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浙江】高考语文二轮题点训练学案第4章 小说阅读2
《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题点训练学案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四

题点训练四文言文内容辨析题强化训练[目标解说]内容辨析题在考点地位上仅次于翻译题,直接关系着考生对文言文本是否读懂进而影响其得分问题。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题也是考生错得最多的一题。
文言文二轮复习中必须强化对该类题的训练。
做该类题,考生一方面要调整心态,一定要静心、细心;另一方面要强化比对训练: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从中分析出它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设置。
【真题回做】(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二章 题点训练二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 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 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 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 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注 外观的表相。 (摘编自《啄木鸟》) ①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臵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 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 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 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 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 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 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 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 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答案 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
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 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错题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相见以诚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郭沫若 “ 事实胜于雄辩 ” ,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 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违背事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 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待 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愈花 巧,逆效果来得便愈大。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一章 题点训练四

种行为。②它的目的是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 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③此目的是通过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 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 施暂时性控制来实现的。
突破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2.复指法
本 训 练 栏 目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 后面的(前面的)句子里用代词(这、它、他、她等)来复指它。
突破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演练体悟】 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但不得改变原意。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 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 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3.把下面几个较短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 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李东哲已于近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 自首。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②李东哲在 2000 年至 2004 年间涉嫌票据诈骗。 ③李东哲伙同他人骗取多家单位的巨额资金。 ④李东哲及相关涉案人员于 2004 年 12 月潜逃境外。
题点训练四
题点训练四
[目标解说]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长短句互换
句式变换在高考中属常见考点,虽说在近两年高考卷中未 出现,但有复出的可能。二轮复习中,可以抓住高考中最常考 的题型——长句变短和短句化长集中训练。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真题回做】 (2013· 大纲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②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 它是指在科学、 技术、 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 享有的权利。 ③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 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考前回顾案第二部分 第四章 微专题十四

微专题十四
③“春”以花艳,“夏”以叶鲜,说到“秋”来,便不能不以林 显了。花欲其娇丽,叶欲其密茂,而林则以疏、以落而愈显。茂林, 密林,丛林,固然是令人有苍苍翳翳之感,然而究不如秃枯的林木, 在那些曲径之旁,飞蓬之下,分外有诗意,有异感。疏枝,霜叶之上, 有高苍而带有灰色面目的晴空,有络纬、蟪蛄以及不知名的秋虫凄鸣 在森下。或者是天寒荒野,或者是日暮清溪,在这种地方偶然经过, 枫、柏、白杨的挺立,朴实小树的疲舞,加上一声两声的昏鸦、寒虫, 你如果到那里,便自然易生凄寥的感动。常想人类的感觉难加以详密 的分析;即有分析也不过是物质上的说明,难得将精神的分化说个详 尽。从前见太侔与人信中说:心理学家多少年的苦心的发明,恒不抵 文学家一语道破„„所以像为时令及景物的变化, 而能化及人的微妙 的感觉, 这非容易说明的。 实感的精妙处, 实非言语学问所能说得出, 解得透。心与物的应感,时既不同,人人也不相似。“抚己忽自笑, 沉吟为谁故?”即合起古今来的诗人, 又有哪一个能够说得毫无执碍 呢?
答案 作者笔下秋林的景致是那么清冷,但蕴有强烈的情感流 动,作者深深爱着生活;景中人独步,与枯草相慰寂寞,所有 的情感都染上凄凄的秋意,面对着飒飒秋叶,作者说落叶之响 “如诉其不胜秋寒”并以它作为独步者的心灵观照,可见他内心 苦涩;原本化解郁闷愁思的秋林晚步,强化了独步者的情感。
微专题十四
1.文章的开头引用南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中国文人笔下的萧凄之秋。奠定 文章的感情基调,展示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 从表达看,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彰显文章底蕴。
微专题十四
2.根据上下文解释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 对比手法,说明冬的寒意富有独特的诗意,说明了 作者对自然界季节之交的微妙变化有着深刻的感触。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练十九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三特

