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传导过程中的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风险传导的机理与评价研究

企业风险传导的机理与评价研究

结果与讨论
研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看,主 要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等。从外部来看,则涉及宏 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态势以及政策法规等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相互交织、相互 影响,共同作用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过程。
此外,研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一旦某个环节 出现风险,它将沿着既定的路径在组织内外部传递,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的财务状 况。因此,企业应重视对财务风险传导路径的监控与控制,防止风险的无序扩散。
最后,重视应用实践的探索。除了理论研究外,我们还需要将点放在如何将 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有效工具和方法。例如,如何制定有效的风险 管理策略、如何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等。
总之,企业风险传导机理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 深入探讨该领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 供参考,并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风险传导的机理
1、内部传导:企业内部的风险传导主要是指风险从某一部门或环节传导至 其他部门环节。例如,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传导至 企业的销售和财务部门。此外,内部的传导也可能表现为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 等问题。
2、外部传导:外部风险传导主要指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如政策调整、 市场竞争、经济环境变化等,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例如,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 企业面临出口市场缩减的风险。
3、加强实践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未 来可以加强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例如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 的风险管理策略、如何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等。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 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风险管理理论、决策理论等,以丰富和完善企业风险 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风险传导机理

风险传导机理

风险传导机理风险传导机理是金融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金融市场中不同资产之间风险的互相传导和影响。

理解风险传导机理对于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风险传导机理的多个方面,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让我们从风险传导的基本概念开始。

风险传导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一种资产的风险传播到其他相关资产的过程。

这种传导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机制发生,例如市场情绪的影响、信贷关联性、系统性风险等。

这种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即一个资产的风险也可以传导回原始资产。

了解风险传导机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金融市场中的风险。

让我们探讨风险传导的几种主要机制。

市场情绪是风险传导的常见机制之一。

当市场情绪变得恶化或乐观时,投资者会对不同资产的评估和投资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影响资产之间的风险传导。

信贷关联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机制。

当一个资产的违约风险增加时,与之相关的其他资产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传导。

系统性风险也是风险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系统性风险指的是整个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当系统性风险增加时,它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各个资产和市场。

在风险传导机理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不同资产之间的运动趋势和关联程度。

相关性的变化可以对风险传导产生重要影响。

当相关性增加时,风险传导的程度也会增加,因为不同资产之间的运动变得更加一致。

相反,当相关性降低时,风险传导的程度也会减少。

在评估风险传导时,我们需要考虑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的变化来调整风险传导的预测和管理策略。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风险传导的时间延迟效应。

风险的传导通常不是即时发生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这是因为不同资产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时间,并且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反应也需要时间。

在评估风险传导时,我们需要考虑时间延迟效应,并预测风险传导的时间窗口。

公司风险评估中的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

公司风险评估中的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

公司风险评估中的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而在公司风险评估中,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风险传导指的是当某个风险对公司产生了影响后,如何通过内部和外部机制将风险传递给其他相关方。

风险传导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直接的传导通常发生在公司内部,例如,一个部门遇到了一定的风险,随后这个风险可能会波及到其他部门。

间接的传导通常发生在公司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例如,公司所在国家的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运营产生风险传导。

而风险扩散则是指一个小范围的风险如何扩散到更大的范围,进而对整个公司造成影响。

风险扩散通常是由于互相关联的因素导致的。

例如,一家公司的供应商出现了问题,导致了生产中断,这不仅会对该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到该公司的客户,甚至整个产业链。

在风险评估中,我们需要了解风险的传导和扩散路径,以及可能导致这种传导和扩散的因素。

有时候,一个小范围的风险可能并不具备扩散的能力,但是当其他因素介入时,这个风险就可能扩大。

因此,了解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公司在评估风险时应该注意到,传导和扩散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在某些情况下,风险传导也可能带来机会,因为风险传导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创造新的商机。

例如,当市场上某个领域的一家公司遭受了重大损失时,可能会有其他公司填补这个空缺,从而带来竞争优势。

为了有效评估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公司应该建立一个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内外部的风险数据,公司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潜在的风险传导和扩散路径,以及可能的因素。

其次,公司应该建立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的监测和控制机制。

通过监测和控制风险传导和扩散的过程,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最后,公司还应该建立风险传导和风险扩散的应急预案。

当风险传导和扩散发生时,公司需要迅速应对,采取行动来避免或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

