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作答,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作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

①丘壑深邃②景象变幻③笔墨淋漓④位置自如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2.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腻山春节气柔B.海浸城根老树秋C.乌啄风筝碎珠玉D.草带泥痕过鹿群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宫开启过程,不超过35个字。

(6分)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

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

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江苏省南通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在下列横线处补出名篇名句。

(1)______,察纳雅言。

(《出师表》)(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

(《爱莲说》)(3)岁寒,______。

(《论语》)(4)______,善假于物也。

(《劝学》)(5)锲而不舍,______。

(《劝学》)(6)位卑则足羞,______。

(《师说》)(7)纵一苇之所如,______。

(《赤壁赋》)(8)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2.下列加点的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百舸.(ɡĕ)峥嵘.(róng)灰烬.(yìng)挥斥方遒.(qiú)B. 流岚.(lán)虹霓.(ní)雾霭.(ăi)锲.(qì)而不舍C. 跬.(kuĭ)步经传.(zhuàn)慰藉.(jì)咬文嚼.(jiáo)字D. 槎桠.(yā)赭.(zhĕ)色饿殍.(piăo)毛骨悚.(sǒng)然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寥廓摇曳缟暴戕害B. 符箓嗥叫荡漾疲倍C. 榛莽颓然瞳孔蛇鳝D. 句读嘻戏蠕动窈窕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不可一世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A. 浅尝辄止狂妄自大坐井观天B. 狂妄自大浅尝辄止坐井观天C. 狂妄自大坐井观天浅尝辄止D. 坐井观天狂妄自大浅尝辄止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

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

江苏省南通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江苏省南通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江苏省南通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2.秦阳陵虎符,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划线处应该是A.皇帝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3.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到宋朝,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至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清朝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护膝。

以上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纲常礼教的强化B.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C.封建官员成为皇帝的奴仆D.中央集权的加强4.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二府C.宣政院D.枢密院5.《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

”这段材料表明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6.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度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然若日月。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B.科举制度是在唐朝正式建立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7.“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火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英国一位小册子作家说:“你拿走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帐了。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饿殍.(piǎo)蛩.音(qióng)着.落(zháo)呼天抢.地(qiǎng)B. 蹿.红(cuàn)祍.席(rèn)通衢.(qú)飞来横.祸(héng)C. 脊.骨(jǐ)字帖.(tiě)绯.闻(fěi)恣.意妄为(zì)D. 嗥.叫(háo)狡黠.(xiá)枕藉.(jiè)百舸.争流(g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笔杆勾消颓圮德高望众B. 雾蔼缱绻仓皇闻过饰非C. 寥廓沧桑溯源唉声叹气D. 符箓慰藉收迄凭心而论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让青年读者们觉得▲,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

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A. 鞭长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B. 望尘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C. 鞭长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D. 望尘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制造”含金量越来越高,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吉祥物、围巾等装饰品。

B.据媒体报道,每年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以上,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C.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变化,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入选教材,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也被收录进延伸阅读部分。

D.很多关心民生的专家提出,城市应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确定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专门用于解决这些人员的住房。

5.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D.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李氏子蟠)不拘于.时A. 师不必贤于.弟子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 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吾从而师之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侣鱼虾而友麋鹿D. 顺流而东也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0.doc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0.doc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脊骨jí甄别zhēn静谧mì耳濡目染rúB.干瘪biě诳语kuàng悠邈miǎo恪尽职守kèC.恣意zì饿殍piǎo垭口yā按捺不住nàD.搭讪shàn屏窒bǐn戕害qiāng安土重迁zhòng【答案解析】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甬道打夯蜇居坑洼不平B.寥廓颠簸桑梓概莫能外C.发韧田塍犄角入不敷出D.磕绊迁徙商榷刹羽而归【答案解析】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气象万千,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3G手机的问世,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手机电视的收看浪潮,人们可以在闲暇时观看自己喜欢的连续剧,可以了解最及时的新闻动态。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一般说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社会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了所造成的。

