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一、易读错的字徘徊(pái huái) 汝(rǔ)挪移(nuó) 插秧(yānɡ) 肩胛(jiǎ)歉疚(jiù)搔痒(sāo)渺小(miǎo)弈秋(yì)鸿鹄(hú)弓缴(zhuó)盘盂(yú)沧沧凉凉(cāng)潸潸(shān)蒸融(zhēng)枯萎(wěi)伶伶俐俐(líng)萦绕(yíng)惊羡(xiàn)勃勃生机(bó)喧哗(xuān)附和(hè)窈窕(yǎo tiǎo)秽物(huì)榛子(zhēn)逛街(ɡuànɡ)嘶哑(sī)杂拌儿(bàn)脱缰(jiānɡ)偏僻(pì)掺杂(chān)贮仓(zhù)初旬(xún)腊八粥(zhōu)蜜饯(jiàn)栗子(lì)吞噬(shì)婀娜(ēnuó)青面獠牙(liáo)点缀(zhuì)奇葩(pā)骚扰(sāo)摇曳(yè)深邃(suì)抽屉(ti) 瞅一瞅(chǒu) 残暴(cán)啃骨头(kěn)鸿毛(hónɡ)宝鼎(dǐnɡ)炊事员(chuī)铭记(mínɡ)围歼(jiān)书籍(jí)恐怖(bù)苦刑(xíng)严峻(jùn)匪徒(fěi)舅姥爷(jiù)追悼(dào)黑魆魆(xū)宫殿(diàn)浏览(liú)璀璨(cuǐcàn)蒙眬(lóng)咨询(xún)憧憬(chōng jǐng)附庸(yōng)围裙(qún) 哎呀(āi) 橱窗(chú) 生锈(xiù) 摩平(mā)揉皱(róu) 蘸水(zhàn) 撇嘴(piě) 抽噎(yē) 搓手(cuō)绿匣子(xiá) 打搅(jiǎo) 日晷(guǐ) 泅水(qiú) 驳倒(bó)尘埃(āi) 分析(xī) 卓越(zhuó) 酸碱(jiǎn) 侵蚀(shí)荣誉(yù) 头衔(xián ) 捐赠(zèng) 猝然(cù) 洗澡(zǎo)机械(xiè) 锲而不舍(qiè) 领域(yù) 破绽(zhàn)二、易写错的字秧:左边是“禾”不是“木”。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第一单元:诗歌欣赏
-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韵律和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
- 阅读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
-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或经历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描写。
- 通过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单元:说明文阅读
- 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说明事物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关键信息。
- 通过分析说明文的举例、比较等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
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第四单元:议论文阅读
- 议论文是一种以陈述观点、辩证论证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 通过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
-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外自主选择并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
-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通过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是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资料的全单元内容。
希望对你
的复有所帮助!。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题1:草原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草原景色、民族风情和作者的情感。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一望无际、心旷神怡、民族风情”等。
课题2:索桥的故事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索桥的来历、历史和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索桥景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为民造福”等。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课题3:詹天佑重点内容:- 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介绍了詹天佑的生平、爱国事迹和科技创新成果。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詹天佑的事迹、品质和爱国精神。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科技创新、爱国精神、铁路建设”等。
课题4:夜莺的歌声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夜莺歌声中的爱国情怀。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一只夜莺在战争年代的歌声,传递着爱国情怀。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夜莺歌声、战争背景和爱国情怀。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战争年代、歌声、爱国情怀”等。
第三单元:人与自我课题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重点内容:- 了解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学习他的勇敢和坚毅品质。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节选了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段,展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和坚毅品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鲁滨孙的漂流经历、心理活动和品质。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冒险、漂流、勇敢、坚毅”等。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道理。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说明知识是无止境的,学海无涯。
第二课《匆匆》(散文)1.《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2.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课后第2题)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仿写1: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仿写2: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六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总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总复习资料(五四制)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知识点2:地球的直径和表面积-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12742千米。
-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2 地图知识点1:地图的种类- 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 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知识点2:地图的阅读方法- 了解图例和比例尺。
- 掌握方向、距离和面积的换算。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理位置2.1 地理位置知识点1: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知识点2:经度位置- 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0度,跨5个时区。
2.2 地理特点知识点1: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点2: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3.1 气候知识点1:气候类型-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知识点2: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3.2 河流与湖泊知识点1:河流特点- 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知识点2:湖泊分布- 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第四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4.1 土地资源知识点1:土地资源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知识点2:土地资源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且分布零散。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8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8篇)又到考试了,要如何复习数学这个问题不仅学生们头疼,老师家长们也闲不下来。
本页是编辑午夜帮大家整编的8篇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点归纳篇一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只有一条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最新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最新11、常见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
2、常见圆周率的倍数。
1×3.14=3.142×3.14=6.283×3.14=9.424×3.14=12.565×3.14=15.76×3.14=18.847×3.14=21.988×3.14=25.129×3.14=28.2616×3.14=50.2425×3.14=78.536×3.14=113.043、常见基本数量关系式。
(一)基本算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个加数(二)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购买东西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四)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时间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五)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4、常见单位换算(一)面积单位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1公顷=__*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1毫升=1立方厘米(二)体积、容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5、常见公式。
