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七号”
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

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一,2023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的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的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二,2023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南极。
与之前的嫦娥三号、四号不一样,它除了携带月球车之外,还会有一个飞跃探测器,六条大长腿,能在月面爬行,也能利用火箭发动机进行反复飞行,像极了在海底生活的“帝王蟹”,据说它的使命是在月球南极找水。
三,按照我国载人航天计划,神舟16号载人飞船将会在2023年5月中旬发射升空。
四,2023年的时候,中国将要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要成功把中国航天员的脚印留在月球上。
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有1、3月5日14时01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银河航天02批6颗卫星和1颗暄铭星愿微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银河航天02批6颗卫星主要用于在轨验证多星联合工作、星座组网布置、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
搭载的暄铭星愿卫星是一颗6U遥感立方星。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0次发射。
2、3月17日15时09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遥感三十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遥感三十四号02星与已在轨的遥感三十四号01星及后续星形成组网运行状态,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满足对地观测快速重访需求,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1次发射。
3、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020年高考物理热点分析——“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20年高考物理热点分析——“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背景材料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这是继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后,人类探究太空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成就。
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分不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9月25日21时09分,火箭点火起飞,583秒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准确入轨,21时,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近地点200公里到远地点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飞船在椭圆轨道飞行第1至5圈,由于大气阻力的阻碍,每圈轨道降低近1公里,飞船远地点高度从347公里降为343公里,第5圈,飞船远地点点火变轨,抬升近地点,轨道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343公里圆轨道。
在高度343公里圆轨道下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26日4时04分,〝神州〞七号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26日16时9分,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开释伴飞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相伴飞行试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直至返回。
9月28日12时51分,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时期开始,17时36分,神舟七号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胜利完成.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再一次证明以我国科技人员所具备的强大创新能力,作为当代青年一代也必将激发起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我国科学的进展努力作出更大的奉献.二、考点链接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们在探究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是我国高科技进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神七的发射和运行与物理学的力、热、电、光、原知识有较大的联系,专门是与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紧密相联,〝神七〞将成为2018年高考命题的最大热点,高三复习和高考备考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三、例题分析例1.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
