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1.音乐治疗的定义和特征

音乐治疗就是借助音乐所特有的心理效应,根据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或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音乐行为,随音乐的波动使其融于其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消除个体心中因各种外部因素而产生的不良负面情绪,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产生的过程无论长短,通过音乐达到治疗恢复的目的都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必须建构起一整套完整的音乐治疗课程体系才能起到既定的治疗目标。

通过音乐对个体的心理进行干预治疗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科学系统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有前期的初步评估,中期的治疗评价,又要有后期的治疗信息反馈等。音乐治疗并不是简单随意的选择几首音乐听一下就能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而是要根据需要治疗的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治疗方案,通过设置相应的音乐行为、选择与个体心理相关度较高的音乐作为基本的治疗手段(例如,音乐演奏或创作等),在使用音乐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必须由资深音乐治疗师进行具体操作,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音乐治疗的基本功能

音乐具有舒缓神经、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的疗效。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目前已在我国部分音乐学院都有开设,但尚未在综合性的大学课堂中进行广泛普及,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及其作用都需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虽然在大学广泛开设音乐治疗课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但在社会心理辅导机构中,通过音乐治疗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适手段。也就是说通过音乐是可以对个人的心理进行再平衡的,音乐治疗在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功效。

第一,对个人身体的作用许多心理工作者通过实践研究和理论论证,认为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个人不同的生理反应,例如,节奏感较快的音乐可以促进个人的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增加,神经紧张。而节奏舒缓的音乐可以起到降低血压、放松肌肉的作用。如果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身体得不到放松,就会导致个人的身体出现高血压、失眠、头痛等疾病。临床医学证明,通过音乐

可以有效舒缓个人的神经,缓解压力、减轻身体疾患引起的疼痛等。第二,对个人心理的作用。音乐对于个人的心理效应,属于人类遗传性的生理功能,与个人的知识水平、音乐基础、年龄等没有直接的关联,是一种非智力性的因素。但音乐对个人的心理情绪影响较大,例如,听一首较为伤感的歌曲,可能会引起内心的某种共鸣,而这种共鸣来源于类似的现实经历,即使没有类似的经历,也能通过歌词和音调感受到歌曲中表达出来的意境。正是通过音乐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可以通过音乐对个人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当个人的心理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听一些意境比较优美、节奏较为舒缓的歌曲,使自己从中体验到快乐、愉悦的美好情感,消除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第三,人际交往的作用。由于个人对音乐的心理效应,是先天的生理功能,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音乐活动(例如,参加音乐演奏会、欣赏音乐、音乐乐器演奏等),可以成为提高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提高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增加个人的自信,培养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种非语言的艺术交流,可以减少被治疗者的心理压力,为其提供一种较为宽松的音乐治疗环境,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提高音乐治疗的成效。在音乐治疗师的专业设计中,可以为被治疗者设置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通过组织被治疗者参与相关的音乐活动,使其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为自己的负面心理情绪找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口,同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与他人的信任、支持与理解,进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作用。第四,审美的作用。音乐在人类的情感体验中具有共通性,不受个人的文化知识和音乐基础所限制,它是人类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人类的情感较为丰富,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音乐,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了人类的不同内心世界,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情感,通过数这种情感化的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通过音乐的这种内在美,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人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不至于一蹶不振。通过音乐激发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保持良好的心态。目前已有相关的音乐治疗案例,其中最为重要就是通过音乐的内在美使内心充满各种负面情绪的个人,在这种情绪感染中,达到内心的心理平衡,消除不良的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内心保持积极、乐观、快乐等正面的情绪体验,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3.音乐治疗的方式

根据被治疗者的参与治疗方式,可将音乐治疗的方式分为主动式音乐治疗和被动式音乐治疗,也可称为接受式音乐治疗和互动式音乐治疗。其中接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是指被治疗的人员在音乐治疗师的初步评估后,按照其基本情况,选择出有利于被治疗者心理恢复的音乐,在这种特定的音乐环境中,被治疗者认真倾听音乐,并在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尽量融于其中,沉浸于一种特定的音乐意境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进而实现音乐治疗的目的。而互动式音乐治疗是指音乐治疗师和被治疗的人员共同参与到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倾听音乐的形式,共同探讨音乐所包含的美好情感,或者通过尽情的演奏或创作来将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各种预设及相应的应对工作,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将被治疗人员的负面情绪缓慢的释放出来,这个治疗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被治疗者的心理伤害。

