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作业要求及内容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1、概括(主要说明任务的根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达成(限期等任务基本状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略与已有资料状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略(应依据不一样专业测绘任务的详细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相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略。
(2)已有资料状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目、形式、主要质量状况(包含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论、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许其余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就(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依据详细成就(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含成就(或产品)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率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余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详细内容应依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色确立。
设计方案的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软件环境及其要求:规定作业所需的丈量仪器的种类、数目、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对作业所需的数据办理、储存、传输等(设施的要求;规定对专业应用软件的要乞降其余软、硬件配置方面需特别规定的要求。
(2)作业的技术路线或流程。
(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
(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质量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5)数据安全、备份或许其余特别的技术要求。
(6)上交和归档成就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7)相关附录,包含设计附图、附表和其余相关内容。
作业内容模板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500校园数字化地形图丈量设计书为知足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用图的需要,受学院拜托,测绘工程系肩负达成校园1:500数字化地形图丈量任务,由XX班负责详细丈量工作。
某市新兴产业园1_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说明书

1概述随着XX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业用地日趋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图件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国土管理的需求,需要对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或已建成区域进行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图件,拟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服务,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为此,XX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对位于齐心庄镇范围内约12.9平方公里未测图区域进行1:500全数字化地形测绘。
以满足XX市新兴产业园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1.1地理概述XX省XX市域地处北纬32°48′37″至23°05′04″之间,东西36公里,南北28.5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
XX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
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冲洪积扇构成,平均海拨高程5.9—31.9米(黄海标高),地面自然纵坡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
该区域周缘为海拨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拨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此外在市区西北部还有一海拨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
1.2项目测绘范围及主要内容1.21测区范围新兴产业园位于XX镇及其周围区域,总计12.91平方公里。
1.22测绘工作内容及工作量(1)在已有基础控制D级GPS网基础上加密5"、8"控制及图根制。
控制面积为12.9平方公里。
(2)采取全野外数据采集方式实施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
总共12.9平方公里。
1.3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各地块内均已有D级GPS控制点,该控制点采用XX市统一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6º54′,投影面为-150米),可以直接利用作为本测区的平面起算资料。
设计书专家评审意见模板地籍测绘

设计书专家评审意见模板地籍测绘评审意见模板文件名称: 地籍测绘设计书评审日期: [评审日期]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姓名]编写单位: [编写单位名称]评审意见:1. 总体评述:[对设计书整体质量进行评述,包括设计目标的明确性、详细性和可行性,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整体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设计目标分析:[对设计目标的明确性、可行性、针对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技术方案评价:3.1 [对设计书中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评价,包括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实施难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2 [对技术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进行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设计书中提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包括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设计实施计划评价:[对设计书中提出的设计实施计划进行评价,包括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实施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经济效益评价:[对设计书中提出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包括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7. 结论:[对设计书的整体评价进行总结,阐明设计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8. 其他意见:[对设计书中其他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如文件结构、布局、格式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备注: [评审专家的备注和签字]此评审意见仅供参考,设计书最终的修改和完善应由编写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决定。
同时,评审专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上述模板中适当增加或调整评审内容。
测绘工程课表设计方案模板

测绘工程课表设计方案模板1. 课程名称:测绘工程2. 课程编号:CE1013. 学分:34. 课时:365. 课程设计方案:测绘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测绘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课程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a. 课程大纲1)测绘工程概论- 测绘工程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应用2)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坐标系统的概念和应用3)测量仪器和技术- 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技巧- 实地测量与数字化测量技术4)测量数据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 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空间数据分析b. 教学安排本课程为每周3学时,共12周完成。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1-2周:测绘工程概论第3-4周: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第5-6周:测量仪器和技术第7-8周:测量数据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第9-10周:实地测量实习第11周:GIS软件操作实验第12周:期末考试c.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理论课上,将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以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安排学生进行测量实习和GIS软件操作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d. 教材和参考书目主要教材:《测绘工程概论》,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张伟,科学出版社参考书目:《现代测量学》,张三,人民邮电出版社《GPS测量原理与实用》,李四,地震出版社以上为本课程的设计方案模板,旨在让学生系统学习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其将来的工程实践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能够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无人机测绘实训报告书模板

