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八年级上册生物:第5-6单元精品学案.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探究、亲自动手制作发酵实验、制作甜酒、泡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12(板书回答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作用:制造食品、制药、净化污水、利用它们进行密切的关系。
示。
作与发酵有关。
(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回答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观看、思索、回答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
观看,记忆。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馒头。
学以致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一、作业设计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二、作业设计类型:课时作业三、作业目标:1.通过课前动手实践制作常见的四种发酵食品,体验发酵食品制作过程,初步感知发酵的本质。
2.通过核心概念的考察,在新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巩固重要概念即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米酒的操作步骤。
3.通过酸奶包装袋胀袋的原因和泡菜制作过程的实验探究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曲线、数据的能力,发展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作业设计方案:一、前置性实践作业: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美食!(制作米酒必做,其它选做)资料一:制作米酒方法步骤:参照课本P85制作米酒资料二:制作酸奶方法步骤:1.新鲜牛奶加入适量的蔗糖加热煮沸2.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瓶中,再倒入适量乳酸菌(可用普通老酸奶替代)倒瓶中3.将玻璃瓶密封,放于30℃的温度下发酵8小时后品尝资料三:制作馒头方法步骤:1.温水倒入碗中,加入酵母搅拌均匀2.面粉倒入盆中 , 不断加入有酵母的温开水和面和成面团;3.放置在温暖的地方30-40分钟要求:①按上述步骤学习制作馒头②上述步骤2改为不放酵母,再次制作少量馒头③将两种馒头艇开对比看一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加入酵母后制作出的馒头更多孔、松软?资料四:制作泡菜方法步骤:1.将泡菜坛清洗干净,坛子、坛盖全部消毒一遍2.将腌制的蔬菜清洗干净,晾干装入泡菜坛中3.用清水和食盐配制好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后缓缓倒入坛中,使盐水没过全部蔬菜,盖紧坛盖。
4.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腌制15天二、课后作业双基训练(必做题)知识点一发酵现象1.如图所示,在盛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加入一大勺白糖、两大勺面粉和一小包酒曲粉,然后把这个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
一段时间后,套在玻璃瓶口上的瘪气球会越胀越大,玻璃瓶里的液体还不断冒出气泡,气泡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设计

师:分发自制酸奶,请同学们品尝,请同学们思考酸奶是如何制成的?老师拿 品尝发酵食品,通过
出两个馒头一个松软多孔,另一个硬实无孔。这两个馒头是选择同样的面粉制 学生亲自感知,既激
作的,为什么做出的馒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都与发酵有关,什么是发酵 发 了 学 生 进 一 步 学
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发酵实验:
生:回答
师:可以说,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可以
避害用利让细菌真菌为人类造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人类对细
菌和真菌的利用》。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 发酵原理
过渡:我们可以利用细菌真菌在哪些方面为人类造福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我们首先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制作各种食品。
生物教学设计
课题 授课教师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细菌和真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于洋
备课时间 2017 年 5 月 10 日
单位
扎兰屯市第四中学
本课是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 菌和真菌》的第五节的内容,主要了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人与生 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本节课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 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 教材分析 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 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 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本节教学共需要两个课时,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 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 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等。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
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二、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三、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5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word教案(6)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构思过程。
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本节内容与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区别在于不是描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是通过人类在环保、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通过多项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我采用讨论法、图片展示法突出重点2.教学难点:甜酒的制作;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确定的依据是:初二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这个实验,要多思多问、动手动脑,并且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并且他们还没有接触化学课程,缺乏对于微观物质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抽象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类;课堂上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小组讨论体验甜酒的制作,从而分析出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5.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4.尝试制作米酒。
5.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学习重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及保存有什么关系?2.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有什么关系?3. 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有哪些作用?二、预习检测:1.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的微生物是,它含有的酶能将转化为。
2.制作馒头和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它能将转化为和,产生的气体,是面食变得疏松多空。
3.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
4.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所以,食品保存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5.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青霉素是从真菌中提炼出来的。
