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文摘
客家资料文摘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

s 硬盘.容量不小于 2 ;内存 18 以上。运行环境是完全 I G 2M
基于网络环境的。采编人员在终 端机上利甩 I 社 览器界面通 E I
融会贯通 ,独成 品格,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
风景 ,成为世界文化长廊巾独特的人文景观。 客家学及客家文化的研究 经历了半个世纪 .中 国乃至世
()查看详细 内容; ( )修改文摘数据。如果 休确 认某条数 1 2
嘉应学院是 一所地方大学.一贯注重征集和收藏 客家文
化研究资料 .重视客家学研究,图书馆 内有客家资料室 .学 院内有客家研究所和黄遵宪研究所,对客 家的根源发展.历
40
据需要修改即可直接点击 “ 改文 摘数 据”进行修 改,如果 修
过局域 网访问数据 库系统 ,录人数据 、修改数 据、查询检索 数据等均在 网上完成 ,界面清晰明了,功能丰富 ,易于操作。
3 1 数 据 系统 目录 区
界的专家学者对客家人文现象进行了卓有成效 的研究 ,客家
研究不单纯属国内区域性社会 人文科学 问题 ,也已成为 国际
3 1 1 录人文摘数据 . 首先需要输人录人员的帐号、密码 ,经系统验证正确之后 方可进人录人环境 录^环境各输人项 目均有严密的容错性检 查 数据输^无误后按 确定 即可完成该条数据的录人。
部门征集,利用各种 书目和征订单寻找书源,收集报 纸、杂 志 、刊物 、会议文件等积累资料,这些 ,为建设客家资料文
摘数据库奠定 了较好的文献来 源基础。 2 2 组织管理基础 . 车项 目由嘉应学院图书馆 总馆 负责组织管理 ,参加此项 目建设的有 客家研究所 、黄遵宪研究所 、各 分馆 ,计划以后 辐射到市 、县一级的公共图书馆 和科研机构。
中国最高大上的四大学术文摘【果断收藏】

中国最高大上的四大学术文摘【果断收藏】中国最高大上的四大学术文摘【果断收藏】《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二次文献,以学科和问题为双导向,既有学林,前沿等栏目,又有不同的学科。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刊于1958年,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料库,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从全国几千种报刊上精选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全文,按专题分类编辑,,文献归为教育、文史、经济、政治四大类,每类按年度(最近一年按季度)编排。
现有文献记录共约15.8万条,每条记录包括文章的题录、文摘、全文和有关的著录项。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创刊于1984年,原名《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由原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办,并委托上海市主办,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联合编辑出版。
杂志社设在上海师范大学。
2003年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国家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或体现新观点、新思路、新材料,提出或解决相关学术问题的优秀论文,以及学科研究中具有前瞻性、探索性或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成果,积极推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与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优秀成果;转载推出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重要论文,为活跃理论学术界的探讨研究,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那么,继续溯及原因,这四种文摘之所以被认定权威,主要是因为它们“被具有”评价期刊的功能。
这是CSSCI在构建期刊评价体系时的一个指标:二次文献转载。
该指标是指我国几种重要的二次文献对各期刊中论文全文转载的数量统计,采用四种二次文献数据: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最后一种仅适用于对高校综合性学报。
教育文摘五十则

教育文摘五十则∙(1)我国高考改革的困境傅维利∙(2)关于新课改高考命题工作的几点思考陈最华∙(3)论高考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刘海峰∙(4)高考改革的制度变迁和路径李涛陈玉玲∙(5)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李树军∙(6)后现代教师权威的解析白艳∙(7)认知工具:“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潘庆玉∙(8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陈学飞展立新∙(9)论我国教育知识生产谢延龙王澍∙(10)现象描述分析学:一种质的研究与评价方法论吴维宁∙(11)不可“定义”的教育郝德永∙(12)论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冲突王正青徐辉∙(13)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宣勇凌健∙(14)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改革取向徐沁∙(15)当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依据及课程学习阶段探析徐向平∙(16)新形势下职教中心存在的问题分析叶通贤周鸿∙(17)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及建议陈立鹏罗娟∙(18)渐进改革: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选择林丹柳海民∙(19)论“新基础教育”之“新”庞庆举∙(20)社会生活、儿童经验与课程选择王永红∙(21)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辨证吕林海∙(22)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教育中可能的颠覆与反颠覆毕世响∙(23)博弈论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李志超朱成科∙(25)论教学论的学科认同危机及其根源金志远∙(26)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地方政策创新及反思吴开华∙(27)教师教学权行使的边界陈亚东∙(28)“正视”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曾文婕∙(29)课程能力:一种