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解题方法
科普文阅读及解题技巧

▪ (2)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
▪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快速浏览的目的 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 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 还是先分后总,还是“总一分一总”,是按时间 顺,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地 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注意那些起 限定作用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 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如《沙尘暴》,这些都属于
介绍文。传统高考中一般把它们放在第一卷,以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语句、
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以推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高 考把它放在第二卷实用阅读部分,以主观题形式
呈现。
4
▪ 1.特点
▪ (1)知识性 ▪ 介绍性说明文以知识的传导作为文章写作的出发点
▪ (4)举例子
列举事实材料来说明事物。,
▪ (5)作比较
▪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同 点和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 (6)作比喻 性质特征。
运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事物的
▪ (7)设图表 明晰的说明。
用图画、表格对被说1)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
▪ (2)自述式
▪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
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
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
▪ (3)故事式
▪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 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采用这种形 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高考科技文阅读解题要领

高考科技文阅读解题要领未2008-03-21 0655一科学类文章选文特点:1、选文时代感强(1)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2)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1)社科类论文,文章内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从几个方面分析。
阅读时要求:弄清文章用什么结构分析什么问题,明白的观点态度。
(2)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弄清:文章的概念,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3、文章思路明晰(解决“问题”,说明“概念)(1)社科论文:通过对一个问题多方面的分析,确定某一种解决方法。
①相关的几个方面是什么关系?按什么顺序来写(分析、比较、概括)②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
(2)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二科学类文章考查的重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考查的都是词语的语境义。
近年来主要考查专业性词语的语境义,即能结合上下文,对选文中的有关概念特别是新概念、新观点作出具体的解释。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近年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是在理解句子本身含义的基础上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
解答选择题时,面对命题人设臵的干扰和迷惑的“虚假信息”,要排除干扰,不为所惑。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或想象。
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或想象,首先,需要对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摘取。
其次,立足于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这种推断和想象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因果、条件、对比、类比、取舍、承继、目的等等关系的推断与想象。
科技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科技文阅读的重要性
01
科技文阅读是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 态、研究成果以及应用前景。
02
科技文阅读是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科技文,可以培 养读者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确定需要掌握的核心 词汇列表。在开始阅读 之前,先列出文章中可 能出现的关键词汇,并 对其进行预学习。这有 助于减少在阅读过程中 因生词而造成的理解障 碍。
2. 利用语境猜测词义。 在遇到生词时,可以根 据上下文语境猜测其大 致含义。这种方法虽然 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可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文章内容。
推断作者意图
读者需要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归纳总结
读者需要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归纳 总结,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和要 点。
02
科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词汇积累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积累词汇是提 升科技文阅读理解能力 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在阅读科技 文时,掌握足够的词汇 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积累词汇不仅有助于理 解特定术语的含义,还 能帮助读者在整体上更 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 细节
04
科技文阅读文章结构分析
文章主题
文章主要探讨了科技领域的某个问题或现象。
文章主体部分会展开论述,包括对问题的解释、分析 、研究等。
文章开头通常会提出一个主题或问题,引发读者的兴 趣。
文章结尾通常会总结观点,给出结论或提出建议。
文章段落结构
总分结构:开头先概述主题,然 后分别展开论述。
高考英语科技文的阅读方法与答题技巧

高考英语科技文的阅读方法与答题技巧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高考的阅读一般考察我们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是我们做考高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的阅读全文。
所以抓住主题,掌握文章大概的'意思是主要的方法。
主题句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出现,而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都可以再主题句中找到。
看题干,带着问题念文章首先我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要弄清楚问题的类型,然后了解题干,带着问题快速的阅读文章,对有用的信息快速定位,这样做可以增加阅读时的针对性,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逻辑推理,搞好深层认知有些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文章并没有把真实的意图表现出来,这是就需要我们根据字面意思,文章的逻辑关系等信息进行深层的理解,揣测作者的意图,从而理解文章的寓意。
背诵全文很多同学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只是阅读标题,然后粗略的浏览文章,这样做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容易错过关键的信息。
我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用最快的速度通读文章,然后判明主旨。
这样做才能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著重细节我们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还会遇到题干中给出的干扰项,要想跨越这些干扰就需要我们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结合着上下文对整体的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的答案。
推理小说推论在英语的阅读理解中推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
有些同学在做阅读理解时,一遇到陌生的词语就会感到很慌张。
我们要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陌生的词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一定会出现在某些语境中,我们只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就可以了。
2024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方法

