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补贴政策讲解 中央国家机关房改办..共37页文档
企业住房补贴相关政策研究

住房补贴相关政策研究目录一、住房补贴政策研究(一)中央有关政策文件(二)北京市有关政策文件(三)初步结论二、住房补贴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一)相关政策文件(二)初步结论三、住房补贴是否纳入工资总额管理政策研究(一)相关政策文件(二)初步结论一、住房补贴政策研究(一)中央有关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字〔1999〕10号,以下简称《方案》)3、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建房改[2000]105号)4、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及未达标、超标处理办法(国管房改字【2000】36号)5、《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发放购房补贴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2]203号)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05〕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7、关于印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补贴调整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管房改[2006]164号)8、关于中央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发分配(2006)3号)(内部文件,未看到全文)(参照所在地政府机关公务员标准,并结合本企业职工住房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二)北京市有关政策文件1、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发[1999]21号)2、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京国土房管方字[2001]1027号)3、关于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计发及有关纪律规定等问题的通知〔2003〕京房改办字第 078号4、关于北京市住房补贴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京房改办字第079号(三)初步结论1、目前,在京部分中央公务员、北京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正在按照房改政策为职工发放住房补贴。
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补贴细则

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补贴细则
是指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住房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
具体细则可能因不同地区和单位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性的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补贴细则:
1. 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
2. 补贴标准:住房补贴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单位的规定而定,一般以月度或年度补贴额度来确定。
补贴标准一般与工作人员的职务、岗位等因素相关。
有些地区和单位还会根据家庭人口情况、居住面积等因素进行细分补贴标准。
3. 补贴范围:住房补贴一般是针对租房或购房者的,可以用于支付租房费用或者按揭贷款等。
一些地区和单位也可能提供购房补贴,用于购买自己的住房。
4. 申请条件:一般要求申请人是该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并符合相关条件(例如工作年限、职务等)。
有些地区和单位还会对申请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进行限制。
5. 申请程序:一般需要申请人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租房合同、房贷还款证明等。
申请通常需要经过单位审批或审核,最终决定是否给予住房补贴。
6. 补贴支付方式:住房补贴一般以月度或年度形式支付给申请人,可以通过工资、福利或个人银行账户等方式发放。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补贴细则,具体细则可能因单位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建议咨询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部门,了解具体的政策和申请程序。
论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

论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部署,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直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各级单位领导和房管、人事、财务等部门通力协作下,职工住房制度改革从1996年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起步,先后经历了公房出售,提租,发放职工住房补贴等阶段,已基本完成了房改工作规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从住房实物分配到货币化补贴的新旧两种住房体制转换,使职工住房基本步入货币化、社会化、商品化的住房新轨道。
一、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1.建立健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个人缴存长期储蓄的住房社会保障基金,旨在增强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促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实现。
1996年7月,按照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房改办)的统一部署,各级单位开始实施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和管理工作,各级单位制定了本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同时,加强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宣传工作,组织房管人员深入学习国家和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有关政策,并通过不同渠道宣传归集公积金的目的和意义,以提高职工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认识。
自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单位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进展顺利,为职工购房及改善住房条件积累了资金,提供了贷款保证。
2.停止实物分配,逐步实施了住房货币化分配。
1999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厅字〔1999〕10号),该《方案》的下发,标志着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新制度即将启动。
《方案》规定,中央国家机关从1998年底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对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完全实行住房货币化政策。
为做好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各单位1999年底开始组织在京单位对职工购房补贴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测算。
住房津贴发放标准

住房津贴发放标准住房津贴是指企业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发放的一种补贴,其发放标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合理、公平、适当,下面就住房津贴发放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家庭人口、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以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住房价格水平,确保住房津贴能够发挥应有的补贴作用。
其次,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与企业的经济实力相适应。
企业在确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能盲目提高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而导致企业负担过重。
因此,合理确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既能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又不至于给企业造成过大的负担,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与当地的住房政策相协调。
各地的住房政策有所不同,企业在确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住房政策,与之相协调。
这样既能保证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合乎实际,也能避免因政策不符而引发的纠纷和争议。
最后,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因此,企业在制定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始终符合职工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住房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当合理、公平、适当,需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经济实力、当地的住房政策以及灵活性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住房津贴的补贴作用,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已更名) •【公布日期】2010.09.25•【文号】国管房改[2010]412号•【施行日期】201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管房改〔2010〕412号)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05〕8号)和《关于印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补贴调整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管房改〔2006〕164号)等文件印发以来,各部门、各单位加强了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做法不统一、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为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职工住房补贴分类发放问题(一)租住不可售公有住房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
租住不可售公有住房的职工,按照以下规定核定住房面积后,可以申请差额补贴或者级差补贴:1.两个(含)以上职工家庭共同承租一套公有住房的,职工住房面积按照各自居室面积与应分摊的面积之和核定。
具体公式为:职工住房面积=(本套住房建筑面积-居室面积之和)×分摊系数+居室面积。
其中,分摊系数为本套住房居住户数的倒数。
2.职工按照规定的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承租其他不可售公有住房的,其住房面积按照使用面积乘以1.333计算,或者按照实际测量的建筑面积计算。
职工腾退不可售公有住房后,可以按照《关于印发〈关于发放购房补贴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2〕203号)第二条的规定,申请一次性住房补贴,并相应扣除按照上述规定已领取的部分。
住房补贴政策