构建教师“教育眼光”的专业整合能力张烨∙(30)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科研的现实与修正沈佳乐∙群体同化、疏离与自我同一性发展安秋玲∙(31)朋辈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蔡莹杨雪龙∙(32)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梅萍∙(33)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沈兆乾∙(34)“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德育改革的合理性诉求严从根∙(35)对校长公选的思考和建议李霞∙(36)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楚江亭∙(37)论学校的治理庄西真∙(38)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专业化的现状与反思于慧∙(39)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何克抗∙(40)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三种力量:互补还是冲突?张振改∙(41)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征比较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李均赵鹭∙(42)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荆德刚∙(43)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集体谈判程序研究2010年第02期目录∙(3)《规划纲要》与教育协调发展袁振国∙(4)从《规划纲要》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范文曜∙(5)《规划纲要》与教育信息化王珠珠∙(7)教育公平:新中国60年的求索之路朱永新∙(9)课程理论研究六十年——基于概念史的研究田正平刘徽∙(11)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发展观变迁:均等化·省域化·均衡化陈上仁谢玉华∙(13)自由教育的价值和实现方式郝文武∙(15)艺木:成人教育的间结构戴宏才伍叶琴∙(17)论职业教育学科的要素周明星∙(18)学科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骆四铭∙(20)全球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毛亚庆蔡宗模∙(22)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几点思考柳士彬∙(24)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贾建国∙(26)专业共生的协作伙伴:教育研究者在学校改进中的角色分析徐志勇∙(28)应试教育背景下几项微观制度分析熊和平∙(30)审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低龄化”现象王卉周序∙(31)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丛立新∙(33)对讲授法的反思与超越张华∙(36)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郭华∙(38)因材施教的困境及成因张旸∙(39)高中实际课程中学科地位的异化和对策分析陈明龙傅敏∙(41)论课程与教学的内在整合靳玉乐董小平∙(42)课程文化再造中现代教育的文化自觉王一军∙(44)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引入案例式研修的几点思考陈向明∙(46)教师激励的偏失与匡正胡永新∙(47)新中国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历史、现状与未来阮成武李子华∙(50)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高小强∙(52)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戚万学∙(54)教育伦理实践效益的反思与优化糜海波∙(56)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范树成∙(58)协商对话式德育的时代意蕴严从根∙(63)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郅庭瑾∙(65)班主任职能定位的问题检视张世辉∙(67)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梁秋英孙刚成∙(69)清未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批评与建议摩罗∙(70)西方教育公平实践的历史演进华桦∙(73)西方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研究评析朱炜∙(75)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李学书∙(77)美国四大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治国∙(79)耶鲁大学的战略目标周雁奚丽萍∙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特点与编制技术戚业国∙(5)《规划纲要》视野中艺术职业教育需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于平∙(7)论《规划纲要》制定中的质量观李家成∙(9)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公平郑新蓉∙(11)论教育学的科学化熊和平∙(13)论后现代成人教育的教育图景胡娇于伟∙(15)教育现象学的提问方式与致思路径莫丽娟王永崇∙(1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刘新成苏尚锋∙(19)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翟博∙(20)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思考徐冬青∙(21)基于新制度主义的高考政策变迁分析李峻∙(23)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黄正平∙(25)高等院校成人教育亟需转型朱涛∙(27)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陈洪捷∙(29)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林崇德胡卫平∙(31)课堂评鉴标准的二维分析:一种元思考夏正江∙(33)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与消解廖辉∙(35)论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何善亮∙(37)好课就是“完美无缺”吗?