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3-5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课件(32张)
第5章第3-4节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同步备课课件鲁科版选修3-5课件

不确定性关系及电子云
1.基本知识 (1)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存在不确定性,不 能_同__(2时_)_不测__确量__定__性.关系:__Δ_x_Δ__p_≥__4h_π____. 式中,Δx 为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p 为动量的不确定范 围,h 为普朗克常量.
(3)此式表明,不能_同__时____精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的位 置和动量.
h ②动量 p 与相应波长 λ 之间的关系为 p=__λ____.
(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①1927 年,戴维孙和革末通过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的 ___衍__射__现__象_____. ②1927 年,汤姆孙用实验证明,电子在穿过金属片后像 X 射线一样产生__衍__射__现__象____,也证实了电子的_波__动__性____. ③1960 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_双__缝__干__涉___实验,从屏 上摄得了类似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照片.
3.探究交流 在微观物理学中,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某个粒子 的位置和动量,那么粒子出现的位置是否就是无规律可循 的?
【提示】 粒子出现的位置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 统计规律,比如干涉、衍射的亮斑位置就是粒子出现概率大 的位置.
“基本粒子”与恒星的演化
1.基本知识 (1)对粒子的认识过程 ①“基本粒子”:电子、_质__子___和中___子__.曾认为它们 是组成物质的__基__本__粒__子___,后来又认识到“基本粒子”的 复杂内部结构. ②新粒子:1932 年发现了__正__电__子_____,1937 年发现了 _μ__子___,1947 年发现_k__介__子__和_π_介__子__及以后发现的超子等.
对恒星演化和粒子物理的教学,可根据书本内容提出一 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或者组织学生查收相关资料,并以学生 主讲的方式与大家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教学课件:第5章 第3节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第4节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有关德布罗意波计算的一般方法 (1)计算物体的速度,再计算其动量.如果知道物体动能也可以直接用 p= 2mEk计算其动量. h (2)根据 λ=p计算德布罗意波长. (3)需要注意的是:德布罗意波长一般都很短,比一般的光波波长还要短, 可以根据结果的数量级大致判断结果是否合理. (4)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到可以忽略,其波动性很不明显.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不确定性关系及电子云
[先填空]
同时测量 . 1.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存在不确定性,不能__________ h ΔxΔp≥4π 2.不确定性关系:_________________.
式中,Δx为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p为动量的不确定范围,h为普朗克常 量.
同时 精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3.此式表明,不能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 识 脉 络
上一页
返回首布罗意波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____ ____波或德布罗意波. 波动性.称这种波为物质 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与粒子能量、动量的关系
hν . (1)粒子能量E与相应波的频率ν之间的关系为E=______ h λ (2)动量p与相应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p=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在微观物理学中,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某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那 么粒子出现的位置是否就是无规律可循的?
【提示】
粒子出现的位置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统计规律,比如干
涉、衍射的亮斑位置就是粒子出现概率大的位置.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单缝衍射现象中,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但 它们可以处于挡板左侧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说,粒子在挡板左侧的位置是完全 不确定的.
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5课件:5.3-5.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31张)

预习导学
3.“基本粒子”家族:按粒子参与相互作用的性质来分,可将 其分为 媒介子 、 轻子 和 强子 . 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它由更基本的成分—— 夸克 组成.
4.“基本粒子”的探测:加速器和探测器是研究粒子物理的主
要工具,探测器分两大类:一类是 是 径迹探测器 . 计数器 ,一类
预习导学
六、恒星的演化 1.恒星的形成:大爆炸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形成 星云团,进 一步凝聚使得引力势能转变为内能 ,温度升高,直到发光,
于是 恒星 诞生了.
2.恒星演变:核聚变反应,层级递进地在恒星内发生,直 到 各种热核反应 不再发生时,恒星的 中心密度 达到极大. 3.恒星归宿:恒星最后的归宿有三种,它们是 白矮星 、
中子星 、 黑洞
.
预习导学
七、极大与极小的奇遇 1.宇宙大爆炸至今,经历了至少 150亿 年,这是一个漫长的 历程,大宇宙的 演化 与微小的 基本粒子 紧密地联系在
的不可再分的 最基本的粒子 ,并把它们叫做“基本粒子”. 从 20 世纪起科学家陆续发现了 400 多种同种类的粒子,它们 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质 子、中子等本身也是复合粒子,它们也有自己的复杂结构.
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电磁 . 相互作用(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强力)、弱相互作用(弱力).
课堂讲义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 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 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
是物质波.