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传导路径研究述评

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传导路径研究述评
c a l a n d e mp i r i c a l a na l y s i s . Ke y Wo r d s :e te n pr r i s e r i s k ma na g e me n t ,c o mp a n y v a l u e, f i na n c i ng e fe c t s ,t a x s h i e l d e fe c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 代表 的金 融机 构 曾经 是 风 险管 理 的先 行 者 ,但 是
( 一 )企 业风险管 理有效性 的标 准
中图分类号 :F 8 3 0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2 2 6 5( 2 0 1 3 )0 2 — 0 0 2 1 — 0 5
2 0 0 7 年 爆 发 的美 国次 贷危 机 对 世界 经 济 和金 融 风 险管 理 策 略 以及 选择 风 险管 理 工具 ,都取 决 于对 业 造成 了沉 重 的打 击 ,同时 引 发 了对 风 险管 理有 效 风 险管 理传导路径 的认识与偏 好 。 企 业风险管 理有效性 性 的 质疑 : 以美 国 国际集 团 、美 林 证券 、 贝尔斯 登
me t h o d s a n d s a mp l e s . But i n g e n e r a l ,i t i s c u r r e n t l y a ma i n s t r e a m v i e w o f he t r i s k ma n a g e me n t d i s c i p l i n e t o r e c o g n i z e t he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r i s k ma n a g e me n t . Wi t h r e g a r d t o t h 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c h a n ne l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s ’r i s k ma na g e me n t ,t h e e x - i s t i n g s t u d i e s b e l i e v e t h a t r i s k ma n a g e me n t c a n e n ha nc e i t s e fe c t i v e ne s s b y i nc r e a s i n g t h e c a p a c i t y o f in f a n c i n g, d e — c r e a s i n g a g e n c y c o s t s , mi t i g a t i n g in f a nc i a l d i s t r e s s e s a nd e a s i n g t a x b u r d e n s , wh i c h a r e t e s t e d by c o n d u c t i n g t h e o r e t i —

企业市场风险传导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与管理策略研究

企业市场风险传导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与管理策略研究

企业市场风险传导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与管理策略研究摘要: 企业市场风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市场间流动、扩散、传导,企业市场风险的这种流动、扩散、传播现象,称为企业市场风险的传导性。

研究市场风险的固有特性——传导性,分析企业市场风险传导的形成原因,探讨企业市场风险传导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总结对市场风险传导性的管理策略,期望对企业研究和防范市场风险提供思路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企业市场风险;风险传导;形成原因;影响;管理策略一、企业市场风险的传导现象研究企业市场风险的产生过程,我们发现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即一个企业爆发了市场风险,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或整个行业也会发生市场风险危机,然后区域内的企业群也会发生相似的市场风险危机。

比如著名的“三鹿集团倒闭事件”,三鹿集团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 带头大哥”,2001年起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三鹿奶粉的产销量曾经连续十五年雄据全国第一,三鹿的品牌价值高达149.07亿元。

就是这样一个在乳制品行业内领军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在2008年轰然倒塌。

分析三鹿集团破产倒闭的原因,起因是企业在销售市场上购进了不符标准的原料奶,企业利用原料奶生产出奶粉后,市场风险就由原料奶供应企业转移到了奶粉生产企业,奶粉生产企业通过销售渠道将这些奶粉推向市场后,市场风险就由单一企业传播到了整个奶粉消费市场,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市场风险能量逐步增大,市场风险的危害逐步加大,影响逐步加深,发展到最后,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倒闭。

但是,市场风险危机并没有随风险源企业倒闭而消失,反而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了其他市场,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乳制品市场—销量下降、价格下跌;饲料市场—销量下降;包装市场—需求下降; 食品市场—规模下降;金融市场—股票下跌等等,甚至对我国的整个制造业以及国民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危害和深远影响。

分析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发现企业市场风险的一个特殊的属性——传导性,也就是市场风险存在传导现象,会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流动、传播和扩散,市场风险的这种流动、传播和扩散现象,称之为市场风险的传导性。

