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有那些类型

音乐疗法有那些类型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各种新颖的治疗方式也应运而生,音乐疗法就是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方式。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改善心理和生理状况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谈谈接受式音乐疗法。
这种疗法的重点在于让患者聆听音乐,从而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改善情绪的目的。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心挑选适合的音乐,比如轻柔的古典音乐、舒缓的自然声音音乐等。
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心理抚慰。
接受式音乐疗法常用于缓解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对于那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群,如职场人士、学生等,有着很好的效果。
与之相对的是主动式音乐疗法。
在这种疗法中,患者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聆听音乐,而是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
患者可以学习演奏乐器,比如吉他、钢琴、鼓等,或者参与合唱、创作歌曲等活动。
通过亲自参与音乐的制作过程,患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主动式音乐疗法对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来说说即兴式音乐疗法。
这一类型的音乐疗法强调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即兴创作和表达。
治疗师可能会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即兴的组合和创作。
这种疗法能够帮助患者释放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挖掘潜意识中的创造力和自我疗愈能力。
对于那些经历过创伤、情感障碍的患者,即兴式音乐疗法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一种叫做音乐想象疗法。
在这种疗法中,治疗师会引导患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进行想象和联想。
患者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场景、画面和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患者能够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处理未解决的情感问题,促进心理的成长和修复。
音乐想象疗法常用于心理创伤的治疗、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等领域。
音乐疗法:音乐对健康的益处

音乐疗法:音乐对健康的益处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不仅能够触动人心,还能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手段,已经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健康的益处,以及它如何作为一种疗法被应用。
首先,音乐能够调节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而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
研究表明,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降低压力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与我们的生理节律相协调,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其次,音乐疗法在疼痛管理方面也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
音乐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感知。
在手术前后,音乐疗法被用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有助于术后恢复。
此外,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定期的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音乐还能促进认知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刺激,帮助他们保持大脑活力,延缓认知衰退。
音乐活动,如唱歌或演奏乐器,能够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认知障碍的患者,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帮助他们改善认知功能。
此外,音乐疗法在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也有所贡献。
音乐的节奏可以与呼吸和心跳同步,有助于调整呼吸模式,降低心率,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疗法还被用来改善睡眠质量,通过放松身心,帮助人们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最后,音乐疗法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法。
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或药物,只需要音乐和倾听者的参与。
音乐疗法可以在家中、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易于接受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在多个领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改善情绪,管理疼痛,促进认知功能,还能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疗法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音乐疗法

1音乐疗法的定义: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
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
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音乐疗法无论是作为一种波动还是音符,都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影响着人类的情绪和感受,能提高人的兴奋度,也能使人内心平静也能使人愉悦,还能帮助入睡。
(Loewy J,hallan C,Friedman E,Martinez C.2005)。
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艺术、教育、临床、康复学、电子、工程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略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它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器乐演奏、歌词创作、即兴表演、舞蹈等,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为身心功能障碍、身体机能失调的患者提供有益的恢复治疗。
是一种“愉快的自然疗法”。
根据强调的不同侧重,音乐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1侧重于音乐治疗的功能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euscia K.在1989年对音乐治疗的定义中强调的是:(1)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治疗过程。
(2)音乐治疗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等各种活动。
(3)音乐治疗必须包括有音乐、被治疗者,和经过训练的音乐治疗师这三个因素。
1.2侧重于音乐治疗的方法形式音乐疗法是运用音乐的非语言的审美体验和演奏音乐的活动来达到心理调节的治疗技术。
也就是强调了音乐的媒介形式。
美国音乐治疗专家唐纳德在《人生的音乐治疗》中认为:“音乐治疗就是通过音乐方式来恢复、保持或改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从而让个体在身心水平打到良好的改变。
”同样,治疗师Alvin也有类似的观点,音乐治疗是将音乐以人为的控制方式使用在有心理、生理、情绪障碍的成人或儿童身上,以助于治疗、康复与训练。
音乐疗法PPT

制定治疗目标
需要明确治疗的具 体目标,例如减轻 疼痛、改善睡眠、 提高情绪状态等。
需要考虑如何根据 患者的实际情况调 整治疗方案。
需要确定治疗的时 间和频率,例如每 次治疗的时间和次 数。
根据治疗目标制定音乐活动计划
需要选择适合患者的音乐曲 目,例如柔和、轻松的音乐
有助于放松身心。
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 整音量和播放时间,例如较 重和播放时间长的音乐可以
根据患者反应 调整音乐
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 整音乐的内容和播放方式 。例如,如果患者的情绪 逐渐稳定,可以逐渐降低 音乐的音量。如果患者的 焦虑情绪加重,可以转换 音乐类型,以缓解其情绪 。
音乐治疗时间 与患者进行交
