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遥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起初,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就开始了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地图制图、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在遥感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遥感卫星“卫星一号”,标志着中国迈入了自主发展遥感卫星的新阶段。

在2000年代,中国积极推动空间技术和遥感领域的发展。

中国相继发射了多颗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如高景一号、资源三号等。

这些卫星在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的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了高分辨率、全谱段、全天时的综合观测阶段。

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高分辨率卫星、航空影像、无人机等多种观测手段的遥感系统。

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数据共享、技术交流和应用研究。

未来,中国遥感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拓展上。

中国将继续提高遥感卫星的分辨率和观测能力,加强对陆地、海洋、大气等多个领域的观测。

同时,中国还将探索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农业精细化管理等领
域的应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印度在测绘和雷达成像卫星方面积极突破,能力不断提升。

印度第三代遥感卫星已形成强大监视能力。

稍早一些的资源卫星(Resourcesat-1)系列,绘图卫星(Cartosat-1/2)系列已有三颗升空。

a.寓军于民发展高分辨率专用测绘系列卫星,卫星分辨率不断提高:1)当前在轨高分辨率成像卫星有Cartsat-1(IRS-P5),Cartsat-2(IRS-P7),Cartsat-2A和Cartsat-2B;2)目前正在研制Cartsat-3卫星,全色分辨率0.3m,4谱段多光谱分辨率1.2m,幅宽约10km。

b.即将发射军民两用雷达成像卫星,完善其遥感手段:1)雷达成像卫星-1(RISAT-1)已于2011年发射;2)有效载荷为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3)具有精分辨率条带模式-1(FRS-1)、精分辨率条带模式-2(FRS-2)、中分辨率扫描SAR模式(MRS)、低分辨率扫描SAR模式(CRS)和高分辨率聚束模式。

1Cartsat-1(IRS-P5)Cartosat-1号卫星,又名IRS-P5,是印度政府于2005年5月5日发射的遥感制图卫星,它搭载有两个分辨率为2.5米的全色传感器,连续推扫,形成同轨立体像对,有效幅宽为26公里。

数据主要用于地形图制图、高程建模、地籍制图以及资源调查等。

Cartosat-1设计寿命5年,目前卫星运行等各项指标正处于最好的时期,数据质量稳定可靠。

表1-1 Cartosat-1(IRS-P5)卫星基本参数2RESOURCESAT-1(IRS-P6)RESOURCESAT-1(IRS-P6)在2003年10月17日于印度空间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星上携带三个传感器:多光谱传感器LISS4和LISS3,以及高级广角传感器AWIFS。

卫星成像为空间分辨率为5.8米的全色图像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3.5米和56.0米的多光谱图像。

表2-1 与其他卫星多光谱传感器的对比RESOURCESAT-1(IRS-P6)卫星轨道为太阳同步、近地极轨道。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遥感的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中国在遥感卫星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一系列的遥感卫星,包括高分辨率、全色谱、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类型的卫星,这些卫星可以为各行业提供高质量、全面的遥感数据。

其次,中国不断完善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中国在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系列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平台,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再次,中国不断扩大遥感应用领域。