企业风险传导规律研究

企业风险传导规律研究

诱 冈使 闽值降到 当时水 平以下从而 冲过 司 时 , 业内部 值 企 备 风险 陶子开始 由静态转 向动态 , 棚互 影 响 、 { 其 科 互作用 的 形式 不断增加 、 强度 不断提高 , 风 险梯度压力 的驱使下 , 在 _ 依 附于风险载体 , 沿着 利益链 和传 导链 , 以原有的风 险表征 或
放和输 出, 附于风 险戟体 , 过利益链和传导链 , 依 通 在企业 内 部扩散和蔓延 . 从而形成风险存企业 中的动态传导。此时 , 企 业 的局部 、 静态风险逐渐转 化为动 态、 可传 导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完整 的系统 , 身具有 自组织 、1 应 、j 奉 f适 f 凋节 、 风险集巾释放 等特点 、这些 特点决定 了企业存 在的风 险彳 一定 的范 围内, [ 叮通过 h组织 、 自适 直 、 自调节来减弱和 【 断企业 内部各 风险 的耦 合集成 , 其不能 达到闽值 , ; } l 使 使各 风 险I予仍处 于独立 、 止、 部的状态 , = I = 4 静 硒 从而掩盖这些风 险 企 、带来 的负 面影 响。然 I , 质 L这些风险及其带 _ } 『 I 『 求的
当企业的风险因子不断堆积一旦冲过风险阈值或环境中出现诱因使阈值降到当时水平以下从而冲过了阈值时企业内部各风险因子开始由静态转向动态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不断增加强度不断提高在风险梯度压力的驱使下依附于风险载体沿着利益链和传导链以原有的风险表征或邓明然穴博士生导师雪摘要本文从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突变规律混沌规律跳跃规律和最小阻力规律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企业风险传导的途径方向强度等特征进而深化了对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的认识
负 面影响并没 消失 , 只是暂时处 下隐身或缓 慢释放状 态 当 企业 的风险因子不 断堆 积 , 日冲过风险闽值或环境 巾}现 一 _ j j

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制问题研究

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制问题研究
导、 助推传 导 、 加 剧传 导、 改变传 导等方 面具体 分析 了供 应链 导向 下企业 财务风 险传 导的机 制和 流程 ; 提 出了供 应链 导 向下企 业财 务
风险传 导的 防范措施 。
【 关键词 】 供应链 ; 企业 ; 财务风险 ; 传导机制 ; 研 究


引 言
的节点企业产生影响 , 还会间接地通过对与其具有非直接业
三、 供应链导 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制及流程分析
供 应 链 内财 务 风 险 的形 成 、 传 导 乃 至 最 终 显 现 的整 个 过
由于供应链 内部各个企业 之间存在着较 强的业务联 系
程是 各种财务风险因子以及众 多传导机制相互作 用、 相互影
和利益关系 , 这使得在企 业各项业务经营直接往来 时发生在 响的结果 。财务风险的显现和进发释放分为 以下两种情况 , 单个企 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可 以通过 资金 、 信息 、 采购合 同等 一是财务风险 中所 包含 的财务风险压 力超 出了企业的风 险 载体而传导扩散 到另一个供应链 成员企业 , 并使 之财务状 况 承受范围 ; 二是财务风 险的变化频率和速度超 出了企业 的风
存在复杂业务往来和利益关系的供 应链范围 内, 一个 很 取及 时的处理和 纠正 ,那就会对与 甲企业有 业务往来和账 小的初始财务风 险变量可能会通过链 条传导产 生能量集聚 效应 。在供应链范围内各成 员节点企业的业务往来和利益 关 系呈现 网络结构而相互关联 。 当一个节点企业 出现财务风险 时就会通过关联业务进行传递 , 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在供应链 各节点 中进 行传播和扩散。供应链范围内企业财务风险集聚
发生恶化。 ( 二} 供应链内部 的间接风险传导 随着供应链成 员的扩充和膨 胀, 供 应链 范围内的业务 往 险承受能力和范围。 最初 财务 风险在一个单独 的供应 链节 点企 业相对封 闭 的空 间内产 生、 发展和存在 , 在某种风 险传导 因素的驱动 下