归纳音乐治疗的定义.doc

音乐治疗的定义 一、世界各国对音乐治疗定义 由于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涉及学科广泛、应用领域庞杂、流派思想丰富,因此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定义标准。这是因为音乐治疗学毕竟是比较年轻的学科,还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治疗师,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医疗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各国专家开展音乐治疗的领域及治疗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不一致的定义。简单的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使人达到健康目的。 中国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等学者在研究中撷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出版): 欧洲的音乐治疗专家斯?萨地认为:音乐治疗,即用音乐对于疾病的医治、缓解或刺激。 日本《新音乐辞典》:音乐治疗,指通过音乐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它以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和培养人格的功能主义的艺术观为基础,属于一种应用音乐(心理学)范畴。 我国则是这样对音乐治疗学定义的:音乐治疗学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版) 二、美国较权威的音乐治疗定义 现代的音乐治疗最初起源于美国,再由美国发展至世界各国,因此,在目前的世界音乐治疗学术界,美国的音乐治疗专业技术,特别是音乐心理治疗实践研究一直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从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多数学者比较认布鲁西亚(K Bruscia)的说法。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音乐治疗学的基本要素:一个有明确治疗需求的病人、一位受过训练的音乐治疗师、一段有目标导向的音乐历程、音乐素材,以及一份有关治疗效果的评估。(王旭东,音乐疗法的实施,《音乐中国》<台湾>,1995年14期)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美国temple大学教授布鲁西亚K Bruscia,《定义音乐治疗》1989) 该定义谈到了以音乐为中心的体验;以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为基础的治疗过程和以健康为目的的系统的治疗程序和评估手段等重要的音乐心理治疗要素。通过K.Bruscia提出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此定义是非常完善的音乐心理治疗的定义。在中国,有许多的学者认同此定义,将音乐治疗归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并加以诠释。如高天在他的《音乐治疗学导论》中对K.Bruscia的音乐治疗定义做了全面细致的阐释。“该定义强调:1、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治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了各种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论的应用,而不是像有的人误解的那样,以为音乐治疗只是一种简单单一的疗法。音乐治疗也不是随机的、孤立的干预过程,而是有着包括评估,长、短期治疗的建立,治疗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和疗效的平价在内的严密的、科学的系统干预过程。2音乐治疗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演奏、音乐创作、音乐与其他艺术

中国音乐治疗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音乐治疗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音乐治疗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ABSTRACT Musi treatment has existed no more than more half of entur, but it spread ith an astonishing speed at man ountries in the orld. Experts in related field of the orld all expressed tremendous enthusiasm to the brand-ne subjet. Musi treatment as introdued into China from the estern ountries in80s, starting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Musi treatment did not get to develop and appl pletel in China. There are to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On the one hand the theories and linial experiene of Musi treatment are not onsummate; on the other hand it lies in the bottlenek of Musi treatment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of Chinese, ignoring the eonomi funtion of Musi treatment still ill be important fator of baffling Musi treatment development. So the author ants to analsi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 treatment and explore the proper measure from the angle of the eonomis, b giving the outline of the present ondition. In the end the author provide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i treatment in China using the theories of eonomis.Ke ords: Musi treatment; Analsis of present ondition; Advantage; Disadvantage; Prospet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 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 育体系。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 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 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 要素。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 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 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通过 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 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 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 质。(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

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 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 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 练有节奏的心理。体态律动打开 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 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 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 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 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 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 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 教育体系之一。其主要教育手段与 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 突出重要的地位。(2)以歌唱作为 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3)以首调 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1、奥尔夫本人简介: (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

