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邱莹中国电信宁德分公司【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正得到迅猛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
管理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力"的竞争。
一个企业无论现在拥有多少人才,一个人无论现在具备多少知识,都不能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赋予"学习力"之后,才能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
本文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剖析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性,从组织和员工两个层面,提出了企业在学习型文化建设和员工自我学习力培养的一些可借鉴思考。
【关键词】知识经济学习力可持续发展一、学习力是企业和个人“竞争”与“发展”的动力支撑,是本质竞争力“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已被认定为21世纪一条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普遍公理。
何为学习力?笔者理解,就是学习意愿、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的总称。
这是衡量一个人才质量,衡量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动态标准。
1.学习力是企业生命力和发展的源泉。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被《财富》杂志列为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到80年代有三分之一销声匿迹,到20世纪末更是所剩无几了。
这不仅反映了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产生淘汰传统产业的大趋势,同时也反映出部分企业不与时俱进被时代抛弃的必然性。
这在本质上应该是竞争力的体现,是人或组织在学习力上的反映。
但凡企业通过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等提高学习力的修炼,都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美国的微软、日本的松下,我国的联想、海尔等企业都是如此。
笔者认为,成功者的共同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提升组织和个人的学习力,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学习文化,能以最快速度学到新知识。
获得新信息;二是能迅速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信息转化成企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价值。
实践证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力的竞争,谁掌握了卓越的学习力,就能以卓越的创造力提升客户价值,并获得更多的利润。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量竺童鱼鱼。
知识就是力量’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赞颂科学理性的格言,正是由于知识的力量,世界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工业时代。
然而,我们现在又面临一个新的转型日寸期,知识逐渐取代工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一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在工业时代,知识的力量需要通过其他资源才得以实现,企业主要为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等而竞争,企业的竞争实力主要体现资本实力。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乃至社会的中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先管理好知识,企业的竞争实力主要体现为知识实力。
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结合起来,以核心竞争力思想作为基本战略管理思想来指导企业的的知识管理变革,这将是核心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获得竞争优势永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企业对如何追求竞争优势有不同的看法。
以波特的竞争战咯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
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到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其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胜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
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透口李思寰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 总第 3 9 ) 2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 JNG l CY I J
No7, 0 9 . 20 Toa .2 tl 3 9 No
【 章编 号】 10—0320) -06 0 文 0964( 90 09—2 0 7
论 企业核 心竞争力及其 培 育
响经营层 面的基 础上 ,经 营机 制的影 响力 进一步 向战略 层 面延 深 , 企业 文 化 、 本 优势 、 品差异 性
产力, 它涉及企业结构组合、 信息传递、 沟通协调 、 激励奖 惩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通过高效优质的内部运
社会经济环境; 需要 企业建立创新型和学习型文化 , 培育生态型文化 ; 需要运用知识 管理 , 进行市场营销创新。
【 键词】 核心竞 争力; 关 构成要素 ; 育途径 培 【 中图分类号 】 F7 20 【 献标 识码】 B 文
随着经济 全球化 时代 的到 来 , 知识 经济 的迅 速发展 ,
业发展选定 良好的方 向 ; 八是 企业 的响应 能力 。指企业对
外界重要事 件或机会或威 胁作 出有效 的反应 . 而保 持竞 从 争优势的能力 。 【 收稿 日期 】 090—8 20-50
王 维舟
( 黑龙 江宝泰 隆煤 化工集 团有限责任 公司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2 ) 5 0 1
【 摘
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 系 工程 , 以核心技 术能 力为基础的一个多层面、 统 是 多角度的构 成 。培育企 体
业核心竞争 力的关键在于创新 , 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形 成条件是 : 需要政府营造 良好的
企 业家才 能有 刨新 的动力 , 育核 心竞 争力 , 培 企业 家 自身
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分析

摘 要 :知 识 经 济 时代 .知 识 己 成 为 企 业 最 重 要 的 战 略 资
源, 谁拥 有 更 多、 更新的 知识 并能尽 快将知 识转 化 为生 产 力, 谁就 能在激烈 的市场竞 争 中获胜 .奄文是 以企业的核 心业 务为 实施 知识 管理 的 突破 口,提 高企业的 核心 业务
一
▲
图1 企业核心业务活动中的知识转 化
( ) 于 知 识 管理 的 企业 核 心 业 务 能 力 的 形 成 模 式 二 基
、
企 业核心业 务能 力的定义、 构成和支 撑要素分析
( ) 业 核 心 业 务 的 定 义 一 企
核心业务 能力 的形成 过程包括 以下几个 阶段 :一是个 人 知识向企业核 心业务知识 的转化 。个 人知识是形 成企业 核 心业 务知识 的基 础 , 也是形成企业核心业务能力 的知识 源 泉。 个人隐性知识 , 由于它隐含在个人头脑之中 , 并且很难用
语言 和文字清楚表 达 , 也很难传递给别人 。 因此 , 如何交流并 分享个 人隐性知 识 , 而形成企业 核心业务 知识 , 进 就成 了知 识管理 的关键 。团队是 一个 典型的知识交 流组 织 , 个人拥有 的隐性知识在业务 活动过程 中 , 通过 内部成员的相互沟通学 习, 化为团队知识 , 转 再通过 团队间的沟通 与交 流 , 转化为部 门知识 , 最终转 化为企业 核心业 知识 , 而企业核心业 务知识 反过来 又促进个人 知识 的更 新与扩展。 二是外部知识 经企业 学习与吸 收转 化为企业核 心业务 知识 。企业组织在 与外部环境 的交互过 程 中, 不断 吸取 、 学 习外 部 的新 知识 , 不断 扩充 和更新本 企业 知识 。企业 与外 部组 织 的合 作交 流 , 本 质上 说 是一 种知 识 的转 移 、 散 从 扩 和共享 。企业与外部 组织 的合 作可 以通 过建立知识联 盟的 方式 , 这种 方 式能 够 获得 其他 企业 的隐性 知 识 , 至 以直 甚 接获 取其他 企业 的核 心能力 , 以迅速形 成 自己的核心业 务
浅析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创新