中国运载火箭(长征系列)发射记录

1 1970-04-24 酒泉5020 CZ-1 F-01 东方红一号173 LEO2 1971-03-03 酒泉5020 CZ-1 F-02 实践一号221 LEO3 1974-11-05 酒泉138 CZ-2 Y-1 F-01 返回式卫星0-0 1790 --- 失败4 1975-11-26 酒泉138 CZ-2 Y-2 F-02 返回式卫星0-1 1790 LEO 第1颗5 1976-12-07 酒泉138 CZ-2 Y-3 F-03 返回式卫星0-2 1812 LEO 第2颗6 1978-01-26 酒泉138 CZ-2 Y-4 F-04 返回式卫星0-3 1810 LEO 第3颗7 1982-09-09 酒泉138 CZ-2C Y-1 F-01 返回式卫星0-4 1783 LEO 第4颗8 1983-08-19 酒泉138 CZ-2C Y-2 F-02 返回式卫星0-5 1842 LEO 第5颗9 1984-01-29 西昌3 CZ-3 Y-1 F-01 东方红二号910 GTO 失败10 1984-04-08 西昌3 CZ-3 Y-2 F-02 东方红二号910 GTO11 1984-09-12 酒泉138 CZ-2C Y-3 F-03 返回式卫星0-6 1809 LEO 第6颗12 1985-10-21 酒泉138 CZ-2C Y-4 F-04 返回式卫星0-7 1809 LEO 第7颗13 1986-02-01 西昌3 CZ-3 Y-3 F-03 东方红二号917 GTO14 1986-10-06 酒泉138 CZ-2C Y-5 F-05 返回式卫星0-8 1800 LEO 第8颗15 1987-08-05 酒泉138 CZ-2C Y-6 F-06 返回式卫星0-9 1819 LEO 第9颗16 1987-09-09 酒泉138 CZ-2C Y-7 F-07 返回式卫星1-1 2076 LEO 第10颗17 1988-03-07 西昌3 CZ-3 Y-4 F-03 东方红二号甲1024 GTO 中星1号18 1988-08-05 酒泉138 CZ-2C Y-8 F-08 返回式卫星1-2 2129 LEO 第11颗19 1988-09-07 太原1 CZ-4 Y-1 F-01 风云一号A 757 SSO 01星20 1988-12-22 西昌3 CZ-3 Y-5 F-04 东方红二号甲1024 GTO 中星2号21 1990-02-04 西昌3 CZ-3 Y-6 F-05 东方红二号甲1024 GTO 中星3号22 1990-04-07 西昌3 CZ-3 Y-7 F-06 亚洲一号1247 GTO23 1990-07-16 西昌2 CZ-2E Y-1 F-01 澳星模拟星Badr-A 7338+70 LEO24 1990-09-03 太原1 CZ-4 Y-2 F-02 风云一号B 大气一号A/B 881 SSO 02星25 1990-10-05 酒泉138 CZ-2C Y-9 F-09 返回式卫星1-3 2080 LEO 第12颗26 1991-12-28 西昌3 CZ-3 Y-9 F-07 东方红二号甲1024 GTO 失败* 1992-03-22 西昌2 CZ-2E Y-1 F-00 澳星B1 GTO 紧急停机27 1992-08-09 酒泉138 CZ-2D Y-1 F-01 返回式卫星2-1 2592 LEO 第13颗28 1992-08-14 西昌2 CZ-2E Y-2 F-01 澳星B1 7597 LEO29 1992-10-06 酒泉138 CZ-2C Y-10 F-10 返回式卫星1-4 弗利亚2080+259 LEO30 1992-12-21 西昌2 CZ-2E Y-3 F-02 澳星B2 7615 LEO 失败31 1993-10-08 酒泉138 CZ-2C Y-11 F-11 返回式卫星1-5 2099 LEO 第15颗32 1994-02-08 西昌2 CZ-3A F-01 夸父一号实践四号1342+396 GTO33 1994-07-03 酒泉138 CZ-2D Y-2 F-02 返回式卫星2-2 2755 LEO 第16颗34 1994-07-21 西昌3 CZ-3 Y-8 F-08 亚太一号1385 GTO35 1994-08-28 西昌2 CZ-2E Y-5 F-03 澳星B3 7669 LEO36 1994-11-30 西昌2 CZ-3A F-02 东方红三号2232 GTO 中星5号37 1995-01-26 西昌2 CZ-2E Y-6 F-04 亚太二号--- 失败38 1995-11-28 西昌2 CZ-2E Y-7 F-05 亚洲二号3500 LEO39 1995-12-28 西昌2 CZ-2E Y-8 F-06 艾科斯达1号3288 LEO40 1996-02-15 西昌2 CZ-3B Y-1 F-01 国际通信卫星708 4594 --- 失败41 1996-07-03 西昌3 CZ-3 Y-10A F-09 亚太1A 1400 GTO42 1996-08-18 西昌3 CZ-3 Y-14 F-10 中星七号GTO 失败43 1996-10-20 酒泉138 CZ-2D Y-3 F-03 返回式卫星2-3 2970 LEO 第17颗44 1997-05-12 西昌2 CZ-3A F-03 东方红三号2267 GTO 中星6号45 1997-06-10 西昌3 CZ-3 Y-11 F-11 风云二号A 1369 GTO 02星46 1997-08-20 西昌2 CZ-3B Y-2 F-02 马部海3775 GTO47 1997-09-01 太原1 CZ-2C/SD Y-1 F-01 铱星模拟星667×2 SSO48 1997-10-17 西昌2 CZ-3B Y-3 F-03 亚太二号R 3746 GTO49 1997-12-08 太原1 CZ-2C/SD Y-2 F-02 铱42/44 667×2 SSO50 1998-03-26 太原1 