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疫情,干细胞能干点什么
击败新冠肺炎病魔的新思路:干细胞疗法

击败新冠肺炎病魔的新思路:干细胞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中国超过8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0%已经康复并出院。
在此次“战疫”中,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其中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也获得了广泛的重视。
总体而言,对新冠肺炎最好的疗法当然是研发出能有效抗病毒的药物,但是建立在科学认知上的其他一些疗法也是未来可行的选择,如干细胞疗法。
国内多家医院对病死者尸体解剖发现,病人的肺脏受到严重破坏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人肺部受到损害固然是因为新冠病毒对肺部细胞的入侵和损伤,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系统的大量细胞因子对受到新冠病毒入侵的肺部细胞的攻击造成了细胞因子风暴。
这些细胞因子原本的功能当然是攻击新冠病毒和被新冠病毒入侵的肺泡细胞、支气管和气管细胞。
但是,它们的用力过猛反而让肺脏难以承受,结果造成肺损伤、肺出血、肺泡细胞死亡、支气管变窄,病人难以呼吸,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因此可以成为万能细胞。
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等,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轻的细胞、组织甚至微型器官等,再移植到人体内的特定部位和器官,代替那些受损或非正常死亡的细胞,从而恢复机体功能。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肺脏已经严重受损,肺脏的呼吸功能无法维持,采用能分化成肺脏细胞的干细胞来修复和替代已经受损或死亡的肺泡细胞,將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而且,不只是新冠肺炎的严重患者可以采用,就连新冠肺炎治愈但又遗留严重后遗症的康复者也可以采用干细胞疗法来修复受损的肺脏,因此是一种理想的疗法。
上海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于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16日在北京佑安医院招募7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
在注射MSC后14天,评估7名患者肺脏的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
干细胞的作用

干细胞的作用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其作用广泛而且多样。
以下是干细胞的一些主要作用:
1. 治疗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并且能够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组织细胞。
因此,它们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力,例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多种器官的退化性疾病等。
2. 重建组织和器官: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等,因此它们可以用于重建组织和器官。
对于器官移植来说,干细胞的应用使得更多人可以获得合适的器官。
3. 药物测试和开发:利用干细胞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疾病特定的细胞,这对于药物测试和开发非常有价值。
通过使用干细胞,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疾病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进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效果。
4. 研究发育生物学: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不断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
这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胚胎发育的机制,并且对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进行研究。
总的来说,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够治疗疾病和重建组织器官,还能够推动药物开发和深入研究发育生物学。
它们的发现和应用对于促进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简述干细胞的应用

简述干细胞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中,干细胞被认为是革命性的科学突破,潜力巨大。
下面将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地介绍干细胞的应用。
首先是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
人体各个器官在受损或疾病时,通常无法自我修复,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恢复损伤组织的功能。
而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潜力,可以为受损的组织提供新的细胞,并且有望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组织。
例如,干细胞移植可以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心肌再生,恢复心脏功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细胞,用于治疗中风或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应用潜力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希望。
其次是干细胞在药物研发和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
在研发新药物时,干细胞可以作为模型细胞,用于测试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与传统的动物模型相比,干细胞更接近人体细胞的特点,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反应和副作用,有效节省研发成本和时间。
同时,干细胞还可以用于进行毒性测试,评估化学物质和药物对人体细胞的影响,为药物和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第三是干细胞在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干细胞可用于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例如,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退行性眼底病变,恢复老年人的视力;干细胞移植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帮助老年人恢复骨密度。
这些应用有望延缓老年人的生理衰老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是干细胞在美容领域的应用。
干细胞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美容治疗方案。
干细胞可以用于皮肤再生,改善皮肤质量和减缓皮肤衰老;干细胞也可以用于植发,帮助脱发患者恢复头发。
这些应用为美容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满足了人们对于美丽和自信的需求。
综上所述,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组织修复、药物研发、再生医学和美容等领域。
不仅为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健康、美丽的选择。
我们期待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推广,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干细胞临床应用成功病例

干细胞临床应用成功病例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在临床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被认为可以修复和再生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以下是一些干细胞临床应用成功的病例。
1.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病例
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经过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得到了恢复,白血病细胞得到了有效控制。
患者康复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2.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病例
一名患有严重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
通过将干细胞注入患者的受损脊髓部位,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并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恢复部分自主行动能力。
3.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病例
一名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
通过将干细
胞注入患者的心肌,干细胞可以促进心肌的再生和修复。
治疗后,
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心肌梗塞区域的心肌再生程度超
出预期。
4. 干细胞治疗退行性眼病病例
一名患有退行性眼病的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
通过将干细胞
注入患者的眼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视网膜细胞并修复受损的视网膜。
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光线的感知和辨识能
力较之前大幅提高。
总结来说,干细胞临床应用在多个疾病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上述病例表明,干细胞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
其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干细胞临床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十六专家对干细胞的推广及认可举例