音乐治疗硕士论文

音乐治疗硕士论文 浅谈孤独症的音乐疗法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它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 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障碍综合征。该病预后较差,给 患儿及家长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负担。近几年,通过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儿童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就这一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1 音乐与心理治疗[1~3]心理治疗开展了近一个世纪,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国内出版的心理教科书一般认为,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沃尔培格L.R.Wolberger的定义:心 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认真的态度与 病人建立一种职业性的联系,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现有的症状,调节异常的行为模式,促 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心理治疗发展至今在理论和方法技术上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欧美的音乐治疗主要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同的心理治疗派别就发展成 了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法技术。 各种音乐治疗方法归纳为聆听法、主动法、即兴法三种,每种方法都有与精神分析有 关的技术,具体根据美国出版物的概括主要有音乐想象、即兴音乐创作评价、投射的音乐 治疗、投射的即兴创作、有序的回忆等,还有引导意想和音乐GIM的技术,主要是在精神 分析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也运用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此外还有分析的音乐治 疗等等。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ruscia[4]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和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 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目的。 2 音乐治疗[5]是通过音乐反应对患者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的生理和心理 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利用音乐刺激和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设计、策划和选择治疗方案, 实现对患者的帮助和干预。有研究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案治疗研究中'[6]将行为心理学、特殊教育及音乐治疗学三者统合分析认为,这些有益的治疗方法,能使患儿较快 地体验成功的乐趣,可使患儿维持着家庭中的练习,当训练成为习惯时,不但可以开阔孤 独症儿童生活的兴趣,有效地帮助患儿处理在他们看来杂乱无章的各种信息,更可以培养 他们集中精力及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同时也是社会情绪发展中不可多得的训练。 我国对于音乐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迄今仅20年左右,近年来运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如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进行了智障儿童的音乐治疗研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 些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重视音乐治疗的研究实验,音乐治疗开始介入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 的研究工作,香港和台湾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透过颜色音符来学习阅读乐谱和弹奏钢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儿童孤独症辅以科学的音乐疗法能改善患儿的不良行为,能提高治 疗效果,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简而言之,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利用音 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

音乐治疗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音乐治疗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音乐治疗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它建立在众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诸如音乐,美学,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等等,同时它又是一门临床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学科。音乐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应用范围在未来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心理治疗方面。 通过对音乐治疗的现状研究,了解音乐治疗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发展中的不足、各学派之间的学术差异以及中外的差别等方面的内容。它作为一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未来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通过研究来展望音乐治疗在未来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1.1 问题提出 音乐治疗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应用的领域也非常的多,各流派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所以想要深刻研究音乐治疗,对音乐治疗现状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现状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的发现问题,也是问题解决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治疗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音乐治疗专业的逐渐成熟,这也为音乐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基于对对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对音乐治疗的未来进行展望。 1.2 研究意义 据史料记载,音乐治疗早已出现,但这一学科的确立又是比较晚的,它的建立是基于很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包括理论与实践这两个部分,它的临床应用性也很强。音乐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应用范围在未来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心理治疗方面,在某些躯体疾病恢复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作用。通过对音乐治疗的现状研究,了解到其在发展中的不足,并通过未来展望促进音乐治疗的多方面发展。 本文通过对音乐治疗的研究,总结了音乐治疗的现状及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音乐治疗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作用和指导意义。 1.3 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采访相关的国内专家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音乐治疗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包括一些专著,文章一级期刊上的文献进行研究。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采访国内的相关专家,