课堂讲义
【例1】
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5.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共56张PPT)

强子、轻子 强子、轻子 一切物体 光子 原子结合
β 衰变
2.“基本粒子”家族
如果按粒子参与相互作用的性质来分, 可以分为:媒介子、轻子和强子
(1)媒介子
媒介子:媒介子是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中间玻 色子、胶子.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粒子,中间玻色子是
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胶子是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核子
温伯格
格拉肖
萨拉姆
四种相互作用的比较
名称 相对强度 强作用 1 电磁作用 弱作用
10 12
引力作用
10
2
10
39
作用范围(m) 10 15 作用时间(s) 10 被作用粒子 传递子 举例
23
10
20
10 17
16
引力子 天体之间
~ 10
10 10
中间玻色子
强子 介子 核力
“质子”和“中子”是基本的吗?
人们发现“质子”和“中子”并不基本, 是有更小的粒子---“夸克” 组成。
“夸克”---目前没有发现 其内部结构,是“基本” 的 粒子
现代的“原子”图像
注意: “原子”体积的 99.999999999999% 是空的 !
“原子”的大小
众多的“复合粒子”
一切具有电荷或磁矩的全部粒子包括强 子和轻子都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 用通过电磁场交换光子来实现。一些基本粒 子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发生衰变。电磁相互作 用的强度比强相互作用弱,电磁力的大小与 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Q1Q 2 Fk 2 r
k 9 10 N m /kg
9 2
2
(3) 强相互作用
物理鲁科版选修35学案知识导航第五章第4节“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第4节“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思维激活基本粒子为什么不基本?提示: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后来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以及光子,于是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并把它们叫做基本粒子,直到后来人们又发现了质子、中子等等本身也是复合粒子,也有自己的复杂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自主整理1.发现新粒子1932年发现了__________,1937年发现了__________,1947年发现了__________,后来还发现了一些粒子,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叫做__________.2.粒子的分类(1)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它又分为__________两类,最早发现的强子是__________.(2)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最早发现的轻子是__________,后来发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做__________.夸克有6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种夸克都有自己的__________.夸克模型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但目前仍未发现自由态的夸克,这就是夸克的“禁闭”.4.恒星的演化密度很低的星际物质逐渐形成星云,大块的星云由于引力作用而__________逐渐凝聚成原恒星.原恒星继续__________,温度不断__________,发生热核反应,当热核反应产生的斥力和引力作用达到平衡时,恒星不再收缩,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当核能源供应不足时,恒星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引力作用又开始大于斥力,星体又开始收缩,温度升高,发光能力增强,光度增加,外部膨胀,表面积增大,但表面温度并不高,看上去呈红色,这时恒星便演化为红巨星.当恒星核能耗尽时,就进入末期.恒星的末期形态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高手笔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空间范围来讲,宏观世界已扩展到现代天文学观测所能探及的约1027 m之远的宇宙深处;微观世界则已深入到约10-19 m之微的夸克和轻子.从时间范围来讲,宏观世界的“寿命”不少于150亿年;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寿命有的长达10亿年,而有的却短到仅10-23s.这两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天壤之别”的世界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真正理解我们的宇宙,就必须从研究极微小的粒子开始,看看那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情况,然后再来遥望整个宇宙,因为宏观世界的许多基本问题往往可在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中得到解决.其实,任何关于其中一个世界的新知识,都可以促进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了解.名师解惑认识强子、轻子和媒介子剖析: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质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两类.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现代实验还没有发现轻子的内部结构.媒介子是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光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中间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胶子传递强相互作用.讲练互动【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夸克模型说明电子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单元B.目前已经发现了自由态的夸克C.目前发现的夸克有6种D.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解析:夸克模型指出目前发现了6种夸克,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所以C、D正确.夸克所带电荷量小于电子电荷量,但还没有发现自由态的夸克,这就是夸克的禁闭,所以A、B错.答案:CD绿色通道许多实验表明,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夸克模型是1946年提出的,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多数物理学家接受.变式训练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带的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B.π+由d和组成C.π-由u和组成D.π-由d和组成解析:由题意知,π+介子带一个单位的元电荷,呈正电性,又必须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则从表格中的数据可推断,π+介子应由夸克u和反夸克d组成;同理可推得π-介子应由夸克d和反夸克u组成. 答案:AD体验探究【问题】人们是怎样把基本粒子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的?导思:宇宙间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而宇宙又是由物质构成,且四种相互作用力也应有统一的理论来表示,不同的力只不过是一个普遍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人们已经验证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探究:在宇宙形成初期,宇宙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宇宙的演化与微小的基本粒子联系在一起了.从宇宙处于夸克和反夸克主导的弱电期到强子与轻子期再到核聚变期……宇宙学的一些观测数据及研究成果为高能物理学提供了依据,而天文学又希望通过高能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来了解宇宙形成的证据.这样,基本粒子和宇宙就联系在一起了.。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第1课时作业

