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操作1
血液透析上下机操作及注意事项

4.对刚开始使用内瘘的病 人和肢体习惯性活动的病 人,易发生穿刺针移位和 拖出,要特别提醒和监护 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性 保护。
教会患者及家属对内瘘并发症的观 察和处理。
1..置管部位如为颈部,协助病人戴口罩或者使用治疗巾遮盖口鼻,头偏对侧。 2.根据导管容积定量抽取中心静脉导管管腔内肝素盐水。
将血液引致静脉壶,关泵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
将血液引致静脉壶,关泵 。连接管路静脉端穿刺针 或深静脉置管静脉端。
检查各连接处,管路开口 处固定是否良好,根据医 嘱再次核对治疗参数。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脱手套,用快速手消洗 手。执行双人核对制度。
血液透析下机操作流程
关闭血泵,分离动脉端管 路,连接500ml生理盐水 ,开启血泵,回输血液, 血流速度80-100ml/min。 回血过程中,可使用双手 揉搓滤器,不得用手挤压 静脉端管路。当生理盐水 回输到静脉壶后,停止继 续回血。夹闭静脉管路夹 和静脉穿刺处夹。
3.导管端口连接紧密,防止空气进入管路。 中心静脉导管注意事项
4.打开保护帽前,检查夹子处于夹闭状态,避免发生空气栓塞。 5.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
5.及时治疗鼻腔或其他部位致病菌感染。
6.注意身体卫生,指导患者擦洗及淋浴正确方法。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粘贴位置 准确。
7.应注意保持导管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
9.判断导管通畅后,连接体外循环的 动静脉管路,建立体外循环。
血液透析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
查对患者身份,透析器资 料,医嘱。病人身份要有 2种以上的识别方法,透 析器参考前三次资料。
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生命 体征,是否需要吸氧,心 电监护,有无出血,血管 通路评估。
教育技术上机考试操作说明

【上机考试操作说明】1.考生进入考场后,应该怎样登录考试机?(1)考生对号入座后,单击考试机界面上的“单击输入准考证号”按钮(如图5一1)。
图5-1(2)输入准考证号码登录成功后,转至如图5—2所示考生信息界面。
(3)考生核对本人信息无误后,点击“正确”按钮进入阅读考生须知界面(如图5—3)。
图5-2(4)当到达开考时间后,考试机会自动进入答题界面。
2.答题界面中,各种控制按钮如何使用?答题界面中,主要有以下控制功能按钮:上一题、下一题、标记、选题、重做以及交卷。
(1)“上一题”、“下一题”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通过点击“上一题”、“下一题”按钮,进入上一道试题或下一道试题。
(2)“标记”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时遇到不确认的答案,可点击“标记”按钮,则该题会被自动标记,并在“选择试题”页面中显示。
再次点击“标记”按钮,则取消标记。
(3)“选题”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通过点击“选题”按钮,进入“选择试题”界面(如图5—4)。
(4)“选择试题”窗口介绍:“选择试题”窗口划分为两栏:试题栏和试题描述栏,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考生快速浏览所有试题。
试题栏中可通过“题号”、“状态”、“标记”快速查看哪些试题已经做过,哪些试题还未做,哪些试题还存有疑问(通过标记▲表明)。
试题描述栏中会显示在试题栏中所选择试题对应的试题要求。
(5)“题号”:试题在试卷中的编号。
(6)“状态”:已经答过的试题被标为“已做”,未答过的试题被标为“未做”。
(7)“标记”:在答题时点击过“标记”按钮的试题,将在此列显示▲标记。
其与试题内容以及答题操作无任何关系。
在试题中取消标记后,选择试题中的标记也会相应取消。
(8)“试题描述”:栏内显示相应的试题描述。
(9)“选择试题”:从“选择试题”中返回答题界面,考生可用鼠标点击左边试题栏的某一试题,如选中第40题,该行变蓝(表明选中),右边试题描述栏内则相应显示第40题的题目描述,再点击圈按钮,则进入第40题的答题界面。
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上机模拟1

全真模拟试卷(一)上机操作题第—题:1.用Word软件录入以下文字,按照题目要求排版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保存为“项目经理人.doc”。
要求:(1)按照原样录入文字,且设置【页面框线】,页眉为“一个成功经理人的自述”,页脚为“全国最大的IT资源库”。
(2)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且【文字效果】为“礼花绽放”。
(3)正文采用【首字下沉】3行,正文的字体为【宋体】【四号】字,【行距】为1.5倍行距。
(4)将〖〗内的内容设为“阳文”、【】内的内容设为“阴文”且带“着重号”。
(5)将{}内的内容链接到。
2.用Word的“中文信封向导”制作如图14-1所示信封,完成后保存为“信封.doc”。
要求:(1)采用“中文信封向导”来制作,否则不给分。
(2)所有文字的字体为【黑体】【四号】字,加粗。
(3)置后插图文件可自选,但要求做成近似于“水印画”。
第二题:新建Excel电子表格“库存表.xls”文件,其中入库一栏中的负值表示的是出库的数量。
电子表格的效果如图14-2所示。
图14-2 表格的效果要求:(1)开始建表是从A1开始的,建好后,将表格移动至【B3:E15】单元格区域。
(2)将【Sheet1】工作表的标签修改为“1-3月出入库记录”;并复制表格内容至【Sheet2】工作表。
(3)将【B2:E2】单元格区域合并居中,并输入“1-3月出入库记录”,修改字符字体为【黑体】、字号为【18】、【颜色】为【绿色】。
(4)在表格中设置标题的底纹为【浅绿】色。
设置边框如图14-2所示。
(5)在表格中设置对齐方式如图14-2所示。
(6)将【日期】的格式设为图14-2所示的中文格式。
(7)在sheet2中利用自动筛选功能,选择出桌子的出入库记录和粉笔的出库记录。
(8)利用分类汇总功能计算各类物品的库存量。
效果如图14-3所示。
图14-3 分类汇总的效果第三题:使用PowePoint制作图14-4所示幻灯片,并保存为“计算机应用基础.ppt”。
小学学生上机操作规定模版