[理论,思想,音乐]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治疗源自奥尔夫教学法,也增加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思想。本文先就 奥尔夫音乐治疗与奥尔夫教学法的差异做了比较探讨,然后对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最后对奥尔夫音乐治疗的形式和实施流程进行展示,以促进我国奥尔夫音乐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 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充满音乐的有较强安全感的环境,让被治疗者能在其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与他人一起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在做奥尔夫音乐治疗之前,治疗师首先要问一个问题,即来访的儿童拥有什么感觉?缺乏什么感觉?据此评定儿童的知觉机能且给予适当的引导。奥尔夫音乐治疗认为,儿童即使缺乏某方面的感觉,但在另外一种感觉上却能得到充分开发。据此,奥尔夫音乐治疗强调通过自发性参与,让儿童自己探索、发现、组织各种音乐素材,以即兴创作的方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充分发展。治疗师再藉由组织各种音乐素材,以即兴模式引导儿童发挥创造力。 在治疗实践中,治疗师需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四个方面贯穿其中,即原本性、综合性、参与性和过程取向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与交织。 第一,在原本性方面,奥尔夫音乐教育重视儿童发展的基本元素,包括肢体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等。音乐活动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而非以音乐技巧训练为目的,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治疗师必须充分了解来访者的身心情况,并根据其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治疗活动。 第二,在综合性上,奥尔夫的音乐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律动、舞蹈、语言、歌唱等活动结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师必须以整体观点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如当儿童语言能力不足时,除了考察该儿童语言训练缺乏外,同时也需评估其他原因,如情绪方面的困扰等。 第三,在参与性上,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取材是儿童所熟悉的,必须来自儿童的世界和他所处的文化和传统,从而让儿童通过体验发展能力、了解自己。 第四,在过程取向方面上,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过程的强调要重于结果,治疗师必须具有从儿童主动创作或表现中做出准确评估和判断的能力,进而据此制定治疗方案,逐步改善症状,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奥尔夫音乐治疗的形式 奥尔夫音乐治疗延续了奥尔夫所提倡的“原本性音乐”(elemental music)概念。在奥 尔夫看来,原本性音乐是个人自我表达的广泛形式,它是自然发展而成的,不需要特别的或复杂的训练;它建立在个人的诉求或选择上,也是个人经验深刻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大学生在这一年龄段中特有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力,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采用音乐教育方式会比传统的理论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运用音乐教育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音乐对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完善自我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目录 摘要 (1)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3) 二、音乐审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 三、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培养大学生良好情操 (5) 四、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案例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都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自己心中的情感的。听音乐的整个过程就是音乐创作者的内心告白,是人们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再现。所以音乐的播放过程与人们心中的情感流露是极其相似的。在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听者自身也会有着属于自我的情绪体验,会被音乐感染甚至是走入音乐的世界难以自拔,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是其它种类的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 很多情况下,人们内心的情感并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客观环境引起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源自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变化。情感和内心的情绪不仅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伤感、焦虑等等,偶尔产生的这种情绪并不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伤害,但是如果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超过了情感的负荷限度,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情绪能够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的临界点就是“度”的掌握。[1]极度焦虑和过度兴奋的情绪都能够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反,乐观、开朗这些适度愉悦的情绪是人们治愈疾病的良方。因此,学会如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音乐对人们内心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因为音乐自身就是创作者情感和情绪的产物。这种音乐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

音乐治疗的发展

音乐治疗的发展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令人振奋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是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的早期活动和现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乐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时音乐的审美意义还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实际的功能。我们不能设想,人们在连基本的温饱和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的情况下,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与自己生存无关的娱乐和审美活动中去。部落中的巫师实际上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在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神也同样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古代,人们头脑中的音乐和治病本来就是一回事。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的本来作用和功能。一直到现代,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到。经当代民族音乐家、人类音乐考古专家一再证实,早在蛮荒的原始时期,“巫师”们就已经用音乐和舞蹈给人们解除各种身心疾病的痛苦,有些民族甚至延续至今。在现代社会里,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尽管仅有50多年的历史,却因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发展史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 1、我国对音乐的神奇功效认识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在《史记﹒乐书》中记载有:“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晋代阮籍在《乐论》中提到:“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另外,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运用音乐(通过学琴)治好了忧郁症;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述了一位叫哈利发的阿拉伯国家元首,用欣赏我国的琵琶音乐治好痼疾头痛等事件。这些古代就已经有的音乐治疗理论和实践,不仅打破了音乐治疗学历史源于西方的说法,而且为我们今天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奠定了基础。 2、音乐治疗的现代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从4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在亚洲的家里和发展则是近十年的事情,从1997年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发展极快,在台湾、新加坡和香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虽然从1989年起就有了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会组织──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但是整体水平还是十分落后的,还在初级的探索阶段,这不能不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与我国目前的国际大国地位极不相称。音乐治疗研究应该是以1979年山东煤矿临沂温泉疗养院开展的音乐电疗为标志。1980 年6月,美国阿里桑那州大学人文系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做音乐治疗学术讲座,首次