(一)圆的周长、面积周长C=2πr或c=πd面积S=πr(二)圆柱、圆锥侧面积、表面积(三)圆柱、圆锥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6、常见应用题类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材料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材料一、创新与发展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复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下面将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第一单元:与时间有关的知识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时间的概念、时间的计算和生活中的计时。
学生应理解时间的概念,熟练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1. 时间的概念- 顺序: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季节、年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计算表达: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如2019年、10月、30日、18时等。
2. 时间的计算- 秒: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
- 分钟:60分钟=1小时,24小时=1天。
- 小时:24小时=1天,7天=1周,30天≈1月,365天=1年。
3. 生活中的计时-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算方法,如用钟表读取时间、用手机计时等。
- 熟练操作钟表,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三、第二单元: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 传统节日- 春节:春联、大年夜、烟花、舞龙舞狮等。
- 清明节:扫墓、踏青等。
-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和表演:传统歌曲、舞蹈、故事等。
- 技艺和传统工艺:剪纸、刺绣、景泰蓝等。
四、第三单元:消费与廉洁本单元围绕消费与廉洁的话题展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培养廉洁的品德。
1. 消费观念的培养- 消费与节约:理智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等。
- 节约资源:珍惜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其他单元内容待添加...总结本文档提供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复习材料,包括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消费与廉洁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复习这些知识巩固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素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说明学无止境的道理。
1、注释(1)字、词:读语文书上的注释(2)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字音:读准文中“为”的字音。
《匆匆》(散文)朱自清2、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
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不经意间来去匆匆。
(4)仿写。
太阳落山,有再升的时候;潮水退去,有再涨的时候;野草枯萎,有再绿的时候。
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前过去;打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玩耍时,日子便从身边过去了。
4、背诵《明日歌》。
5、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桃花心木》林清玄1、背诵第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这句话中的“不确定”是指自然界下雨的时间和雨量都是没有规律的。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借物喻人/借物喻理/托物言志)本文借树苗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借种树的方法比喻育人的道理。
作者从种树中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4、借“小草”喻顽强,借“梅花”喻坚贞纯洁,借“竹子”喻坚忍不拔,借“粉笔”喻无私奉献......《顶碗少年》赵丽宏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顶碗少年。
作者领悟到: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失败要有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手指》丰子恺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回顾. 拓展一》1、背诵日积月累(含人生哲理的名言)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近义词:东施效颦。
《北京的春节》老舍1、背诵第7自然段。
2、老舍。
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3、《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像这样详略得当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藏戏》藏族:藏戏;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四川:川剧。
《各具特色的民居》1、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回顾. 拓展二》1、背诵日积月累《元日》写的是春节,《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
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端午、重阳、七夕、元宵节等。
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录)李星华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
1、背诵第19、22自然段。
2、除开头外课文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
展示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理解句子:(1)父亲是很慈祥的......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时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的慈爱与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
(2)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
这样写的好处: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灯光》王愿坚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
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突出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及对战友的深深思念。
2、为理想而献身。
《为人民服务》(议论文)毛泽东1、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一夜的工作》何其芳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的确“极其简单”。
这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而已”是不过这样罢了的意思,强调了设备极其简单。
这个句子说明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周总理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吃夜宵的这一细节表现了周总理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的高尚品德。
《回顾拓展三》1、背诵《囚歌》、“革命题材小说”2、《囚歌》是叶挺在重庆被囚禁时写的,表现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安徒生1、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
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的含义?)前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感觉不到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解脱了。
2、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凡卡》俄国契诃夫契诃夫作品:《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
2、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3、凡卡再也受不住老板老板娘的虐待,受不住伙计的捉弄,受不住小崽子的哭闹,受不住饥饿。
回顾. 拓展四1、背诵《日积月累》,能正确对应句子和作者作品。
2、外国文学作品有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
3、作品中的人物特点:鲁滨孙是一个机智勇敢、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汤姆·索亚是一个淘气顽皮、喜欢探险而又机智勇敢、正义的孩子。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1、背诵2、4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
2、“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为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更是她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3、理解句子:(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指的是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和人类做出贡献。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里的“变成”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科学精神: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献身科学、团结合作神州五号:杨利伟神州六号:费俊龙、聂海胜神州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州九号: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1、背诵1、2、6、7、8自然段。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3、课文举了三个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理解句子:(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整句话的意思: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人们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造句:为了保守秘密,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李大钊牺牲了。
(3)“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
在课文三个事例中,“微”分别指什么?“著”指什么?《我最好的老师》人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质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