【答案解析】A5对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作《师说》以贻之(赠送)B.凌万顷之茫然(越过)C.挟飞仙以遨游(偕同)D.到则披草而坐(披着)【答案解析】D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B.不知日之入蚓无爪牙之利C.而耻学于师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扣舷而歌之箕踞而遨【答案解析】D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举匏尊以相属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或师焉,或不焉【答案解析】B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顺流而东也C.西望夏口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答案解析】B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游于赤壁之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句读之不知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答案解析】C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通市如东县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庇.护/麻痹.慰藉./杯盘狼藉.商埠./物阜.民丰B.炮烙./烙.印惬.意/近乡情怯.曝.光/曝.背谈天C.橘.子/诡谲.坍圮./杞.人忧天殷墟./面面相觑.D.眷.顾/券.商箴.言/三缄.其口愀.然/悄.然泪下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的故乡没有▲的都会,没有▲的湖泊,没有悲剧般▲的城堡,没有绿得能▲你的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A.幽深奇诡静谧侵肌繁华酥骨熔化B.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融化C.幽深奇诡繁华酥骨静谧侵肌融化D.繁华酥骨幽深奇诡静谧侵肌熔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教养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B.外面广大无边的世界,总诱惑着人走出家门,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C.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4.仿照下面的句式,仍以“生命”为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内容贴切,所写句子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示例:生命像一粒种子,安于沉睡将成为空壳,勇于萌动才能长成大树;生命像一眼清泉,吝于喷涌将成为枯井,志在远方才能汇入江河。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

3.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表达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各题指定区域内,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瞋.目(chēn)傫.然(lěi)伛.偻(yǔ)毁家纾.难(shū)B.列观.(guàn)孱头(càn)睥睨.(nì)分.当引决(fēn)C.觇.视(chān)逡.巡(qūn)愧怍.(zuî)炙.手可热(chì)D.趿.拉(dā)箭镞.(zú)毗.陵(pí)咬文嚼.字(j iáo)答案:A (B. 分.当引决fân C.炙手可热zhì D. 趿.拉(tā))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精巧绝伦C.捉襟见肘讳莫如深巧夺天工D.相形见绌讳莫如深巧夺天工答案:B(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或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

精巧绝伦: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及其精巧。

)3.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南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南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南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泰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失信”的坏名声普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为何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毫无忌惮地玩变脸?深究起来,恐怕还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美国政客,是否错把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成了纯粹的一场商业投机活动,误以为国与国之间只有零和博弈。

(),国家的道义形象早已。

食言而肥,终会自食苦果。

美国这些政客的每一次,都是对自已国家信誉的又一次和挥霍。

美国《财富》杂志的评论员发出的追问引人深思:即便美方接下来又想和中方谈判,中国人还能信任一会儿说“中国在杀死美国”,一会儿又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很好”的美国政客吗?如今,世人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美国的公信力大厦根基正被华盛顿一些政客的言而无信蚕食,长此以往,终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荡然无存出尔反尔损耗岌岌可危B . 置之度外尔虞我诈消耗九死一生C . 置之度外出尔反尔损耗岌岌可危D . 荡然无存尔虞我诈消耗九死一生(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这些政客B . 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这些政客们的如意算盘C . 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是这些政客D . 这些政客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深究起来,恐怕还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美国政客,错把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成了一场纯粹的商业投机是主因,误以为国与国之间只有零和博弈。

B . 深究起来,恐怕还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美国政客,错把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成了纯粹的一场商业投机活动,误以为国与国之间只有零和博弈。

C . 深究起来,恐怕还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美国政客,是否把国家之间的交往错当成了一场纯粹的商业投机活动,误以为国与国之间只有零和博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饿殍.(piǎo)蛩.音(qióng)着.落(zháo)呼天抢.地(qiǎng)B. 蹿.红(cuàn)祍.席(rèn)通衢.(qú)飞来横.祸(héng)C. 脊.骨(jǐ)字帖.(tiě)绯.闻(fěi)恣.意妄为(zì)D. 嗥.叫(háo)狡黠.(xiá)枕藉.(jiè)百舸.争流(g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笔杆勾消颓圮德高望众B. 雾蔼缱绻仓皇闻过饰非C. 寥廓沧桑溯源唉声叹气D. 符箓慰藉收迄凭心而论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让青年读者们觉得▲,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

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A. 鞭长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B. 望尘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C. 鞭长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D. 望尘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制造”含金量越来越高,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吉祥物、围巾等装饰品。

B.据媒体报道,每年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以上,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C.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变化,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入选教材,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也被收录进延伸阅读部分。

D.很多关心民生的专家提出,城市应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确定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专门用于解决这些人员的住房。

5.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D.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李氏子蟠)不拘于.时A. 师不必贤于.弟子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 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吾从而师之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侣鱼虾而友麋鹿D. 顺流而东也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菅长。