浅谈数字化音乐在音乐治疗领域里的应用

浅谈数字化音乐在音乐治疗领域里的应用 摘要: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真正走向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它彻底冲破一切封闭的牢笼,使人们能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向宇宙的星空去搜寻知识和传送信息。随着电子合成器等音频设备普及与电脑音乐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数字化音乐教育模式开始逐步渗透到艺术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治疗领域中。本文主要侧重于对数字化音乐在当今音乐治疗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它的与时俱进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音乐治疗领域;应用 前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音乐极大拓展了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它在音乐行业中的引进、开发和利用,给音乐创作同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看似无关的边缘学科、其他学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带来意想不到的提升。如今的中国,数字化高科技产品十分丰富,电脑、调音台、音响等一系列电子设备早已进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为建立数字化音乐治疗室,深化数字化音乐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千年累积的实践经验是我国数字化音乐治疗有可能走到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

1. 音乐治疗的由来和发展 在古希腊时代,音乐疗法被认为是“把灵魂作为媒介来给予肉体以影响的一种心理疗法”。由于当时对于疾病的医学治疗方法还非常贫乏,所以使用音乐进行治疗与宗教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被普及,特别是作为精神方面的治疗方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医学得到了迅速的进步,音乐疗法也在关于音色、节奏、音程使人产生紧张和松弛上,以及由演奏乐器,演奏者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广泛的应用。到了 18 世纪,基本确立了音乐疗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音乐疗法包括演奏、唱、听三种方法。在具体进行治疗时,选用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医生要把握好患者的生活态度、性格、生活方式、日常习惯、情感变化等等,以确定是否适用音乐疗法,适用时还必须规定具体的曲目、适用的时期、音量的控制与调节,及长时间所应采取的方法。音乐疗法应用的轮廓已经在中世纪到 19 世纪期间得以确立。进入 20 世纪,音乐疗法不仅被医生,也被心理学家、教育家、音乐家们所研究和实践着,并被确认作为医疗中的辅助治疗手段。特别是由于留声机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把音乐录制下来并反复播放,从而促使音乐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很方便地使用。于是一些医院开始使用音乐来帮助病人睡眠、减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并帮助麻醉和止痛。

音乐疗法的概述

音乐疗法的概述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 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患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它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有人归纳音乐具有生理、治疗、感情、道德认识、集中注意力、记忆、智力、植物、动物等九大效应。在音乐治疗方面,通常认为有物理和心理两大作用机制。①物理——生理作用:音乐是有规律的弹性机械波,经由感官施加能量及运动形式于人体,引起体内相应的活动改变。②心理——行为作用:音乐能使人怡情悦性、陶冶性情,塑造美好的性格;美妙的音乐激起人的美感与想象(包括色彩、形象的联想)改善和调节情绪。中枢神经尤其是边缘系统与情绪有着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因此积极的情绪可通过内脏活动的最高中枢边缘系统来改善机体功能。音乐可宣泄病人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心身反应,调节情绪,又可以吸引、集中病人的注意力,训练记忆、想象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其个性及行为方式的调整。另外,好的作品凝结了作者积极的情绪与感受,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充满了英雄气概,人们可以从中找到心理认同与升华,获得健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需要适宜的刺激来保持身心健康,此即音乐治疗的基本命题。音乐与人体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则有赖于不断的科学实践去探明。 音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1980年奥地利医生希腾达尔提出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拥有治疗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20世纪中期,在美国,军队医院的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极大的改善了伤员的身心状况,上扩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了。最近20年来,医学模式转变,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音乐治疗室。1989年10月覆盖25个省市的中国音乐治疗学成立。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将现代音乐治疗法与电疗和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以及音乐电磁疗法等。目前,音乐治疗已在精神病的康复治疗、音乐电疗、音乐胎教、儿童心理障碍的矫治、各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及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相对而言,中国的音乐治疗工作尚处在起始阶段,无论临床实践还是基础理论都有待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音乐医学理论和宣传介绍工作仍显得非常薄弱,这使得音乐治疗的服务治疗与服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十分必要。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运用音乐疗法来调节情绪障碍、缓解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由于疾病或治疗产生的疼痛、提高智力,改善脑功能、音乐疗法在治疗身心疾病上有广阔的前景。 音乐疗法或称“心理音乐疗法”。自本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因而认识也有所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