2024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方法一、了解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的特点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社科文献、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
这些文本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语言复杂,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提高信息类文本的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1.多读多练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的篇幅一般较长,语言表达也比较繁杂,因此考生要多读多练,增强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信息类文本进行阅读,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社科文献、学术论文等,锻炼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能力。
2.练习信息类文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信息类文本常常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考生需要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找出关键信息,形成对文本核心观点的把握。
3.注重语言细节的理解信息类文本中常常存在较为复杂的语言表达,包括专业术语、逻辑推理和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注重对语言细节的理解,准确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加强对文章的综合理解。
三、提高信息类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1.培养信息搜集和整合的能力信息类文本通常包含大量的事实、数据和观点,考生需要培养信息搜集和整合的能力,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全面理解。
2.提高信息类文本的评析能力信息类文本往往涉及到社会热点、科技进展、文化传承等重要议题,考生需要加强对信息类文本的评析能力,形成对文本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3.练习信息类文本的解题技巧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常常伴随着解题要求,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
考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信息类文本的解题技巧,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快速定位答案。
四、多学习信息类文本的范文信息类文本的范文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社科文献等,考生可以通过多学习范文,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特点、论证方式和语言表达,为自己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高考科技文阅读 知识点

高考科技文阅读知识点科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查学生对科技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科技文本,学习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精神。
下面将介绍高考科技文阅读的知识点。
一、科技文的特点科技文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文本,其特点主要包括:1. 信息量大:科技文包含大量的专用词汇和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辨词和理解能力。
2. 逻辑性强:科技文一般按照事实、原理、应用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学生需要能够抓住重点,理清关系,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3. 图文结合:科技文通常会配有大量的图表、实验数据等,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4. 技术性强:科技文涉及到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对科技发展的了解。
二、科技文阅读的技巧在高考科技文阅读中,学生可以运用以下技巧来提高阅读能力:1. 整体把握: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图表、开头和结尾等部分,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2. 分段阅读:将长篇科技文分为若干段落,每段都有一个主题,学生可以对每个段落进行逐段阅读,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
3. 注意关键词:学生应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比如专有名词、科学术语等,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和推测,补充文章的信息。
4. 辨析选项:在选择题中,学生要仔细分析选项,对比文章的细节或者推理,选出最符合文章意思的答案。
三、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高考科技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解题方法:1. 主旨题:主旨题要求学生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标题、首尾段和段落主题句等来确定文章的主旨。
2. 细节题:细节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细致的辨认。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并在文章中寻找相应的信息点,注意排除干扰选项。
3. 推理题:推理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事实和原理进行推断,注意与文章的内容相符合。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题是丢分特别多的一类题,尤其是科技文。
总结了科技文各类技巧给大家,教大家识别出题的坑,把握评分规则,有效的提高阅读题的分数。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方法一、客观题命题设置的陷阱所谓陷阱,也就是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
具体说来,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1,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题不全面。
高考卷《铜奔马正名》第2题,题目要求考生找出不用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
作为这个题答案的C项是这样表述的:“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这句话在原文中是可以找到的,且就在集中阐述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原因的一段,可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原文中这句话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这句话和前面选项的那句话合起来才能作为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依据。
2.偷换概念面对传授新知识、新信息的文章,要准确无误地把握那“惟一”的语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首先要必须准确无误地理解概念。
命题者常常在此设置干扰项。
如高考全国卷《铜奔马正名》第3题的A项“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
古诗文中的“燕”并非现在人们说的“燕子”,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由此看来,我们在解答试题时,对文中尤其是选项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力求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辨别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点击查看: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3.张冠李戴原文中用于指甲事物、甲现象的事物、现象在干扰项中用于指乙事物、乙现象。
例如题干为“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其中选项B为“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从选文来看,第3段是讲沙尘在土壤和水循环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
科技类文阅读技巧