CZ-2C/SD Y-3 F-03 铱51/61 667×2 SSO51 1998-05-02 太原1 CZ-2C/SD Y-4 F-04 铱69/71 667×2 SSO52 1998-05-30 西昌2 CZ-3B Y-5 F-04 中卫一号2917 GTO 中星5A53 1998-07-18 西昌2 CZ-3B Y-4 F-05 鑫诺一号2832 GTO 中星5B54 1998-08-20 太原1 CZ-2C/SD Y-5 F-05 铱76/78 667×2 SSO55 1998-12-19 太原1 CZ-2C/SD Y-6 F-06 铱88/89 667×2 SSO56 1999-05-10 太原1 CZ-4B Y-2 F-01 风云一号C、实践五号958 298 SSO 03星57 1999-06-12 太原1 CZ-2C/SD Y-7 F-07 铱92/93 667×2 SSO58 1999-10-14 太原1 CZ-4B Y-1 F-02 资源一号01星/SACI 1540 60 SSO59 1999-11-20 酒泉1 CZ-2F Y-1 F-01 神舟一号LEO60 2000-01-26 西昌2 CZ-3A F-04 中星22号2320 GTO 烽火一号01星61 2000-06-25 西昌3 CZ-3 Y-12 F-12 风云二号B 1372 GTO 03星62 2000-09-01 太原1 CZ-4B Y-3 F-03 资源二号SSO 01星63 2000-10-31 西昌2 CZ-3A F-05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315 GTO 第1颗64 2000-12-21 西昌2 CZ-3A F-06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311 GTO 第2颗65 2001-01-10 酒泉1 CZ-2F Y-2 F-02 神舟二号LEO66 2002-03-25 酒泉1 CZ-2F Y-3 F-03 神舟三号LEO67 2002-05-15 太原1 CZ-4B Y-5 F-04 风云一号D、HY-1A 950+368 SSO 04星68 2002-10-27 太原1 CZ-4B Y-6 F-05 资源二号SSO 02星69 2002-12-30 酒泉1 CZ-2F Y-4 F-04 神舟四号LEO70 2003-05-25 西昌2 CZ-3A F-07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325 GTO 第3颗71 2003-10-15 酒泉1 CZ-2F Y-5 F-05 神舟五号LEO72 2003-10-21 太原1 CZ-4B Y-4 F-06 资源一号创新一号1540+88 SSO 02星01星73 2003-11-03 酒泉2 CZ-2D Y-4 F-04 返回式卫星3-1 3800 LEO 第18颗74 2003-11-15 西昌2 CZ-3A F-08 中星20号2307 GTO 神通一号01星75 2003-12-30 西昌3 CZ-2C/SM Y-1 F-01 探测一号335 GTO76 2004-04-18 西昌3 CZ-2C Y-14 F-12 试验卫星一号NX-1 204+25 LEO77 2004-07-25 太原1 CZ-2C/SM Y-2 F-02 探测二号343 GSO78 2004-08-29 酒泉2 CZ-2C Y-12 F-13 返回式卫星3-2 3900 LEO 第19颗79 2004-09-09 太原1 CZ-4B Y-7 F-07 实践六号01组80 2004-09-27 酒泉2 CZ-2D Y-5 F-05 返回式卫星3-3 3800 LEO 第20颗81 2004-10-19 西昌2 CZ-3A F-09 风云二号C 1400 GTO 04星82 2004-11-06 太原1 CZ-4B Y-8 F-08 资源二号SSO 03星83 2004-11-18 西昌3 CZ-2C Y-15 F-14 试验卫星二号300余LEO84 2005-04-12 西昌2 CZ-3B Y-6 F-06 亚太六号4576 GTO85 2005-07-6 酒泉2 CZ-2D Y-6 F-06 实践七号LEO86 2005-08-02 酒泉2 CZ-2C Y-13 F-15 返回式卫星3-4 3900 LEO 第21颗87 2005-08-29 酒泉2 CZ-2D Y-7 F-07 返回式卫星3-5 3800 LEO 第22颗88 2005-10-12 酒泉1 CZ-2F Y-6 F-06 神舟六号LEO89 2006-04-27 太原1 CZ-4C Y-1 F-01 遥感卫星一号270090 2006-09-09 酒泉2 CZ-2C Y-16 F-16 实践八号3400 LEO 育种卫星91 2006-09-13 西昌2 CZ-3A Y-10 F-10 中星22A 2330 GTO 烽火一号02星92 2006-10-24 太原1 CZ-4B Y-16 F-09 实践六号02组93 2006-10-29 西昌2 CZ-3B Y-7 F-07 鑫诺二号5107 GTO 卫星失败94 2006-12-08 西昌2 CZ-3A Y-11 F-11 风云二号D 1390 GTO 05星95 2007-02-03 西昌2 CZ-3A Y-12 F-12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299 GTO 第4颗96 2007-04-11 太原1 CZ-2C Y-18 F-17 海洋一号B 442 SSO97 2007-04-14 西昌3 CZ-3A Y-13 F-13 北斗导航卫星No:1 2320 MEO M198 2007-05-14 西昌2 CZ-3B Y-9 F-08 尼日利亚一号5086 GTO99 2007-05-25 酒泉2 CZ-2D Y-8 F-08 遥感卫星二号ZDPS 2.5100 2007-06-01 西昌3 CZ-3A Y-15 F-14 鑫诺三号2320 GTO 中星5C 101 2007-07-05 西昌2 CZ-3B Y-10 F-09 中星6B 4516 GTO102 2007-09-19 太原1 CZ-4B Y-17 F-10 资源一号SSO 02B星103 2007-10-24 西昌3 CZ-3A Y-14 F-15 嫦娥一号2352 GTO104 2007-11-12 太原1 CZ-4C Y-3 F-02 