住房补贴政策住房补贴政策住房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国家下拨的建房资金;二是单位售房资金;三是单位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发放住房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一次性住房补贴、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等三种形式。
1、一次性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无房的老职工,在职工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2、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方式,按一般职工住房面积标准,逐步发放基本补贴,各级干部与一般职工因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之差形成的差额,在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3、按月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新职工,在住房补贴发放年限内,按月计发。
住房补贴如何计算?1、按月补贴:按月补贴额=职工当月标准工资×年度月购房补贴系数。
其中标准工资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之和,年度月购房的补贴系数为0.66。
2、一次性补贴:一次性发放房补贴额=(职工1998年月均标准工资×1999年度月购房补贴系数×职工1998年底前的工作月之和)十(1999年年度工龄补贴额×职工建立往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职工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
其中年度工龄补贴额为13元。
3、差额补贴:差额补贴额=(1999年度基准补贴额+1999年度工龄补贴额×建立住房公积金前的工龄)×差额面积。
其中年度基准补贴额为1265元,差额面积=职工住房面积标准—现住房建筑面积。
延伸阅读:住房补贴政策问答 1.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后哪些职工可以申请住房补贴?答:无房和住房未达到规定的住房面积标准的职工,可以按规定申请住房补贴。
那些在实物分配住房体制下已经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售价承租或购建住房及通过各种补偿购买住房,面积达到了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是不能领取住房补贴的。
2.什么是无房职工,什么是住房未达标职工?答:无房职工是指夫妇双方均未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售价承租或购建住房及未通过各种补偿购买住房的职工。
职工个人出资全额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并且未享受过其它福利房,也算无房户。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已更名) •【公布日期】2010.09.25•【文号】国管房改[2010]412号•【施行日期】201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管房改〔2010〕412号)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05〕8号)和《关于印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补贴调整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管房改〔2006〕164号)等文件印发以来,各部门、各单位加强了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做法不统一、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为规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职工住房补贴分类发放问题(一)租住不可售公有住房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
租住不可售公有住房的职工,按照以下规定核定住房面积后,可以申请差额补贴或者级差补贴:1.两个(含)以上职工家庭共同承租一套公有住房的,职工住房面积按照各自居室面积与应分摊的面积之和核定。
具体公式为:职工住房面积=(本套住房建筑面积-居室面积之和)×分摊系数+居室面积。
其中,分摊系数为本套住房居住户数的倒数。
2.职工按照规定的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承租其他不可售公有住房的,其住房面积按照使用面积乘以1.333计算,或者按照实际测量的建筑面积计算。
职工腾退不可售公有住房后,可以按照《关于印发〈关于发放购房补贴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2〕203号)第二条的规定,申请一次性住房补贴,并相应扣除按照上述规定已领取的部分。
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解答

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解答发布时间:2006-8-25 9:58:47 浏览次数:5834【双击自动滚屏阅读】一、公有住房出售1、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答: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的要求,根据中央国家机关职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各项制度,逐步实现多数职工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新职工和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主要内容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住房补贴制度,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加快实现住房商品化;改革住房供应方式,逐步实行住房供应社会化。
2、什么是无房老职工?答: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发放购房补贴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2]203号)的规定: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工作,职工及其配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为无房老职工:⑴未以规定的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承租公有住房;⑵未以房改成本价、标准价或其它政府优惠价格购买公有住房(职工全额出资以市场价或经济适用房价格购买住房的,不影响其按规定享受购房补贴待遇);⑶未按城市房屋拆迁政策享受货币补偿,未按危改政策享受补偿或未按房改价回迁购房;⑷未以房改成本价或标准价参加集资合作建房;⑸未享受过单位资助购建住房;⑹未领取过国家或单位的住房补助(不含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⑺退出以规定的标准租金承租城镇私有住房。
3、什么是标准价?答:标准价是指1999年1月1日以前,对按房改成本价购房确有困难的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依据本市职工家庭平均经济承受能力(负担价和抵交价之和)确定的低于当年房改成本价的售房价格,标准价作为过渡性政府价格,于1999年1月1日起取消。
按标准价购买现住公有住房的职工只拥有部分产权,产权比例按当年标准价占成本价的比例确定。
4、哪些面积核定为职工住房面积?答:根据《关于印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及未达标、超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0]36号)的规定,下列住房的面积核定为职工住房面积:⑴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下同)及其配偶按规定的普通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承租的公有住房;⑵职工及其配偶以房改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政策,对被拆迁公有住房使用人和执行统一租金标准的城镇私人出租住房使用人,已实行货币补偿的,其计算货币补偿金额的房屋建筑面积;⑷职工及其配偶按房改成本价或标准价集资合作建造的住房;⑸单位资助职工及其配偶购建的住房减去扣除面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