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临床术后疼痛治疗应用研究
音乐疗法减轻烧伤换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并按护理常规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指导和交待注 意事
项 , 绍 换 药 的具 体 过 程 。换 药 前 及 换 药 毕患 者 均 填 写世 界 介 卫 生 组织 疼 痛 程 度 分级 表 嘲 S i le gr 等 编 制 的焦 虑 及 p eb r e d 状 态 问卷 表 (sA ) 中 的 问题 , 由护 士监 测其 血 压 及 心 —I 并
( >0 0 ) P .5 。
或 情 景 下 的 焦 虑 状 态 。分 数 越 高, 焦 虑 程 度 越 重 。 分 数 在
2  ̄3 0 9分表 示 轻度 焦 虑 ,0 5 4  ̄ 9分表 示 中度 焦 虑 ,0 8 6  ̄ 0分 表 示重 度 焦 虑 。
1 22 2疼痛 评 定 标 准 :疼 痛 按世 界 卫 生组 织 疼 痛 程度 表 分 .. .
2 2 两 组 患者 疼 痛程 度 比较 见表 2 . 。
表 1 两组患者换药前 /毕 s —Al评分、 血压S ' 率变化比较 Db
通讯作者 : 袁琴芳, 本科, 副主任护师, 科护士长, 从事临床管理工作
中国美容医学 2 1 0 0年 l 】月第 l 卷第 1 期 C ieeJunl f etei Meiie o.00V 1 9N .1 9 1 hns ra o A s t dcn. v2 1 .o. .o1 o h c N 1
爱 的音 乐 , 量 的大 小 以 患者 感 觉 最 佳 为 宜 , 音 在播 放 的 同 时
过 音 乐转 移 患 者 的焦 虑 、 安 情 绪 , 交 感 神 经 的 兴 奋 性 降 不 使
低 。 年 来 , 近 随着 整 体 护理 的开 展和 多元 化护 理 概 念 的不 断
对 患者 进 行 语 言 诱 导 , 会 患 者怎 样 集 中 注 意 力与 音 乐 产 生 教 共 鸣 。患 者欣 赏 音 乐直 到换 药 结束 。换 药前 及 换 药 毕 由患 者 填 写数 字 评 分 法 疼痛 程 度 测 量 表 及焦 虑状 态 问卷 表 , 由护 并 士 为其 监 测血 压 及 心 率 , 料收 集 后 , 行 统计 学 分析 。 资 进
音乐疗法:音乐对健康的益处

音乐疗法:音乐对健康的益处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不仅能够触动人心,还能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手段,已经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健康的益处,以及它如何作为一种疗法被应用。
首先,音乐能够调节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而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
研究表明,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降低压力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与我们的生理节律相协调,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其次,音乐疗法在疼痛管理方面也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
音乐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感知。
在手术前后,音乐疗法被用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有助于术后恢复。
此外,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定期的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音乐还能促进认知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刺激,帮助他们保持大脑活力,延缓认知衰退。
音乐活动,如唱歌或演奏乐器,能够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认知障碍的患者,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帮助他们改善认知功能。
此外,音乐疗法在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也有所贡献。
音乐的节奏可以与呼吸和心跳同步,有助于调整呼吸模式,降低心率,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疗法还被用来改善睡眠质量,通过放松身心,帮助人们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最后,音乐疗法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法。
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或药物,只需要音乐和倾听者的参与。
音乐疗法可以在家中、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易于接受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在多个领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改善情绪,管理疼痛,促进认知功能,还能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疗法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五行音乐疗法对全麻术后患者疼痛及情绪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全麻术后患者疼痛及情绪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1-15T09:41:10.87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7期作者:邱敏燕梁柳英[导读] 对于全麻手术病患而言,其在术后往往会出现疼痛等不适感,进而对其病情的康复造成了不利影响[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复苏室广东广州 520000)【摘要】目的:研究五行音乐疗法用于全麻术中对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与缓解负性情绪的干预作用。
方法: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全麻手术病患120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两组。
实验组采取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心理情绪、V 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术后3d SAS评分(38.24±3.61)分、SDS评分(39.11±2.65)分,优于对照组(44.97±3.85)分、(45.68±2.97)分,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术后3d V AS评分(2.61±0.85)分,比对照组(3.74±0.91)分低,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33%,比对照组85.0%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于全麻术中运用五行音乐疗法,利于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负性情绪的缓解,及满意度的改善。
