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18-19学度初一下年末试题-历史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2.(2分)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畏兀儿B.回族C.契丹D.女真3.(2分)实行开明民族政策,被西北各部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中宗4.(2分)如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江南河D.邗沟5.(2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6.(2分)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贤才,虚心纳谏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D.废除丞相,权分六部7.(2分)“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的是()A.西晋统一全国B.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C.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新统一D.大运河的开通8.(2分)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A.行省B.行中书省C.宣政司D.驻藏大臣9.(2分)唐太宗和唐玄宗都为唐朝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治国政策方面都注重()①发展农业②选贤用能③重用酷吏④改善民族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2分)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2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C.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2分)下列封建盛世,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13.(2分)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相继统治着我国的()A.南方各地B.黄河流域C.北方山西D.长江流域14.(2分)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同为一家”B.“车书本一家”C.“回鹘衣装回鹘马”D.“唐风洋溢奈良城”15.(2分)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16.(2分)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17.(2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的标志是()A.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B.元政府在西藏设安西都护府C.元政府在西藏设北庭都护府D.元政府在西藏设西域都护18.(2分)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有()①秦朝推行郡县制②商鞅变法确立县制③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④元朝实行行省制。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第1页 共6页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

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请同学们合理安排好作答时间。

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考试前,务必把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历史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1.“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 材料中“炀帝此举”是指A .统一全国B .创立科举制C .修建粮仓D .开通大运河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这首诗中的场景出自于A .唐太宗统治时期B .武则天统治时期C .唐玄宗统治前期D .唐肃宗统治时期3.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导入时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由此可知,本节课复习的朝代是《《步辇图》(阎立本) 曲辕犁 白居易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4.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昭君出塞C .文成公主入藏D .玄奘西游 5.“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逻些(终点)赤岭(日月山)鄯城(西宁)甘肃长安(起点)玉树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6.“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面对如此广袤的疆域,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郡国制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

”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其观点的是①冶铁术②指南针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活字印刷术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8.右图所示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应出现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9.“台湾者,海中荒岛也。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2018-201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1300多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D.科举制2.___对古代的工程都江堰和农具筒车进行了研究。

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___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

A.西夏B.辽C.金D.吐蕃4.“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

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①文成公主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5.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研究,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6.___《沁园春•雪》中说:“___,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___,只识弯弓射大雕。

”其中“___”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___和___B.___和___C.___和___D.___和___7.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___ ___8.法国人___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9.读中国历史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_3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_3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b>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1.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它是在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古运河基础上,不断开凿、连通而成,比较下列三幅图片,回答小题。

1.(1)比较三幅地图,我们可知大运河中挖掘最早的一段是()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2.(2)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大运河,并多次沿运河南下巡游,其主要目的是()A . 显示皇权威严B . 加强对全国的控制C . 满足个人享乐D .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3.(3)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相比,进行了“裁弯取直”,主要原因是()A . 政治中心转移B . 造船技术提高C . 海运发展迅速D . 陆路运输加强4.(4)元朝运河改道后,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地位快速下降()A . 北京B . 洛阳C . 扬州D . 杭州2.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它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1)从写作的形式与内容来看,下列选项中,节选自唐诗的是()A .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B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2)唐朝时期诗歌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A . 科举制的发展B . 造纸术的改进C .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3.(3)下列诗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北宋灭亡有关的是()A .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

(张籍《送和蕃公主》)B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C .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D .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 创立了科举制度B.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 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D. 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入选“盛唐篇”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4.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竞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被誉为“诗仙”,他是()A. 苏东坡B. 李白C. 白居易D. 杜甫5.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帝王,其中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有关的是()A. 唐太宗B. 宋太祖C. 元世祖D. 明太祖6.“澶渊之盟”,交战双方停战议和,约为兄弟之国,此后双方维持了 100 多年的和平局面。

“交战双方”,一方为北宋,另一方是()A. 金B. 西夏C. 辽D. 大理7.宋代,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流传着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说明()A. 国家统一完成B. 经济重心南移C. 文化科技繁荣D. 民族政权并立8.《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9.“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2018-2019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期末检测题七年级历史学科(附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48分1.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全国 B.开通运河C.创立殿试 D.三征辽东2.右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此河巡游江都,江都是示意图中的3.要求君王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

这位名臣是A.姚崇 B.寇准 C.宋璟 D.魏征4.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A.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6.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对诗句理解准确全面的是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蕃人”学习汉文化C.“胡乐”在全国盛行 D.民族融合,相互学习7.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8.“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A .韩熙载夜宴图B .契丹人饮马图C .蹴鞠铜镜D .杂剧A .耶律阿保机B .阿骨打C .成吉思汗D .忽必烈 9.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10.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A .《前门街市图》B .《皇都积胜图》C .《清明上河图》D .《盛世滋生图》1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如右图)”,“景德镇”。

符合以上信息的是A .青瓷B .白瓷C .青花瓷D .唐三彩12.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在学生们的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好哪些测试卷的复习准备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套试题卷能不能帮助到你!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欢迎阅读!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C.武松打虎——《水浒传》D.黛玉葬花——《西厢记》如图,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右边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指出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画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D.人们出行多乘坐轿子、马车、牛车、驴车、水上船只,反映出北宋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宰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汉朝与宋朝B.秦朝与明朝C.秦朝与清朝D.唐朝与明朝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C.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D.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①元②金③秦④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如图,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下列古今举措中,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是①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宣政院的设置③“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④青藏铁路开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揭开了明朝锦衣卫神秘的面纱,此机构: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D.由皇帝直接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天祥抗元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明清时期,下列哪些城市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①广州②南京③苏州④北京⑤宁波A.①②B.③⑤C.②④D.①⑤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循守旧必将遭到历史的淘汰。