十六专家对干细胞的推广及认可举例
1、干细胞实际应用领域拓宽
以往干细胞的研究重点在糖尿病、肝病、肾损伤、渐冻症、帕金森等领域,对于抗病毒领域的研究较少,从禽流感到新型冠状病毒中,干细胞的实际应用领域在逐步拓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作用增强。
2、干细胞的作用得到专家共识
干细胞的治疗作用一开始备受大众质疑,部分医疗工作者也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其效果得到医学界各领域人士的关注与肯定,干细胞得到了专家共识。
3、干细胞在重症医疗中初显锋芒
从专家的采访中透露,干细胞的应用对象为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在面对此次疫情,专家肯定了干细胞在重症医学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据悉,目前已有6个干细胞项目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中。
4、干细胞进一步受到国家认可
疫情防控,干细胞技术在科研攻关领域获得了国家和大众的关注!两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科技部的两位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了干细胞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由此可见,干细胞技术进一步得到国家的认可!。
举例说明干细胞的应用

举例说明干细胞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心脏细胞、肝细胞等。
因此,干细胞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10个干细胞的应用。
1. 治疗心脏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脏细胞,用于治疗心脏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心脏病患者的心脏中,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
2. 治疗癌症: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免疫细胞,用于治疗癌症。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癌症患者的体内,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治疗糖尿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中,可以促进胰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糖尿病症状。
4.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细胞,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体内,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疾病症状。
5. 治疗肝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肝细胞,用于治疗肝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肝病患者的肝脏中,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肝病症状。
6. 治疗骨折:干细胞可以分化成骨细胞,用于治疗骨折。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骨折部位,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7. 治疗皮肤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皮肤细胞,用于治疗皮肤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皮肤病患者的皮肤中,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皮肤病症状。
8. 治疗视网膜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视网膜细胞,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眼睛中,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视力。
9. 治疗关节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软骨细胞,用于治疗关节炎。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关节炎患者的关节中,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
10. 治疗脊髓损伤: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
研究表明,将干细胞注入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中,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脊髓损伤症状。
干细胞的用途和作用是什么

干细胞的用途和作用是什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自我复制产生大量原始细胞,并具备向特定细胞类型分化的能力,在组织修复、再生医学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的用途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
通过植入这些分化后的细胞,可以重建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实现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的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将神经干细胞植入患者的脊髓损伤部位,可以促进脊髓再生,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
2. 疾病治疗:干细胞的特性使其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一些难以治愈的退化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提取、培养和分化后再植入患者体内,可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此外,干细胞还可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望为很多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提供治疗方法。
3. 药物研发与副作用测试:干细胞可用于体外毒性测试和药物筛选,能够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将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可以模拟疾病状态,并测试潜在药物对细胞的影响,以预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
4. 基础研究:干细胞研究可以深入探究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解析细胞分化、增殖、自我更新等基本机制。
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理解,为疾病的防治和组织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5. 组织移植:植入外源性干细胞或通过诱导患者自身细胞转变为干细胞,可以为组织移植提供可行方案。
例如,通过将患者自身的皮肤细胞转变为干细胞,并再分化为所需的细胞类型,可以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器官和组织,避免由于免疫排斥等问题而导致的移植失败。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干细胞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和伦理等问题需要克服。
这包括干细胞的获取、分化控制、免疫排斥、肿瘤形成风险以及伦理审查等问题。
干细胞疗法:一种有前途的新冠治疗方法