5.3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5.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1.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λ=__________,ν=__________,人们把这种波叫__________,也叫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波长很短,__________性不明显,很难观察到其衍射现象,只有利用__________中的狭缝才能观察到电子衍射图样. 答案:ph h E 物质波 波动 金属晶格 2.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由于同样具有__________,所以与它们相联系的物质波也是__________波.也就是说,单个粒子位置是__________的,但在某点附近,出现的概率大小可以由__________的规律确定.答案:波粒二象性 概率 不确定 波动3.描述__________的运动状态不能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通过确定轨道来描述,只能通过__________来描述.答案:微观粒子 概率统计4.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_______也相等.【解析】 由λ=h p 可知,如果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量p 相等.【答案】 动量5.关于宇宙和恒星的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宙已经停止演化B .恒星在主序星阶段时停留时间最长、最稳定C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恒星内发生氦聚变,亮度减弱D .恒星最终都会演化为黑洞【解析】 目前宇宙的演化仍在进行,A 错.恒星在主序星阶段时停留时间最长、最稳定,B 对.恒星内由氢聚变转变为氦聚变时,亮度增加,C 错.根据最终质量的不同恒星最终演化为白矮星或中子星或黑洞,D 错.【答案】 B6.(多选)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正确的是( )A .单缝宽,光是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单缝宽,位置不确定量Δx 大,动量不确定量Δp 小,可以忽略B .当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Δp 就不能忽略C .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的缘故D .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时,位置的不确定量Δx 不能忽略【解析】 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为Δx Δp ≥h4π.发生衍射时Δx >0,所以Δp 不能忽略,故B 对.缝越宽Δp 越小,缝越窄Δp 越大,所以A 、C 正确.【答案】 ABC7.(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B .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C .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D .物质波就是光波【解析】 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 正确.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我们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 错误.物质波与光波一样,也是一种概率波,即粒子在各点出现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但物质波不是光波,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8.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C.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D.物质波就是光波解析:电子的衍射现象正是物质波存在的证据,A 对;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B 对;物质波与光波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波,D 错。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5.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作业

5.4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作业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B .质量比核子大的粒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C .强子、轻子、媒介子都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D .许多粒子都存在反粒子解析:质子、中子本身有复杂结构,A 错误,τ子的质量比核子的质量大,但它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B 错误;现代实验还没有发现轻子的内部结构,C 错误。
答案:D2.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 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 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
A .π+由u 和d 组成B .π+由d 和u 组成C .π-由u 和d 组成D .π-由d 和u 组成解析:根据电荷量关系可知,由于π+介子带有+e 的电量,又由于π+介子是由u 夸克和d 夸克组成,根据题意可知π+介子(+e)应由一个u 夸克⎝ ⎛⎭⎪⎫+23e 和反d 夸克⎝ ⎛⎭⎪⎫+13e 合成,同理π-介子由d 夸克和反u 夸克构成。
答案:A 、D 3.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A .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B .质子和中子等强子C .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D .氦核、氚核、氦子等轻核答案:A4.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荷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7年,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
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中子构成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解析:氢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们的反粒子分别是反质子和正电子,D 正确。
5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教案(鲁科版选修3-5)

第四节“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发展史; <2)初步认识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睦一致。
【学习重点】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 【知识重点】1、“基本”粒子 “不” 基本1897 年汤姆生发现电子, 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构造。
既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以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构成物质的不行再分的粒 子,因此把它们叫“基本粒子”。
2 、发现新粒子20 世纪 30 年月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
<1)1932 年发现正电子; 1937 年发现 μ子; 1947 年发现 K 介子与 π介子。
<2)实验中发现了很多反粒子,此刻发现的粒子多达 400 多种。
<3)很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同样而电荷及其余一些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 叫做反粒子。
<4)按粒子与各样互相作用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强子:是参加强互相作用的粒子。
< 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 轻子:轻子是不参加强互相作用的粒子。
媒介子:传达各样互相作用的粒子。
3、夸克模型1964 年提出夸克模型,以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构成,这类成分叫做夸克 <quark )。
<1)上夸克、下夸克、奇怪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
<2)夸克带电荷为元电荷的 或 倍4、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光子<传达电磁互相作 媒介子用)<1)宇宙演化过程 和恒星演化过程宇宙大爆炸后,“粒子家族” <宇宙形成之初): 10-44 秒后,温度 1032K ,产生夸克、轻子、胶子等→ 电子-613粒轻子电子中微子1110秒后温度 10 K ,夸克构成了质子和中子等 <强子时代)→温度为 10K 时,子<6种)μ 子和 μ 子中微子9少许夸克,光子、大批中微子和电子存在<轻子时代)→温度10 K 时进入核合子和子中微子成时代→温度降到 3000K 时,电子与质子复合成氢原子→冷却,出现了宇宙尘质子上夸克埃开始发光→一颗恒星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确定性关系及电子 云
[先填空]
同时测量 1.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存在不确定性,不能__________ . h ΔxΔp≥4π 2.不确定性关系:_________________.
