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资料(完整版含答案)
一、动物类
1. 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四肢。

- 哺乳动物的分类:食草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2. 鸟类
- 鸟类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冷血动物。

- 鸟类的分类:鸣禽、啄木鸟、长尾鸟。

二、植物类
1. 花的结构
- 花的组成部分:花瓣、花萼、雄蕊、雌蕊。

- 花的授粉方式:风媒、昆虫媒、自媒。

2. 植物的繁殖方式
- 有性繁殖:结实、结籽、结块。

- 无性繁殖:分株、扦插、嫁接。

三、物质类
1. 物体的热传递方式
-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的接触部分传递。

- 导热材料:金属、玻璃等。

2. 物质的沉浮性
- 密度:总体积中的质量比。

- 比重:物体与同体积水的比值。

四、自然灾害类
1. 地震
- 地震的产生原因:地壳运动、地震波。

- 防震措施:房屋加固、避开危险区域。

2. 暴雨
- 暴雨的影响:水灾、山体滑坡。

- 预防措施:合理排水、加固山体。

五、健康类
1. 饮食均衡
- 健康饮食的特点:多样化、合理搭配。

- 营养素的分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 疾病防治
- 个人卫生惯:勤洗手、保持清洁。

-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疾病传播。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的完整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人教版6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6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6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学习生物没有学不会,只有不想学,你想学的话不如看看以下资料,以下是WTT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6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你考个好成绩!人教版6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篇1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 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姓名: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班级: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12、各类型滑轮: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推荐文章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有哪些热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热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热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热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热度:科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关于六年级科学复习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滑 轮 滑轮类型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 省力 改用用力的方向 既省力又转变用力方向六年级《科学》上册学问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便利的装置叫作机械。

2. 像撬棍这样的简洁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抑制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洁机械叫做斜面。

9.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 各种简洁机械的比较:12. 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3. 自行车上的各局部应用了哪种简洁机械?杠杆 简洁机械举例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 盘山大路、大桥引桥、螺丝钉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其次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 (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简洁弯曲和断裂。

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班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填空1·1、能发光的物体有。

1·2、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

2·1、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方传播方向,反回去了。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2、光反射物体的本领(有强有弱)。

物体表面颜色越(浅),反射光的本领越(强);物体表面颜色越(深),反射光的本领越(弱)。

2·3、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1、我们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2、把各种物体放在平面镜前,相同点是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左右相反)。

3·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4·1、像放大镜的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4·2、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4·3、凸透镜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4·4、利用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倒像)。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扩大)的像。

4·5、凸透镜的用途:可用做放大镜、照像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的镜头。

4·6、照像机镜头中的凸透镜有(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5·1、眼球可分为(瞳孔、视网膜、晶状体、视神经)。

5·2、6·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6·2、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7.1、花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就是(透明化)和(中央薄、边缘厚)。

只要具备放大镜片透明化、中间较薄的结构(比如说加完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备同样的(压缩)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采用工具能观测至许多用(肉眼)观测没的(细节)。

例如通过(放大镜)能够观测至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斑纹);蟋蟀的耳朵在(肢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大鳞片就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液态),就是(晶体),例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8、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制成显微镜,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者就是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两大脱胎换骨,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就是人类重新认识(微小世界)的关键观测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就是由(细胞)形成的。

(生物)都就是由(细胞)共同组成的。

细胞具备(体温、消化、排出、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储存、产卵等)功能。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就是多种多样的,(相同生物)的细胞就是相同的,生物(相同器官)的细胞也就是相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创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辨认出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工具与机械一.使用工具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机械包括机器和工具,工具是能使我们方便和省力的简单机械二.杠杆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可以省力。

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

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3、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5、剪刀是一个阻力点会移动的杠杆,人体的小臂骨是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三.轮轴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3、生活中使用的轮轴有汽车方向盘、自行车脚蹬子、水龙头开关、辘轳、门锁把手、钥匙等;轮轴类的工具有螺丝刀、扳手。

四.滑轮1、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

2、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在一起,就形成的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塔式起重机上使用了滑轮组。

4、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五.斜面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越长,或斜面高越短(即斜角越小)斜面越省力。

3、山路修成盘旋状,刀具到越薄越锋利,都是斜面省力的实例。

楔子、刀刃、螺丝等都是斜面。

4、螺丝的螺纹越密,拧动螺丝时越省力。

六.机器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使用力气大。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使用力小。

七.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刹车手柄和刹车杆上使用了省力杠杆。

2、车把和脚蹬子上使用轮轴。

3、螺丝是斜面。

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横梁比柱容易弯曲和断裂。

2、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种类、长短、形状有关,横梁立着放比平着放的抗弯曲能力要大。

3、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宽度,抗弯曲能力增强)。

4、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为什么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V、T、工”字等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厚度就大大地增加了抗弯曲能力。

2、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抗弯曲能力更强。

三.拱形的力量1、拱形结构可以把承受的压力向外、向下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使各部分结合得更加紧密。

