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基本性质
微量元素铅

微量元素铅微量元素铅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其化学符号为Pb,原子序数为82。
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岩石、土壤和水体中。
本文将从铅的来源、性质、应用和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铅的来源铅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
自然来源包括铅矿石、土壤和大气中的尘埃等;人为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水管、油漆、饮用水和食物等。
二、铅的性质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柔软的特点。
它是一种稳定的金属,不易被氧化。
铅的熔点较低,约为327摄氏度,易于熔化和加工。
铅在大气中不易挥发,但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溶解并释放出有害物质。
三、铅的应用铅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电池、化妆品、涂料、印刷油墨、铅管、保险丝、焊接材料等。
此外,铅还可以用于防辐射材料、陶瓷、玻璃和铅笔芯等制造。
四、铅的健康影响铅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长期暴露在铅污染环境中,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伤、贫血、生殖系统问题等。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铅的毒性更为严重,可能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行为问题和生长迟缓等。
五、铅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铅对人体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首先,应避免暴露在铅污染环境中,特别是工作场所和污染严重的地区。
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清洁蔬果等,减少摄入铅的风险。
同时,应提高环境意识,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和水质的治理,减少铅的污染源。
六、铅的环境污染治理铅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任务。
可以通过改善工业生产工艺、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加强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来减少铅的污染。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建立相关法规也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七、结语微量元素铅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其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我们应当加强对铅污染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铅的暴露和摄入。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减少铅的污染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无铅的生活环境。
铅原子共价键半径大小

铅原子共价键半径大小1. 引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共价键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化学键类型。
铅(Pb)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形成共价键。
本文将探讨铅原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2. 铅的基本性质铅是周期表中第82号元素,属于主族元素,具有4个外层电子。
其原子序数为82,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铅在常温下为固体,具有蓝灰色外观。
3. 共价键概述共价键是指由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接近时,它们的外层电子轨道会重叠,并形成一个电子云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被共享,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分子。
4. 铅原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铅原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来确定。
实验测量通常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或者电子衍射技术。
而理论计算则依赖于量子化学的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等。
4.1 实验测量方法实验测量铅原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通常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或者电子衍射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测量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来确定原子间距离,从而得到共价键半径大小。
4.2 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铅原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可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等量子化学方法。
DFT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近似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分子结构和性质。