——谈“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改革陈平顾丽娟∙(39)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唐爱民∙(41)论教师学习的潜层机制与实践框架龙宝新∙(43)教师政策体验的基本范畴祁型雨李腾达∙(44)教师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李清臣∙(46)从研究对象到研究主体的艰难转换——“教师研究”的意蕴柳夕浪∙(48)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冯建军∙(50)论德育制度的价值标准刘超良∙(51)主体间性: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吴岳军∙(53)德育中“内发论”与“外铄论”的背反与统一竭长光∙(55)学校改进中的抉择杨颖秀∙(57)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面临的问题苏君阳∙(59)可持续教育领导力:多元内涵及行动提升何华宇∙(60)大学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孙华∙(63)整体史观:重构教育史的可能性张斌贤王晨∙(65)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刘来兵周洪宇∙(67)理性设计的限度:民国大学院、大学区制设置回顾黄启兵∙(69)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政策的回顾——基于1950年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研究敖俊梅∙(71)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规约与超越范涌峰廖其发∙(73)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经验与特点管窥张伟江郭朝红∙(75)困顿中的摸索:解读日本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谭建川∙(77)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的差异范伟伟∙(79)美国公民教育鉴析孟宪霞2010年第04期目录∙(3)完善机制,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庞丽娟韩小雨谢云丽李琳夏婧∙(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问题探讨吴青云马佳宏∙(7)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胡耀宗童宏保∙(8)论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柳谦∙(10)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李忠∙(12)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于泽元∙(14)重建乡村文化:追寻乡村教育的文化之根陶圣琴∙(16)《规划纲要》网络舆情分析无∙(18)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高常水许正中潘海生∙(20)论教育局长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之道苏君阳∙(21)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杨振海∙(23)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辜胜阻洪群联∙(24)2009年我国基础教育若干政策评析范国睿何颖∙(26)教育学者如何面对“公共问题”许建美孙元涛∙(28)台湾教改与“我们的课改”王策三∙(30)新课程改革中的“知性文化”与“精神文化”万伟∙(33)课程改革:保持适度的文化张力肖正德∙(35)教学冲突: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王爱菊∙(37)从知识类型看数学教学设计及其应用赵兴龙张俊张雯∙(39)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苏尚锋刘爱华∙(40)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过程张园∙(42)教师信念的现实反思与建构发展李家黎刘义兵∙(44)教师资格的制度完善:从“终身制”到定期复审周兴国∙(45)教师假性成长及其克服:从教育行政角度的分析李斌辉∙(48)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季海菊∙(50)传统故事在现代德育中的理性诠释赵国栋易连云∙(52)现代德育教师角色实现条件研究陈正桂∙(54)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探析翟安英眭国荣成建平∙(55)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境遇看教育创新困境沈蕾娜孟照海∙(57)对校车制立法必要性的思考段会冬∙(61)后高级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管理包新中∙(63)论庄子对知识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的认识谭维智∙(65)民国时期建教合作职业教育研究张晓东∙(68)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万琼华∙(70)学校特色创建的国际走向——基于美、英、澳相关实践的考察冯大鸣∙(72)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石伟平∙(74)日本学情卡:从评价方式到教学模式刘徽∙(76)欧洲学分制和终身学习王文礼∙(79)大扩张之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与反思徐高明∙(F0002)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最(率)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期刊全文转载排名无∙(F0003)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高等院校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转载量排名无∙(F0004)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高等院校二级院所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转载量排名无。
精品文摘

河南人晒幸福:称幸福是早喝胡辣汤午吃烩面。
警察小张执行完公务回到家中,为了不惊 动妻子,小张摸黑来到妻子床前,脱了衣服准 备睡觉。 正在床上的妻子,谎称自己头疼,让 小张出去买药,小张赶忙穿好衣服。 药店里一 位邻居碰到了小张,惊奇地问道:“小张你换工 作了?” 小张回答:“没有呀。” 邻居又问:“那 你怎么穿着城管的制服呀?”