遥感卫星三号105 2008-04-25 西昌2 CZ-3C Y-1 F-01 天链一号2475 GTO 01星106 2008-05-27 太原1 CZ-4C Y-2 F-03 风云三号A 2295 SSO 01星107 2008-06-09 西昌2 CZ-3B Y-11 F-10 中星九号4466 GTO108 2008-09-06 太原1 CZ-2C/SMA Y-1 F-01 环境一号SSO A/B109 2008-09-25 酒泉1 CZ-2F Y-7 F-07 神舟七号LEO110 2008-10-25 太原2 CZ-4B F-11 实践六号03组111 2008-10-30 西昌2 CZ-3B Y-12 F-11 委内瑞拉一号5050 GTO112 2008-11-05 酒泉2 CZ-2D F-09 试验卫星三号创新一号200 02星113 2008-12-01 酒泉2 CZ-2D F-10 遥感卫星四号114 2008-12-15 太原2 CZ-4B F-12 遥感卫星五号115 2008-12-23 西昌3 CZ-3A Y-20 F-16 风云二号E 1390 GTO 06星116 2009-04-15 西昌2 CZ-3C Y-3 F-02 北斗导航卫星2 3060 GTO G2117 2009-04-22 太原2 CZ-2C Y-19 F-18 遥感卫星六号LEO118 2009-08-31 西昌2 CZ-3B Y-8 F-12 帕拉帕—D 4100 GTO 略低119 2009-11-12 酒泉2 CZ-2C Y-21 F-19 实践十一号01星120 2009-12-09 酒泉2 CZ-2D F-11 遥感卫星七号121 2009-12-15 太原2 CZ-4C F-04 遥感卫星八号122 2010-01-17 西昌2 CZ-3C Y-2 F-03 北斗导航卫星No:3 3060 GTO G1123 2010-03-05 酒泉2 CZ-4C F-05 遥感卫星九号三星124 2010-06-02 西昌2 CZ-3C Y-4 F-04 北斗导航卫星No:4 3060 GTO G3125 2010-06-15 酒泉2 CZ-2D F-12 实践十二号126 2010-08-01 西昌3 CZ-3A Y-16 F-17 北斗导航卫星No:5 2300 IGSO I1127 2010-08-10 太原2 CZ-4C F-06 遥感卫星十号128 2010-08-24 酒泉2 CZ-2D F-13 天绘一号129 2010-09-05 西昌2 CZ-3B Y-13 F-13 鑫诺六号5100GTO 中星6A 130 2010-09-22 酒泉2 CZ-2D Y-11 F-14 遥感卫星11号ZDPS131 2010-10-01 西昌2 CZ-3C Y-7 F-05 嫦娥二号2480 LTO132 2010-10-06 太原2 CZ-4B Y-11 F-13 实践六号SSO 04组133 2010-11-01 西昌2 CZ-3C Y-5 F-06 北斗导航卫星No:6 3060 GTO G4134 2010-11-05 太原2 CZ-4C F-07 风云三号B 2300 SSO 02星135 2010-11-25 西昌3 CZ-3A Y-21 F-18 中星20A 2325 GTO 神通一号02星136 2010-12-18 西昌3 CZ-3A Y-18 F-19 北斗导航卫星No:7 2300 IGSO I2 137 2011-04-10 西昌3 CZ-3A Y-19 F-20 北斗导航卫星No:8 2300 IGSO I3 138 2011-06-21 西昌2 CZ-3B Y-20 F-14 中星10号5220 GTO 鑫诺五号139 2011-07-06 酒泉2 CZ-2C Y-25 F-20 实践十一号SSO 03星140 2011-07-11 西昌2 CZ-3C Y-08 F-07 天链一号2475 GTO 02星141 2011-07-27 西昌3 CZ-3A Y-17 F-21 北斗导航卫星No:9 2300 IGSO I4 142 2011-07-29 酒泉2 CZ-2C Y-24 F-21 实践十一号SSO 02星143 2011-08-12 西昌2 CZ-3B Y-19 F-15 Paksat-1R 5119.5 GTO 巴基斯坦星144 2011-08-16 太原2 CZ-4B Y-14 F-14 海洋二号SSO145 2011-08-18 酒泉2 CZ-2C Y-26 F-22 实践十一号04星SSO 失败146 2011-09-19 西昌2 CZ-3B Y-16 F-16 中星1A 5320 GTO 烽火二号147 2011-09-29 酒泉1 CZ-2F T-1 F-08 天宫一号8506 LEO148 2011-10-07 西昌2 CZ-3B Y-18 F-17 Eutelsat-W3C5400 GTO149 2011-11-01 酒泉1 CZ-2F Y-8 F-09 神舟八号8085 LEO150 2011-11-09 太原2 CZ-4B Y-21 F-15 遥感卫星12号、天巡一号SSO151 2011-11-20 酒泉2 CZ-2D Y-19 F-15 创新一号、试验卫星四号SSO 03星152 2011-11-30 太原2 CZ-2C Y- F-23 遥感卫星13号SSO153 2011-12-02 西昌3 CZ-3A Y-23 F-22 北斗导航卫星No:10 2300 IGSO I5 154 2011-12-20 西昌2 CZ-3B Y-21 F-18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 5200 GTO155 2011-12-22 太原2 CZ-4B Y-15 F-24 资源一号2100 SSO 02C 156 2012-01- 西昌3 CZ-3A Y-22 F-23 风云二号F 1390 GTO 07星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0年:中国研制出该国首枚火箭,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开端。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生的第一颗使用通信广播卫星。
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并在次年的1月5日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航天航空新闻稿2017-2022