通过计算铅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和电荷分布,可以得到其共价键半径大小。
5. 铅原子共价键半径大小的研究进展铅原子共价键半径大小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例子:•Smith等人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测量了多种含铅化合物中铅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的距离,并推导出了其共价键半径大小。
•Li等人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铅原子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半径大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Zhang等人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铅原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共价键半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铅的性质

一、铅的性质铅是最软的重金属,呈灰白色。
熔点低(327.4℃)、密度大(11.68克/厘米3)、展性好、延性差。
对电和热的传导性能不好。
高温下易挥发。
铅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氧化铅膜,在潮湿和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中,表面生成碱式碳酸铅膜,这两种化合物,均能阻止铅的继续氧化。
铅是两性金属,既能生成铅酸盐,又能与盐酸、硫酸作用生成 PbCl2和PbSO4的表面膜。
因其膜几乎不再溶解,而能起到阻止继续被腐蚀的钝化作用。
铅还具有吸收放射线的性能。
自然界中含铅的矿物,主要有方铅矿和白铅矿。
以方铅矿分布最广,开采最多。
目前,铅的生产方法,仍沿用传统的工艺流程,即由采选、烧结焙烧、还原熔炼、火法精炼及电解精炼等几个环节构成的提取过程。
八十年代以来开始工业应用的直接炼铅方法主要有氧气底吹炼铅法和基夫赛特炼铅法。
铅能与锑、锡、铋等配制成各种合金。
二、二氧化铅PbO2 (又称过氧化铅、铅酸酐)分子量239.19 棕褐或暗褐色(显微)结晶或(重质)粉末。
是四价铅的氧化物,不是二价铅的过氧化物。
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
受光的作用分解成四氧化三铅和氧。
熔点290℃/分解;相对密度(水=1)9.36~9.38g/cm3。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1(氧化剂)。
有毒!不溶于水和醇,微溶于乙酸、氢氧化钠水溶液。
缓慢溶于硝酸和醋酸铵,迅速溶于盐酸(溶于稀盐酸)、硝酸与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到290℃易分解,生成氧和三氧化二铅。
更高温度下生成氧和四氧化三铅。
为强氧化剂。
与强碱加热生成高铅酸盐。
与有机物接触易燃。
二氧化铅系两性氧化物,酸性比碱性强。
跟强碱共热生成铅酸盐。
有强氧化性。
跟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铅、氧气和水。
跟盐酸共热,生成二氯化铅、氯气和水。
跟硫、磷等可燃物混和研磨引起发火。
二氧化铅电极是良好的阳极材料,可代替铂阳极。
由硝酸使四氧化三铅分解[Pb3O4+ 4HNO3→PbO2 + 2Pb(NO3)2 + O2]或由漂白粉与碱性的氢氧化铅溶液作用而制得。
铅的性质和用途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铅的性质和用途
铅是蓝灰色的金属,新的断口具有灿烂的金属光泽。
固态密度为11.35 克/厘米3,熔点为327.4 ℃,沸点为1525℃,纯铅在金属中是最柔软的,莫氏硬度为1.5。
铅具有很好的展性,但其延性甚小,不耐拉力。
铅的导热度很低,
相当于银的7.5%,导电度也很差,仅及银的7.77%。
铅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常温时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化学变化。
铅易溶于稀硝酸,室温下铅不溶于硫酸和盐酸。
常温时盐酸和硫酸的作用仅及铅的表面,因为生成的PbCl2 及PbSO4 几乎是不溶解的,附着在铅的表面上,使内部的金属不受腐蚀。
铅与含碱、氨、氯的溶液和有机酸、酯均不起反应。
由于铅具有抗酸、碱腐蚀的性质,因此用途较广,如可以利用他来制造化工设备的各种构件,冶金工厂的电解槽,通讯电缆铠装材料,以及做蓄电池等;还可做成巴比特合金—铅基合金
轴承,由于铅能吸收放射性射线,故用于X—光工业及原子能工业;铅的化合
物用在颜料、陶瓷、玻璃、橡胶、石油精炼等工业部门;还可用于焊料、印刷合金等。
铅最大的用途是生产铅蓄电池,约占60%以上,铅又称为蓄电池金属,铅的其他用途是制造各种合金、电缆套、塑料添加剂、颜料和汽油添加剂等。
下表为铅消费的比例。
铅消费的比例
用途
西方国家
中国
蓄电池
75
60。
铅的性质及预防PPT课件

铅常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的密封剂和管 道防腐涂层。
02
铅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损伤
铅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 育,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 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消化系统损伤
铅能够引起消化道炎症,出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状。
血液系统损伤
长期接触铅能够引起贫血和血 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减少。
免疫系统损伤
铅能够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对环境的危害
土壤污染
铅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 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生
态平衡。
水体污染
铅能够通过工业废水、废气等途径 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大气污染
铅能够通过烟尘等途径进入大气, 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大气质量。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活性