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

转拜丞相理曹掾,令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

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太祖曰:“善。

”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迁为颍川太守,复还为法曹掾。

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

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

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

”太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

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

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

”达等后奸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柔。

文帝践阼①,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

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

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②治道也。

昔周公作诰,称殷之祖宗,咸不顾小人之怨。

在汉太宗,亦除妖言诽谤之令。

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

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

”于是遂绝。

注①践阼:登上帝位。

②缉熙:奋发前进。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励:磨砺。

B、愚谓乃宜贷.其妻子贷:宽恕。

C、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走:逃跑。

D、诚.非所以息奸省讼诚:确实。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高柔为人宽容大度,处事温婉仁让的一组是()(3分)①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②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③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④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

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发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柔的名声极大,县里的一些奸邪官吏听说他要来,就全都离去。

但在高柔的感召之下,不久又回来,并转变成好官吏。

B、在宋金逃亡一事上,高柔力谏太祖减其刑罚,应时变法,终于让宋金悔悟,其他一些逃亡的士卒也因此得以活命。

C、在对待卢洪、赵达的事情上,高柔认为应该认真检查处理,但最终却没有能说服太祖。

后来的结果证明高柔的意见是正确的。

D、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高柔的四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反对严刑重典,又不姑息养奸,主张公正执法的法治思想。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词鉴赏1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10分)《水槛遣心》①杜甫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

楹:柱子。

③赊:远。

(1)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

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

”试对此联进行赏析。

(2)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3)概括本诗的主题。

四、名句默写(8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5)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6)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苏轼《赤壁赋》)(7) ▲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8)人而无信, ▲。

(《论语·为政》)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烛照无人苍茫时杜怀超①水烛,其实就是菖蒲,亦名香蒲。

我更青睐于水烛这个诗意的名字,水是滋润万物的元素,烛是照彻万物的光亮,水烛拥有照彻水面之下与内心之中的光芒,是世间少有的音符,是充满灵性的想象。

②水烛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无花无柳,却有这么一丛植物,从水底滋滋冒出来,遍身裹满碧绿,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苍白空洞的时空充溢着生命的涌动。

然后从深邃无言的水面上,从碧绿的内部,开始孕育,开花,到了秋天,茎干上端就会生出艳丽的蒲棒来,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颜色也由刚开始的淡黄逐渐变深,棕黄,直至绛黄。

③水烛本身的绿就够人细细品味了。

能使一江春水,化作万顷绿波,摇曳在水波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迹,让我们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满灵气。

水烛看上去是纤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风雨,却蕴含着无限的坚韧之劲,从虚无处葳蕤一片绿地。

在苍茫辽阔的水面上,一丛丛水烛在彰显着什么?一片水域的孤独伴随着一群水烛的孤独,一个万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为水烛而生,水烛是点亮水的眼睛。

那高飞的鸟群,偶然会把这片清凉的绿地当做停息的月台。

④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盏灯。

水烛的最后,上演的是灯火星散的一幕:西风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绺绺的丝缕、团絮状物,带着细小的种子飘散四方,无数鲜活幼小的生命从四面八方开始新的跋涉。

而在水底深处,水烛的根依然还在。

根在,水烛就不会消失,那光芒就不会熄灭。

⑤我关注水烛,他们独处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时空里,潜滋暗长,抽出细长碧绿的叶子,长出赫黄色的蒲棒。

无数柔弱与秀美的绿叶,在晨曦的微风里,恰似披着长发的女子,站在诗经吟唱的河畔,遥望着,沉思着。

⑥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水烛与人们的生活就纠缠在一起了。

农人把水烛的叶子晾晒干后,编成修身养息的蒲席。

轻盈的蒲席,托着沉重的肉身,安置着农人栖息的夜晚。

随着对水烛的熟稔,农人对水烛有了新的开拓。

斗笠、草鞋、草席、草扇、草帘等走进了农人生活中。

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在旷野中行进。

⑦一旦一件物什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这物什就会变得神秘而深邃,水烛亦是。

当水烛变成了传说中捉鬼专家钟馗手中的蒲剑,或走到端午的门楣,信奉自然、神灵的农人立马恭敬起来,这水烛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

至今,多少农家小院,端午时节依旧高挂水烛、艾草,祛邪避灾。

⑧诗人们,则在水烛身上,找出性情。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蒲苇就是水烛。

坚韧的水烛恰似《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执著爱情,至死不分离。

这场爱情悲剧里,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载物。

这绵绵不断的情思,正是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的爱。

⑨一件件水烛的草编织品,似乎是我们生活的昨日镜像,用反光的方式,用可以穿透时空的自然之物,越过沟壑与深渊,抵达我们层层栅栏与樊篱的内心。

用粗糙代替精细,用简朴代替豪华,用原始代替包装,还原生活的面目,还原生命的根本,还原人类的最初行走。

在当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怀念千百年前古人穿着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怀念那坐着蒲草垫挑灯夜读时的月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