航天航空新闻稿2017-2022“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和“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斗’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成为2017年的热点,同时入选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
1. 印度“一箭104星”发射创世界纪录2017年2月15日,印度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DSC)成功利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将1颗印度制图卫星-2D(CartoSat-2D)和103颗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将印度“一箭20星”的本国纪录和俄罗斯“一箭37星”的世界纪录一举提升到“一箭104星”。
2. NASA发现土卫二具备生命所需基本条件2017年4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全部条件。
NASA通过“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的长期探测以及“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远距离天文观测,确认了土卫二冰盖下存在全球性海洋、热液循环以及氢、二氧化碳等物质,具备了生命所需的基本条件——水、基本化学物质和热源。
NASA认为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
3. 美国举行首次“太空军旗”实兵演习2017年4月17日至20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在波音公司幻影工厂的虚拟战争中心举行了“太空军旗17-1”演习,这是美军首次针对空间对抗开展的航天部队实兵演习,以磨练航天部队的作战技能和攻防能力,检验新近实施的以空间攻防为主要内容的高级训练成果。
8月25日又完成了“太空军旗17-2”演习,形成了每年2次的制度化安排。
4. 美国卫讯-2卫星刷新单星通信容量纪录2017年6月1日,美国卫讯-2(Viasat-2)卫星发射成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等技术,最大通信容量达300Gbit/s,是迄今部署运行的单星容量最大的卫星系统。
随着互联网服务、移动宽带接入等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通量卫星(HTS)已成为通信卫星领域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类系统,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向。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0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
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
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〇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整理)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

隐藏▲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1996年前: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1996年 1996年后:1997年-1999年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未来任务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有效载荷名称发射起飞时间 (UTC+8/UTC+9)预定星箭分离轨道 发射地点1.长征一号不明 1969年11月16日17时4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失败第级制统程配器中发故障飞6秒地2.长征一号无载荷试飞 1970年1月30日 亚轨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3. 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 科学实验卫星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 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4.长征一号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1971年3月3日 20时15分 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5.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1) 1973年9月18日20时12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6.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2)1974年7月12日 21时2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7. 