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

合集下载

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

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

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中医音乐疗法是一种将中医理论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疗法,其中,《黄帝内经》的五音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中医音乐疗法中。

在这种疗法中,音乐被用作治疗和调节身心健康的工具。

下面将探讨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音乐疗法。

《黄帝内经》中的五音理论是指五音关系对人体器官、组织和脏腑功能的影响。

五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它们与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功能相关联。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五音与五脏功能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使用特定的音乐来调节五脏的功能,从而改善身体健康。

在中医音乐疗法中,音乐被运用于调节身心平衡、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根据五音理论,针对不同的病症,可以使用不同的音乐来治疗。

例如,对于心脏和血液循环问题,可以使用宫音;对于肝脏问题,可以使用角音;对于脾胃问题,可以使用商音;对于肺问题,可以使用徵音;对于肾问题,可以使用羽音。

通过调整不同的音乐频率、音调和节奏,可以刺激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此外,中医音乐疗法还结合了音乐的美学原则,通过音乐的美妙旋律、和谐的和声和舒缓的节奏,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并提高情绪和心理状态。

音乐的艺术性和美感使得中医音乐疗法成为一种愉悦的疗法,同时也增加了疗效。

中医音乐疗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施,如音乐疗法会话、音乐疗法训练和音乐疗法治疗等。

在音乐疗法会话中,音乐治疗师和患者进行交流,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音乐;音乐疗法训练可以帮助个人学习和掌握使用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的技巧;音乐疗法治疗是将音乐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如针灸、推拿等,加强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音乐疗法并非仅仅依靠音乐治疗身体疾病,它更重视平衡身心,调整思维情绪。

因此,中医音乐疗法需要患者和音乐治疗师密切合作,患者需要主动配合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总之,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是一种将中医理论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疗法,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来调节五脏功能,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五音治病疗法

五音治病疗法

五音治病疗法角调音乐(肝)五音养生篇(胡茄十八拍)角调式音乐,达到调神、提振情绪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合胃的作用。

流暢輕盈的民樂曲风、清脆嘹亮的笛音,让您感受充滿生机的春意。

【角樂(正調)】的功能和适应范围角為春音,属木主生。

正角調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泻,兼有助心、疏脾、和胃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可养肝暢气,肝不足者,春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经脉的疏通,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提神醒腦,因倦而又必需继续工作時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可提高兴奋性,赛前竞技状态較差時,边作准备活动边听用。

用于治疗:則可防治肝氣郁结、肝氣犯胃、肝氣犯脾、肋脹胸悶、食欲不振、脹氣泛酸、腹痛下痢、性欲低下、月經不調、胆小易惊、心情郁闷、精神不快、煩躁易怒等病症。

【樂曲介紹】角属木,角調式由笛聲吹出一片春天的气息,天地一片欣欣向榮,所見之处皆充滿生機。

角調式的特殊构成,恰可描繪出草綠天青、輕風佛面的舒快;流暢輕盈的民樂曲風,也彷彿在邀約您一同泛遊在明媚的春景。

角调式音乐:描绘了大地春回、万物萌生、生气蓬勃的画面,曲调亲切清新。

五行属木,通肝,五志属怒。

木:在五行中的特性,为可曲可直、舒畅、条达、生长升发等。

角调式音,是古箫、竹笛、木鱼等演奏的音乐舒展、悠扬、深远,使人飘逸欲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绵绵不断,好似枯木逢春,春意盎然。

入肝胆之经,可以疏肝利胆,保肝养目,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息时听有助益安魂人睡,对于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它,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的也相当有益。

多听木音,可以转移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听角乐,使人有恻隐之心,且能慈悲爱人。

角调式音,即木音之意义象征东方苍龙,被认为是能够消灾避祸祛病的吉祥物,象征着强大、健康、向上。

鼓舞东方巨龙从大地上缓缓腾空而起,应着角声,朝着太阳,遨游长空......角(即3-Mi)调式乐曲:《姑苏行》《鹧鸪飞》《春风得意》、《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江南好》。