大体上说,我们国家第一 代领导人的成功与失误的所在,都在于集权和 集利;第二代领导人的成功与失误的所在则正 相反,在于分权和分利。现在第三代领导人来 执政,既不能像第一代领导人那样集权集利号 令天下,也不能仿照第二代领导人的放权放利 纵容四方。
20岁前后的女孩子,胸围的平均尺寸为81. 9公分(32寸);对于 16岁的少女,胸围的平均尺 寸有81.1公分,相差不大。说明女孩子胸部发 育,基本上在16左右已定型。二十岁前后的女孩子平均握力为29.61公斤 ,而男性则为47.49公斤。女孩子由初潮至到闭经为止(即一生中),卵 巢所排的总数,为四百至五百个。阴毛(86平方厘米) 每个人的体型不同,阴毛的平均面积也不 同。面积最大的可达140平方厘米,面积最小的 为2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面积所生长的阴毛, 约为十五条;而长度平均为六至七厘米。
一个屌丝在沙漠里眼看就快要饿死了,这 时他捡到了一盏神灯。神灯:“ 我只可以实现你 一个愿望,快说吧,我赶时间。” 屌丝:“我要 老婆…”神灯立刻变出一个美女,然后不屑的说 :“ 都快饿死了还贪图美色!屌丝果然是屌丝, 图样,可悲!”说完就消失了。屌丝:“…饼。”
人大复印资料文摘期刊名

“文摘”系列期刊,共出版有14个专题,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及历史学等学科。
2010年,“文摘”系列期刊将重新进行定位和改版,并由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把关,立足于本学科的学术制高点,选要文、摘要论,视野广、信息多,以浓缩的篇幅摘录文章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提供更丰富的学术研究信息,力求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浏览最多的文章精粹、亮点内容,是相关专业人士及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
期刊列表《审计文摘》《马克思主义文摘》《哲学文摘》《管理学文摘》《社会学文摘》《政治学文摘》《法学文摘》《经济学文摘》《财会文摘》《市场营销文摘》《财政金融文摘》《国际经济文摘》《教育学文摘》《文学研究文摘》《历史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管理类期刊,共出版有30个专题,涵盖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是从事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也是从事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的理想参考资料。
(下表中用星号“*”标识的是直接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相对应的学术类专题期刊)期刊列表《创新政策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统计与精算》《区域与城市经济》《理论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物流管理》《农业经济研究》《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研究》《贸易经济》《商界导刊》《市场营销(实务版)》《市场营销(理论版)》《国际贸易研究》《财政与税务》《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经济史》《世界经济导刊》《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与保护》《台、港、澳经济》(已停刊)《海外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海外管理学》(已停刊)《海外贸易》(已停刊)《海外财政与金融》(已停刊)《种植与养殖》《环球工商》(已停刊)《经济政策信息》(已停刊)《证券导刊》《中外经贸信息》(已停刊)《企业家信息》。
鸟儿·虫儿·人儿虫儿鸟儿生死缘(文摘)

鸟儿·虫儿·人儿虫儿鸟儿生死缘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虫儿应该晚起吗?不,晚起的虫儿被鸟吃掉的机会更大。
晚起的鸟儿没虫吃?不,鸟总能吃到虫。
问题不在早起晚起,而在一个是虫一个是鸟。
鸟类如果有宗教,它们一定相信上帝在造鸟的时候说过:“去吧,地上的虫都是你的食物。
”我的一位舍城居乡的朋友,本着“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襟怀,买来大包鸟食撒遍住宅周围。
依他的想法,这些鸟食由专家配制,营养之外还考虑到色香味,鸟儿饱餐之后也许肯饶小虫一命。
结果他非常失望,他发现鸟儿的“最爱”,仍是撕裂蠕动的身体,流出绿色的血液,一路摔打吞咽,尽情尽兴。
这使我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情况。
人类中的强者,好比是鸟;人类中的弱者,好比是虫。
弱肉强食,千篇一律。
有时候,你看得很清楚:强者根本不是为了生存而去宰割弱小,他是出于残忍的习性,或者那是他的娱乐。
有些缺德的事,有些违法的事,他根本没有必要去做,正正经经照样日进万金,可是,他还是兴高采烈地做了。
虫,几时进化成鸟?一条虫永远是一条虫,纵然它们有一天高呼:“起来,不愿做虫子的虫们!”经过天翻地覆之后,它们仍然是虫,仍然是鸟的点心。
如果万物是循序进化,由低而高,虫类为何至今一成不变?你看,鸟在天上,虫在地上,阶级森严。
虫类只有努力繁殖,补充损耗,但求在鸟们吃饱了、长大了、繁殖了之余留得一线命脉。
虫永远比鸟多,也必须比鸟多!生了翅膀的虫仍然是虫,无论飞到天涯海角,彼处仍有鸟在,鸟也有翅膀,虫仍然是鸟的粮食。
有一种生了翅膀的虫,紧贴在树皮上活着,鸟儿误以为是树皮,轻轻放过。
可是,据说,它制造污染,使树皮变黑,对树有害。
于是保护森林的专家来杀这些飞虫,这些虫反而速死。
该死的虫,既然树是你的守护神,你为何不反馈它、膜拜它,使它万年长青呢?为什么反而害它呢?即使没有森林专家,你害它也是害己啊!有一种幼虫,吃有毒的植物长大,体内充满了毒素,如果鸟吃它,鸟一定中毒。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社会学是对社会行为和社会机制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