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各个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数据开放和应用拓展方面。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遥感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同时,中国也将进一步完善遥感数据开放共享的机制,促进遥感数据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为各行业提供定制化的遥感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开展现状目录1前言 (3)2美国 (5)2.1地球观测系统〔EOS〕 (5)2.2美国陆地卫星系统〔L ANDSAT〕 (6)2.3轨道观测卫星〔O RB V IEW〕 (7)2.4伊克诺斯卫星〔IKONOS〕 (8)2.5地球眼-1卫星〔G EO E YE-1〕 (8)2.6快鸟-2卫星〔Q UICK B IRD-2〕 (9)2.7世界观测卫星〔W ORLD V IEW-1/2〕 (9)2.8下一代高分辨率陆地卫星 (10)3欧盟 (10)3.1法国SPOT卫星系统 (10)3.2法国P LEIADES卫星系统 (11)3.3意大利地中海周边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C OSMO-S KYMED〕 (12)3.4德国/加拿大R APID E YE (13)3.5德国SAR成像卫星 (14)3.6欧空局遥感卫星〔ERS〕 (14)3.7欧空局ENVISAT (14)3.8英国UK-DMC2、英国/西班牙D EIMOS-1 (16)3.9德国E N MAP (16)3.10欧盟GMES方案 (16)4印度 (17)4.1C ARTSAT-1(IRS-P5) (17)4.2RESOURCESAT-1〔IRS-P6〕 (18)4.3C ARTSAT-2系列 (19)4.4C ARTSAT后续 (19)5加拿大 (19)6日本 (21)7俄罗斯 (21)8以色列 (22)8.1地平线系列〔O FEQ〕 (22)Ofeq 7 (22)Ofeq 8〔TECSAR 1〕 (22)Ofeq 9 (23)8.2爱神系列〔EROS〕 (23)ErosA (23)ErosB (24)9韩国 (25)10泰国 (26)11阿联酋 (26)12委内瑞拉 (26)13其他国家 (27)1前言卫星遥感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蓬勃开展起来的一门集多维、多平台、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开展,地球环境和地球资源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开展和国家间竞争较量的焦点。

2024年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

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商业遥感卫星市场是指由私营公司运营的卫星系统,通过收集地球表面的遥感数据,为各行业提供关键的地理信息和分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商业遥感卫星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本文将对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预计2025年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军事、农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的推动。

同时,商业遥感卫星的价格逐渐下降,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购买和使用这些数据,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主要市场参与者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的竞争激烈,有多家主要参与者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其中,美国的DigitalGlobe公司和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是市场的领导者,它们拥有多颗遥感卫星并提供全球的遥感数据服务。

此外,蓝色起源公司、星际探索技术公司、欧洲航天局等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应用领域商业遥感卫星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军事领域是商业遥感卫星的主要用户之一,用于情报收集、监测边境安全和军事目标识别等。

农业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商业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农作物的生长监测、病虫害预警等信息,帮助农民做出更好的决策。

此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也广泛使用商业遥感卫星数据。

技术进步与挑战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射和维护成本高昂,需要先进的推进技术和卫星遥测技术。

此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一个挑战,商业遥感卫星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在未来几年里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商业遥感卫星的分辨率将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遥感卫星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更多的用户将能够使用这些数据。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遥感卫星是指通过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各国在遥感卫星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

本文将对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一、美国遥感卫星发展美国是全球遥感卫星领域的领军国家,已经发射了多颗卫星以获取地球的遥感数据。

其中,最早的一颗遥感卫星是在1972年发射的LANDSAT-1,成为了美国遥感卫星的代表。

此后,美国陆续发射了多颗LANDSAT卫星,目前已经发射至LANDSAT-8此外,美国还发射了SPOT卫星,这是由法国、比利时和瑞典共同研制的一种遥感卫星系统。

SPOT卫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大的覆盖范围,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遥感数据。

美国的遥感卫星不仅在地球观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农业和林业等领域。

美国还建立了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整合了多个卫星数据源,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遥感数据。

二、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欧洲也在遥感卫星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欧洲空间局(ESA)是欧洲遥感卫星的主要研发机构,其最重要的遥感卫星是欧空局地球观测卫星(ERS)和欧洲高分辨率卫星(ERS)。

欧空局地球观测卫星是一颗多用途的遥感卫星,可以获取包括海洋、大气、陆地和冰层在内的地球各部分的遥感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欧洲高分辨率卫星是欧洲自主研制的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可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和更强的穿透能力的遥感影像。

该卫星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地形模型制作、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等领域。

三、其他国家遥感卫星发展除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也在遥感卫星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俄罗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发射静止遥感卫星,用于监测天气和资源等方面。

中国也在遥感卫星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遥感卫星包括环境一号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和天鹰一号卫星等。

这些卫星在环境监测、农业、林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准确、大范围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一、国内遥感技术发展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遥感技术体系,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等多个方面。

1.卫星遥感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遥感卫星,如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气象卫星等,这些卫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遥感数据。