企业风险传导进程中的耦合性态分析

企业风险传导进程中的耦合性态分析

的环 境要 素 , 观 念 、 为导 向 、 如 行 网络 等 等 。
三 、 业 风 险 传 导 进 程 中 的 耦 合 效 应 企 耦 合 作 为 物 理 学 概 念 , 指 两 个 ( 两 个 以 上 是 或 的 ) 系 或 运 动 形 式 通 过 各 种 相 互 作 用 而 彼 此 影 体 响 的 现 象 。 例 如 两 个 单 摆 之 间 连 一 根 弹 簧 , 们 它 的 震 动 就 彼 此 起 伏 , 互 影 响 , 种 相 互 作 用 被 称 相 这 为单 摆 耦 合 。 同样 , 企 业 风 险传 导 的过 程 中 , 在 由 于企 业 各 节 点 存 在 着 彼 此 之 间 功 能 关 联 和 利 益 关 联 的 关 系 , 上 不 同 风 险 性 质 的 匹 配 关 系 , 而 导 加 从
型; 最后 文章借 用物 理 学上触发 器工作原 理 深入 研 究 了风险 强耦合 的 形成机 理 , 而深化 了对 企业风 险传 导 进
机 理 的认识 。
关 键词
风险; 导; 合 ; 传 耦 阈值
性 。只 要存 在 不 确定 性 , 业 就 面 I 多 的 风 险 。 企 临许 由 于 经 济 系 统 存 在 直 接 或 间 接 的 关 联 性 , 致 了 导 风 险 传 导 的普 遍 存 在 性 。而 且 在 当今 社 会 分 工 日
中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 一 个 动 态 的 过 程 , 且 具 有 很 是 并
险 的 动 态 传 导 性 质 日益 突 出 。 从 狭 义 上 理 解 , 业 风 险 传 导 是 指 在 企 业 这 企 个 系 统 中 , 于 不 可 避 免 的 受 到 内 部 和 外 部 不 确 由 定 因素 的干 扰 和 影 响 , 得 在 生 产 经 营 过 程 中在 使 某 个 作 业 节 点 初 始 时 刻 的 微 小 偏 差 或 不 确 定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s企业风险传导过程中的规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主要从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和分析了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动态传导规律。

文章从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突变规律、混沌规律、跳跃规律和最小阻力规律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企业风险传导的途径、方向、强度等特征,进而深化了对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的认识。

[关键词]风险;阈值;传导;最小阻力[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06)05-003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2027)“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风险也日益多样化,并严重地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

企业风险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具有很强的传导性。

企业风险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积累、放大甚至突发,最后可能会引发企业危机。

如何对企业风险进行防范,已成为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如果从企业风险的传导机制入手进行研究,将不失为抵御和防范企业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对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预知和疏通已有的企业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隔断企业风险继续传导的渠道,缩小和控制企业风险的活动程度与范围。

本文主要对企业风险传导进程中的若干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进而深化对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的认识。

一、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突变规律所谓阈值是指系统由一种稳定状态演变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瞬间发生时点的边界值。

对于企业而言,某一时点企业的整体风险就是由影响该风险的各种因素在该时点上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结果[1]。

企业风险的阈值点即是指企业风险程度由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也是企业所能承受风险的最大值。

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突变规律是指形成企业系统内各种风险的风险因子集成度耦合达到某一阈值时,即当风险流量、风险梯度压力、风险耦合集成度都同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企业将无力阻止和化解风险,风险的潜在能量将迸发释放和输出,依附于风险载体,通过利益链和传导链,在企业内部扩散和蔓延,从而形成风险在企业中的动态传导。

此时企业的各风险因子由局部、静态风险逐渐转化为动态、可传导的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风险集中释放等特点[2]。

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存在的风险在一定的阈值内,可通过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来减弱和阻断企业内部各风险的耦合集成,使其不能达到阈值,使各风险因子仍处于独立、静止、局部的状态,从而掩盖或缓冲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实质上这些风险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消失,只是暂处于隐身或缓慢释放状态。

而当企业的风险因子不断堆积和加重,一旦冲过风险阈值或环境中出现诱因使阈值降到当时水平以下冲过了阈值(外界的诱发因素可以降低阈值)时,企业内部各风险因子开始由静态转向动态,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强度不断增加,在风险梯度压力的驱使下,依附于各种风险载体,沿着传导链,以原有的风险表征或耦合突变后新的风险形态在企业内部扩散和蔓延。

而此时风险阈值越高,不确定性的积累越高,冲过阈值后风险集中释放的杀伤力便越大。

企业风险阈值突变的形式主要存在着两种:一是当风险因子积累的量超过了企业这个系统初始时刻所能承担的风险临界点时,此时风险由静止转向传导;二是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发生变化,夏 喆, 邓明然[作者简介]夏 喆(1980-),男,湖北仙桃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邓明然(1953-),男,湖北黄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公司理财、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

当代经济管理CONTEMPORARYECONOMY&MANAGEMENT2006年10月第28卷第5期Oct.2006Vol.28No.532产生一定的诱因,使得企业风险阈值降低(即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下降),从而促使原有的局部、静态风险发生突变,以至产生了风险在企业内部的传导。

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发生机理如下图1所示:图1、企业风险传导阈值机理图企业风险传导的阈值点是客观存在的,企业风险管理者应努力识别风险、掌握企业风险传导的一般规律和机理,尽量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相一致,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力,找出阈值点,从传导时间、传导速度等方面分散和遏制个别因素风险及他们之间的作用程度,控制风险的突变发生。