【关键词】疼痛程度;全麻手术;五行音乐疗法;情绪【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7-0186-03对于全麻手术病患而言,其在术后往往会出现疼痛等不适感,进而对其病情的康复造成了不利影响[1]。
尽管,通过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但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比较容易出现血压降低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甚者亦可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危及生命健康[2]。
为此,临床有必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为全麻手术病患寻找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音乐疗法涵盖了心理学、音乐与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转移,从而有助于减轻其疼痛感,而五行音乐疗法则能根据患者的内脏节律施加音乐,以对其机体内环境进行调节,并能通过和机体产生共鸣的方式对心理与生理进行刺激,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体验,提高心态稳定性[3]。
音乐疗法在手术室应用研究的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音乐疗法在手术室应用研究的文献分析郑霞,蔡俊萍,张雅丽,邢玉琴C 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sic therapy in operating room:literature review∥Z heng X ia,Cai J unping,Z hang Y ali,X ing Y uqin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在手术室应用现状,了解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方法以“手术室”、“音乐”为关键词,检索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三大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关于音乐疗法应用于手术室的研究文献,对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的32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32篇文献中,耳机音乐干预13篇,背景音乐干预19篇;涉及到局麻、硬膜外麻醉、腰麻等非全身性麻醉方式,包括子宫、甲状腺、乳腺、眼部等中小型手术。
文献证实,音乐疗法可以稳定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能减轻疼痛,缓解焦虑症状。
音乐疗法的干预方式及音乐种类选择存在差异,效果评价标准不一。
结论音乐疗法的干预方式及音乐种类选择存在较大的不同;效果评价标准不一降低了同类研究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可从严格的实验设计、客观的评价指标、可控的干预技术、标准的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手术室; 手术患者; 音乐; 应用研究; 文献分析中图分类号:R47;G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1)04-0087-03 D OI:10.3870/hlx zz.2011.04.087 音乐疗法是根据音乐的构成,确定为患者提供一定的音乐种类,以帮助患者达到生理和情绪的统一、和谐的一种自然疗法。
我国传统中医经典《灵枢·经别》第11篇云“人之合于天道,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并认为五音入五脏,可动“五脏之气血”,“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
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医家就对音乐疗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音乐疗法在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关 键 词】 手 术护理 ;音 乐疗 法 ;临床应 用
析[ J 】 . 中国 医药 指南 , 2 0 1 2 , 1 0 ( 3 4 ) : 6 7 8 — 6 7 9 . [ 4 ] 王 慧荣 . 6 0 例 大学 生功 能失 调性 子官 出血分 析 与护理 [ J ] . 护理 实 践与研 究, 2 0 0 9 , 1 7 ( 6 ) : 4 4  ̄6 .
情况 回顾 分析 ,并将 回顾结果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 我 院在2 0 0 9 年8 7 ] 至2 0 1 2 年4 月 间收 治 的8 9 例 手术 患者 ,其
意义 ( P >O . 0 5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有统
计学 意义 <0 . 0 5 )。
机 分 为 两组 ,观察 组 4 5 例 ,对 照 组 4 4例 ,给 予 两组患者 实行 常规 护理 ,观 察 组患者 在手 术前 、手 术 中、手术 后播放 其喜 欢 的音 乐 ,对 比 两组 患者 的 术 中麻 醉 药用量 、焦 虑 水平 、 术后 疼 痛情 况 。结 果 观 察 组患者 术 中应 用 的咪 唑 安 定剂量 显著 少于对 照组 ,而且 患者 的焦 虑 水 平 较低 ,疼 痛分 级 显著低 于 对 照组 , 治疗 效 果显著 。结 论 音 乐疗 法 的干 预 方 式及 音 乐种 类选择 存在 较 大的 不 同;效 果评价 标 准不一 降低
音乐疗法干预缓解手术疼痛的研究进展

、
、
、
、
n
d
o
a
r o a
d
e
址
o
o u
g h
in
th
e
tn
e
v a
l
to o
a
l
:
R
e s
l u
si e
t s: t th
a
musie
h
e
t
h er a Py h
s
go
d
n
玉
n o
o
n to
Pa
r e
l i
s
e
f
Su
i
b
e e
k
n w
f
,
mei d
ea
ea
l
i
ta
城
t
n
i
m
e
叮
u m
音 乐 是 由音 调 音量 节奏 和 旋律等组 合 而成 的一 种 动 听 的 声 音
。
、
、
低产妇在 分 娩过 程 中及分 娩后 的镇痛效果也很 明显
二 音 乐疗 法 的 国 内研 究 现状 我 国 最早创立 培 养 音 乐 治 疗 方 面 的人 才是在
,
川。
音 乐 疗法 它 是 科 学 及系 统 的 运 用 音 乐 的特 性 使 病人 生 理 与
,
、
心 理 改变 的一 种治疗 方 式
、
l[ ]
。
英 国 阿姆 司 特朗 医 生 曾这 样说 过 音
:
, ,
19 8 8
年 由 中国
乐 具 有 提 高兴致 镇静 止痛 减 轻 焦 虑 治疗 疾 病 的作 用