安排
流,记录治…
音乐治疗的时间安排应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每次治疗时 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患者 过度疲劳。建议每次治疗 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每 天1-2次。
帮助患者宣泄情感。
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音乐治疗 计划,包括治疗时间和次数
等。
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估患者的反应
需要让患者放松身心,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进行 放松训练。
需要让患者感受音乐的效果,观察患者的反应情 况,例如情绪变化、身体反应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每次治疗结束后,与患 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在治 疗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 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治 疗提供参考。
及时调节音乐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音乐治疗方 案。如果某种音乐类型对 患者的效果不佳,可以尝 试更换其他类型的音乐
音乐疗法的名词解释

音乐疗法的名词解释音乐疗法,又被称为音乐治疗,是一种通过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和康复的治疗方法。
音乐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领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音乐疗法的定义、历史发展、应用范围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音乐疗法可以定义为一种通过音乐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以改善身心健康状况的治疗方式。
它基于音乐对人们内心情感和感知的影响力,利用音乐的美妙旋律、节奏和和谐来刺激大脑、身体和情感反应。
通过创造和演奏音乐,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意识、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渠道、促进人际交往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其次,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就已经开始运用音乐来治疗身心疾病。
例如,古埃及人认为音乐是来自神灵的礼物,可以通过音乐来治愈疾病和平复心灵。
然而,音乐疗法的现代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音乐被用于治疗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士兵。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兴起,音乐疗法逐渐成为一门完整的治疗学科。
第三,音乐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用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和谐,患者可以缓解压力、减轻情绪困扰,并重新获得心灵的平和。
此外,音乐疗法也适用于康复和身体健康问题。
例如,它可以帮助康复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协调能力,并加强肌肉控制。
音乐疗法还可以应用于儿童教育,帮助儿童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音乐疗法的效果已经得到了研究和实践的验证。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激发人体内的多种生理、心理和情感反应。
在神经学上,音乐可以激活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
在心理学上,音乐可以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减轻疼痛感知。
在行为学上,音乐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研究也发现,音乐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领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效果和优势。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一、定义: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肠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二、音乐疗法的主要步骤(一)、评估与确定患者的问题。
(二)、制定治疗目标。
(三)、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患者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四)、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估患者的反应。
三、音乐疗法的适应症(一)、音乐疗法属心理疗法之一,因此心理疗法的适应症就是它的适应症,尽管治疗目标基本一致,但音乐治疗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还可帮助正常人解决心理困惑与烦恼,建立自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恢复疲劳等。
(二)、音乐的功能1、镇静作用。
平稳柔美的音乐,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可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可以消除紧张感,减轻恐惧不安的情绪。
2、镇痛作用。
活跃、欢快雄壮、激情的音乐对疼痛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麻醉的效果,愉快、兴奋的情绪可使病阈升高的缘故。
术后病人听轻音乐,其疼痛的比分都明显降低。
3、降压作用。
由于音乐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感,因而对心血管系统发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张,紧张度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心脑供血状况。
4、调节情绪作用。
明快、活跃的音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开朗;抒情、优美的音乐会令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激情兴奋的音乐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平稳、柔和的音乐则可使人情绪安静,心平气和。
(三)、音乐疗法的适应症神经症、精神类疾病、心身疾病、各类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各种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亚健康状态、疼痛、失眠等。
四、音乐疗法(体感音乐)禁忌症(一)、疼痛急性期、风湿性关节炎也显示出对这类振动刺激的不良反应。
音乐疗法用旋律治愈心灵

音乐疗法用旋律治愈心灵音乐,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触动人心,治愈心灵。
音乐疗法便是运用音乐的力量,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恢复精神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音乐疗法的原理以及它如何通过旋律来治愈心灵。
一、音乐疗法的原理音乐疗法,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来治疗身心疾病的方法。
它基于以下原理:1. 节奏与心理状态的关联:音乐的节奏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快节奏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的活力和兴奋感,而慢节奏音乐则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和安定情绪。
2. 调性和情绪的关系:音乐的调性能够调动人们的情绪。
例如,高亢的大调音乐能够让人感到欢快和兴奋,而低沉的小调音乐则能够引发人们的悲伤和沉思。
3. 音乐和记忆的联结:音乐与人们的回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听到熟悉的音乐,人们能够唤起过去的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音乐疗法的方式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旋律来治愈心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音乐疗法方式:1. 放松音乐疗法:选择柔和、舒缓的音乐,让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专注于音乐的旋律。
通过深呼吸和身体放松,人们能够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缓解压力和焦虑。
2. 情绪释放音乐疗法:根据人们的具体情绪状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表达与释放情绪。
