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定理(讲课)
叠加定理的验证 ——定稿PPT课件

数值
测量结果
E1单独作用时 E2单独作用时
I1’
I1’’
E1、E2同时作 用时
I1
方向
数值 I2’
I2’’
I2
方向
数值 I3’ 方向
I3’’
I3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结果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I1=I1’+ I1” I2=I2’+ I2” I3 =I3’+ I3”
分析误差原因
元件和仪表的误差 人为误差(读数,连接线路等)
F
E
D
7
2020/1/3
8
三
E1、 E2共同作 用时按实验图
A
E1 10V
连接好电路,
测量通过各电 阻的电流及方
R1
I1 300 Ω
向并记录数据 F
B
R2
I2
300 Ω
E2 15V
C
R3
200 Ω
I3
E
D
9
六、注意事项
1、请不要带电操作 2、测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流 的方向,如果发现指针反偏,要 立即交换表笔的位置(可以采用 表笔试触的方法来判断电流表的 接线柱) 3、E1=10V,E2=15V在实验过 程中要保持不变。
A E1 10V
R1
I1 300 Ω
B
R2
I2
300 Ω
E2 15V
C
R3
200 Ω
I3
E1=10V E2=15V R1=300Ω R2=300Ω R3=200Ω
F
E
D
4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 2台
叠加定理教案

叠加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技能与操作:使学生能够应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求解电路中任意支路的电压或电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 叠加定理的应用步骤和计算方法。
2. 难点:- 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 复杂电路中叠加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路分析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参考学习。
2.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电路图和示例分析过程。
3. 实验室设备:如有条件的话,可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电路图和示例分析过程,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和解题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线性电路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引出叠加定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 举例说明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2. 新课讲解- 阐述叠加定理的定义:在任意线性电路中,当存在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时,任意支路的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看作是由这些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 强调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电路必须是线性的,且独立电源之间不能互相影响。
- 讲解叠加定理的应用步骤:首先分别考虑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情况,然后将其结果叠加起来,得到最终的电压或电流值。
3. 示例分析- 选择一个典型的电路图,演示如何应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
- 分别计算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并记录结果。
- 将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结果叠加起来,得到最终的电压或电流值,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验证。
4. 学生练习- 布置几道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行练习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
叠加原理PPT课件

14
-
小试牛刀
1、叠加原理只适用于_线_性_电路,而且叠加原理只能来 计算电路中的_电_压_和_电_流__,不能直接用于计算_电_功__率_。
2、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 单独作用时,R1、R2、R3的
电流分别是-4A、2A、-2A, E2 单独作用时,R1、R2、R3的
电流分别是3A、2A、5A,则
1、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2、计算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电路中其他 独立恒压 源视为短路,独立恒流源视为开路,所有独立电源的内阻保 持不变。
3、进行叠加时,注意各分量参考方向与总量的参考方向是否一 致,一致则叠加时取正,否则取负。
4、线性电路中,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因为P=I2R、 P=U2/R不是线性关系
叠加原理
科目:电工基础 作课人:毛东建 部系:电气工程事业部
1
-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ΣI=0
2
-
(二)回路电压定律:
在任一回路中,各段电路电压降的代数和恒 等于零。
即ΣE= ΣIR或ΣE- ΣIR=0
3
-
戴维南定理
各支路电流I1=__-1_A,I2=__4_A
I3=__5_A.
15
-
归纳总结与作业
通过本课题学习,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2、相关注意事项
作业:练习册第二题(包括1、2两道计算题)
16
-
17
-
注:独立源单独作用是指当某一独立源起作用 时,其他独立源都不起作用,即独立恒压源用 短路代替,独立恒流源用开路代替。
叠加定理PPT