长征二号返回式遥感卫星 0–01974年11月5日17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败火陀控系中高导断裂导火飞姿失控制8. 风暴一号第1颗技术实验卫星31975年7月26日21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9. 长征二号甲第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11975年11月26日11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0. 风暴一号第2颗技术实验卫星41975年12月16日17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1. 风暴一号第3颗技术实验卫星51976年8月30日19时53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2.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6)1976年11月10日08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3. 长征二号甲第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21976年12月7日12时3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4. 长征二号甲第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31978年1月26日12时5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5.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7)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979年7月28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6.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第4颗技术实验卫星8)1981年9月20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7. 长征二号丙第4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41982年9月9日15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8. 长征二号丙第5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51983年8月19日14时0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9.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1月29日20时25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部分失败第三级发机二次燃失败,卫注入大椭近地轨道2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1. 长征第6颗返1984年9月12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成功二号丙回式遥感卫星0–6日13时44分100.3132°E22. 长征二号丙第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71985年10月21日13时0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3.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第1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6年2月1日20时37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3°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4. 长征二号丙第8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81986年10月6日14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5. 长征二号丙第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91987年8月5日15时3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6. 长征二号丙第10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11987年9月9日16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7.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一号)1988年3月7日20时41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87°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8. 长征二号丙第1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21988年8月5日16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9.