小学学生上机操作规定模版一、绪论上机操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
为了确保学生上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定模板。
本模板希望能帮助学校制定出一套适应学生上机操作的规定,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保护学生的健康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上机前的准备工作1. 学生应按时到达机房,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学习材料和文件。
2. 学生应将行李放在指定的地方,不得放置在机房内。
3. 学生应在入口处登记并领取相应的上机凭证,确保登录时使用的账号和密码准确无误。
三、上机操作的基本规范1. 学生应保持机房内的安静。
不得随意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
2. 学生应遵守机房内的秩序,不得乱跑乱动。
3. 学生在操作电脑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不得长时间低头或弯腰。
4. 学生应合理安排上机时间,避免上机时间过长导致身体疲劳。
5. 学生应保持电脑桌面的整洁,不得在电脑屏幕上留下任何永久性痕迹。
四、上机操作的网络安全规定1. 学生不得随意更改电脑的系统设置,不得下载未经许可的软件和文件。
2. 学生在上网时应遵守合法、文明上网的原则,不得访问任何非法、暴力或有害的网站。
3. 学生应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随意泄露自己或他人的身份信息。
4. 学生应遵守版权法,不得在网上传播未经授权的作品。
五、上机操作的维护和保养1. 学生应妥善保管个人的存储设备和上机凭证,不得私自借用或丢弃。
2. 学生在退出机房前应清理自己的座位和周围环境,确保机房的整洁。
3. 学生应定期备份重要的学习文件和资料,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4. 学生应关机后及时拔掉电源线,避免电脑长时间待机或因电源故障导致损坏。
六、上机操作的批评与教育1. 在发现学生有不正当行为时,老师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2. 老师应针对学生的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3. 学校应定期组织关于上机操作规定的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广龙计价2010上机操作指南[1]
![广龙计价2010上机操作指南[1]](https://img.taocdn.com/s3/m/6100f626ccbff121dd3683ad.png)
广龙计价2010培训指南一、上机操作实例工程1、分部分项2、技术措施项目3、其他项目二、本上机操作实例工程操作步骤(一)新建工程1、点击左上方“新建”按钮,在新建预算书的对话框中,输入必须填写的项目内容:“工程名称”、“定额选择(本工程选择广西建筑消耗量定额2005)”、“计价方法(本工程选择国标清单计价)”、“清单选择(本工程选择国标清单广西2008)”,再点击“确定”键,就完成了新建工程的操作。
(二)输入预算编制信息1、在工程属性中,输入预算编制信息,此信息为报表的封面内容。
(三)分部分项内容录入(分部、清单、定额等)1、录入分部:分部分项界面,在软件默认的分部一行中,项目编号处输入A.1回车,得出土石方分部。
录入分部的方法有两种,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右边的索引窗中,从清单库所显示的分部中,双击分部到分部分项界面。
如图:2、清单的录入:从分部行回车到清单后,软件默认的类型为“清”,即清单。
在项目编号处输入清单的9位编码010101003回车,即可得出挖基础土方的清单。
录入清单的方法有两种,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右边的索引窗清单库中,找到相应的清单,双击或拖拉到指定位置。
如图:3、清单描述的录入:光标放在010101003这一行清单行的任何位置,点击到下方的“项目特征”窗口,在土壤类型的特征描述单元格中,选择“三类土”,弃土运距中选择“5km”,再点击右此窗右侧的“刷新清单”按钮。
清单描述的录入方法有两种,除上述方法外,另一种方法操作是,光标点到此条清单的名称,在清单名称后,会有三点(…)的提示,点击(…)的位置,进入到一个文本编辑框中,所有的清单描述内容全部手工打字录入,再点击“确定”按钮。
4、定额的录入:从清单行回车后。
会增加下一行,类型为“定”,在此行的项目编号处输入01010176回车,会弹出组合换算实际值的输入,此工程中,运距要求是5KM,所以在实际值输入5,再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定额。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测试(上机操作部分)步骤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测试上机操作部分步骤初级试题:1、在Word中将正文所有段落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
选中正文→右键→段落→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个字符2、在Word中将正文所有文字设置为仿宋_GB2312、小四。
拖拽鼠标全选正文→右键→字体→字号3、在Word中将标题中的“信息技术”四个字设置为红色,并加上着重号。
拖拽鼠选中标题→右键→字体→字体颜色→着重号4、在Word中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拖拽鼠标全选正文→段落→行距→固定值→25磅5、在Word中将当前文档的页面设置为B5纸型,方向设为横向。
页面布局→纸张大小→B5 页面布局→纸张方向→横向6、在Word文档中为“信息技术测试”六个字设置成下划线效果。
拖拽鼠标选中标题→右键→字体→下划线线型7、在Excel中输入20位数字并使其正常显示。
单机鼠标左键选择单元格→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文本→确定→在单元格输入20位数字8、在Word文档中为“计算机”3个字加上带圈效果。
拖拽鼠标选中要设置的字→开始→带圈字符→确定(每个字单独设置)9、在PPT中插入一幅“计算机”图片。
插入→图片→选择图片→插入10、在PPT中插入图片并把图片裁剪成圆形。
插入→图片→选择图片→插入→格式→裁剪→裁剪为形状→圆形11、在PPT中插入一个多边形并填充图案。