式中,Δx为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p为动量的不确定范围,h为普朗克常 量.
同时 精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3.此式表明,不能______
双缝干涉图样的照片.
[核心点击]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 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 2.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受统计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来 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 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 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解析】 子弹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 p=mv=10×10 3×300 kg· m/s=3 kg· m/s
-
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h 6.63×10 λ=p= 3
-34
m=2.21×10
-34
m
由于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极短,故无法观察到其波动性.
【答案】 2.21×10 动性
-34
m 由于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极短,无法观察到其波
h 3.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ΔxΔp≥ 4π h 由 ΔxΔp≥ 可以知道,在微观领域,要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动量的不 4π 确定性就更大;反之,要准确地确定粒子的动量,那么位置的不确定性就更大. h 4.微观粒子的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由不确定关系 ΔxΔp≥4π可知,微观粒 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被确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用“轨迹”的观点来 描述粒子的运动.
2.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 (1)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发生衍射.大部分粒子到达狭缝之前沿水平方 向运动,而在经过狭缝之后,有些粒子跑到投影位置以外.这些粒子具有与其 原来运动方向垂直的动量. (2)由于哪个粒子到达屏上的哪个位置是完全随机的,所以粒子在垂直方向 上的动量也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量的大小可以由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来衡量.
【答案】 CD
h 5.已知4π=5.3×10-35 J· s,试求下列情况中速度测定的不确定量. (1)一个球的质量 m=1.0 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 10 6 m.
【答案】 AC
2.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_______也 相等.
h 【解析】 由 λ= 可知,如果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 p 则它们的动量 p 相等.
【答案】 动量
3.质量为 10 g、速度为 300 m/s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其德布罗意波长是多 少?为什么我们无法观察出其波动性?
第 3 节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第 4 节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德布罗意假设及其实 验探索
[先填空] 1.德布罗意波
物质 波动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____ 性.称这种波为 ____波或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与粒子能量、动量的关系
hν . (1)粒子能量E与相应波的频率ν之间的关系为E=______ h λ (2)动量p与相应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p=____
4.电子云 (1)定义
疏密表示的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在原子核周围用点的______
(2)电子的分布
小 的地方点 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点密,电子出现概率 ____
疏.电子云反映了原子核外电子位置的可能性.
[核心点击] 1.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单缝衍射现象中,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但 它们可以处于挡板左侧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说,粒子在挡板左侧的位置是完全 不确定的.
h 4.(多选)关于不确定性关系 Δx·Δp≥ 有以下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4π
)
【导学号:64772067】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 B.微观粒子的位置不可确定 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确定 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宏观物体
h 【解析】 由 ΔxΔp≥4π可知,当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小时,粒子动量的不 确定性大;反之,当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大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小.故不 能同时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故 A、B 错,C 对.不确定性关系是自然界中的 普遍规律,对微观粒子的影响显著,对宏观物体的影响可忽略,故 D 正确.
5.经典物理和微观物理的区别 (1)在经典物理学中,可以同时用位置和动量精确地描述质点的运动,如果 知道质点的加速度,还可以预言质点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动量,从而描绘 它的运动轨迹. (2)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 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但是,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 动时的统计规律.
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1927 年,戴维孙和革末通过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 __________. (2)1927 年,汤姆孙用实验证明,电子在穿过金属片后像 X 射线一样产生
衍射现象 __________,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________. 双缝干涉 (3)1960 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__________ 实验,从屏上摄得了类似杨氏
有关德布罗意波计算的一般方法 (1)计算物体的速度,再计算其动量.如果知道物体动能也可以直接用 p= 2mEk计算其动量. h (2)根据 λ=p计算德布罗意波长. (3)需要注意的是:德布罗意波长一般都很短,比一般的光波波长还要短, 可以根据结果的数量级大致判断结果是否合理. (4)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到可以忽略,其波动性很不明显.
1.(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B.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 C.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D.物质波就是光波
【解析】 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 A 正确.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 性难以观测,我们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 B 错误.物质波与 光波一样,也是一种概率波,即粒子在各点出现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但物质 波不是光波,故 C 正确,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