铅在常温下不易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但在高温下 易氧化。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
铅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如锡、 铜等形成合金。
酸碱反应
铅能与稀酸如硝酸、盐酸 等反应,但不与碱反应。
铅的用途
电池制造
焊接材料
铅在电池制造中用作负极材料,如铅 酸电池。
铅作为焊接材料之一,用于连接金属。
建筑与管道
制造行业
如蓄电池制造、油漆制造、焊接 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铅 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若未经妥 善处理,易造成铅污染。
生活来源
含铅汽油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 环境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家居装修材料
一些家居装修材料,如油漆、家具漆 等,可能含有铅等重金属,长期接触 或误食可能导致铅摄入。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 Pb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铅铅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铅在地球上属分散元素,它的元素丰度在地壳中占第35位(13mg/kg),在海洋中居第46位(0.03μg/L)。
铅是淡黄带灰的柔软金属,切削面有金属光泽,但在空气中很快生成黯灰色氧化膜。
铅是除金和汞之外常见金属中最重的金属,它容易机械加工、熔点低、密度高、又能抗腐蚀,这些优良性质使它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铅在活泼性顺序中位于氢之上,能缓慢溶解在非氧化性稀酸中,也易溶于稀HNO3中,加热时溶于HCl和H2SO4;有氧存在的条件下,还能溶于醋酸,所以常用醋酸浸取处理含铅矿石。
易溶于水的铅盐有硝酸铅、醋酸铅等。
但大多数铅化合物难溶于水,如硫化物、氢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等皆为难溶铅盐,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如表5-15所示。
作为汽车排气的一种重要成分,Pb x Cl y Br z在水中有较大溶解度,而且溶解度数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参数,它关系到空气中含铅化合物的湿降、土壤中含铅化合物的溶解迁移等环境过程,也关系到沉积在人体肺内铅化合物的生理特性等。
Pb x Cl y Br z在水中溶解度数据如表5-16所示。
这些卤化物的溶解度数据也可根据热力学关系式进行计算求得。
表5-15 能溶铅化合物的溶解度化合物溶解度(g/100gH2O)温度(℃)溶度积(Ksp)温度(℃)PbCO3 4.8×10-618 3.3×10-1418PbCrO4 4.3×10-618 1.8×10-1418Pb(OH)2 2.8×10-1625Pb3(PO4)2 1.3×10-520 1.5×10-3218 PbS 4.9×10-1218 3.4×10-2618PbSO4 4.5×10-318 1.1×10-818表5-16 PbxCIyBrz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化合物溶解度(g/L)溶解度(mol/L)40PbC1214.5 5.21×10-2PbBr215.3 4.17×10-2PbBrCl9.55 2.96×10-220PbC129.9 3.56×10-2PbBr28.5 2.31×10-2PbBrCl 6.64 2.06×10-20PbCl2 6.73 2.42×10-3PbBr2 4.55 1.24×10-3PbBrCl 4.38 1.36×10-3铅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Ⅳ族。
高中化学知识点:铅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铅及其化合物
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Pb,原子序数为82。
铅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铅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点。
1. 铅的性质
- 铅是一种重金属,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 铅的熔点相对较低,为327.5摄氏度,熔化时会呈现出特殊的冷却效应。
- 铅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延性,可以被锤击和拉伸成薄片。
- 铅是一种较稳定的金属,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2. 铅的化合物
铅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1 氧化铅(PbO)
- 氧化铅是一种黄色固体,也被称为黄铅矿或铬铅矿。
- 氧化铅可用作涂料和陶瓷的原料,也可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2.2 亚硝酸铅(Pb(NO2)2)
- 亚硝酸铅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常用于制备其他铅化合物。
- 亚硝酸铅具有强氧化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可用作氧化剂。
2.3 硫酸铅(PbSO4)
- 硫酸铅是一种白色固体,常见于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 硫酸铅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盐,常用于定性分析实验中。
2.4 乙酸铅(Pb(C2H3O2)2)
- 乙酸铅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常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催化剂。
- 乙酸铅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中铅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铅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元素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铅及铅合金的材料及焊接性

铅及铅合金的材料及焊接性一、铅及铅合金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能。