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中医五音疗法⒈简介⑴背景中医五音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五音音乐对人体五脏的影响,通过音乐的节奏、音调和音色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目的。

⑵原理中医五音疗法的原理是基于五音音乐与五脏的相对应关系。

根据《内经》记载,金对应肺,木对应肝,水对应肾,火对应心,土对应脾。

通过调节五音音乐的特点来刺激相应脏腑,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⒉疗法步骤⑴评估在进行中医五音疗法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脏腑功能、症状和体质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需要调节的脏腑和适合的音乐治疗。

⑵选择音乐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选择适合患者的音乐治疗方案。

音乐可以选择针对特定脏腑的五音音乐,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音乐。

⑶音乐疗法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患者会聆听选定的音乐,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呼吸和身体调节。

医生还可能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按摩、针灸等,增强治疗效果。

⒊应用范围中医五音疗法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⑵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⑶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⑷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⑸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帕金森病等。

⒋注意事项⑴专业指导中医五音疗法属于专业医学领域,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进行。

⑵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状况不同,对音乐治疗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中医五音疗法时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⑶没有副作用中医五音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但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⒌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内容。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⑴中医: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⑵五音:指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五种基本音,分别为宫、商、角、徵、羽。

⒎结尾本文档是关于中医五音疗法的详细介绍,包括疗法原理、步骤、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老中医:解析“五音疗疾”理论

老中医:解析“五音疗疾”理论

听古典音乐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最近巴西的一项新研究还发现,古典音乐能使降压药物更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当人们承压时,听古典音乐可以降低心率,缓解压力。

高血压听古典音乐后,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做了此次研究。

测试中,古典音乐加强了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并减少了交感神经活动,而后者的活跃会加速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中医家对音乐的治疗作用是早已肯定的。

《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的素问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也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这里的“心”是指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当心养好了,才能真正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中医的辅助疗法——音乐疗法,即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辅以音乐疗法,而使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音理论认为,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同时,认为脏腑、情志都与五行生克规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黄帝内经》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中医即利用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用乐如用药同样的乐曲,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当然,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

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中国古音乐〝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乐曲大全,收藏

中国古音乐〝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乐曲大全,收藏

中国古音乐〝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乐曲大全,收藏五音疗疾法〝药〞字是就由〝乐〞字变化而来。

传说黄帝与蚩尤作战,用八十面特殊战鼓的巨大震声将蚩尤的兵将震倒,自己的士兵也被震昏。

为了治愈震伤的士兵,黄帝命人做了一个金属乐器,中间是铜鼎,两边是丝弦,架在木架上演奏。

仓颉就根据这种乐器创造了〝乐〞字。

古篆字的〝乐〞中间是白,白代表金属,两边是丝弦,底下是木。

又因为草药也可治病,因此在〝乐〞字之上加上〝草〞,便成为〝药〞字。

〝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音乐治病和养生常被用于古代医学中。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到〝五音疗疾〞的理论,将〝五音〞对应到五行和人的五脏。