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心理、医学相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音乐主要是以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采用音乐特有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使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专门的设计音乐行为,从而达到消除患者的心里障碍,使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音乐疗法的作用生理作用:音乐是由不同的性质的谐振组成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音乐可以人体内的呼吸、心率、脉搏、心律以及血压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产生物理上的共振。
这种共振主要是指物体固有的频率与外界频率的吻合而产生一种现象,当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和音乐的震动相吻合时,人体内的各种性质的律动将会产生音乐中的共鸣,因此,人体对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音乐中不同旋律、速度以及音色、音调会让人体产生共振,从而使人体内的器官协调一致,不仅可以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通过音乐,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功能,从而消除或者改变威胁人体的机制。
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功能1。
并且通过国外进行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减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以及皮肤的温度升高、血管增加等等,促进人体内稳态。
从而减少人们焦虑、紧张,使身心得到放松。
心理作用:音乐的作用主要是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的不同或者变化,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魅力,音乐与医学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正是由于这种魅力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的想象、记忆、等各种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获得宣泄和释放,使人们积极的心情得到强化、从而消除人体内不良的情绪,解除人体心理紧张或者扭曲,从而起到自我治愈的机会。
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应用音乐疗法的方式: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分为主动性音乐治疗方式和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2种,主动行音乐治疗方式主要是指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如听音乐、唱歌、读歌词或者使用乐器等措施,被动性音乐治疗临床上又被称为感受性音乐治疗方法,感受性音乐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以倾听为主,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音乐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式。
研究音乐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三大特性

研究音乐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三大特性引言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音乐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式。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
本文将探讨音乐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以及三大特性。
医疗条件音乐疗法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以下是一些医疗条件,适合使用音乐疗法进行治疗:1. 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症。
2. 精神方面的困扰,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3. 神经方面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九大应用音乐疗法可应用于以下九个方面:1. 心理治疗:通过音乐让患者展露内心感受,促进情绪释放和思维整合。
2. 情绪调节:通过音乐来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
3. 疼痛管理:音乐能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促进舒缓和放松。
4. 康复治疗:音乐能够促进运动恢复和言语能力的提高。
5. 自我意识增强:音乐激发患者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增强自信心。
6. 社交技能提高:音乐有助于改善社交技能,增强人际交往。
7. 认知提高:音乐疗法可以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和研究能力。
8. 童年发展:音乐有助于儿童的感官发展、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
9. 临终关怀:音乐能够给予垂危患者一种宽慰和放松的感觉。
四大类型音乐疗法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型:1. 偶发性音乐疗法:通过欣赏和聆听音乐来获得治疗效果。
2. 被动性音乐疗法:患者在被治疗师带领下接受音乐治疗。
3. 互动性音乐疗法:患者参与音乐演奏、创作和表演,与治疗师一同进行。
4. 主动性音乐疗法:患者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或演奏乐器。
三大特性音乐疗法具有以下三大特性:1. 情感激发:音乐能够唤起患者的情感,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2. 节奏感知:节奏感知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协调和身心平衡。
3. 音乐记忆:音乐能激发对患者过去记忆的回忆,促进认知恢复。
结论音乐疗法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创建适合患者需求的音乐环境,音乐疗法可以改善身心健康,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疗法在临床术后疼痛治疗应用研究作者:马想明姬银明王清珍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19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比单纯使用术后静脉镇痛组(P组)与PCIA合用音乐疗法组(PM组)对PCIA患者疼痛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不包含神经外科病人),ASAI—II级,无精神语言交流障碍,年龄18—59岁之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每组30例。