齐性定理
只有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和电源成正比。如图:
I1
R1
R2
R3
+ E1
I2
I3
可见: 若 E1 增加 n 倍,各电流也会增加 n 倍。
•
感 谢 阅 读
感
谢
阅
读
I2'' R2
(b)
(c)
E 单独作用
IS单独作用
叠加原理
R1 I1
+ E1
R2 I2
+ E2
R3
I3
E1和E2共同作用时,求得电流及方向如图所示
R1 I1
R2 I2 + E2
R3 I3
电路中只有电源E1作用,求得电流及方向如图所示
R1 I1
+ E1
R2 I2
R3 I3
电路中只有电源E1的作用,求得电流及方向如图所示
+
E– IS R1 I1
I2 R2
解方程得:
(a) 原电路
I1'
I1''
即有
I1 = I1'+ I1''= KE1E + KS1IS I2 = I2'+ I2'' = KE2E + KS2IS
I2'
I2''
注意事项: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2.6 叠加原理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 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 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PPT

列方程:
I1 IS I2
E I1R1 I2 R2
解方程得:
I1
R1
E R2
R2 R1 R2
IS
I1'
I1''
E I2 R1 R2
R1 R1 R2
IS
I2'
I2''
注意事项: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P1
I2 1
R1
(
I
1
I
1
)2
R1
I12 R1
I
1
R2 1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
⑤ 应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 ,即每个分电路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
(c) IS单独作用
将 IS 断开
将 E 短接
解:由图( b)
I2
E R2 R3
10 A 1A 55
US I2 R2 1 5V 5V
例1:电路如图,已知 E =10V、IS=1A ,R1=10 R2= R3= 5 ,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 R2的电流 I2 和理想电流源 IS 两端的电压 US。
叠加原理
R1 I1
+ E1
R2 I2
+ E2
R3
I3
E1和E2共同作用时,求得电流及方向如图所示
R1 I1
R2 I2 + E2
电路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ppt讲课文档

RE 9 90 I 10m 0
即 R=R1+R2+R0=90Ω
R1=R-R0-R2=90-43-30=17Ω
PR1=I 2R1=(100mA)2 ×16Ω=0.16W
查电阻手册二次选择R1为16Ω、1/4W的电阻。
设计电路通常要经过实验调试后确定
反。得EI12=充1电65吸m收A功,率I2=,3I-2为1负403载7m0。IA3 , 0I3=62mA,I2为负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
第七页,共17页。
2.3叠加原理 在一个线性电路中,如果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 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这个电路中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 ,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第六页,共17页。
2700ΩΩ【。,例手试2.机求3】电各池图支E22路.=7为电4V一流,手。内机限电R池02充=电3Ω电,路手,机手处机于充开电通电状源态E1,=手7.6机V等内效阻电R阻01=R3=
解题步骤: (1)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列n一1个独立结点的ΣI=0方程。
独立结点a的方程:I1+I2-I3=0
电路叠。
2.1.2 电阻的并联
两个或多个电阻并接,称为电阻的并联。并联电阻两端是同 一个电压。
1 1 1 R R1 R2
R R1R2 R1 R2
I=I1+I2
U=RI=
R 1 RI2 R1 R2
I1
U R1
R2 R1 R2
I
I2
U R2
R1 R1 R2
R01R3//R02
I2
R3
R3R02I1
31m 8 A
I3 I1I2 1m4A
叠加定理PPT课件