科技类文阅读技巧一、考点阐释(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文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也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
高考考查要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一些方面:1、现代科技文中的新词语、新概念。
2、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义。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要抓两个方面:1、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
2、从句子、语段及全文的整体联系中理解词语。
在具体的句子中,可以从词语所在位置的语法要求、内容要求、整个句子意思完整要求等各方面去确定词语的基本意思。
对有些词语的理解应从语段内容的角度去分析,注意语句前后的层次性、内容的连贯性及内涵的完整性。
个别词语的含义必须通过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倾向,来确定其含义,特别是对词语语境义的提炼与概括。
针对不同的考查方式,采取以下不同的方法: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筛选出文中有关重要信息,选出揭示概念的有关信息。
2、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代词指代义的确定必须紧扣上下文的内容,要注意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语还要特别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
(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科技文中重要的句子一般包括:1、文中内容丰富的语句。
2、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
3、在文中有特定含义的语句。
理解科技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的方法有两种:1、语法分析。
对复杂的单句要分清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理解修饰、限制的成分。
对复句要明确区分分句间的关系。
还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来理解句子表达的重点。
2、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来分析。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科技文中的重要信息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区十
客观与夸大 (歪曲事实)
•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 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 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忠实于原材料
真题探究1 1 :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 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 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 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 ,《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 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 万份。
•
雷区六
强加因果
• 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 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 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 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 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真题探究7:
【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 ……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 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 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 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 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 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 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 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误区一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
•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 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 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 小)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 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 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 “全部”“有时”“凡”“全”“都 ”“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 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真题探究8
【对应文段】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 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 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试题】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是( )(辽宁卷第7题)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 的计算能力无关。
• 雷区八 肯定与否定 划出肯定否定词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l第8题)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 对茶叶的需求。
雷区七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
•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 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 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圈出对象,知彼知己
基本方法:查对原文,仔细分析
解题技巧:换位思考,揣摩命题 者的意图
看清十大误区
真题探究1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 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 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 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 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 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 ,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雷区四 主要和次要(主次不分) 分清主次,仔细对比原文:
【对应文段】 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 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 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 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 安全。
【试题】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全国卷第7题)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 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 例一 2006四川卷]原文:“它具有强烈的
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 效、广谱的杀虫剂。”
• 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 广谱的杀虫剂。 •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 土壤熏蒸剂。 •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 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 不误农时。
凭空捏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 造 海卷)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 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 计中名列前茅。
误区十 一 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纯属 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从原文找依据、找推断 • 其他误区 • 答非所问(选项与题干在关系上并不相干) • 偷换概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 • 概念) • 自相矛盾 • 理解不当(注意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及一些解 释性句子的陈述对象)
误区二: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 指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 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 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 与“必然”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混淆, 以假当真。
“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 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 烷。” D. 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 烷。
1、对词语的理解 2、对句意的把握 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4、对内容的推断与想象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原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审题,明确筛选范围
第三步,查对原文,筛选整合
具体做法:
第一步 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 第二步 比照——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 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 第三步 分析——为比照做补充。如四个题肢 都在原文中可以找到依据,选谁就要分析。
科技文阅读解题方法 探究
社科文与科技文开始交叉命题
科技文考察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主 社科文的考察更注重人文性,与现
实生活联系的密切性
学习目标: 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 , 探究总结科技文解题技巧 学习重点:科技文阅读方法 学习难点:换位思考,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高考科学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考 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 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 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 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 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 推理能力。
[例三 2006四川卷]
分析:忽略了“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的前提,,把
误区三 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
• 先期:事物发展的前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后期:事物发展的后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 时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情况。
注意“前、后”以及表示过去、现在、将来 的关键词语
说 明 文 阅 读 解 题 方 法
1 审清题意和要求 2 看清文中有没有 3 弄清概念莫发愁 4 修饰词语勿遗漏 5“可能”“将来”不要丢 6“原因”“结果”不调头 7 夸大作用是吹牛 8 外延改变也是错 9 意思相反最不 10 推测结论有缘由
真题探究9
• 【对应文段】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 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 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 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 业。
• 【试题】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 • D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 界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 雷区九言多与言少 找出数量词
误区五 选择与兼备
分清选择还是兼备。
• 【对应文段】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 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 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 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 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 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试题】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北卷第8题)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