P组单纯应用PCIA,PM组应用PCIA和MT。
两组患者均在全麻苏醒后30分钟(min)使用PCIA,两组均以2u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芬太尼,PM组同时于手术结束时4小时(h)、12 h、 30 h、48 h时进行MT,每次30 min。
记录患者的VSA评分分别于术后4h、12 h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
两组患者48h后随访是否有PCIA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
结果:与P组相比,(1)PM组患者体内NE含量明显低于P组;(2)48h后PM组患者体内NE含量下降幅度大于P组;(3)PM组患者VSA评分及PCIA相关并发症优于P组;(4)PM组患者对PCIA的满意程度要高于P组。
结论:PM应用能为术后提供更完善的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PCIA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这种多模式术后镇痛(MA)方法要优于单纯使用PCIA。
关键词:音乐疗法,术后静脉镇痛,临床研究术后疼痛损害病人心理及精神状态,产生忧郁及恐惧心理,可反射性地刺激交感神经和丘脑部,使体内儿茶酚胺及各种异化激素的分泌亢进,体内水分和钠潴留,使代谢和氧耗增加,导致异化亢进、负氮平衡出现术后疲劳,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疼痛,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增加[1-2],充分有效术后镇痛对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术后疼痛治疗的局限性在于术后治疗疼痛是以外科医生为主,对于有成熟经验的术后镇痛(Postoperative analgesia,PA)往往程序化、直觉思维甚至不进行任何临床思维而处理疼痛。
“人性化”医疗模式要探索新的临床思维,运用多模式镇痛(Multiple analgesia,MA)方式,以提高临床PA疗效。
PA治疗类属于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分类中的“急性疼痛”(Acute pain,AP)的范畴。
IASP最近认为PA治疗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治疗理念,提倡平衡镇痛(Balanced analgesia,BA)和MA互补模式进行治疗,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近年来PA治疗趋向于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甚至有人提出“无阿片类药物镇痛(Opioid-free analgesia,OA)”的目标[3]。
音乐疗法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在许多医疗条件下被证明是有效的,能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压力、疼痛和意识方面的尴尬经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与围手术期压力、疼痛和意识有关尴尬经历。
音乐能强烈地唤起和调节情绪和情绪,伴随着心脏活动、血压和呼吸的变化。
最近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音乐诱发情绪能影响心脏区域活动,反映在心电图振幅模式。
在心脏病患者(类似于其他患者组),音乐可以减轻疼痛和焦虑,与较低的HR和较低的血压有关 [4-5]。
音乐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使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onrepinephrine,NE)释放减少,继而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减慢,皮温增高,同时,音乐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抑制作用,提高脑垂体内脑啡肽浓度,继而使疼痛减轻。
本研究根据术后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of analgesia, PCIA)组(P组)与PCIA合用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组(PM组)的特征设计,在本以PCIA为基础的PA治疗中,通过PCIA与MT联合应用,并与单纯应用PCIA的患者进行比较,以观察此方法能否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PA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不包含神经外科病人),ASAI—II级,无精神语言交流障碍,年龄18—59岁之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每组50例。
P组单纯应用PCIA,PM组应用PCIA和MT。
两组患者均在全麻苏醒后30分钟(min)使用PCIA,两组均以2u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芬太尼,PM组同时于手术结束时4小时(h)、12 h、 30 h、48 h时進行MT,每次30 min。
记录患者的VSA评分分别于术后4h、12 h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体内NE含量。
两组患者48h后随访是否有PCIA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
1.2研究方法1.2.1; PCIA组; ;本组单纯应用PCIA,患者在全麻苏醒后30分钟(min)使用PCIA,以2u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芬太尼,记录患者的VSA评分分别于术后4h、12 h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
在48h后随访患者是否有PCIA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
将所取得的血清标本离心后取上清液1ml,先冷冻于--20℃以下的冰箱中储藏,待用时取出融化检测。
1.2.2; PM组; 本组应用PCIA和MT。
患者在全麻苏醒后30分钟(min)使用PCIA,以2u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芬太尼,同时于手术结束时4小时(h)、12 h、 30 h、48 h时进行MT,每次30 min。
记录患者的VSA评分分别于术后4h、12 h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
在48h后随访患者是否有PCIA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
同时将所取得的血清标本离心后取上清液1ml,先冷冻于--20℃以下的冰箱中储藏,待用时取出融化检测。
1.3观察指标1.3.1; NE的变化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在两天后体内NE的变化情况,根据体内NE的变化情况判断疼痛缓解情况。