例如,当人们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可以选择激烈的摇滚音乐或抒情的悲伤音乐,让他们通过音乐来宣泄情绪,达到情绪平衡。
3. 探索自我音乐疗法:通过自由演奏乐器或创作音乐,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需求。
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寻找到心灵的平衡和宁静。
4. 社交音乐疗法:通过集体合唱或合奏的方式,人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音乐的共同创造和分享过程,能够增进人际关系,促进情感交流,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
三、音乐疗法的效益音乐疗法对心灵的治愈效果是显著的。
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以下益处:1. 缓解焦虑和压力:音乐疗法能够刺激人体内产生内啡肽等内源性化学物质,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的感受。
音乐疗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音乐疗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音乐疗法是一种应用音乐和音乐活动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谐等元素对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学习音乐疗法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尤为重要。
本文将呈现一套音乐疗法学考试试题和对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音乐疗法。
试题一: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20分)1. 音乐疗法的定义是什么?答:音乐疗法是一种应用音乐和音乐活动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2.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谐等因素能够对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3. 请简要介绍音乐疗法的发展历程。
答: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埃及时期。
20世纪初,音乐疗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目前,音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等领域。
试题二:音乐疗法的应用领域(30分)1. 音乐疗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答:音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促进康复和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2. 音乐疗法在心理辅导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答: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调节情绪,促进情感表达和沟通,提升自我认知和认知能力。
3. 音乐疗法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答:音乐疗法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交往和身体协调,提升学习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改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试题三:音乐疗法的实施技巧(40分)1. 音乐疗法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音乐疗法师需要考虑参与者的个体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和活动形式,并创建积极和谐的氛围。
2. 音乐疗法师如何利用音乐的元素来影响个体的情绪?答: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谐等元素可以通过调整音乐的速度、音高和音色来引导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3. 音乐疗法师如何应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答:音乐疗法师需要倾听和观察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表达,适时给予支持和引导,并确保活动的安全和积极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疗法
目前音乐治疗应用已颇广泛,但以心身疾病为多。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肿瘤的综分治疗中也有一定地位。
专家认为肿瘤病人采用音乐疗法是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可改变肿瘤病人的情绪,调节免疫功能。
根据音乐治疗法的理论,对病人进行音乐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音乐治疗前后状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由此认为音乐治疗为提高肿瘤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对晚期肿瘤病人进行音乐镇痛疗法10余年,确认音乐治疗对病人的身心有调节作用,对稳定情绪、防止紧张、消除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音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引导病人进人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可起到分散患者注意力、掩盖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其设有单独的治疗室,以活泼、轻松、舒展悠扬、宛转而流畅的民歌、轻音乐及抒情歌为主,音量以患者最舒适为度,治疗结束后可以互相交谈一些有趣的事情,避免一切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
心理干预对癌症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认为在癌症放疗中配合想象与音乐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生存质量。
音乐治疗合并药物(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更经济、更安全、依从性更好的疗法;并认为“音乐治疗”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提高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对缓解病人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
目前已证明了音乐疗法对不良应激、症状、不良情绪以及生存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音乐疗法是一种低花费、易实行、低风险,并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生存体验的辅助疗法,能够在全球普遍使用。
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肿瘤患者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音乐疗法摆脱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将音乐、心理、社会、文化、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引入治疗中。
音乐疗法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医护人员和音乐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音乐疗法必将为患者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并发现音乐治疗后情绪立刻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音乐治疗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认为音乐治疗可看作是一种心理干预方式,可用于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
大自然中那些优美的音响亦会对癌症病人的康复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如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山川小溪的潺潺声,海涛打岸的拍击声,以及虫鸣鸟语、松涛等汇成的天然交响乐可以醉人心肺,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放松,进而忘却病魔的苦痛。
养生保健: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定义: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音乐治疗为主,医学治疗为辅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产生治疗效果,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调、拍子以及音的强弱及其组合来治疗疾病,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音乐疗法的机理:为什么“乐”能治病,“曲”可排忧呢?