2、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四.找拱形1、圆顶形和球形都可以看成拱形的结合,他们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2、饮料瓶最厚的地方是瓶口,最薄的地方是瓶身,周围都有拱形的凹凸。

3、生物中有很多拱形,人的头骨、足躬、肋骨,贝壳,动物的卵,龟壳等都是拱形。

五.做框架1、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有不易变形的特点(具有稳定性)。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使用框架结构不但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抗风能力强。

六.建高塔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2、框架结构的铁塔特点有: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B、小框架为三角形;C、抗风能力强。

七.桥的形状与结构1、常见的桥梁结构有:拱形结构、直梁柱结构、框架结构、斜拉结构、拉索结构、浮桥。

2、拉索结构最大优点是跨度大,框架结构最大优点是可以节省材料,拱形结构最大优点是承重能力强。

能量一.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后周围有磁性。

2、线圈通电后有磁性,线圈的圈数越多,磁性越强。

二.电磁铁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的绕线方向有关。

电池正负极接法或线圈的绕线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都会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磁铁线圈数多少有关:圈数多,磁性强,圈数少,磁性弱。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池的节数有关:电池节数多,磁性强,电池节数少,磁性弱。

四.神奇的小电动机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由外壳、两块弧行磁铁、转子、后盖、换向器组成。

2、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

(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与弧行磁铁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

)4、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化为动力,即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转子的转动速度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

五.电能与能量1、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其中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所有家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转化器,其功能是把电能转化其他形式能量而利用。

六.电能从哪里来?1、电的来源有电子、干电池、电瓶、发电厂。

2、发电机的功能是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3、发电厂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

七.能量与太阳1、煤的形成:2—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泊和海地有大量植物的堆积,并被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沙越来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经过亿万年就变成了煤。

2、所有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新能源的方法有:挖沼气池,利用风力、水力、地热、太阳能发电。

生物多样性一.校园生物大搜索1、我们周围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2、校园中的动物有麻雀、蚯蚓、蚂蚁、蜘蛛等;植物有小叶黄杨、女桢、桂花树、樟树、荷花玉兰、月季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1、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我国的国宝)、白鳍豚、扬子鳄、藏羚羊、金丝猴、丹顶鹤、红腹锦鸡,白头叶猴,黑颈鹤等。

3、我国的珍稀植物有;银杉、水杉、银杏(植物中的大熊猫)、珙桐(鸽子树)。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1、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植物的分类方法:A、根据是否开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B、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C、根据茎可以分为草木植物与木本植物;D、根据用途可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药材……;E、根据是否落叶分为落叶植物与常青植物;F根据根茎干形状可以分为乔木,灌木与藤本植物。

3、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青萍是最小的开花植物。

4、不开花植物包括藻类、蕨类、苔藓类植物。

5、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内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四.多种多样的动物1、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2、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两栖类。

)无脊椎动物(可分为:软体、环节、线形、条形、扁形、腔肠动物。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1、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2、生命个体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性状特征造就不同的生命。

六.原来是相关联的1、动、植物都有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结构。

2、生物的形状结构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七.谁选择了他们?1、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身体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球形,耳朵、腿等外部器官愈小。

)3、环境改变,动物的身体结构也会有所改变4、大自然根据“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选择改变着生物,这是自然选择。

5、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也在选择改变着生物,这是人工选择。

6、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命的多样性。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科学价值、欣赏价值。

4、生态平衡图:动物(消费者)提供食物提供食物植物(生产者)微生物(分解者)提供养分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叫食物链(或食物网)。

6、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破坏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生存。

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生物的生活环境。

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8、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

9、生存是生物的基本权利,,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一.放大镜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1/5毫米的细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有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镜?A;公安人员观察案发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或者观察现场照片;B:精密仪器修理工用来修理仪器。

C:农业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种子和土壤结构D;在照相机、显微镜、投影仪、老花镜上都用到放大镜。

3、什么是放大镜?答: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水珠、玻璃珠、装满水的瓶子都是凸透镜,可将物体放大。

4、怎样使用放大镜?答:方法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象大而清楚;方法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象大而清楚。

5、放大镜有什么作用?答:放大镜能将细小物体放大,还有聚光、聚热、成像等作用。

6、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更大?在放大镜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越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

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7、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培根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1、昆虫都是由头、胸、腹组成,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2、昆虫的复眼对于移动物体反应十分敏感,便于捕食。

3、蟋蟀的听觉器长在足的内侧。

4、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是一层扁平的细毛,有很好的反光作用;虫体内吸它的体液,只用了二十几秒钟,草蛉的幼虫就把蚜虫吸的只剩一具空壳。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晶体都有很规则的几何形状。

2、有的晶体是立方体,如:白糖、食盐、黄铜矿;有的是柱状的,如:味精、水晶;有的像一簇簇针,如:维生素C;雪花、石英、长石、云母、钻石等都是晶体,3、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如:将海水风干可以等到食盐晶体,将水蒸气骤然降温可以得到雪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