二、企业风险传导的混沌规律混沌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的非线性系统中,输入的微小误差将导致输出的巨大漂移。

而在现实系统中,由于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初始时刻的微小偏差将随着时间指数放大,以至无法把握系统的未来行为。

当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原理平衡时就很可能出现混沌状态[3]。

换而言之,混沌就是指某种复杂体系中一个小小的变动就能够导致巨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企业风险传导则正是基于混沌理论基础之上的。

在企业这个非线性系统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受到内部和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得初始时刻在某一点的微小偏差或不确定性(即风险),依附于各种传导载体,不断放大和增强,并以各种途径被传递和扩散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点和面,进而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产生偏离或失败。

各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普遍性、传导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同样决定了企业风险传导的机理也具有明显的混沌现象特征。

混沌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指在确定性的系统中出现类似随机性的行为过程。

从数学机制上看,这种随机性是从丝毫不带随机项的方程(如差分或微分方程)中产生出来的,故称之为内在随机性[4]。

企业风险的突发性、传导性是混沌现象的结果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的表现,而企业风险传导路径及其方式的无规则性及不确定性正是混沌现象内在随机性的表现。

三、企业风险传导的跳跃规律企业风险传导的跳跃规律主要是用来描述风险在企业传导时在传导路径及传导强度两方面的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企业风险传导链及传导网络的形成虽然是建立在企业纵横交错的利益链基础之上的,但又不等同于利益链。

因此,从风险传导的路径上看,并不是全部遵循着利益链环环相扣的特点依次传导的,在很多情况下前一阶段的风险可能跳过中间某一或多个阶段,传导到较后的阶段,也就是存在跳跃式传导。

另一方面,在企业风险传导的过程中,从风险传导的程度上看,前一阶段风险流并非完全传递到风险的受众方,也可能是部分传递,而“部分”传递风险量的大小,则取决于风险传导链双方利益联系的紧密以及后一阶段企业的风险决策实施力度。

四、企业风险传导的最小阻力定律力学上存在一个普遍原理,在力的运动过程中,当质点有向几个方向移动的可能时,它会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

它可以定性地用来确定质点的流动方向。

同样,在企业风险传导的过程中,企业风险传导的初始传导方向也适用这一规律。

当风险开始在企业传导时,因为传导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关联性,一般会存在着向企业几个方向传导的可能性,而往往首先风险会是向风险因子相关度大、风险防御能力最差的方向传导和扩散。

故此,我们称之为企业风险传导的最小阻力定律。

如果可以把企业风险传导看作是企业系统内部的一种能量转移过程,它与自然界中其他能量转移过程有许多类似之处[5]。

根据各种转移过程的共同规律性,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传导机理的公式描述:传导过程中的风险转移量=传导过程中的动力传导过程中的阻力即:q=ΔRδ/λ式中,q为风险传导过程中的风险转移量;ΔR为传导两端的风险梯度差,即传导过程中的动力;δ/λ则为导险过程中的阻力,其中δ为传导链条的距离,λ则为此类风险的导险系数。

而导险系数λ则与风险渗透率、风险惯性、风险流密度以及风险驱动力强度相关。

具体表达式如下:λ=ε・m・αβ33(上接第26页)补。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到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化,使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档次、上台阶,增强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综合处.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势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4,(21):20-21.[2]胡星.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4,(5):22-24.[3]吴伟萍.广东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策略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3,(6):73-77.[4]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J].统计研究,2004,(4):3-7.[5]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2003,(9):25-28.[6]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4,(5):56-60.[7]R.Vernon.TheProductCycleHypothesisinaNewInternationalEnvironment[J].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Vo1.41,No.4,November1979.[8]Venables,A.J.LocalizationofIndustryandTradePerformance[J].OxfordReviewofEconomicPolicy.VoL12.No.3,1996.TheTrendofInternationalIndus-trialTransferandStrategicChoiceinChinaSUNYa-na(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136,China)Abstract:The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bothpaymuchattentiontointernationalindustrialtransferintheire-conomicdevelopment.After1990's,internationalindustrialtransferhassomenewtrendsandcharacters.Intheperiodoftheeleventhfive-yearplan,withtherapidprogressandopenexpansionofoureconomy,thekeyindustrieswhichcarryoninternationalindustrytransferwillchangeandtheinfluenceofinternationalindustrialtransferonChinaecono-mywilldeepen.Keywords:internationalindustrialtransferK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K acceptance(责任编辑:张丹郁)其中,ε表示风险渗透率,m为风险惯性,α为风险流密度,β为风险驱动力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