音乐治疗做为自然、无创伤性疗法,应用于肿瘤临床,使患者在进行损伤性化疗的同时,聆听到优美、欢快、愉悦的音乐声波,无疑对患者的心身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特定的音乐敏感区,每当外部的音乐语言与内部的心理频谱相对应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谐振和深刻的共鸣。
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通过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对调节血流量,改
善血液循环,增强肠胃蠕动,促进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新陈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音乐治疗是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和谐优美的音乐使人产生情感效应、心理效应、振动效应,以达到心理学中的移情、寄托、幻想、暗示、诱导等治疗作用。
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对人体的作用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在心理方面,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调摄情志,恢复心理平衡。
音乐对人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了镇静、兴奋、镇痛、降压、怡情的作用。
因此,音乐疗法主治的病症有失眠、神经衰弱症、忧郁症、焦虑症、高血压、冠心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
推荐曲目:
对症下“乐”
根据疾病的心理诱因选择音乐恶性肿瘤大多有暴躁、孤独、绝望、焦虑、愤怒、烦躁不安、悲哀的恶劣情绪,旋律亲切、轻松、向上的乐曲有一定活泼性,节奏舒展、音色和谐、层次清晰,可以使其产生平静、祥和之感。
忧郁:利用具有开畅胸怀,舒解郁闷功效的乐曲,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乐曲,如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浪漫曲,民族乐曲:喜洋洋、阳关三叠、假日的海滩等。
烦躁失眠:利用某些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催眠的乐曲,以消除病人紧张焦躁情绪,选择旋律缓慢轻悠,曲调低沉柔和,如摇篮曲、小夜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
悲观:利用使人轻松欣喜的音乐,选择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多变,音色优美的乐曲,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e小调命运第一乐章,民族音乐:鸟投林、百鸟朝凤等。
增进食欲:利用音乐旋律刺激改善胃分泌及胃蠕动功能,帮助消化,选择旋律优美淡雅,自然舒展平稳,强度变化不大的乐曲,如贝多芬:春天奏呜曲第一乐章,柴可夫斯基:四只小天鹅等。
音乐疗法的作用主要由曲调的节奏、旋律、响度、和声等失眠、神经衰弱者宜选择曲调低吟、缓慢轻悠的乐曲,如《圣母颂》、《摇篮曲》等;忧郁、焦虑者等宜选听曲调欢乐兴奋、朝气蓬勃的音乐,如《欢乐颂》《春天来了》等;食欲不振者宜选用优雅亲切、赏心悦耳的曲目,如《金蛇狂舞》、《花好月圆》等。
根据不同病人的性格确定相适合的音乐,内向型病人可用音乐如《小夜曲》、《光明行》、《雨打芭蕉》、《啊,莫愁》,以三四拍为主,乐曲节奏轻快、委婉动听以抒发病人心情;外向型病人可用音乐《春江花月夜》、《仙女牧羊》、《塞上曲》、《平沙落雁》,以四四拍为主,乐曲节奏舒缓、曲调典雅;中间型病人可用音乐《渔舟唱晚》《江南好》《寒鸭戏水》《天鹅湖组曲》,乐曲节奏轻快,悦耳动听。
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等给予其合适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