1.3.2; VAS的变化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在两天后VAS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在两天后VAS 的变化情况判断疼痛缓解情况。
1.3.3; PA相关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在两天后PA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在两天后PA 相关并发症情况,判断疼痛缓解情况。
1.3..4; 患者PA治疗的满意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在两天后PA治疗的满意情况,根据患者在两天后患者PA治疗的满意情况,判断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
1.4 数据处理各研究数据应用SPSS31.0统计软件处理,对各资料进行正态性及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刻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Feshier确切概念法。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精神状况、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使用PCIA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NE变化情况两组患者与第一天使用PCIA相比,体内NE有变化;同时PM组患者体内NE明显低于P 组患者,而且PM组患者体内NE下降幅度明显大于P组。
两组患者体内NE变化情况见以下图表:2.4两组患者PCIA相关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PCIA后在第二天调查了解了解与使用PCI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用PCIA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针状。
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PM组患者使用PCI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要低于P组使用PCIA的患者。
两组患者使用PCIA相关发并症的情况比较见以下图表:2.7两组患者对使用PCIA满意情况比较在临床术后疼痛治疗过程中,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使用术后镇痛治疗的满意情况发现,PM组患者对使用术后镇痛治疗的满意情况明显高于P组患者对对使用术后镇痛治疗的满意情况。
两组患者对使用PCIA满意情况比较资料见下面的图表数据:3.讨论音乐不仅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而且不同的音乐还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优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视野开阔;雄壮、激昂、奔放有力的音乐会使人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音乐能刺激大脑皮层减少应激相关的激素,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对改善情感产生积极作用。
音乐疗法一方面通过分散注意力来缓解疼痛,一方面通过影响情绪和情感来改善疼痛的情感维度[6]。
机体周围器官对体内、外事件的一系列自动的反应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反映。
在情绪活动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在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这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些变化,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氧,呼吸会加快,肝脏也会输出更多的糖进入血液。
为了把血液送给大脑和骨骼肌肉,消化系统的供给减缓,瞳孔放大,唾液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这一切都说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人们的激情提供了生理的燃料。
在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
血管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降低,情绪的强度也随之逐渐下降。
机体内分泌腺的改变和集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一起,是情绪周围反映的机制。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引起不同的内分泌腺的变化,体内激素的改变各有特点[7]。
音乐的治疗功能,另一方面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
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
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音乐旋律也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呔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医学实验证明,音乐会影响脑部血液的循环,有的音乐会增加脑部的血量,使血液活动顺畅;有的相反,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缓和外界的刺激。
通过音乐疗法这种认知行为干预治療,去除负性心理因素,矫正病人负性自动想法和伴有的行为,而且使其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也得到改变,从而建立正性心理因素,加强机体自身的疼痛调节机制,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疼痛治疗的生活质量[8]。
音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通过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两个途径实现的。
交感神经系统与疼痛感受系统偶联的受体机制表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NE)a受体是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MP)产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对于应用交感神经阻滞或切除术而获得缓解的SMP病人,在其原疼痛区域皮内注射NE能使疼痛和痛觉过敏复现;同时在应用交感神经阻滞或热射频毁损已获得疼痛缓解SMP病人,皮内注射NE,能使痛觉过敏复现,而在正常人注射NE引起的疼痛却很轻,说明NE介导SMP的产生和维持的途径主要是肾上腺素受体敏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