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A星)1988年9月7日05时30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3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二号)1988年12月22日20时4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10.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1. 长征东方红二1990年2月4日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成功三号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三号)20时28分98°赤道上空102.0292°E32. 长征三号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香港)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3. 长征二号捆巴达尔A科学实验卫星(巴基斯坦)澳普图斯模拟卫星(澳大利亚)1990年7月16日09时40分顺行近地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28°14′44″N 102°01′38″E28.2455°N102.0271°E成功,澳图斯模拟星入轨后号失踪34.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二颗试验气象卫星(B星)1990年9月3日09时53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大气一号甲卫星大气一号乙卫星35. 长征二号丙第1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31990年10月5日14时1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36.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三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四号)1991年12月28日20时0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失败,第级发动机次燃烧提关机,卫注入大椭轨道。
中国首次成功进行火星探测航天事业的新发展

中国首次成功进行火星探测航天事业的新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的显著提升到载人航天的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
而最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迎来了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首次成功进行火星探测。
这一里程碑的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
一、火星探测任务的背景火星,作为地球之外最受研究关注的行星之一,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类的好奇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渴望,各国纷纷投入到火星探测的竞争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也不甘示弱,将火星探测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重要意义1. 提升国家软实力:火星探测不仅仅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更是国家软实力的展示。
中国的成功火星探测将进一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地位,展示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实力。
2. 探索太阳系的奥秘: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对于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其他行星是否适宜居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火星探测将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关于火星的数据和信息,推动人类对宇宙的深入认知。
3. 促进科技创新:火星探测需要航天器技术、通信技术、着陆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
中国的火星探测项目将在这些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4. 打破技术壁垒:火星探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克服空间远距离、大气层进入和离开、探测器的耐受力等多个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成功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进一步打破了国际航天技术的垄断。
三、中国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1. 火箭发射技术: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强大的火箭发射能力和高度精确的轨道控制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长征系列火箭具备了足够的发射能力,并能够精确送达火星轨道。