插入→形状→选择多边形→插入→格式→形状填充12、在PPT中插入3个文本框并使它们“左对齐”。
插入→文本框→格式→形状轮廓→黑色→(三个文本框同样)→拖拽鼠标选中三个文本框→格式→对齐→左对齐13、新建Word文档,第一页页面设置为“横向”,第二页设置为“纵向”,第三页设置为“横向”。
纸张方向→横向→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纸张方向→纵向→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纸张方向→横向14、请注销一次本电脑。
开始菜单→关机→注销15、在电脑上找一个可以删除的文件,删除,然后再去回收站把此文件还原。
选择可以删除的文件→右键→删除→双击打开桌面上的回收站→找到刚刚删除的文件→右键→还原16、把D盘新建的文件夹(如果没有就新建一个以自己名为名字的文件夹)复制到D盘以外的盘符下。
上机实训(一)教案 上海交大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题上机实训(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Packet Tracer的安装方法和简单设置。
(2)掌握使用Packet Tracer建立网络拓扑的方法。
(3)掌握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
(4)熟悉抓包软件WireShark的安装和界面。
(5)掌握使用WireShark捕获数据包的方法。
(6)了解数据包的首部明细内容。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上机实训,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己应该努力学习网络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抓包软件WireShark的使用教学难点:使用Packet Tracer建立网络拓扑、使用WireShark 捕获数据包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操法、问答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传授新知(15 min)→上机实训(20 min)→实训总结(8 min)第2节课:传授新知(10 min)→上机实训(25 min)→实训总结(5 min)→课堂小结(3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n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传授新知(15 min)实训1: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n 【教师】介绍Packet Tracer的概况,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1.安装Packet Tracer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是为思科网络课程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的一个网络模拟环境。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上机实验是指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模拟和执行实验。
下面是关于上机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
第一步:准备工作1.首先要确认实验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是否满足实验要求,例如需要安装特定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软件工具等。
2.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最好备份一份计算机中重要的数据。
第二步:实验操作1.启动计算机:按下计算机电源按钮,等待操作系统加载完全。
2.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操作系统中。
3.打开实验所需的软件:根据实验需求,打开相应的软件工具。
4.配置实验环境:对实验软件进行一些设置,如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式、打开所需的工具栏等。
5.导入实验数据:如果实验需要用到预先准备好的数据,可以将其导入到实验软件中。
6.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指导书或者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进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7.记录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使用。
8.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以免数据丢失或实验过程中的设置被覆盖。
9.结束实验操作:在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软件和其他相关应用程序,然后关闭计算机。
第三步:实验分析与总结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图表绘制等可视化处理。
2.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回顾实验操作过程,总结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参考。
3.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总结:上机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实验操作的方式,它可以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和执行。
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验操作中,要遵循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实验完成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