影响了我国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创立和废止分别是在()A.秦朝和明末 B.西汉和明末 C.唐朝和清朝末年 D.隋朝和清朝末年3.有人说,隋炀帝是一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也彰(明显),其功也卓(卓著)。

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其功也卓”的史实是()A.建立了隋朝 B.开通了大运河 C.统一了全国 D.兴修了东都洛阳4.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在位期间,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李靖5.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君主专制统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皇权高度膨胀的是()A.废除丞相制度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了它有“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 B.遣唐使来华 C.玄奘西游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8.有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他的诗,深刻的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后人称为()A.“诗史” B.“诗仙” C.“诗圣” D.“画圣”9.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我们都能欣赏到色彩缤纷的烟花。

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是在()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10.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斐然、文化名人辈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18-19学度初一下年末试题-历史考生本卷须知⒈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⒉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总分值100分。

第一卷〔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以下朝代都曾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的统一,这些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秦朝、隋朝、西晋、元朝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D、隋朝、元朝、西晋、秦朝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以下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截了当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3、唐朝瓷器品种众多,其中,造型优美,釉色绚丽,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镇的青花瓷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共同缘故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基本上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唐朝印制的《十三经》B.唐朝印制的《金刚经》C、宋朝印制的《十二气历》、D.元朝印制《隋唐演义》6、2017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请问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是A、北京的卢沟桥B、苏州的宝带桥C.河北的赵州桥、D、云南丽江的黑龙潭桥7、右图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学生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有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选项是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8、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要紧是因为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妨碍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适应的妨碍9、在漂亮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你明白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A、文天祥宁死不屈B、秦桧谋害岳飞C、王彦抗金D、杨业抗辽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11、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那么观星,昼那么观日,阴晦那么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明白了磁针指南的作用C、指南针在宋代已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12、为实现对全国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A、行省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要紧缘故是A、统治阶级政策的调整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D、南方贸易发达14、宋辽边境“生育番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澶渊之盟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进展D、宋辽统治者都趋向腐朽15、南宋时,有位商人来到临安做生意,见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商客来往不绝,他不可能经历的选项是A、上午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米饭和用玉米做成的窝窝头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吃夜宵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B、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17、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右边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明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指出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画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D、人们出行多乘坐轿子、马车、牛车、驴车、水上船只,反映出北宋交通工具的多样化18、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宰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汉朝与宋朝B、秦朝与明朝C、秦朝与清朝D、唐朝与明朝.19、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C、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D、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20、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①元②金③秦④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以下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22、以下古今举措中,紧密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进展的是①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宣政院的设置③“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④青藏铁路开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23、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揭开了明朝锦衣卫神奇的面纱,此机构: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D、由皇帝直截了当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2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天祥抗元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25、明清时期,以下哪些城市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①广州②南京③苏州④北京⑤宁波A、①②B、③⑤C、②④D、①⑤26、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思想操纵B、大力进展传统文化C、鼓舞读书人参政议政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27、“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以下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8、明代闻名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其作者是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曹雪芹29、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30、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C、武松打虎——《水浒传》D、黛玉葬花——《西厢记》【二】对号入座:〔将作品的序号填入相应作者前的括号内,每空1分,共4分)31、〔〕苏轼A《念奴娇·赤壁怀古》32、〔〕关汉卿B《送子天王图》33、〔〕吴道子C《秦中吟》34、〔〕白居易D《窦娥冤》【三】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卡填涂“A”,错误的填涂“B”,每个1分,共11分〕35、唐长安城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6、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接着进展。

37、隋唐书法,名家辈出,《玄秘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

38、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

39、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还早半个多世纪。

40、指南针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

41、元朝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用麻布作衣被的原料。

42、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那个地方说的“此城”是指临安。

43、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44、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确信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基本上中国的领土。

45、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蜿蜒6000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第二卷〔25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4、宋代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治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5、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6、明朝中期,__________到浙东沿海抗倭,取得了九战九捷的战绩7、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的是【二】材料题:〔共18分〕〔一〕、看图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0分〕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假设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请回答:1、两那么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1分〕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1分〕以哪里为中心?〔1分〕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问1分,5分〕3、这两首诗的作者基本上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2分〕〔二〕、汉、唐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频繁的朝代,到了清朝我国对外交流逐渐衰落。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8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1、依照材料一,指出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的名称。

(1分)2、结合材料二,列举一个图中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和交流的具体史实。

(2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怎么样的对外政策?(1分)这一政策造成了怎么样的后果?(1分)4、从汉朝、唐朝和清朝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中,我们能够得到怎么样的启发?(2分)中大附中2018学年期末考试历史科答题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4、宋代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治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5、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6、明朝中期,__________到浙东沿海抗倭,取得了九战九捷的战绩。

7、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的是【二】材料题:〔一〕、请回答:1、“此河”指的是哪条河?〔1分〕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1分〕以哪里为中心?〔1分〕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问1分,5分〕3、这两首诗的作者基本上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2分〕〔二〕、请回答:1、重要通道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