铅是一种塑性极好、强度低、耐蚀性高的有色金属,它对振动、声波、X射线和γ射线都具有很强的衰减能力,在空气中呈灰黑色。
(2)化学性能。
铅在150℃、浓度70%~80%的硫酸中能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在不超过10%的盐酸、亚硫酸、砷酸、磷酸、氢氟酸中也能保持化学稳定性,但是能与硝酸钾起强烈的化学反应。
铅的耐腐蚀性能,对大气、淡水、海水和蒸溜水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但当水中有氧或二氧化碳气体存在时腐蚀明显增加。
铅对各种溶液的耐腐蚀性见表1-20。
表1-21为纯铅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表1-22是纯铅的化学成分。
工业用一般是铅锑合金,表1-23为铅锑合金的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铅锑合金中加入Cu、Sn组成硬铅,硬铅的密度比铅高,可作为结构材料,在化工防腐设备中应用广泛,但硬铅的耐腐蚀性比纯铅略有降低。
表1-24为硬铅的化学成分和用途。
二、铅及铅合金的焊接性铅的焊接性及软钎焊性都很好,铅及铅合金的焊接特点如下。
①铅对氧的亲和力很强。
在焊接过程中铅表面易生成氧化铅薄膜,氧化铅的熔点比铅高得多,为800℃,而密度比铅小,它可以阻碍铅溶滴与熔池金属熔合,产生夹渣、未焊透等缺陷。
②铅焊接时,因其溶点低、导热率低,所需要的焊接热量不宜太大,由于铅的塑性变形能力强,焊后应力松弛明显,一般焊后只要用木锤敲打焊缝就能消除焊接应力。
③铅的再结晶温度为15〜20℃,在室温条件下可完成再结晶过程,故焊接热影响区不发生硬化倾向。
④铅熔化后其流动性好,焊接熔池中铅很易流淌,使横焊和仰焊操作困难,在薄板对接焊时,一般采用搭接或卷边。
⑤焊接铅及铅合金必须注意安全防护,焊工如吸入过量的铅化物,将引起铅中毒,因此要采取较好的通风措施。
⑥由于铅的熔点较低,铅软钎焊时要注意防止铅熔化,一般铅合金较易实现软钎焊,但要求耐腐蚀的接头不采用软钎焊,而采用溶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铅的污染与防治
64090225 张建伟
铅是一种常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已证实。
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本文就铅污染及其防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铅的基本性质
1 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熔点327.502°C,沸点1740°C,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
2 金属铅在空气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会很快氧化生成保护薄膜;
3 在加热下,铅能很快与氧、硫、卤素化合;
4 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能与热或浓盐酸、硫酸反应;
5 铅与稀硝酸反应,但与浓硝酸不反应;铅能缓慢溶于强碱性溶液。
6 铅主要用于制造铅蓄电池;铅合金可用于铸铅字,做焊锡;铅还用来制造放射性辐射、X射线的防护设备;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并可在人体内积累。
7 没有氧化层的铅色泽光亮,密度高,硬度非常低,延伸性很强。
它的导电性能相当低,抗腐蚀性能很高,因此它往往用来作为装腐蚀力强的物质(比如硫酸)的容器。
二铅在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1 水中的铅
天然水中铅主要以Pb2+状态存在,其含量和形态明显地受CO32-、SO42-、OH-和Cl-等含量的影响,铅可以Pb(OH)2、Pb(OH)3-、PbCl2等多种形态存在。
(1)吸附腐殖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粘土矿物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等。
(2)溶解沉淀铅离子与相应的阴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大大限制了铅在水体中的扩散范围,使铅主要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降低了铅离子在水中的迁移能力。
2 空气中的铅
来源其一是铅作业行业排出的大量含铅废气,如印刷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冶炼业,蓄电池制造业等。
其二汽车尾气会排出大量的含铅废气,主要来自汽油中防爆剂四乙基铅。
其三家庭墙壁装饰所用的含铅涂料和油漆,可造成居室内铅污染
3 土壤中的铅
(1)来源自然原因: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例如方铅矿、闪锌矿。
人为原因:大气降尘、污泥、城市垃圾的土地利用、采矿和金属加工业。
(2)土壤中铅对生物的影响:
低浓度的铅对某种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铅除了在作物的食用部位积累残毒外,还表现为幼苗萎缩、生产缓慢,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通过植物
的吸收、挥发、根际过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三铅污染及其主要来源
1 铅污染
铅在加热到400-500℃时会有铅蒸汽逸出形成铅烟,在用铅锭制造铅粉和极板的过程中都会有铅尘散发,污染空气,当空气中铅烟尘达到一定浓度形成铅污染。
水用含有的铅被人体吸收后也造成一定危害。
铅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致癌和致突变。
2 主要来源
(1)工业生产来源:工业生产过程例如采矿、冶炼和制造业等能够污染临近这些生产场所的土壤,这是因为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而且在这些场所即使停止生产很久以后也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2)农业活动来源: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铅等重金属污染。
绝大多数的农药味有机化合物,在其中个别农药的其组成中含有铅等重金属。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但是氮肥中铅含量较高。
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施用含有铅等重金属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铅等重金属的污染。