6.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等,【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 曲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馒头、面包都是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出来的,我们吃的时候,怎么没有酒味?2.为什么制作米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3.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为什么要选择大肠杆菌?5.你知道食品保存有那些方法?(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上分析,它需要什么,就控制什么)6.各种不同的方便面味道美极了,深受人们青睐。
为什么膳食专家倡导尽量少食用?主要是食品合格率低吗?检测案一、课堂检测1.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A、糨糊能够止血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2.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B、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C、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D、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可作为细菌“食物”的()A、无机盐B、有机物C、重金属D、矿物质5.在冬季制作甜酒时,当糯米饭与酒曲拌匀装入容器后,要放在暖气旁,这是因为()A、制作甜酒需要高温B、制作甜酒需要一定的温度C、暖气有帮助发酵的作用D、暖气旁不利于杂菌生存6.阆中的保宁醋厂在制作食醋要用到菌,它是把转化为醋酸。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通过观察“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说出发酵的原理。
3、通过动手制作泡菜、酸奶、馒头、面包、米酒等发酵食品,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4、通过分析多种食品保存的方法,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保存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利用发酵原理制作泡菜、酸奶、馒头、米酒等食品,并说明发酵的原理。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原理。
难点:1、说明发酵原理及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舌尖上的中国”有关发酵食品的一段视频教师引导语: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没有央视的大手笔,但有我们的小制作。
欢迎大家进入“美食课堂”。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美食进课堂”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活动1、“秀美食”:课前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提前布置各小组分组制作“美食”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各种发酵“美食”,要求学生通过拍照或视频方式记录“美食”制作的过程。
“秀美食”可以通过制作的PPT或播放视频方式“秀美食”。
“秀美食”要求:(教师课件打出“秀美食”的要求,作为小组评比的依据)(1)“秀”制作过程用到的食材以及利用的细菌和真菌。
(2)“秀”制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秀”本组的食品广告语:为本组制作的“美食”写一句广告语,将本组美食成过推销。
课堂上分组展示制作的“美食”,来一场“美食秀”(教师课件打出小组展示要求,以便小组评比)。
活动2、“品美食”:各小组同学相互品尝其他同学自制美食,并根据色、香、味、形给予打分。
(均为10分制)(教师此时利用手机同屏技术将“品美食”过程投影电视共享。
)活动3、“析美食”:分析各种美食制作的原理在此环节为了让学生理解发酵现象串演一个演示实验:“矿泉水瓶吹气球”教师课前先准备好演示实验装置并事先做好一个“演示实验”微课(课件展示演示实验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导学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预习案】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分解为;如酵母菌可以把转化为,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转化为,如乳酸菌。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制醋时要用,制酱时要用多种。
2、食品腐败是由和引起的。
这些和从食品中获取,并在食品中和,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4、抗生素是指。
5、转进因药品是指。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
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和,使污水得到净化。
【合作探究】(1)酒曲在制酒中的作用是什么?糯米在制酒过程起什么作用?(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3)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5)怎样判断甜酒制作成功?(6)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为什么气球会膨胀?【达标检测】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B.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C.防止空气进入D.防止水分散失2.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曲霉3.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4.制作面包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A.酵母菌B.醋酸菌C.青霉菌D.乳酸菌5.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
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乳酸菌C.甲烷菌D.根瘤菌6.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A.大肠杆菌B.酵母菌C.曲霉菌D.乳酸菌7.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A.果脯B.腊肉C.鱼干D.罐头8.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4.尝试制作米酒。
5.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学习重点: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及保存有什么关系?
2.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有什么关系?
3. 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有哪些作用?
二、预习检测:
1.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的微生物是,它含有的酶能将转化为。
2.制作馒头和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它能将转化为和,产生的气体,是面食变得疏松多空。
3.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
4.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所以,食品保存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5.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
为。
青霉素是从真菌中提炼出来的。
6.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等,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 曲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馒头、面包都是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出来的,我们吃的时候,怎么没有酒味?
2.为什么制作米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3.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为什么要选择大肠杆菌?
5.你知道食品保存有那些方法?(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上分析,它需要什么,就控制什么)
6.各种不同的方便面味道美极了,深受人们青睐。
为什么膳食专家倡导尽量少食用?主要是食品合格率低吗?
检测案
一、课堂检测
1.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
A、糨糊能够止血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
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
2.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D、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可作为细菌“食物”的()
A、无机盐
B、有机物
C、重金属
D、矿物质
5.在冬季制作甜酒时,当糯米饭与酒曲拌匀装入容器后,要放在暖气旁,这是因为()
A、制作甜酒需要高温
B、制作甜酒需要一定的温度
C、暖气有帮助发酵的作用
D、暖气旁不利于杂菌生存
6.阆中的保宁醋厂在制作食醋要用到菌,它是把转化为醋酸。
7.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
()
8.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
9.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