音乐中的五音是〝宫、商、角、征、羽〞,分别对应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个脏器。

疲劳、病痛时,不妨打开音乐,用身心感受古典音乐的疗愈与谐和。

下面这些音乐可以对照自己的症状,做相应的调理。

(有部分音乐没有找到,大家可以在网上自行查找)01急躁易怒,肝气郁结,病在肝者,可听角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肝),代表曲目包括:1. 《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音乐:中国广东民族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2. 《行街》行街音乐:上海民族管弦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6)3. 《江南好》江南好音乐:上海民族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3)4. 《霓裳曲》霓裳曲音乐:上海乐团民族乐队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79)5. 《红河的春天》红河的春天音乐:群星 - 中国民乐300首-3-春诗6.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音乐:杨秀明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12)7. 《春之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音乐:中国交响乐团8. 《庄周梦蝶》9. 《列子御风》列子御风音乐:群星 -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六02心悸不宁,躁动不安,病在心者,可听徵调曲目(对应五脏属心),代表曲目包括:1. 《步步高》步步高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中国礼仪庆典大全之春节喜庆篇2. 《紫竹调》紫竹调音乐:李晨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笛子3. 《浏阳河》浏阳河音乐:于秋旋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古筝4. 《喜相逢》喜相逢音乐:白天鹅乐团 - 中国民族器乐大全笛子现代名曲集5.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6. 《茉莉花》茉莉花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7. 《金蛇狂舞》金蛇狂舞音乐:女子十二乐坊 -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8. 《花好月圆》花好月圆音乐:中国宫廷乐社 - 二泉映月9. 《春节序曲》春节序曲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金色铜管1 中国经典名曲03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病在脾胃者,可听宫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脾),代表曲目包括:1. 《赛龙夺锦》赛龙夺锦音乐:梅花乐团 - 华夏百年民乐经典(一)2. 《空山鸟语》空山鸟语音乐:白天鹅民乐团 - 二泉映月中国民乐精选3. 《彩云追月》彩云追月音乐: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4.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5. 《霸王卸甲》霸王卸甲音乐:上海交响乐团 -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荟萃6. 《满庭芳》7.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音乐:华语群星 - 经典民乐珍藏版系列中国古典民乐(1)阳春白雪8. 《光明行》光明行音乐:张列;南京民族乐团 - 光明行 (民族管弦乐Live)9. 《月儿高》月儿高音乐:俞良模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24)04气短乏力,悲伤欲哭,病在肺者,可听商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肺),代表曲目包括:1. 《阳关三叠》阳关三叠音乐:雨果唱片 - 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江河水2. 《将军令》将军令音乐:项斯华 - 项斯华-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古筝演奏家3. 《鹤鸣九皋》4. 《长清》5. 《广陵散》广陵散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6. 《潇湘水云》潇湘水云音乐:吴景略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01)7. 《慨古吟》8.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音乐:中国宫廷乐社 - 十面埋伏05腰酸恐惧,畏寒肢冷,病在肾者,可听羽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肾),代表曲目包括:1. 《飞花点翠》飞花点翠音乐:杨瑾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琵琶2. 《小河淌水》3.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4. 《乌夜啼》乌夜啼音乐:群星 -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5. 《昭君怨》昭君怨音乐:刘光伟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6. 《寒鸦戏水》寒鸦戏水音乐:纯音乐 - 中国十大经典发烧天碟第二辑渔舟唱晚7. 《寒江残月》8. 《嘎达梅林》嘎达梅林音乐:中国中央交响乐团 - 嗄达梅林优秀交响诗作品选9. 《汉宫秋月》汉宫秋月音乐:群星 - 中国民族器乐典藏。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您平时喜欢听音乐吗?听不同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您知道不同的音乐对调养身心也有不一样的效果吗?据说古代,好的中医可以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治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五音疗法”。

简单来说,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宫、商、角、徵、羽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也提到,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分别对应脾、肺、肝、心、肾五脏,可分别用于治疗五脏问题或调畅情志。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首曲子:《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属于宫调,《嘎达梅林》《阳春白雪》属于商调,《蓝色多瑙河》《胡笳十八拍》属于角调,《步步高》《紫竹调》属于徵调,《梁祝》《梅花三弄》属于羽调。

五行音乐能响人体气机运华,能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现在已入夏季,适合什么样的音乐呢?应以徵音为主音,丝弦乐器如古琴、小提琴、古筝等奏出的音乐多为徵音。

徵音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上炎,具有养阳助心,补脾利肺的作用。

音乐怡情,音乐养身,让我们把健康“听”给您。

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中医五音疗法一、中医音乐疗法的起源1、远古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回溯到近代,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的研究发现一些图案中已有音乐舞蹈行为,并可以意会到其中的保健治疗意义。

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

《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原始歌舞实际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对舒解郁气、畅达筋脉、调理心身确有好处,而且容易普及施行。