一、封面无人机测绘实训报告二、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机测绘实训的过程、技术要点、成果分析以及实训心得。
通过对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实践操作,提高了对无人机测绘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后续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测绘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测绘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无人机测绘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实训目的1. 了解无人机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无人机测绘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3. 提高无人机测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五、实训内容(一)无人机测绘原理1. 无人机测绘的基本原理2. 无人机测绘系统组成3.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流程(二)无人机测绘设备1. 无人机平台2. 摄像头3. 激光雷达4. GPS定位系统(三)无人机测绘操作流程1. 无人机起飞前的准备2. 无人机飞行规划3. 无人机飞行操作4. 无人机数据采集5. 无人机数据下载(四)无人机数据处理1. 无人机影像处理2. 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处理3. 无人机GPS定位数据处理六、实训过程(一)无人机起飞前的准备1. 检查无人机设备是否完好2. 检查无人机电池电量3. 检查无人机飞行区域的安全(二)无人机飞行规划1. 确定飞行区域2. 设计飞行航线3. 设置飞行参数(三)无人机飞行操作1. 起飞:启动无人机,调整飞行姿态,确保无人机稳定飞行2. 飞行:按照预定航线进行飞行,注意观察无人机状态和飞行环境3. 数据采集:在飞行过程中,确保无人机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正常工作,采集所需数据4. 数据下载:飞行结束后,将无人机数据传输到地面站进行处理(四)无人机数据处理1. 影像处理:对无人机采集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雾、配准、融合等2. 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对无人机采集的激光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点云生成等3. GPS定位数据处理:对无人机采集的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时间同步、坐标转换等七、实训成果分析(一)无人机影像分析1. 影像分辨率:分析无人机影像的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2. 影像清晰度:分析无人机影像的清晰度是否满足应用需求3. 影像几何质量:分析无人机影像的几何质量,包括像点坐标精度、相对定位精度等(二)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分析1. 点云密度:分析激光雷达点云的密度是否满足要求2. 点云质量:分析激光雷达点云的质量,包括点云噪声、点云分布等3. 点云精度:分析激光雷达点云的精度,包括点云坐标精度、相对定位精度等(三)GPS定位数据处理分析1. 定位精度:分析GPS定位的精度,包括单点定位精度、相对定位精度等2. 定位时间:分析GPS定位的时间,包括单点定位时间、相对定位时间等八、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无人机测绘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本模板】

5.2 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工作是测绘工作的生命线。
在项目开始前,必须对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过程五大因素进行严加控制,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所用施工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生产、技术、劳动、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这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
对产品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组织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设计书及国家、行业标准作业,不擅自修改设计。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技术设计有差错或遗漏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3 科学的施工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时期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月进度、周进度和天进度计划.根据月计划编制每周作业计划,用来向各作业班组下达任务。
每周召开一次平衡调度会,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天计划保证周计划,通过周计划保证月计划,从而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
紧紧抓住作业环节中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周期,及时完成关键工序的工作.对于非关键部位上的工作,预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即时差)。
在工作完成日期适当挪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些时差,以便更有利地安排仪器设备和人员的流水循环作业、减少窝工、提高工效。
有效编制各时期各工序仪器设备和人员的投入计划并严格落实。
如人员及仪器设备的投入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总进度计划顺利实施.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根据划分的项目分项及工序,合理平衡和安排劳动力,组织各工序的穿插和搭接,组织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做好雨天及其它恶劣气候的作业后备工作,合理安排、穿插内外业工程的实施。
5。
4 先进的设备我单位拥有先进的GPS、全站仪水准仪及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设备和交通、通讯等设备,为完成项目下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装备保障.利用先进的GPS技术设备和手持测距仪,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降低了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标准模板)

密级:项目编号:[项项目名称] 目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名称年月日项目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1概述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或产品)接收单位等。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己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慨况根据测绘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根据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a.作业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因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
b.作业区的气候情况:气候特征、风雨季节等。
c.其他需要说明的作业区情况等。
2.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项目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
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项目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说明成果{或产品)的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规定测绘生产过程中的硬、软件配置要求,主要包括:a.硬件:一一规定对生产过程所需的主要测绘仪器、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网络等设备的要求;一一其他硬件配置方面的要求(如对于外业测绘,可根据作业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对生产所需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物资、通信联络设备以及其他必需的装备b.软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软件的提求。
5.2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说明项目实施的主要生产过程和这些过程之间输入、输出的接口关系。
必要时,应用流程图或其他形式清晰、准确的规定出生产作业的主要过程和接口关系。
5.3技术规定主要内容包括:a.规定各专业活动的主要过程、作业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
机械零件测绘工作安排及教案【范本模板】