没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 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 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2.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 看作结构助词而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2)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 ①……之谓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123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②。能作训辞, 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 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 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 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 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 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 不能宝也。”(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 ①白珩(hénɡ):楚国著名的佩玉。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
①译出省略部分,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这是根本。例如2012年高考 大纲全国卷译句“(郭)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中, “颁示”的主语是谁?从该句来看,主语似乎是“郭浩”,但郭浩“知 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只兼一个永兴军路的经略使,怎能“颁示诸 路”呢?故这里的主语应是“朝廷”。 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是最常考的省 略句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 或“以”。
解析 得分点:“见”表被动,“以为”,句意对。
123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小题抢分30练第练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小题抢分30练第练(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小题抢分30练第练第1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逮捕(dài)发酵(jiào)梦魇(yè)片言只语(zhī)B.拂晓(fú)舌苔(tāi)攒射(cuán) 嗜痂之癖(pì)C.咯血(kǎ)剽悍(biāo)节骨眼(jiē) 家给人足(jǐ)D.作坊(zuō) 打烊(yànɡ)肱骨(ɡōnɡ)牝鸡司晨(pìn)答案 D解析A项“魇〞读yǎn.B项“癖〞读pǐ。
C项“剽〞读p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王小鲁认为,美国可以借此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很多变相的歧视性措施,进行贸易保护。
比如对所谓“倾销〞的裁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以第三国的成本数据为依据,裁定中国出口产品“低于成本倾销〞。
B.今年以来恶劣天气造成了很多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和种植时间沿后的影响。
另外,由于工业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在减少,农田的撂荒情况也比较突出。
C.嘉善县环境污染整治已进入了关键性的攻艰阶段,嘉善将围绕国家级生态县这一新的争创目标,努力使嘉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D.如果说“突击调动〞的疯狂举动是畸形行政作为的“恶之花〞,那么它事实上同时发韧于两粒“有毒的种子〞:权力的病态与疯狂、城乡教育差距倒逼下的“犯罪无意识〞。
答案 A解析B项沿后-延后。
C项攻艰—攻坚.D项发韧-发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为他们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迅速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B.说起对此次会议的认识,这位40多岁的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此次会议感觉像回到了80年代,治理整顿时期的严厉让我们好像如芒在背。
C.兴趣不是任务,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把发展兴趣当做一种责任,就会增加孩子的负担,难免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情况。
【考前三个月·浙江】高考语文二轮题点训练学案第4章 小说阅读4

题点训练四主题类探究题[目标解说]小说探究题有很多种类,如情节探究、人物探究、环境探究等。
无论哪类探究,都离不开对小说主题的把握,都少不了有关主题的探究。
主题类探究题是一种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或者基于主题的拓展型探究,它既是各类探究题的基础,更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题型。
考生应以这类题型为核心,准确把握小说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标题意蕴题、句子含意题、全文思想和情感意蕴探究题、启示感悟题等题型的训练工作。
真题回做(2012·辽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
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考前三个月·浙江】高考语文二轮考前回顾案课件第4章 散文阅读 微专题13