2、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全面发展,中国音乐保健治疗意识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想体系。

2.1 《乐记》《乐记》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专著,为《礼记》的一个篇章,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

相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汉成帝时,刘向校《礼记》辑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编入《乐记》,这十一篇包括: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乐情、乐化、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等。

《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宫、商、羽)的理论确定下来,探讨音乐的原本;音乐的产生与欣赏;音乐对社会与个人作用,重视乐和礼的关系。

《乐记》云:“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

”,从中可透视出音乐与心身调理的关系。

2.1 《黄帝内经》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的,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不但与人体内脏、情志、人格相密切联系,而且可以用来表征天地时空的变化。

《灵枢·五音五味篇》有专章命题论述,把五音所属的人,从性质和部位上,分别说明它和脏腑阴阳经脉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

同时又列举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合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之气各有重要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把五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完整版)中医传统五音疗法

(完整版)中医传统五音疗法

5
技术要求
对五声调式音乐作品有一定理解; 做到乐曲的选择与因人施乐充分融合。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光线温和。
(二)准备音乐播放器、耳机。曲目列表 可选用《中国传统五行音乐》等。
7
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意识状态,配合程度、 接受程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五音疗法理论,确定采 用的音乐调式。
《紫竹调》等。 解析:“徵”音雄以明,抒怀醒神。
12
愤怒(木)
表现:肢体拘急、头胀头痛(怒则气上); 治法:以金制木; 曲目:《阳关三叠》《阳春白雪》
《秋江夜泊》等。 解析:“商”音促以清,顺气宁神。
13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一)在实施音乐疗法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各种外界干扰; (二)治疗中需注意音量的控制,一般在40-60分贝; (三)注意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乐曲,避免病人产生反感; (四) 乐曲应适当调整,以使病人不感到单调乏味。
戴上耳机,打开音乐,记录时间。
8
技术应用:忧思(土)
表现:忧虑、焦虑、抑郁(思则气结); 治法:以木制土; 曲目:《江南竹丝乐》《春风得意》
《江南好》《胡笳十八拍》等; 解析:“角”音呼以长,条达开郁。
9
狂躁(火)
表现:急躁、过度兴奋、失眠(喜则气缓); 治法:以水制火; 曲目:《梁祝》《二泉映月》
14
作用机理
现代研究证明:音乐能够通过人的听觉直 接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网状结构及大 脑皮层,从而对植物神经、内分泌腺和躯 体运动等发挥调节作用,调节病人的精神 状态,改善不良情绪。
15
五音疗法的技术应用
1
2
五音疗法的定义
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 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 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中国是音乐治疗的发祥地之一。

先民们早就探索宇宙旋律与生命节奏的秘密,浩瀚的典籍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值得含英咀华。

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有历史记载的远古时代,音乐就被中国人应用于医学治疗。

据《xx·xx》所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以(音乐)舞蹈治病的记载。

《史记》说:“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晋代阮籍在《乐论》中提到:“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协调、灾祸不生,亦已难矣。

乐者,使人精神温和,衰气不入。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xx在《送xx寘序》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述了一位叫哈利发的阿拉伯国度元首,用观赏中国的琵琶音乐治好痼疾头痛等事件。

元代名医朱震亨主张用音乐治疗疾病,他曾说“乐者,亦人药也”。

明代有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

清代吴师机的著作《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中国古人对音乐有高深的认识,据《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古人认为声音之本在人的心神,心神所觉而后形于声色。

《庄子。

人间世》曾记载孔子对心斋的见解,曰:“敢问心斋,xx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故大音无声,大形无象,声音之始,其为太虚乎?这似乎比古埃及人说的“音乐是灵魂的妙药。

”是更为深远的见识。

《吕氏春秋·大乐》在开宗明义中讲:“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

”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太一”,音乐的本质是“道”,是阴阳的消长变化,有生命之气势、阴阳之灵变、宇宙之声音。