机械零件测绘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1,提前一周分组,每班分成4~6个组,成员进行搭配,整理制图教室2,自学第11章零、件测绘指导,复习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键连接、销连接,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滚动轴承的画法,和第10章有关内容3,测绘第一天早上每组发一台减速器,游标卡尺、外卡、内卡、直钢尺、角度规、螺纹规等各一把,第一天只要带画草图的图纸。
4,画图步骤;(1)第一天和第二天画所有零件草图(标准件除外)(2)第三天开始画装配图,选择减速器装配图的表达方案(A1图纸1张)(3)画底座(箱体)的三视图,比例1:1(4)画小齿轮轴、大轴及大齿轮、滚动轴承的俯视图(5)画端盖、轴套、挡油环、调整环等(6)画箱盖、螺栓、螺母、垫圈、销等(7)尺寸标注、配合代号、编号、填写标题栏及明细表。
最后完成减速器装配图(8)画箱体、箱盖、齿轮、齿轮轴零件工作图、A4图纸2张,A3图纸2张5,纪律:按上课时间出勤、一律在制图教室画图(测绘)、所有工具不容许拿出制图教室,工具和模型损坏和丢失照价赔偿.注意事项;1、测量工具、仪器如有丢失、损坏,谁丢失、损坏由谁赔偿,各班(组)长负责.2、不得强行、野蛮拆卸齿轮减速器零、部件,如有丢失、损坏谁丢失、损坏由谁赔偿,由各班(组)长负责。
5、对精密度较高的过盈配合零件尽量不拆,以免损坏零件。
6、保持绘图板、的整洁、完好,不得把减速器零、部件摆在绘图板上,以免油污损坏绘图板。
7、每位同学实训前检查绘图板、丁字尺是否完好,否则如有损坏由学生负责.8、周五实训完后必须按照原样装配好减速器,零、部件不得互相调换。
9、打扫实训室卫生,绘图板、丁字尺按照规范摆放整齐。
第一节概述一、部件测绘的目的和要求(一)目的《机械制图》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系统地讲授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应使学生接受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即作部件测绘,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熟练掌握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进一步提高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和绘图的技能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2011年12月日主要设计人:2011年12月日审批人:2011年12月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基本技术及要求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七、碎部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附】报价单武汉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设计人:靳鑫洋学号:20为提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0级学生的整体测绘水平和专业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测绘学院三班武汉东湖学院部分区约0.1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任务。
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东湖学院,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包括主体建筑学生宿舍七栋,其中两栋为环形宿舍。
还包括宿舍旁边的一片菜园地及测区内的道路如创新大道等。
测区的主要地物包括宿舍楼、柱廊、楼梯、道路、路灯、草地、花圃、井盖、垃圾箱等。
地物较为复杂,会影像测量进度。
测区内整体通视较为良好,但上下课期间会形成较大的人流,给测图带来一定影响。
所测地物的三座小山上有很多树,通视效果较差,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2.《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0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4. 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点资料测区内有三十多个通视的图根控制点,高程属于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经实地踏勘,上述图根控制点标志均完好,经检测其成果可靠。
由于本次测绘面积较小,仅使用了其中的14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2.地形图资料由武汉市测绘学院提供的1:5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地形图测图范图。
四、基本技术要求1.数学基础及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武汉市城市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武汉市城市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基本等高距,测土比例尺位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
2.产品内容(1)导线计算表和三角高程计算表;(2)一幅1:500地形图(以第地物为主);和一幅1:500地形图(以等高线为主);(3)大花岭测区草图;(4)导线略图;(5)光盘一张:含控制点成果数据文件、碎部点成果文件、地形图图形文件(*.dwg)3.图形分幅及编号(1)采用50×50cm 的正方形分幅。
(2)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图幅分幅编号采用1:2000地形图50cm×50cm的基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的X、Y为行列数作为基本编号,如X=2952.0km,Y=464.0km,其1:2000地形图图幅编号为952464,1:1000地形图图幅编号952464-A、952464-B、952464-C、952464-D,1:500地形图图幅编号为952464-01、952464-02、952464-03、…… 、952464-14、952464-15、952464-16。
4.成图精度(1)平面精度(a)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所列中误差。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注:特殊困难地区的平面中误差可按上表规定放宽50%。
(2)高程精度(a)基本等高距为0.5米,高程注记点注至0.01米。
(b)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点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c)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3) 接边精度相邻图幅地物平面位置和等高线接边较差一般不得大于上述列表中误差的2倍,属性方面应保持一致。
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布设形式✧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即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
✧当特别困难地段需要布设成为支导线时,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米,最大边长不超过160米。
✧当测区内没有高级控制点时. 应与测区外已知点连测,或假定一点坐标及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2)图根控制点选点应遵循的原则✧方便仪器安置且通视良好利于导线测角和测距;✧周围无遮挡、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点;✧考虑仪器与人的安全问题,避免选在道路中央;✧选定点后. 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用油漆在地面上画“⊕”作为标记并编号。
✧编号可用五位数,第一位如 5 班 3 组选的 8 号点,编号可为 5308。