1 企业 核心 能力 的概 念和 特征
企业 核心能力 是美 国经济 学家普 拉 哈 拉德与哈默尔最早提 出的、 他们认 为企业核
心 能 力 是 “ 业 开 发 独 特 产 品 发展 独特 技 企
密
生命的根 系就是企业核心 能力 。可以认为 ,
企业 的核心 能力是不同 的技术系统 、 管理系 统与知识系统的有机组合 . 是企业 在长 期经
收 穗 日期 :0 一明 一l 20I 4
的知识 。 内隐知识 与外显知识并不是完全孤
() 4 动态性。企业 核心 能力 是企业在长
立 的, 企业中的知识创新 就源于内隐知识与
( ) 特 性 。一 个 企 业 拥 有 的核 心 能 力 3独
新型企业 要能从企 业 内部获 取并创 造新 的 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 重新确定发现问题 、 解 决问题 的方式 , 主动去创造一个适 合 自身企
术 和发 明独 特营销手段 的能力 ” 。为 了使 核 心能力这 个概念 易于理解 . 普拉 哈拉 德与哈 默 尔在进 一步描述核 心 能力时提 出 了一 个 非常形象的 “ 树型 理论 , 他们把企业 比喻为
() 1 客户 的价值性 :核 心能力是企业独
因此 , 当它们发生变化时 , 企业核 有的 竞争能 力 ,它必 须为客 户提供有 效价 度相关的 。 值。 核心 与非核心就在于它们能否为客户带 心能力就面临再 培育 和提升 的问题 , 企业 核 来利益 ,以海 尔和长虹为例 ,两者 同是电器 心 能力 的这种动 态演变是一 种客 观必然 规 企业 . 尔的核心能力是其五星级 的销售和 律 。 海 服务体系 . 而长虹的核心能力则是它的低成
一
应该是独一 无二 的, 没有被当前和潜在 的竞 业生存 的环境 。 企业从 内部获取并创造 新知 争对手所拥有。 独特性还要求核心能力具有
基于企业内知识共享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

◆
略性的知识和 管理性的知识等。而这 些知
识是 以企 业中的人 为核心的 ,也 只有通过
中图分类号 :F 7 . 文献标识码 :A 2 07
察力 的动态组合 ,该组合的框架可 以不断
企业 中最重要 的资源—— 人才能使这 些知 识 发挥其应有 的效用。企业的核 心能 力是
异化 、 性化 、 个 网络 化 和 速 度 化 。 此 背 景 在
对人 的管理 ,也是通过人来管理。所 以以 人 为核心整合企业 的知识资源可培育企业
的核心能力。
呢?是企 业的知识 ,关键是企 业的默会知
识 (a ik o e g 这种默会知识从某 tct n wl e) d 种 角度上说 , 是不可言传 , 而只可意会的。 这也说 明默会知识具有 “ 因果关系不 明确
知 识 共 享 视 角探 索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的 培
育途 径 。
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 ,它起源 于
并 且 作 用 于 知 识 的 人 们 的大 脑 。 ( a e to t rs k 9 8) P v np n &Pu a l 9 。 这说明知识
的表现形式包括经验 、科学 、技术、信 息 等 ,知识是经验 ,价 值观洞察 力及信息 的
人 力资源是企业 中最重要 的资源 。知
识 的初始载体是人脑 ,即知识起源于人们
难 以模仿 性。容易模仿的东西会很快
失去竞争优势 。不易模仿性实际上是一种
的大脑 ,是人 的脑 力劳动或智力劳动 的产 物。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靠人来进行 白; 勺 企业经营 的各种要素是在主动参与经营的
动态组合。保 罗 ・ 罗默教授 认为知识是经
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研究