音乐治疗复习参考资料

音乐治疗复习参考资料 1.音乐治疗的目的:促进健康交流和表达目标:改善身体,情绪,认知的社会功能,消除不良症状,提高自我觉察力,促进人格转变和适应社会生活 2.音乐要素:高低,强弱,长短,色彩 3.音乐特性:是时间,听觉,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艺术 b音4.音乐在治疗中的特性:a音乐具有极大的力量,可直接触及人类的心灵深处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创造情景,引发情感 c音乐提供了先是与非现实,意识与非意识之间的桥梁 d音乐能分别作用于自我,本我,超我上,而这三者有时是在自己的正常意识下,也不见得能分析与了解的 e音乐上的经验,能提供欲望及心灵需求上的满足,人往往能在某种音乐背景衬托下,回忆起某种情境 f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能在无法以语言沟通时,达到沟通的效果 5.共振原理:音乐节奏的频率和声波震动是一种物理能量,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腔体和组织细胞发生共振现象,产生生理反应 6.音乐响起后,人体内的内啡肽会增加,减少人体疼痛 7.音乐治疗的三要素:音乐治疗师,患者,音乐,(治疗关系) 8.治疗师在临床上要帮助患者达到的健康目标:a解决对生活或者生命有破坏性的生理疾病,如创伤,疾患,不足,残疾,损伤,障碍,变态或其他问题,治疗师的注意力可能集中于疾病或问题的原因症状以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b治疗是帮助患者建立和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防止疾病侵害,保持心理健康 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真正使患者产生积极地治疗性改变,从而达到健康的是患者本人而不是治疗师 9.音乐治疗工作对音乐治疗师的要求:a道德修养方面b专业技术方面(音乐基础和临床基础)

10.共情反应:是治疗师倾听并向患者反馈其情感和正在表达的雨没有表达的话的内在含义,从而使患者体验到他被治疗师所深深理解 移情:患者把曾经经历的对以前某个人的情感,态度或者冲动移置到后一个先前没有对之产生过这种情感,态度或者冲动的人身上 反移情:指治疗师对患者行为的不合适或非理性的反应 11.布鲁夏理论:音乐在治疗中的角色可以分为:治疗中的音乐,作为治疗的音乐 12.治疗关系:平等,依赖,信任,合作 13.音乐治疗的形式:a从治疗师的角度来看,分为主动音乐治疗和被动音乐治疗 b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分为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 14.音乐治疗的方法:接受式,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 15.特殊儿童狭义与广义区别p36 16.语言脑—左脑,音乐脑—右脑,儿童大脑发育最佳阶段是从出生后到12岁之前—音乐临界期 17.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展示的优势:a音乐创设活动空间 b音乐的非语言性 c 音乐的诱发力 d音乐的亲和力 e音乐激发表现力 18(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的程序—前期准备:(自己展开记忆)a观察 b搜集相关资料 c前期测试 d建立治疗关系 19制定治疗计划:靶行为:包含具体的问题行为和置换问题行为的正向性行为,即目标的制定由靶问题和靶行为两个部分组成,靶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和可记录的,即具有高新度,如减少特殊儿童负性行为发生洗漱和持续发生的时间等 20确定治疗目标:长期,中期,短期(各是什么目标见p42-43) 21设定目标是需要注意的是:a短期目标的设立必须清楚,明确,和可行,且可观察和可测量 b每一短期目标要明确设置能力目标,且能与长期目标相匹配 c