2. 着陆技术:在火星着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克服大气进入、减速降落、探测器的着陆稳定等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采用了降落伞+逆推软着陆的方案,成功实现了火星探测器的平稳着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技术研究 院为主研制 ,卫星 主要用于 科学试验 、国土 资源 普查 、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
科普公益小卫星 — 。 “ 希望一号 ”传 回首张照 片
,、
日前 ,中 国宇航 学 会宣 布 ,我 国首颗 科 普 公益 小 卫星 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重庆 、辽 宁 。其 中付 费数 字电视收 54 亿元 ,b2 o 年增加 1 .1  ̄o8 1 亿元 ,增长7 .9 2 88 %。 “ 望 一号 ” 已传 回首张 地球 照 片 。I 月 1 希 2 5日成 功发 射 的 入 2 .2
2 0 年 1 月9 0 9 2 日,中国在酒泉 卫星发 射 中心 用 “ 长征 二
号 丁”运载 火箭 ,将 “ 遥感卫 星七号 ”成功送入 太空预 定轨
道。
2 0 年 广播 电视 广告 收 入预 计 7 2 元 ,占总收 入 的 09 5亿 4 .2 52 %,比2 0 年增加 5 .7 08 01 亿元 ,增长71 %,广告 收入超 .5 过4 亿 元 的有 广东 、上海 、北 京 。其 中广 播广告 收入 7 .3 0 58 亿元 ,占广告 收入 的 i .9 00 %,比2 0 年增加32 亿元 ,增长 08 .7 45 %;电视 广告 收入 6 40 亿元 ,占广告 收入 的8 .8 .1 5 .3 69 %,  ̄ 2 0 年增 加4 .4 L08 48 亿元 ,增 长73 %。 .6 2 0 年有线 电视 网络收入预 计3 O 亿 元 ,占总收入 的 09 9 l 2 .2 35 %,比2 0 年增加 2 .1 元 ,增长58 %,有线 电视 网 08 15 亿 .2
空执行试验任务 。 据 了解 ,探 月 二期 工 程 ( 括 “ 娥 二号 ”和 “ 娥 努 力 ,各项 工作总体 进展顺 利 。
“ 娥二号 ”卫星是探 月二期工 程 的技 术先导 星 ,其主要 目 嫦 的是 为 “ 嫦娥 三号”任 务实现 月球软着 陆进行部 分关键技 术
络收入超过 2 亿 元的有广东 、江苏 、浙 江 、山东 。其 中有线 0 电视收视费 预计2 9 元 ,占总 收入 的 1 .8 6亿 61 %,b2 o 年增 ho 8 加 1 亿元 ,增长 76 %。有线 电视 收视 费超过 1 亿元 的有广 9 .1 0
“ 遥感卫 星七号 ”由 中国航 天科技 集团公司 所属 中国空
试验 ,并对 “ 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 高精度成像 。 据介绍 , 目前 , “ 嫦娥 二号 ”卫星突破 了地月 转移轨道
发射 、X频段 测控 、近 月捕获 、环月飞行 轨道控制 、深空测 1 1 月 2~I 日,2 1 年全 国广播影视 工作会议在 北京召 3 00
开 ,广 电总局 新 闻发言人 朱虹公布 了2 0 年 我国广播 电视事 09
系统正按计划进行 地面设 备改造和试验 。
2 0 年 ,全国有线广播 电视 用户预计 1 4 09 . 亿户 ,比2 0 7 08 年增加 了i 0 万户 ,增长 了61 %,增 幅超过1 0 00 .0 0 万户 的地区 有 辽宁 、江 苏 、山东。其 中 ,随着有 线 网数 字化改造 ,数字 电视用 户达6 9 万户 , 占全 国有 线广播 电视用户 的3 .3 19 56 %, 比2 0 年 增加 1 7 万户 ,增 长3 .4 08 62 69 %,是2 0 年数字 电视 06 用户 发展 以来 ,增 幅最 大 的一年 。增幅 超过 i 0 O 万户 的地 区 有江苏 、浙江 、湖北 、湖 南 、广东 ;付费数字 电视用户7 5 0 万 户 ,占全 国有线户数 的40 %,比2 0 年增; 2 6 .6 08  ̄ 5 万户 ,增长 U
任务均已实现验证。
航天科技集团 —。 o向边远地区水文站赠送卫星接收设备
, 、
1 3 月1 日,航天科技集 团在北京 向水利部赠送 1 套卫星小 0
2 1/一/ 0 0I 2总第9 期 l 5 1 7
“ 望一号 ”小 卫星 目 运转正常 ,在测光 仪配合 下 ,小卫 希 前
星携 带的轻型 宽视场彩 色CMO 相机进 行 了太空摄影 ,数据 S
下传正 常 ,图像清 晰 ,视觉效果 良好 ;无线 电通信 3 多个 国 0
家通联成 功 ; “ 圆地方 ”科学实 验摄影数 据下传 正常 ,图 天 像清 晰。至此 “ 希望一号 ”平 台和 全部载荷 测试正 常 ,三大
化 事业发 展突飞猛 进 ,文化 产业 逆势上扬 ,广播 电视 事业 、 产 业继续稳步发 展。 随着 村 村通 工 程 的推 进 ,2 户 以 上 自然村 采用 卫 星覆 0 盖 ,2 0 年全 国广 播 电视综合人 口覆盖率 比2 0 年分别增长 09 08
了03 和 02 个百分点 ,为9 .1 .5 .8 63 %和9 .3 72 %。
5 .2 。 70 %
2 0 年 ,广播 电视总收入预计 1 6 亿元 ,比2 0 年增加 09 65 08
《 遥感卫星七号 ”升空 = }“
8 亿元 ,增长51 %,总收入超过 I 0 2 .8 O 亿元的有北京 、上海 、 江苏 、浙 江 、广东 。实 际创 收收入预计 1 6 亿 元 ,占总 收入 47 的8 .1 8I %,比2 0 年增加 l 08 1 亿元 ,增长85 %。 6 .9
业产业发展 情况 。 2 0 年 ,我 国经济虽然 受到 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 ,但文 09
控通信 及高分 辨率立体相 机研制 等六项 关键 技术 。一年来 , 卫 星系统 已完成 关键技术 攻关 、正 样产 品的验 收工 作 ,正在 进行 整星总装 测试和大型 地面试验 验证 ;火箭正样 产 品 目前 正在 按计划生 产和试验 ;发射场系 统 、测 控系统和 地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