同时,中国还在积极研发更高分辨率、更快速响应的遥感卫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遥感数据需求。

2.航空遥感中国拥有庞大的航空遥感队伍和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数据。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无人机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可以为应急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快速响应。

3.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技术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地面激光雷达、地面高光谱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地质勘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二、国外遥感技术发展国外遥感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

1.美国美国是全球遥感技术的领军者之一,拥有大量的遥感卫星和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

近年来,美国还在积极推进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以推动遥感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欧洲欧洲也在积极发展遥感技术,拥有多个遥感卫星计划和航空遥感项目。

欧洲还在推进“哥白尼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地球观测系统,为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3.日本日本也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国家之一,拥有多个遥感卫星计划和航空遥感项目。

日本还在积极推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如在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三、遥感技术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高精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和航空遥感器的研发和应用,遥感技术将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数据支持。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作为现代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当前国内遥感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我国的遥感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遥感技术的重要力量。

在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领域,我国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目前国内遥感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有了自主研发、自主发射和自主运行的遥感卫星,包括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

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改变了对地面信息的获取方式,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可靠的手段。

2. 航空遥感航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飞机、直升机等载具进行遥感数据采集。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频次、大面积覆盖的目标,使得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城市更新、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是指通过在地面接收、采集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地球观测。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之一,也是遥感技术的基础。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手段,对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 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和可视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实现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的遥感数据分析,遥感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也将变得更加人性化、直观和可操作。

2. 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化高精度化是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遥感数据获取的精度水平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超高分辨率、高时空分辨率等;二是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的精度和精细程度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

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

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

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

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

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

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

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

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

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

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
而组成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用户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发展。

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能够较好的满足诸多用户的需求,它们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商业化前景。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对空间遥感信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为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得以持续稳固发展,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和应用必须相适应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我国对遥感信息和技术的应用需求来看卫星遥感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公益需求方面和遥感图片的商业应用需求两个方面:1、社会公益需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
(2)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3)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

此外,对道路、建筑工程的设计、选址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这方面的需求主要靠政府扶持。

2、商业应用需求
遥感技术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包括凡是涉及地球科学的各门类的学科和技术种类,遥感技术都能为它们提供信息。

这种广泛性必然会使对遥感数据的需求用户范围变广,因此除了社会公益型用户外,还存在部分商业应用型用户。

虽然这些商业应用型用户由于遥感卫星正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原因,目前数量较少,但随着将来技术的进步,商业化的发展,这部分的用户肯定会逐渐增多,最终成为用户群体中的主要成员。

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工程评估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市场,预计每年会有14%左右的增长率;近年来,由于卫星数据的增加和小型廉价的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空间信息服务公司大大增加,由此形成的增值收益是卫星图像销售收益的六倍。

由此可见,卫星遥感的商业化是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三)、未来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如果前面所讨论的转变理念、采取措施都能认真切实执行,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初步预测未来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可能趋势如下:
1、政府和商业混合的运作系统以及纯商业化系统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2、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入市场使商业行为的运行模式所占比例逐渐扩大;
3、新的对地观测产品和服务与现有的运行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集成;
4、加强数据提供商与信息增值服务商间的合作关系;
5、既竞争又合作,开发通用卫星平台,军民商遥感卫星同时出击;
6、以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优势开拓市场,以卫星品牌和标准产品占领市场;
7、国内,国家和私营公司采用高新技术合作开发;国外,跨国公司合并,形成规模开发能力;、8、与非对地观测部门采取联合行动,以便更好的将对地观测数据集成到标准的商用工具中去。

】】
结语综上所述,遥感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近几年的突飞猛进,已经为其未来朝着商业化方向迈进奠定了坚强稳固基础——包括可靠的技术基础以及广阔的应用基础。

只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商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的指引下保证正确的方向,加上科技工作人员的勤奋努力使技术不断创新,再加上遥感应用产品开发经销商有效的市场运作,以及广大遥感用户的热情捧场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那么就能极大的促进遥感卫星的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相信今后遥感卫星商业化的步伐会加快,能够早日进入产业发展新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