浅谈音乐治疗——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6), 860-86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15128490.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15128490.html,/10.12677/ap.2020.106103 Talking about Music Therapy —Ac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Zhan Xu, Xiaorong Wa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May 21st, 2020; accepted: Jun. 16th, 2020; published: Jun. 23rd, 2020 Abstract Music therapy is a modern field that require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ystematic knowledge. Aft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today’s music therapy is a mature and complete applied discipline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rich schools of thought. As the most popular art therapy method, music therapy is not only low-cost, but also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The first half of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ain types and mechanism of music therapy,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of neuropsychology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half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s about mu-sic therapy fiel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usic Therapy, Action Principle, Neural Mechanism, Clinical Application 浅谈音乐治疗 ——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徐展,汪小容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成都 收稿日期:2020年5月21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23日 摘要 音乐治疗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和系统知识的现代领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音乐治疗已经是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解读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解读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解读 1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强调音乐的原本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还原于自然,从人最根本的需要出发,并以最直接的方式让人们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奥尔夫音乐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基础上发展起的。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中运用了所有有效的音乐媒介(语言、乐器、运动、舞蹈等),同时也用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模式,包括诗歌、戏剧、哑剧等一些艺术形式。奥尔夫的治疗模式也是多重感官的,它在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和运动觉上,都能引起不同的刺激和反应。也因为奥尔夫的创造性、独特性、游戏性和自发性,所以它能灵活适应于不同的个体与集体治疗,以及大量的临床群体和不同障碍的人,如盲童、聋哑人、有理解障碍和痉挛性障碍以及不同障碍的青少年、成人和老人。斯古尔伯格(Shulberg)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通常能达到以下一些目标:节奏意识的加强;身体的应用;非语言的交流;小组之间的相互反应;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参与和娱乐。 2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对孤独症患者的作用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智力发育落后,感觉、知觉和行为异常。许多献记载,孤独症儿童对音乐有不同寻常的感受力和注意力。著名的研究学者 BernardRi-land1964年曾列出一些特殊的音乐能力作为孤独症儿童的诊断标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中的还原人本、回归人本的原则以及各个音乐元素的应用都非常适用于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在笔者长期实践中,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主要在两个方面帮助孤独症患者。一个方面:提高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等。另一个方面: 帮助孤独症患者建立自信心、获得价值感和自我实现。 2.1 提高基本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有很多问候的歌曲以及促进社会交往的舞蹈。如患者通过演唱《你好》、《名字》与他人学会握手,学会与他人的目光交流,在舞蹈中能接受与他人产生肢体接触,学会关注他人的存在。语言能力:通过歌曲演唱,学习更好的发音,学会分辨音调,掌握更多词汇,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获得基本交流能力。 肢体协调能力:患者通过演奏乐器,或者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可以帮助恢复肢体协调感,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奥尔夫的乐器都是根据“原本性”的理念设计,大部分打击乐器不需要长期练习,而是为了利于参与者能够迅速融入到音