干细胞疗法:一种有前途的新冠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细胞因子并通过调节细胞功能和下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炎性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反应。
因此,MSCs 可能是新冠(COVID-19)的潜在治疗方法,因为它们可以移动到受损的肺细胞并修复它们。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SARS-CoV-2) 引起的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病 (COVID-19) 已成为全球大流行病。
SARS-CoV-2 是一种RNA 病毒,具有用于基因组编码的糖基化刺突 (S) 蛋白。
COVID-19 可导致细胞因子风暴,患者通常有早期呼吸道症状和进一步的继发感染,这可能是致命的。
COVID-19已进入紧急阶段,但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
间充质干细胞(MSC) 是多能基质细胞,可引起抗细胞凋亡并修复受损的上皮细胞。
许多临床试验证明,MSC 疗法可能是 COVID-19 患者的一种潜在可行疗法,尤其是那些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或毒性。
核心提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成为全球大流行病。
但是,目前尚无针对 COVID-19 的特效药物。
许多先前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COVID-19感染患者的一个有希望的选择,未来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病 (COVID-19) 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于 2019 年 12 月在中国武汉首次发现。
COVID-19 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2 引起的,已成为全球大流行病。
已经确定 SARS-CoV-2 与 SARS-CoV-1 具有序列同源性,SARS-CoV-1 是在蝙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之一。
SARS-CoV-2 是冠状病毒科病毒的一种,包括α、β、γ 和δ 四种类型。
SARS-CoV-2、SARS-CoV-1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属于β组。
SARS-CoV-2 是一种RNA 病毒,具有用于基因组编码的糖基化刺突 (S) 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击疫情,干细胞能干点什么
作者:于紫月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12期
当前,抗疫之战到了攻坚阶段,面对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药物研发显然是“重头戏”之一。
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除了已经纳入诊疗方案的中医药、磷酸氯喹和恢复期血浆外,法匹拉韦、瑞德西韦和干细胞治疗也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关于干细胞治疗,现在已经有4例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出院,将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
自疫情发展伊始,带有“修复”“更新”等光环的干细胞技术就备受人们关注。
现阶段,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效?干细胞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系列研究表示,干细胞能够多向分化为组织细胞,替代衰老死亡的细胞。
此外,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分泌功能,能够分泌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节提升机体的整体活力,例如促进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应等。
干细胞技术治疗传染病及并发症在临床上早有应用。
此前,人们在H7N9禽流感治疗中便尝试过干细胞技术,且效果很好。
因此,目前国内数家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纷纷启动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
据科技部官方网站,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院自主研发了CAStem新型细胞药物,前期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目前研究团队已向药监局申请了应急审批,与有关医疗机构合作,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正在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院士王福生团队联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等单位正在开展一项名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招募患者测试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方案。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黄建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浙大一院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讨论,准备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应用干细胞治疗。
此外,还有多个有关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正在不断研发和试验中。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科研、医务人员迅速反应,人力物力大量投入,让干细胞技术有望成为此次抗疫的重要武器之一。
现阶段,多个单位并行研发,逐步进入临床试验,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虽进度不一,但都朝向同一个目标迈进。
干细胞技术抗疫的相关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那么,干细胞究竟如何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应用对象是否具有针对性?
笔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左为,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肺干细胞的研究,正在领衔研究前文提及的抵抗新冠肺炎通用型肺干细胞项目。
“现阶段,干细胞抗疫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改善重症患者的病情上。
”左为表示,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即治疗肺炎往往更关注抗病毒,想着如何把病毒尽快杀死。
但事实上,当病情进展到重症时,许多患者身体内的病毒活性已经很低了。
而真正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原因是,病毒感染过度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即引发“炎症风暴”,导致肺部出现炎性组织损伤,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重症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的状况,患上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炎症和损伤是当前重症患者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左为说。
肺部组织损伤让重症患者面临死亡、后遗症等风险。
在修复这些患者的肺损伤方面,干细胞被寄予厚望。
具体来讲,每个人体内都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干细胞,而对抗急性肺炎,则主要依赖于支气管基底层细胞(一种肺干细胞)。
肺脏是由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组成的复杂器官,当肺部出现
大规模损伤之后,位于支气管的支气管基底层细胞便会向受损的肺泡部位迁移,并筑成一道“屏障”。
该“屏障”一方面可阻挡免疫炎症细胞的攻击,另一方面也会逐渐分化形成新的肺泡。
左为告诉笔者,现阶段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研究的干细胞主要包括3类:间充质干细胞、肺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研究人员通常以注射的方式将干细胞产品输入动物实验对象或临床试验对象的肺部内。
“在不受外力的干扰下,如果重症患者自身的肺干细胞活性强,则肺功能恢复得快,预后好。
反之则恢复得慢,预后差。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外源补充肺干细胞的方式,保护和修护肺脏。
”左为说,肺干细胞可直接定向分化成肺脏功能细胞,而胚胎干细胞也可通过相应的诱导方式达到上述目的。
間充质干细胞虽不能诱导形成肺功能细胞,但可通过分泌若干免疫调节因子发挥潜在效用。
三者在临床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归结为控制炎症、修复受损两方面作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肺部的免疫微环境,减少炎症风暴引起肺功能衰竭的风险;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的潜能,可形成相应的功能细胞,再生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肺泡,从而达到组织修复、改善肺部纤维化的目的。
毋庸置疑,干细胞技术在治疗原理上完全能担得起“抗疫大将”之称,然而,真正广泛用于抗疫前线也许还需要一定时间。
左为强调,一种新药或新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科学原理支撑的前提下,用足够量的临床试验去逐步验证,临床效果才是核心原则。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沈银忠也持有相似的观点。
他表示,在尝试用干细胞治疗一类疾病的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动物实验,然后进行临床前研究,再进行临床研究……只有进行了充分地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后,才能大规模地进行使用。
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生物体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谜团。
我们对肺炎的发病机制、干细胞的详细作用机制等尚未完全了解,对于某些正向调节或反向调节机理、人为调控措施等尚未完全掌握,因此要在足够多的基础研究之上,大胆尝试,小心求证。
”左为说。
沈银忠表示,干细胞技术为人类攻克新冠肺炎等一类相对危险的疾病创造了一种选择,但不论哪种干细胞治疗技术,都应进行严格的研究和评估,证实其安全有效后,才能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