(3)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n为测站数)(4)测距:往返观测1测回(读二次读数),读数较差≤l0mm;(5)布设支导线时,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5"全站仪观测 1 测回。
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 1个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
测距和竖直角观测与第4条相同。
(6)其余相关规定其严格准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45页4.2节的规定。
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1)图根点高程测量方法:可用图根水准或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本次实习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方法。
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2)当测区内无已知水准点时. 可与测区附近已知水准点进行高程连测。
连测时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测. 其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不超过±20mm (L为路线长度,以km计)。
也可假定一点高程,成为独立高程系统。
(3)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
(S为改正后的斜距/km,D为测距边边长/km)(4)测距要求与图根导线平面控制测量的相同。
竖直角采用对向观测,测 1 个测回。
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准确量至米。
(5)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高差应取至毫米。
七、碎部测量(1)准备工作✧将控制点、图根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抄录在成果表上备用。
✧每日施测前. 应对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试运行检查. 对输入的控制点成果数据需显示检查。
(2)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实习采用测记法即全站仪+内存方法,同时绘制草图。
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软件。
✧碎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也可采用量距法和交会法等. 碎部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3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检查另一图根点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0.lm。
✧每站测图过程中,水平角测半个测回,应经常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大于 41。
三角高程测竖角时,竖角测半个测回,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集数据时. 角度应读记至秒. 距离应读记至毫米。
测距最大长度为 300m。
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间距为 l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 1. 5倍。
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
✧地形较复杂的地方,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草图。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
若草图绘制有错误,应按照实地情况修改草图。
若数据记录有错误,可修改测点编号、地形码和信息码,但严禁修改观测数据,否则须返工重测。
对错漏数据要及时补测,超限的数据应重测。
✧数据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备份。
(3)测量内容及取舍✧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房屋应逐个表示. 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 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
✧校园内道路应将车行道、人行道按实际位置测绘。
其他道路按内部道路绘出。
✧沿道路两侧排列的以及其它成行的树木均用“行树”符号表示。
符号间距视具体情况可放大或缩小。
✧电线杆位置应实测,可不连线. 但应绘出电线连线方向。
✧架空的、地面上的管道均应实测,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
地下管线检修并、消防栓应测绘表示。
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 lmm的用单线表示并注明流向。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用陡坎符号表示。
当坡、坎比高小于0.25m或在图上长度小于 5mm时,可不表示。
✧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 无遗漏。
居民地、道路、单位名称和房屋栋号应正确注记。
✧其它地物参照“规范”和“图式”合理取舍。
八、地形图测绘①成图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
②基本比例尺1:500。
③成图软件:南方CASS9.0成图软件。
④地形图的分幅采用50×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号按图幅西南角坐标计算编号。
⑤地形图的精度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5mm(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0.4mm(图上),高程注记点建筑区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其它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2等高距。
隐蔽地区可放宽50%。
⑥用全站仪施测地物点、地形点时,测距一次读数,当经纬仪2C差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每一测站测完碎部点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
测站定向后需用另一已知点进行定向检查。
检查精度平面小于0.15m,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mm,仪器觇标高量到0.01m。
⑦居民地的表示外围轮廓及街道应准确绘出,内部可做较大综合。
房屋的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地下室不作专门表示。
菜地、果园、旱地等农用地中以木、油毡纸、草等为材料建造的简单房,住人的应表示,对轮廓小的拐角可适当综合取舍。
街道中间、花圃中间单柱支撑的宣传栏、广告牌仿照《地形图图式》30页5.4.5符号表示。
单柱支撑表示道路、单位通道情况的标志牌用《地形图图式》52页6.5.6c符号表示。
地形图编辑时,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字型、方向要认真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规定执行。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分布均匀,一般每方格应不少于10个高程注记点(含房屋、地物的高程点),在街道交叉口中心线、道路路面、桥面、广场、地下检修井口、较大空地等位置适当加注高程,高程1:500注记到厘米,1:2000注记到分米。
围墙、栅栏、栏杆和铁丝网等围护物,均应实测,在墙基上面筑栏杆的按围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