音乐疗法机理浅析及其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_张丽萍

214中医证型与血脂关系比较见表4。 表4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血脂(TC TG LDL HDL)水平比较( x?s)组别TC TG LDL HDL 气虚血瘀4150?1104w1162?1114w2177?0181w1135?0132 肝肾阴虚4147?1198w w1161?1114w w2175?01821135?0133v 痰瘀互结4195?1112v2101?1117**2183?0187v1139?0125 脾虚湿盛4147?1178*1160?11172172?0187*1133?0135注:气虚血瘀组与肝肾阴虚组相比w P<0105有显著差异;气虚血瘀组与痰瘀互结组相比v P<0105有显著差异;气虚血瘀组与脾虚湿盛组相比*P<0105有显著差异;肝肾阴虚组与痰瘀互结组相比P<0105有显著差异;肝肾阴虚组与脾虚湿盛组相比w w P<0105有显著差异;痰瘀互结组与脾虚湿盛组血脂水平相比P>0105无明显差异。 3讨论 目前对于AS临床辨证分型与血脂变化是否有关系,国内尚无明确报道。在本次调查的辨证过程当中,也遇到了证型虚实夹杂等问题,对不能明确辨证的患者,将其排出在外,以降低主观判断对本次调查结果有效性的影响,为临床AS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研究以中医界认可的AS常见/气虚血瘀0、/肝肾阴虚0、/痰瘀互结0、/脾虚湿盛04种类型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其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 将AS四组的血脂水平进行组内比较,在4组分 收稿日期:2009-08-02 作者简介:张丽萍(1962-),女,甘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情志病证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型中,脾虚湿盛组的TC、LDL等水平比其他3组证型偏低,而痰瘀互结型与其他3组证型相比偏高。其原因分析为,AS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虚湿盛可能是AS 的初期,病程相对较短,只影响到血脂中比较敏感指标;在现代社会,本病初起多因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饮食无度,饥饱失常,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饮食不节或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日久聚湿生痰,痰浊内聚,注入血脉,瘀滞脉络,营血瘀滞,痰瘀互结,气血不畅,邪愈盛而正愈虚,发为痰瘀互结。故痰瘀互结在四证中最为多见。再者,肾气耗损,阳气更虚,连及肝胆,以致肝肾阴虚。动脉粥样硬化多以年龄大者为主,故年老体弱者肝肾阴虚也多见。再者,肝肾阴虚组与气虚血瘀组的TG、TC(P<0105)水平在4组中居中。AS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迁延日久,长期气血运行失畅、气虚无法载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0,瘀滞经脉,痹阻经络,不能营养脏腑而致。 通过对收集的动脉粥样硬化人口学资料和证候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血脂的相关性,由于时间条件所制约,样本含量有限,仅望为临床提供参考。希冀后继工作者能开展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规范化的辨证标准,使之更有效的指导临床AS的防治,从而有效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为人类社会造福。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1. 音乐疗法机理浅析及其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张丽萍,张曼,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失眠作为临床常见情志病证,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音乐疗法的机理及其在失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在总结目前我国音乐治疗失眠的现状的前提下,初步提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脏腑经络的生理特点,综合多手段防治方法,辨证论治运用音乐治疗的设想,以期对临床治疗失眠有所裨益。 关键词:音乐疗法;失眠;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6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3-0420-03 音乐疗法是以音乐活动为媒介,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体产生影响,协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及情志的整合,从而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治疗方法[1]。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临床常见情志病证-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已达到4217%,美国为30%,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因此,探寻有效防治失眠的方法已成为中、西医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音乐疗法以治疗过程舒适、无任何不良反应及使用安全、有效等优势在失眠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亦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及临床实践工作,或致力于其治疗机理的研究,或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1音乐疗法的机理 111传统音乐疗法机理分析 11111阴阳平衡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基本哲学思想,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乐理、医理均以此为源而创立[3]。5吕氏春秋6曰:/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0最早指出音乐的本质是宇宙阴阳的消长变化。5淮南子6中阐明了十二律的定律由来及原则,而后明代医家张景岳在5类经附翼6中用/律吕相生卦气图0来显示律吕变化的规律,将阴阳、五行、五音六律等诸多自然现象和音乐有机地结合

音乐治疗学的介绍

浅谈音乐治疗 一、音乐治疗的历史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令人振奋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是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的早期活动和现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乐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时音乐的审美意义还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实际的功能。我们不能设想,人们在连基本的温饱和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的情况下,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与自己生存无关的娱乐和审美活动中去。部落中的巫师实际上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在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神也同样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古代,人们头脑中的音乐和治病本来就是一回事。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的本来作用和功能。一直到现代,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到。 我们可以从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欧美国家的文献中看到大量的关于音乐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论述、试验和报告,一些医生在不断地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使用音乐。在1878年,在美国纽约的一所收容所里就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实验,对1400名精神病患者使用一个半小时的现场演奏的钢琴音乐,以验证人们长期抱有的一个观念,即音乐具有安神的作用。这一实验虽然没有得出结论性的结果,但对使音乐治疗得到社会的接受和关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后来的有关研究铺平了道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关与人和动物对不同音乐的各种生理反应的研究。但是在20世纪之前,关于音乐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都是些孤立的个案,而不是基本理论和全面的研究,这里就不详细的介绍了。对于音乐在医疗临床的价值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后开始的。20世纪后,特别是由于留声机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把音乐录制下来并反复播放,从而促使音乐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很方便地使用。于是一些医院开始使用音乐来帮助病人睡眠、减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