音乐的清浊、疾徐、哀乐、刚柔,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需相化,正是阴阳之道的体现。

东汉的《太平经》探讨了音乐的阴阳之理,说: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

在阴阳的基础上,古人更提出五音的见解。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声,章为五色。

”。

所以道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而有五音。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音应五脏的学说,直接将声乐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结合起来,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素问》记载:“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音为羽。

”《史记》中说:“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灵枢·邪客》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

”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亦可调五脏。

正因为声音与人体不同的腑脏有不同的关系,所以闻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正心志。

《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不同的声音,对应不同的脏气,因而有不同的治疗功能。

宫调(相当于简谱中的“1”)的音乐,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相当于简谱中的“2”)的音乐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角调(相当于简谱中的“3”)的音乐,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徵调(相当于简谱中的“5”)乐曲旋律,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羽调的曲调(相当于简谱中的“6”),音乐风格清纯,凄切柔润,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骨。

正是通过音乐对五脏,五气的影响,从而“雪其躁心,释其竞心”,而“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音乐与造化相通,可以医人于无形。

白居易的《好听琴》写道:“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正是闻乐之后身心舒畅的描写。

古代中医认为,音乐治疗贵在“和”字。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便是中国音乐所推崇的至高境界。

正如《内经》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它能和合人体之阴阳,起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

天地阴阳之和与人体阴阳之和是同构相应的,人身小天地,人体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的和谐的影响。

姚崇在《弹琴诫并序》说:“琴者乐之和也,君子抚之以和人心。

”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说:“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伦可以察于声”。

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亦说:“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

周敦颐对音乐养生也提出了“淡和”思想,他说:“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

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

与“和乐”相对,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导致人体罹患疾病。

荀子明确反对“姚冶以险”的“邪音”,《论衡。

纪妖篇》记载的师旷鼓琴的故事就表达了这一观念:“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

平公恐惧,伏于廊室。

……平公之身遂癃病”,可见许多疾病是由于听了不和的音乐造成的,“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真可谓乐者,药也!现代社会,人们对音乐与疗疾研究正逐渐兴起,并开发了一系列音乐养生疗法。

比如听《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来克服脾气暴躁的心理疾病,但是许多音乐疗法大多专注于用哪种音乐能治哪种病,而忘记了音乐并非简单的声音刺激,而是与心神相通的。

神本灵应,变化不居,最忌呆板,重复,机械,笨拙。

如点菜般的音乐疗法,完全忘记了乐师与听众的心灵感通,又如何能奏效呢?听音乐贵在无为自然中触动心机,恍然忘情忘景,心神纾解,病亦不药而医矣。

如果抱着强烈要治病的心理去听音乐,听不进去,又怕治不好病,恐怕和打针一样难受,反而不美。

唐代诗人李白在《听蜀僧睿弹琴》中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盖善于弹琴者,不如善于闻音者,如非心心相印,又岂能处处合机?孔子说听音乐要“虚以待物。

”。

宁心静神,自能闻听到天籁之音。

清清的钟声,潺潺的流水声,呢喃的虫鸣,微风的吟唱,山岚的轰鸣。

大自然的音乐之美无处不在,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即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据说听大海涨潮落潮的声音可以领悟宇宙的大道,这似乎更是高远玄奥,远离人间之妙音了!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在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

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

如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依据上述原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调畅情志:浮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

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其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

在情绪浮躁时,则应用水来克制,听些羽调式音乐,如《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缓和、制约、克制浮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极度痛苦压抑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机蓬勃,能以肝木的蓬勃朝气制约脾土的极度压抑,使其从痛苦抑郁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悲痛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愤怒生气时,应多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等。

在愤怒至极,大动肝火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艾尔加的《威风堂堂》等,以佐金平木,用肺金的肃降制约肝火的上亢。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补火制水,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音乐治疗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

最好戴耳机,免受外界干扰。

治疗中不能总重复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

治疗的音量应掌握适度,一般以70分贝以下疗效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