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文大赛题目与答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春晓》C. 《登高》D. 《将进酒》答案:C2. 以下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王之涣C. 张九龄D. 王维答案:C三、判断题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诗句。

(对)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苏轼的诗句。

(错)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

答:《静夜思》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 请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共享美好的时光。

五、默写题1. 请默写《春晓》全诗。

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默写《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以下部分。

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六、赏析题1. 请赏析《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这两句诗通过“落木”和“长江”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请分析《静夜思》的艺术特色。

答:《静夜思》以其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霜”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初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春夜喜雨》?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A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2. “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从军行》。

答案:黄沙百战穿金甲三、默写题1. 默写《登鹳雀楼》全文。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默写《春夜喜雨》全文。

答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认为春雨是及时的,它在最需要的时候降临,滋润了大地,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2.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是什么?答案:这句诗寓意着人们要追求更高的目标,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五、鉴赏题1. 阅读《望岳》并分析其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答案:《望岳》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2. 请对《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进行鉴赏。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

“黄沙百战穿金甲”描绘了将士们在艰苦的战斗中磨砺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达了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

2024年诗词大会题目

2024年诗词大会题目

2024年诗词大会题目一、选择题(1 - 10题)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哪首诗?()2.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A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天西湖荷花盛开的景色;B选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实际上描写的是冬季雪景,将雪花比作梨花;C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娜多姿,所以答案为C。

A. 吕尚和伊尹的故事。

B. 姜子牙和周文王的故事、伊尹遇商汤的故事。

C. 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

解析:“闲来垂钓碧溪上”是说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是说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所以这里运用的典故是姜子牙和周文王的故事、伊尹遇商汤的故事,答案为B。

A. 战争。

B. 烽火台。

C. 烟火。

解析:“烽火”在古代是战争的信号,这里“烽火连三月”表示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战争年代,家人之间的书信非常难得,所以说“家书抵万金”。

答案为A。

5. 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A选项理解正确,诗人通过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展现大海的雄浑壮阔;B选项正确,名词的排列组合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C选项对“汗青”的解释正确,并且诗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D选项理解错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从王朝的兴亡角度,揭示了不论朝代兴盛还是衰败,百姓都受苦的事实,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不仅仅是封建统治带来痛苦这么简单。

所以答案为D。

A.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B. “直”字写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C.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 这两句诗主要描写的是沙漠里的龙卷风,“孤烟”就是龙卷风卷起的尘土。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下列诗句填写空白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看到明月时的思乡之情。

2. 请写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3.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同情。

5.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 请写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词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7.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以红豆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8. 请默写李白的《赠汪伦》中的名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友人汪伦深厚友情的感激之情。

9.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通过对夜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10. 请写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中华诗词大赛选择题及解答

中华诗词大赛选择题及解答

中华诗词大赛选择题及解答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朝代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A. 北宋
B. 南唐
C. 隋朝
D. 宋朝
2. 请问《静夜思》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之涣
C. 杜甫
D. 白居易
3. 以下哪首诗是王之涣所著?
A. 《登鹳雀楼》
B. 《望庐山瀑布》
C. 《春望》
D. 《月夜忆舍弟》
4. 请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 李白《静夜思》
B. 杜甫《月夜忆舍弟》
C. 王之涣《登鹳雀楼》
D. 白居易《琵琶行》
5. 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诗仙”?
A. 王之涣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二、解答
1. 答案:D. 宋朝
解析: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而宋朝虽然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但不是唐朝的诗人。

2. 答案:A. 李白
解析:《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3. 答案:A. 《登鹳雀楼》
解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绘鹳雀楼景象的诗,表
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

4. 答案:A. 李白《静夜思》
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光照在床前,疑似地上霜的景象。

5. 答案:B. 李白
解析: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想象丰富,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处处闻啼鸟。

2.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上一句。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答案:B. 春蚕到死丝方尽。

4.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 停车坐爱枫林晚。

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答案:A. 化作春泥更护花。

6.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答案:A. 春风又绿江南岸。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上一句。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A. 君问归期未有期。

8.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B. 独在异乡为异客。

9.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一览众山小。

10.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望庐山瀑布》B. 杜甫《望岳》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李清照D. 杜甫答案:B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首诗?A. 张继《枫桥夜泊》B. 王昌龄《出塞》C. 杜牧《江南春》D. 李商隐《夜雨寄北》答案:A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勃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________的《饮酒·其五》。

答案:陶渊明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夜雨寄北》。

答案:李商隐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圣”杜甫的诗歌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深沉、悲悯、忧国忧民著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2. 请简述“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抱负,被誉为“诗仙”。

四、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成英文。

答案:Before my bed,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I suspect it's frost upon the ground. I lift my head and watch the moon, then bow it down, thinking of my hometown.2. 请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歌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

诗歌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

诗歌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什么著称?A. 婉约B. 豪放C. 清新D. 深沉2. 以下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春望》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李清照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清照D. 王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7. “________,黄河入海流”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8.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的《绝句》中的诗句。

9.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

10. “________,对海而唱”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12. 简述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及其代表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4. 论述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差异及其各自的艺术成就。