以下是人大复印资料中的一些社会学文摘,以供参考:1.《跨国公司与欠发达国家》。
本文主要介绍了跨国公司对欠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欠发达国家带来了资本、技术和管理资源,但也存在着剥削、不公平竞争、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
2.《城市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积累的资源,其中包括信任、互惠、合作等。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社会中社会资本的形成与流动,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3.《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阶层是指在某个社会中,根据人们的经济、教育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形成的不同等级。
本文介绍了社会阶层的分类、形成以及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探讨了社会流动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4.《职业社会化的理论与研究》。
职业社会化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逐渐掌握职业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本文探讨了职业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职业社会化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5.《家庭暴力的社会学解释》。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侵害和伤害。
本文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家庭暴力的原因和影响,分析了家庭暴力与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关系。
6.《文化冲突与跨国企业的管理》。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或团体之间发生的价值观、信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
本文以跨国企业的管理为例,探讨了文化冲突对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影响,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方向。
7.《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和方法》。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关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
本文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的文摘、资料、事例

目录一、文摘P1二、定义和统计数字的相关资料P2三、事例P3(一)商业化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以及建了又拆的(二)不靠商业化就能做好保护的以及可借鉴的非商业化保护模式(三)有关精神内涵、审美价值等的事例(四)其它事例四、正方事例(想想万一对方举了我们怎么拆)P9五、中国有关部门关于如何开发景点的文件以及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现状P9一、文摘1、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
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
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许多国产白酒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
对于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
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
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
2、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
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
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
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
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实面貌。
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
3、莫让世界遗产成遗憾(这段的排比句不错,一四辩童鞋注意一下,改改没准可以用)近年来,有关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岱顶动土,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乐山风景区建‘巴米扬大佛’……有识之士担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地,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会遭到破坏,人们登名山、访古迹成为“遗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