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2、斜面越缓越省力。
3、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4、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6、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帮助我们省力。
8、从斜面上拉物体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不一样。
9、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汽车的方向盘是一种轮轴。
11、螺丝钉的纹路是一种斜面。
12、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可以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
三、选择题1、A、动滑轮2、B、动滑轮3、A、镊子4、B、滑轮5、A、定滑轮6、A、跷跷板,C、钉锤,B、镊子,D、方向盘7、D、杠杆、滑轮、轮轴8、C、支点9、C、滑轮组10、B、小于五、简答题定滑轮的优点是能够改变用力方向,缺点是不能改变用力大小;动滑轮的优点是能够改变用力大小,缺点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改变用力大小和方向,缺点是摩擦力较大。
六、看图思考1、约1000克。
2、方案一:在B点挂4个钩码;方案二:在C点挂2个钩码,在D点挂2个钩码。
机械学是一门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学的科学。
在机械学中,简单机械被定义为没有内部动力系统的机器。
它们通常由几个基本部件组成,包括费力、重量、螺丝刀、杠杆、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等。
简单机械的设计非常简单,而且易于制造和维护。
其中,杠杆是一种基本的简单机械,它可以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实现省力的效果。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作中, 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 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 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 用力点距支点远, 阻力点距支点近, 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 阻力点距支点远, 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 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 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 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 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 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 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 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 ()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 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 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 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1. ()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D.平面2. 杠杆有三个点: ()。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3. 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能力测试学校班级姓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罗伯特·虎克B. 列文·虎克C. 牛顿2.不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是()。
A. 草履虫B. 硅藻C. 虾3.酱和腐乳都是利用()生产的。
A. 细菌B. 病毒C. 霉菌4.用显微镜观察时()。
A. 两只眼都要睁开B. 睁左眼闭右眼C. 睁右眼闭左眼5.下列透镜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小玻璃叫()。
A. 压片夹B. 盖玻片C. 载玻片7.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只有植物体B. 只有动物体C. 所有生物体8.()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放大镜的发现C. 微生物的发现9.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
A. 石英晶体B. 大肠杆菌C. 蝶的口器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B. 同一物体上的细胞结构是完全相同的C.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12.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5毫米的微小物体。
()14.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15.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17.用胶头滴管取池塘水样本时,滴管尖嘴一端应向上,以防水滴滴落。
()18.在空气中、水中、食物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19.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 ”,每小题2分,共24分)( )1.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3.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4.光学显微镜一般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 )5.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6.利用放大镜要以观察到蝴蝶足的细节。
( )7.当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象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也越大。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属于生物,大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圆形的。
( )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 2.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丹C.罗伯特·胡克 3.下面生物有复眼的是( )。
A.金鱼B.蜻蜓C.兔子4.下列不是微生物的是( )A.线虫B.草履虫C.蚂蚁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科学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铁锤等这些构造很简单,又叫。
2、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小的物体,但力。
3、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
4、拔螺丝钉使用省力又方便。
5、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6、杠杆上有三个点:用力的点叫,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7、杠杆是一种机械,它为我们做事提供方便。
8、俗话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利用了原理的结果。
9、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是一种。
10、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与一个较小的“”固定在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
12、升旗时,在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
吊车吊起重物时用了。
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改变用力,不能改变用力。
13、在一个滑轮组中,滑轮越多越省力。
14、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的,又能改变用力的。
15、斜面的原理在、等方面应用。
16、斜面是一种的简单机械,可以帮助我们重物。
17、螺丝钉的是一种斜面。
18、为了让汽车开上山顶去省力些,在修建公路是都以修建公路为好。
19、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它其实是由、、等简单机械原理组合而成的。
20、自行车上包含了很多简单原理,如龙头、踏脚板运用了的原理,刹车运用了的原理。
21、在自行车上,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22、用螺丝刀来撬开油桶盖,是利用了简单机械中的原理。
23、镊子、裁纸刀、订书机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2、斜面越陡越省力。
()3、滑轮就是轮子。
()4、斜面的坡度越大就越省力。
()5、杠杆就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6、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 .凹透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2.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哪种结论与事实不符?( )。
A .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是不同的D .山茶花不同器官细胞是相同的 3.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4.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C .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5.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 .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 .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
A .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B .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C .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D .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7.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六年级科学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是能使我们省力和方便的装置。
2. 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
3. 不同的工具有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的科学道理。
4.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5. 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和。
杠杆可以分为杠杆、杠杆
和杠杆。
6.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在轮轴的轮上用力,
能__________,轮越大越。
7.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不固定,但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8. 滑轮组能改变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
9. 像搭载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10. 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选择下面的()打开啤酒瓶盖,最省力、方便。
A. 镊子
B. 小刀
C. 开瓶器
2.()不是杠杆。
A. 跷跷板
B. 锥子
C. 钳子
3.()是费力杠杆。
A. B. C.
4. 用铁片撬开铁桶盖子时,()是支点。
A. 手向下压的位置
B. 靠在铁桶边缘的位置
C. 插入盖子底下的位置
5. 杆秤的秤砣相当于()
A. 支点
B. 用力点
C. 阻力点
6.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 剪刀
B. 订书机
C.方向盘
7. 扳同一颗螺丝钉,用下面的( )最省力 。
A . B. C.
8. 旗杆顶部用的是(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滑轮组 9.起重机能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是 ( )
A. 定滑轮多
B. 动滑轮多
C. 滑轮组的组数多 10.自行车上的( )装置是杠杆。
A .车把 B. 刹车 C. 脚蹬子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错误说法后的括号里打“×”))
1. 所有的杠杆都省力。
( )
2. 羊角锤、钳子、天平、擀面棍都是杠杆类工具。
( )
3. 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 )
4.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
5. 省力是工具的唯一作用。
( )
6. 水龙头和门把手都利用了轮轴原理。
( )
7. 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盘山公路、刀具的刀口、螺丝钉等。
( )
8. 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慢。
( )
9. 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用线连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 )
10. 楼梯是一个斜面,台阶数越多,走的时间越长越省力。
( )
四、探究题(共20分)
(一)在课堂实验中,我们曾经做过选一个合适的工具
把钉入木板深浅不同的铁钉、螺丝钉取出的实验
(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完成以下练习。
(共11分)
1. 比较一下,分别选择什么工具把铁钉、螺丝钉和图钉 从木头里取出来最省力、方便。
用_________取铁钉,用 取螺丝钉,
用 取图钉。
(可选填番号)(3分)
2.用线将下面这些工具和它的用途连起来。
(8分)
(二)根据杠杆相关知识作答。
(共9分)
(1)右图中的①、②、③是杠杆三个重要位置中的 点。
(1分)
(2)请在图中标出杠杆的另外两个点。
(4分)
(2)使用扳手拧螺母,将手放在那哪个位置最省力,为什么?(4分)
削水果 夹取物品
卸螺母 ① ⑧⑦ ⑥ ⑤④ ③ ②
六上科学2019秋一单元教学质量检测参答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机械 2. 工具 3.不同 不同 4.撬棍 杠杆
5.支点 阻力点 省力 费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6. 轮轴 省力 省力
7. 定滑轮 动滑轮 8. 力 省力 9.斜面 10. 杠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C 4B 5B 6C 7C 8A 9C 10B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探究题(共20分)
(一)1.(3分)用①取铁钉 用③取螺丝钉 用④或⑧取图钉
2.(8分)
(二)1.(1分) 用力
2. (4
分)
3.(4分) 放在③处最省力,因为③这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远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