=
+ Us
+
U
(a )
(b )
(c)
电子发 烧友
' 2 ' 4 ' I ' I1' I 2 (0.9 3) 3.9 A
电子发 烧友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THANK
YOU
SUCCESS
2019/5/3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THANK
YOU
SUCCESS
2019/5/3
图2.27 例2.12图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例 2.12(二)
解 (1) 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电流源开路, 如图2.27(b)所示, 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Us 4.5 I I 0.9 A R1 R3 2 3
' 1 ' 3
Us 4.5 I I 3A R2 R4 1 0.5
例 2.12(三)
电流源支路的端电压U′为
U R I R I (0.5 3 3 0.9) 1.2V
' ' 4 4 ' 3 3
电子发 烧友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例 2.12(四)
电子发 烧友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电子发 烧友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最新第四章节-电路定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U
K = Us / U
UL= K IL RL
四、可加性 (additivity property)
us1
R
r1
例7
us2
R
r2
us1
r1+ r2
us2 R
k1 us1 R k1 r1 例8
k2 us2 R k2 r2
例9
us1 us2
R
r
线性
k1 us1
k1 r1+ k2 r2
k2 us2 R
k us1 k us2 R
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Uoc 和电阻Req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其中电压Uoc等于端 口开路电压,电阻Req等于端口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后端 口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
例1 解:
求:I及9Ω电 阻上的功率?
+
I 3 0.2(A) 96
I 6 20.8(A) 69
P 9 0.2290.3(W 6) P 9 0.8295.7(W 6)
III1(A )
P9I2R9(W)
6
例2
求图中电压u。
+ 10V
解: (1)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4A电流源开路 6
+10 I1''–
+
+
4 U1" Us'' 4A
–
–
I1
10 64
1A
Us'= -10 I1'+U1’= -10 I1'+4I1' = -101+41= -6V
I14 4641.6A U1446649.6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原电路
E1 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E1 单独作用时(b图)来自I' 1
R1
E1 R2 //
R3
R1 R2
R2 R3 R2R3
R3 R1
E1
E2单独作用时(c图)
I1
R3 R1 R3
R2
E2 R1 //
R3
R1 R2
R3 R2 R3
R3 R1
E2
I1 I2
I´1 I´2
I1 I2
+ E1–
内容回顾(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等效变换
+ U
I
+ U1 –
U1 R1
R1 R1 R2
U
+
I + I1 U
I2 R1
I1
R2 R1 R2
I
R2
–
U2 –
R2
U2
R2 R1 R2
U
–
I2
R1 R1 R2
I
支路电流法
I1 a I2
对结点 a:
R1
R2
I1+I2–I3=0
对网孔1:
R1 I3
R2 R3
+=+ –E2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1
(a)
(b)
(c)
原电路
E1 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
I1
(
R1 R2
R2 R3 R2R3
R3 R1
)E1
-
(
R1 R2
R3 R2 R3
R3 R1
)E2
I1 I2
I´1 I´2
I1 I2
+ E1–
R1 I3
E1
I3 R3
E2
-
-
I1 R1 +I3 R3=E1
对网孔2:
b
I2 R2+I3 R3=E2
§ 1.6 叠加原理
一、 叠加原理:
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 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 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I1 I2
I´1 I´2
I1 I2
+ E1–
2、在分电路中标注要求解的电流和 电压的参考方向,对每个分电路进 行分析,解出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3、将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叠加。
在电路分析方法中就是一种将复杂 问题分解解决的方法—叠加原理。
卓越人生的两大利器—— 任务分解与保持节奏
学会将复杂的任务分解开逐一解决,是我们解决复杂问题 的有力武器。
R1 I3
R2 R3
+–E2=
+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2
(a) 原电路
(b)
(c)
E1 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
叠加原理
I1 I2
I´1 I´2
I1 I2
+ E1–
R1 I3
R2 R3
+=+ –E2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2
(a)
(b)
R2 R3
+=+ –E2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1
(a)
(b)
(c)
原电路
E1 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
I1
(
R1 R2
R2 R3 R2R3
R3 R1
)E1
-
(
R1 R2
R3 R2 R3
R3 R1
)E2
若 R1=R2=R3=5Ω,E1=E2=10V,带入 计算得到I1≈0.67A
I1 I2
I´1 I´2
I1 I2
+ E1–
R1 I3
R2 R3
+=+ –E2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1
(a) 原电路
(b) E1 单独作用
同理:
I2 -I2 I2
I3 I3 I3
(c) E2单独作用
二、叠加原理解题步骤:
1、将几个电源同时作用时的电路分 成每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