五、结束语本次诗歌竞赛知识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重要诗人的作品,旨在考察参赛者的文学素养和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希望每位参赛者都能在这次竞赛中有所收获,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B5. B二、填空题6. 《水调歌头》7. 白日依山尽8. 两个黄鹂鸣翠柳9. 故人西辞黄鹤楼 10. 东临碣石三、简答题11. 白居易的诗歌特点: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善于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12. 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派代表,词风清新秀丽,情感细腻,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首届“高中生经典诗文背诵大赛”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答案”一律答到“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1.去年暑假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D.三更画舫穿藕花2.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A.小斋幽敞明朱曦B.提灯的萤火虫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D.慈乌夜啼3.为了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小明到图书馆借《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当参考。

请问他应该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A.近体诗B.词C.曲D.新诗4.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鬓花黄5.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平座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6. 下列何者与“停车坐爱枫林晚,双叶红于二月花”所描述的季节相同?()A.一树桃花千朵红B.瑶琴一曲来熏风C.清明时节雨纷纷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下列有关年龄用语的说明,哪一个是正确的选项?()A. “而立之年”是指小孩刚学会站立的年记B. “年方弱冠”是指男子刚满二十岁C.“二八佳人”是指二十八岁的女子D.“花甲之年”是指一百岁的高寿8.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五柳先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如也。

三人的共同特色是()A.思危B.自赏C.乐道D.尽职9.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10.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地理上具有分界意义的山岳、河海、城关,有时也是内心感觉的分野。

人们常想象:分界的此边,是熟悉而心安的家园;分界的彼边,则是令人陌生而忧惧的荒远地域。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在诗中不具有此种感觉分野意义的一项是()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东南一脉枕高山..,屴崱云端不可攀。

山外海天知何处,舟楫从无此往还。

D.重洋..远渡度重阳,载酒寻花花正黄。

文苑连朝开霁色,春台九月着罗裳。

12. 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读的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的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横线处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一项()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13. 教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赤壁赋》、苏洵《六国论》等课之后,老师要求同学用课文中词语的原意练习造句。

下列加点词语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芒果冰滋味甜美、清凉解渴,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真是令人心凝形释,暑气全消B.她的音质好,又肯努力练习,因此加入合唱团没多久就水落石出,受到大家的赞赏C.参加推荐甄试面谈或口试的时候,与其正襟危坐,紧张严肃,不如放松心情,从容自然D.老师把自己的薪水捐出来,帮助那些没有钱缴午餐费的学童,真是具有抱薪救火的情操14.文学作品使用典故,除了直接引用之外,还有转用、化用的情形。

如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人与自然的冥合,在辛弃疾笔下则转化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所镕铸改造的典故应是()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极夫游之乐也”的探幽访胜之乐。

B.陶潜《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和谐之乐。

C.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之乐。

D.《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不若与人。

……与少乐乐,不若与众”的与民同乐之乐。

15.陶渊明《饮酒诗之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显现主体(我)与客体(自然)融合为一的境界,“南山”即诗人人格的投射。

下列诗句境界与此相近的是()(A)王维《汉江临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B)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16.下面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鸟名正确的一项是()(1)几处争暖树,(2)春深锁二乔(3)殷勤为探看(4)杨花落尽啼A. 早莺铜雀青鸟子规B. 青鸟铜雀早莺子规C. 子规青鸟铜雀早莺D. 早莺铜雀子规青鸟17.下面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花名正确的一项是()(1)芭蕉不展结,同向春风各自愁.(2)待到重阳日,还是就。

(3) 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A. 菊花桐花丁香杏花B. 丁香菊花杏花桐花C. 菊花丁香桐花杏花D. 丁香菊花桐花杏花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回答18—19题。

甲、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18. 关于以上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首诗都有季节性B.都借着水象征离情C.流露离别的惨淡哀愁D.一、二句主语都是送别人19.“烟花三月”所显现的季节,与下列诗句何者相同?()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20.传统节日是我国古诗词常用题材,下列诗句描写的传统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4)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A. 春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B. 重阳节七夕春节中秋节C. 春节中秋节七夕重阳节D. 重阳节春节七夕中秋节二、填空(65分)21. 把诗句中的错误改正过来(先将错字划一横线,然后在后面更正)(10分,每小题1分)(1)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_______(2)小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固觉月光寒。

______(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兮一点通。

_______(4)十年一觉扬州梦,迎得青楼薄姓名。

_____(5)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桥。

______(6)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

______(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

_____(8)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情还有情。

______(9)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代无颜色。

_____(1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______22.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

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每小题1分,共5分)(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赞颂的是(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赞颂的是(3)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5)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

赞颂的是23.给上句写下句。

(每空1分,共10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2)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7)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8)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9)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24.给下句写上句。

(每空1分,共10分)(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4),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5),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6),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7),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8),故克之。

(《左传·曹刿论战》)(9),受中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0),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5.根据上下句,写出中间句子。

(每空1分,共10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2)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4)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5)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7)歌台暖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8)取之无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子孙视之不甚惜,,如弃草芥。

(苏洵《六国论》)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词语句。

(每空1分,共20分)(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毛泽东在《十六字令》写到“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极写山势之高。

李白在《蜀道难》中类似的写景句子是,。

(3)唐代王昌龄在《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用的手法与《琵琶行》中的“,”相同。

(4)李清照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过黄昏之景写难以排解的忧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