而作为改善农田供给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施用污水污泥到土壤中,这样也会把铅等重金属带入到农田土壤中。
(3)城市生活来源:尽管越来越多选择施用无铅汽油,但是含铅汽油的使用仍然是人为排放到环境中最大的一个来源。
含铅汽油中含铅较高(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的土壤中,也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铅污染。
据报道,一辆汽车平均每年排出约2.5kg铅。
而在城市固体垃圾中,铅含量在1000-50000 mg/kg之间,也可以通过垃圾浸出液渗入土壤中。
城市生活贡献铅污染还包括施用铅涂料:而这曾经认为这是儿童铅中毒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现在知道这只是许多种可能来源的一种而已。
四铅中毒及其危害
1 定义:环境中的铅经食物和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消化、神经、呼吸和免疫系统急性或慢性毒性影响,通常导致肠绞痛、贫血和肌肉瘫痪等病症,严重时可发生脑病甚至导致死亡的现象
2 铅入人体后,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主要以二盐基磷酸铅、铅的甘油磷酸盐、
蛋白复合物和铅离子等形态而循环。
血液中的铅约有95%左右分布在红细胞内。
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铅浓度过高时,可产生毒性作用。
铅储存于骨骼时不发生中毒症状;由于感染、创伤、劳累、饮用含酒类的饮料或服酸性药物等而破坏体内酸碱平衡时,骨内不溶解的三盐基磷酸铅转化为可溶的二盐基磷酸铅移至血液;由于血液中铅浓度大量增加,可发生铅中毒症状。
五 2011年经媒体报道的铅污染事件
2011年1月安徽省怀宁县对高河镇新山社区儿童集体血铅超标事件发布了最新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名。
2011年3月,台州上陶村等3个村庄共检测597人,血铅超标168人,其中儿童53人,需要驱铅治疗3人。
2011年5月浙江省德清县抽检群众1989人,已出监测结果的313人中29人血铅超标。
2011年5月卫生部门已对三威电池有限公司附近村民日前抽取的1468份血样检测完毕,结果是136份超标,其中达到铅中毒判定标准59人。
2011年6月浙江绍兴部分锡箔作坊人员及子女出现血铅超标。
2011年8月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车河镇至少有103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检出血铅水平超过了100微克/升。
2011年年9月初,上海康桥地区儿童在入园入学前进行体检当中,陆续发现部分儿童血液的含铅量超标,此后对当地1306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发现有49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以1-3岁儿童为主。
六铅污染的防治措施
铅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与从源头着手,以预防为主,治理结合的路线,以下为一些建议:
1 加强燃煤废气、粉尘的排放标准以降低燃煤排放的铅含量。
而对于有色冶金、陶瓷等工业用铅,应尽量减少高温生产过程以减少大气铅污染的产生,如有色金属冶炼可尽量使用湿法代替火法、形材加工用冷加工代替热加工等。
持续加强无铅汽油的推广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铅污染。
2 提高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液膜法、电解法以及生物吸附法等各种含铅废水的治理技术,降低治理成本,加强各种工矿企业含铅废水的合理排放将有助于减少水体的铅污染。
另外,各种工业用铅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减少用铅量或使用其它对环境无危害的材料代替铅,从源头上降低铅的使用。
3 由于土壤铅污染的来源复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①严格控制含铅固废的杂乱堆放;②加强废旧蓄电池、铅管、铅板的回收循环再利用;③限制含铅污水的农业灌溉;④减少含铅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合理施肥;⑤针对大气铅污染造成的土壤铅污染,应加强燃煤废气、粉尘的排放管理以及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
对于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技术,目前国内有好多种,主要分成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生物修复3种。
其中,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由于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与生态环境以及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土壤铅污染修复技术里最有前景的修复技术。
参考文献:《铅冶炼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作者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水泥窖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作者苏达根
《土壤铅污染及其治理措施》作者王卓
铅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较大的金属之一,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
铅最大的特性是能吸收效射线,如X射线和γ射线等。
常见的化合价+2、+4。
(一)铅的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20℃) 11.68 g/cm3
熔点327.4 ℃
沸点1750 ℃
平均比热(0℃~100℃) 129.8 J/(kg·K)
熔化热 4.98 kJ/mol
汽化热178.8 kJ/mol
热导率(0℃~100℃) 34.9 W/(m·K)
电阻率(20 ℃) 20.6 μΩ·cm
(二)铅的主要化学性质
在空气中铅表面会生成碱式碳酸铅,这些化合物阻止了铅的进一步氧化。
铅是两性金属,可形成各种铅酸盐。
铅能与H2SO4和HCl作用在表面形成几乎不溶的PbS04和低温下不溶的PbCl2,防止铅继续被腐蚀。
二价铅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128,电化当量为3.8657克/(安培·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