注 ①关于修辞方法,同古诗部分。②关于记叙、描写等表达 方式,见后面小说部分。
二、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棵迁移的杜仲树 布 鸣
春天到了,公园路边的杜仲都开始忙不迭地抽枝发芽长叶了,因 为这已是桃花开谢了的晚春了。这些杜仲整齐地排列在路的两边,面 对面地相峙着,彼此瞄着对方,似乎生怕哪个伙伴错过了这一季的好 时光!农艺师按照间距要求种下了这些树苗,好让它们在以后成长的 日子里各自吸足营养、水分、阳光等。 夏天到了,杜仲的叶子已长得很大了,像大桑叶一样,但形状椭 圆一些。清晨的阳光透过这些绿叶的间隙,零零碎碎地洒在水泥路面 上,晨练的老人们走着,虽然这些杜仲并非自己种下的,但也很自在 地享受着这些树带来的阴凉。
原来那地方,留着一个深深的树坑,它仿佛也留在我的心 里。我一直期待着它有怎样的新面貌。可过了几天,没有了动 静,一问才知,园林设计师没考虑到这里是花岗岩地质,不好 开挖,所以更改了设计……改设计,只需要一纸设计变更就好 了,可是,那棵杜仲呢?似乎没有人在乎什么,即使栽树的人, 看到这棵杜仲被伐倒,也许也会无动于衷。 秋天到了,碧空如洗,温暖的阳光无碍地从稀疏的树顶间 投射下来,我走到曾经有过一棵杜仲的位置上。如果不是刻意 回想,谁还会看出这里曾有过一棵杜仲?阳光在缺了一棵树的 空间里显得恣意了很多,人们还是依旧在晨练。几个老人低头 忙着捡杜仲飘落下的叶子, 据说拿回家煮水洗脚可以舒筋活血,
微专题十三
一、读一读
鉴赏散文表达特色
散文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主要效果一览表 表现 手法 主要效果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 或感情, 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 象征 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 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 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点训练二人物形象:整体分析概括和局部分析概括[目标解说]人物形象鉴赏是高考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
高考考查人物形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一种是局部分析概括,要求揣摩片段文字中人物的性格或心理。
二轮复习中,应以这两种题型为发力点,使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既准确又全面。
真题回做(201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的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
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貌丑陋,(2)吃苦耐劳,(3)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4)晚景凄凉。
解析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
2.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
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
解析“停了好大一会儿”显示人物内心的迟疑和矛盾。
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要多方位、多层面地联系人物关系和小说的主题。
错题回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开小差[美]斯坦贝克斯莱戈和他的朋友没精打采地消磨着他们48小时的假期。
阿尔及利亚的酒吧晚上8点钟打烊,可他们在打烊前就喝得有几分醉意了。
他们带了一瓶酒,来到海滩上躺下。
夜晚的气候温暖宜人,两个人喝完了这瓶酒后,就脱去衣服,走入平静的海水,蹲下身子,坐进水里,仅留脑袋露在水面。
“老弟,真够美气的。
”斯莱戈说,“有些家伙花了很多钱来这里,就是为了这玩意,可我们没花一个子儿就来这里了。
”“我倒宁愿呆在10号街的自己家中。
”朋友说,“我情愿在那儿而不愿在其他任何地方。
我要看到我老婆,我要看到今年美国的棒球联赛。
”“你可能还要一记耳光。
”斯莱戈说。
“我要到希腊人开的饮食店里去,喝上一杯双料的巧克力,里面含有麦精和6个鸡蛋。
”朋友边说边稍微浮起身子,以免海水灌进嘴里,“这地方太叫人闷得慌,我喜欢科尼①。
”“那儿尽是游人。
”斯莱戈接着说。
“这地方太叫人闷得慌了。
”朋友又重复了一遍。
“谈起棒球联赛,我倒真想去打它一场。
”斯莱戈说,“现在一个人总禁不住想要开小差逃跑。
”“就算你跑掉了,但你究竟跑到哪个地方去呢?无处可去呀!”“我要回家,”斯莱戈说,“我要观看棒球联赛,我要第一个来到看台上,就像1940年那样。
”“你不可能回家。
”朋友说,“没有法子回家。
”刚喝下肚的酒给斯莱戈带来阵阵暖气,温和的海水使他十分惬意。
“我有钱,我能回去。
”他脱口冒了一句。
“多少钱?”“20块。
”“你不会有钱的。
”朋友说。
“你要打赌?”“打赌就打赌,你什么时候给钱?”“我才不会给钱哩,是你给钱。
让我们上岸抓紧时间打个盹儿吧……”码头上停泊着几条船,这些船运来了登陆艇、坦克和部队,此刻,这些船在码头上装运废钢烂铁,还有从北非战场上运来的损坏的军事装备,这些东西将送到高炉中熔炼,制造更多的坦克和登陆艇。
斯莱戈和他的朋友坐在一堆木条箱上,看着这些船。
这时,从高地上下来了一支分遣队,他们押着100名要装上船运到纽约去的意大利俘虏。
一些俘虏衣衫褴褛,有的衣服太破,而且破的不是地方。
他们穿着美式卡其军服。
所有俘虏看上去没有人对去美国而愁眉苦脸。
他们来到跳板跟前站住了,等候着上船的命令。
“看他们,”朋友说,“他们要去美国而我们却要呆在国外。
你在干什么,斯莱戈?为什么你把油一个劲地往裤子上擦呢?”“20块,”斯莱戈说,“我还会找到你要钱的。
”他站起来,扯下头上外国产的帽子,扔给他的朋友,“老弟,就送给你吧。
”“你要干什么,斯莱戈?”“不要跟着我,你这个笨蛋。
20块,不要忘了。
再会,在10号街再跟你见面。
”朋友看着他向前走去,迷惑不解。
斯莱戈穿着油污的裤子和撕破的衬衫向前走着,离俘虏越来越近。
趁人们未注意时,他突然挤进俘虏中,然后光着头站在那儿,掉头看着朋友。
上船的命令传下来了,分遣队的士兵们押着俘虏上了跳板。
斯莱戈发出哀怨的声音:“我不该在这儿,哎,你们不要把我带到船上。
”话中夹杂着一些意大利的口音。
“住嘴,劣种。
”一个士兵对他咆哮着,“我不在乎你是不是真在布鲁克林②住了16年。
上跳板!”他把假装不愿走的斯莱戈推上了跳板。
朋友在那堆木条箱上羡慕地看着。
他看到斯莱戈还在申辩,挣扎着要回到码头上,他听到他尖叫着。
“哎,我是美国人,美国士兵,你们不能把我带到船上。
”话中又夹杂着一些意大利的口音。
朋友看到斯莱戈还在挣扎,接着看到他大功告成。
斯莱戈先打了一个士兵一拳,那挨打的士兵举起军棍,照着斯莱戈的脑袋砸下,他的朋友倒在船上,然后,被抬走了。
“妈的,”朋友独自咕哝着,“这个混蛋真有一手,他们不会一点儿不想法救他的,这事发生时还有其他人在场。
唷,天啊,他还牵挂着那20块钱哩。
”斯莱戈的朋友坐在木箱上好长时间,直到船解缆,拖船把它拖离开反潜网,他才离开那地方。
他看到那条船编进船队,又看到几艘驱逐舰驶到附近,为船队护航。
他沮丧地跑到城里,买了一瓶阿尔及利亚酒,转身向海滩走去。
他要以睡眠来打发这48小时的假期。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陈许译) 注①科尼:美国纽约市的科尼岛,以游乐场所著称。
②布鲁克林: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自治区,里面主要居住着移居到美国的南欧人。
1.试概括文中斯莱戈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乐观、机智、勇敢的开小差的美国士兵。
2.请分析画线段中复杂的人物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斯莱戈成功逃跑的羡慕,对斯莱戈谋划周密的赞叹。
核心知识回放小说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人物形象是小说表现的中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元素,人是小说的灵魂。
小说复习的重心就是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及其成因,并由此推及人物的命运,把握小说的主题。
如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呢?(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服务的)。
(4)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5)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定向训练一整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欢乐颂陈毓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
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了彼此间复杂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