术人 员的社会 资本; 管理者 的社会 资本 领
导者 的社会 资本 。
2基于企 业边界维度 的企 业社会资本 分类 。由于组 织同时拥有 内部和外部两类
关 系 网络 ,因 此 ,依 据 企 业 的 边 界 ,企 业
核 心 能
知 识 经 济 时代 ,知 识 资 本 将 替 代 物 质
社会资本可 以划分 为: 企业 内部社会资本 企业外部社会 资本。前者来 自于组织成员 之间 的联 系 ,后者 则来 自于企业与外部利
用 不 仅 是 认 知 的 过 程 , 而 且 是 社 会 化
综上所述 ,企业的社会资本是指那些
能 够 被 企 业所 控 制 的 ,有 利 于 企 业 实 现 其 目标 和 实 现 目标 活 动 的 ,嵌 入 于 企 业 网 络
结构 中显在 分 类 二
力 研 究
知识资本 是企业拥有或者 控制的 、能 够 为企业 创造价值和构建 持续 竞争优势的 知识形态的资本 。 知识 资本 由人 力资本 、 社 会资本 与结 构资本组成 。其 中人力资本指
组 织 成 员个 人 的能 力 、 识 、 知 技术 、 验 等 经 的总和 , 主要 体 现 为个 体 知识 、 会 资 本 指 社
在 企业 内部 , 在 三种 知 识 形 态:个 体 存
识 资本的 创造和 利用 不仅是认 知 的过程 ,
而且是社会化 的过程 社会 资本从结构 、 关
系 和认 知 等维 度 影 响知 识 资本 的运 作 过 程 ;从社会 资本理 论看 ,企业知 识资本 的 形成过程是借 助社 会资本进行企 业知识创
共 同利 益 的 一 些 社 会 组 织 特 征 : 网 络 、 如 规 范和社会信 任 ( 立根 , 0 7 姚 2 0 ;陈 建 勋等 , 2 0 ;周 小 虎 、陈 传 明 ,2 0 09 0 4o
企业核心能力如何提升

企业核心能力如何提升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管理科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
那么企业核心能力如何提升?中央提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经过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目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已经脱困,但总的情况还不尽人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于2000年10月11日经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心愿。
该《建议》要求,“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
根据《建议》的精神,笔者认为“十五”期间,我国大中型企业应该在已脱困的基础上,适应对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抓好扭亏增盈工作,提高经济效益,把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作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所谓核心能力概括起来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一、二个或几个环节上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并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核心能力通常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
前者能使企业发现或找到能够创造的一流优势的业绩或模式,来源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创新,并能导致一系列的发明。
企业开发这种能力需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子。
后者是因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由于前线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前线人员有极大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创造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集体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工作组织方式与价值提供方式。
l990年,美国学者帕沃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中,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后,在中外管理界已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管理新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罗晓钟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
技术经济性:企业核心能力既包含技术内容又含有经济内容。
单纯的发明创造只是技术性的东西,只有当它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转化为企业的技术能力。
渐进性:企业的技术能力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逐步形成的。
与一些非关键性技术或通用技术不同,是无法在市场上用金钱买到的。
动态性: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企业间竞争激烈。
企业只有与科技保持同步,甚至领先才能使企业核心能力保持不衰,否则其长时间形成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就会丧失。
整体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能力、设计、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
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还与企业经营理念、员工的精神状态、道德标准等非技术因素有密切关系。
持久性和衍生性: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于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
质量,降低产品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促进效益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不仅是现时的,而且具有长远性。
同时,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后,可在相关的领域衍生出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已的系列产品族,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核心能力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提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知识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的更新和提高,依赖于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源泉将从原有的物的形态,转向那些无形的知识形态,只有那些能实现知识快速发明、创造和使用的组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从知识观考察,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特有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知识,学习是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的核心。
巴顿(Dorothy Leohard-Batton)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
核心能力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被其它企业所模仿。
因此,企业为实现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能力的持续积累为条件。
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技能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三、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企业能力特别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几条途径:
1、学习:学习通常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和隐性知识的学习。
显性知识的学习,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懂得并去运用这些知识。
虽然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但它是企业生存并跟上社会进步所必须的。
企业可以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并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活动中去,从中可生成企业部分的核心能力。
过程学习,即向经营活动学习。
不同的企业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从类似的经营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不同的。
这些经验教训大部分是方法类的知识,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
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表现。
通常这种方
式学到的知识对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有意义,所以应该通过内部交流或者其他形式来扩大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
2、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归纳、积累、存贮和使用的全过程。
由于在经济知识时代,企业外部各种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快,企业需要从庞大的外部知识环境中挑选出企业发展可能需要的各种知识。
企业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都应该与企业保持一致。
企业要鼓励员工把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为知识管理部门要把员工各自拥有的知识集成为过程的知识。
知识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知识的专门管理机构,学习活动的组织也是其重要任务,学习活动包括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经验交流会等。
3、人才的积累: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因为企业的员工部分地充当了核心能力的承担者。
企业内部员工能够较好地知道企业拥有哪些核心能力,价值多大和运用的可能性多大。
企业要特别加强对高水平人才的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