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规律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一、加法计算方法:
1.竖式加法:在纸上进行计算,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十位数的进位要求。

例如:2+3=5
15+6=21
2.掌上加法:用手指进行计算,适用于较小的数。

例如:3个手指加上2个手指等于5个手指。

3.记忆加法:熟记特定的数字组合,进行计算。

例如:4+3=7
7+7=14
二、减法计算方法:
1.竖式减法:在纸上进行计算,十位数的借位要求。

例如:5-2=3
16-8=8
2.集合减法:用手指进行计算,适用于较小的数。

例如:5个手指减去2个手指等于3个手指。

3.记忆减法:熟记特定的数字组合,进行计算。

例如:8-3=5
10-5=5
三、乘法计算方法:
1.简单乘法:通过数的加法进行计算。

例如:2×3=2+2+2=6
5×4=5+5+5+5=20
2.图形乘法:通过图形的排列及数量进行计算。

例如:把3行有2个小球的图形排成一列,共有几个小球?
算法:2+2+2=6
3.乘法口诀表:熟记并且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

例如:2×3=6
6×4=24
四、除法计算方法:
1.分组除法:将一定数量的物体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数量。

例如:8个小球分成2组,每组有几个?
算法:8÷2=4
2.图形除法:通过图形的排列及数量进行计算。

例如:有10个球,每排放2个,共有几排?
算法:10÷2=5。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熟背计算更快更准确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熟背计算更快更准确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熟背计算更快更准确!很多孩子的数学不好,尤其是女孩子。

家长往往认定为数学不好就是孩子不擅长,能力差。

其实未必,有的孩子数学不好的原因并不在于智商,而是没有理解到数学的方法与逻辑,比如小学的运算中,很多孩子并没有了解到运算的定律、法则以及运算顺序,导致运算出现了很多毛病,导致孩子对数学兴趣降低,以后能补上来但是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这里整理了小学数学的运算三个要点,希望对孩子有帮助。

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

导读:很多孩子的数学不好,尤其是女孩子.家长往往认定为数学不好就是孩子不擅长,能力差.其实未必,有的孩子数学不好的原因并不在于智商,而是没有理解到数学的方法与逻辑,比如小学的运算中,很多孩子并没有了解到运算的定律、法则以及运算顺序,导致运算出现了很多毛病,导致孩子对数学兴趣降低,以后能补上来但是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这里老师整理了小学数学的运算三个要点,希望对孩子有帮助.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运算顺序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5.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6. 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一、加法的变化规则(1)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2)加法的变化规则有:(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增加几。

例如:13+5=18(13+2)+5=18+2题型1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看作了7,个位上的5看作了2,算得的和是87。

正确的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十位4——7,个位5——2 增加 72-45=27另一个加数不变正确的和增加27即正确的和+27=87 => 正确的和=87-27=60(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减少几。

例如:28+16=44(28-12)+16=44-12题型1小强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1,把个位上的8错写成0,所得的和是285。

正确的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十位7——1,个位8——0 减少 78-10=68另一个加数不变正确的和减少68即正确的和-68=285 => 正确的和=285+68=353题型2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将有什么变化?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减少29题型3两个数相加,和是100,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现在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减少48即现在的和=100-48=52(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几,那么和不变。

例如:112+23=135(112+3)+(23-3)=135题型1:两个加数的和是378,其中一个加数增加245,另一个加数减少245,现在这两个加数的和是(378 )。

题型2:一个加数增加6,要使和保持不变,另一个加数应(减少6 )。

(四)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几,那么和增加了(几+另一个几)。

例如:35+48=83(35+12)+(48+5)=83+(12+5)题型1:小明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所得的和是532。

小学数学计算法则汇总

小学数学计算法则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的运算法则小学数学运算必备的二十七法则(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巧算方法:
1. 九九乘法口诀:使用九九乘法口诀可以快速计算两位数以内的乘法。

例如,想要计算7乘以8,找到7所在的行和8所在的列,交叉位置即为结果,即7乘以8等于56。

2. 一百以内加减法:当计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关系进行巧算。

例如,想要计算98加7,可以将7拆分为2和5,然后将2和98相加得到100,再加上5得到105。

3. 近似取舍:当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可以使用近似取舍的方法,将小数变成一个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根据近似误差的大小进行修正。

例如,计算3.6加1.2,可以将小数移到十位,得到36加12等于48,然后再将48调整为48.0。

4. 简化分数:当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先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数转化为相同的分母进行计算,最后再进行简化。

例如,计算3/4加1/2,最小公倍数为4,将3/4转化为6/8,1/2转化为4/8,然后将6/8加4/8得到10/8,最后简化为5/4。

5. 整数除法:当计算除法时,可以利用整数除法的性质,将除数变成一个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根据余数进行调整。

例如,计算26除以4,可以先计算25
除以4得到6,然后再将余数1加上去得到6余1,即26除以4等于6余1。

小学数学14个计算技巧

小学数学14个计算技巧

小学数学14个计算技巧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其中有很多的计算技巧。

下面将介绍14个小学数学的计算技巧。

1.加法技巧:当两个数字相加时,可以利用进位法,将个位数相加,如果大于10,则进位到十位数,再将十位数相加。

2.减法技巧:当两个数字相减时,可以利用借位法,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减去减数的个位数,如果不够减,则向十位数借位。

3.乘法技巧:乘法是将两个数的各位数相乘,并将乘积累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可以利用乘法表来记忆乘法结果。

4.除法技巧: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过程,可以利用倍数法,先找到一个大于被除数的数,并且它是被除数的整数倍,然后将这个数除以被除数得到商。

5.约数技巧:约数是能整除一个数的因数,可以通过列举数的因数的方法来找到约数。

6.倍数技巧:倍数是能被一个数整除的数,可以通过不断加上这个数来得到倍数。

7.分数技巧:分数是将一个整数表示为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值的形式,可以通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并取其中的一部分来表示分数。

8.百分数技巧:百分数是将一个数表示为百分比的形式,可以通过将一个数除以100,然后乘以百分比的值得到结果。

9.小数技巧:小数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等分,并取其中的一部分来表示小数,可以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表示不同的位数。

10.绝对值技巧:绝对值是一个数与零之间的距离,无论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都可以通过去掉符号来得到绝对值。

11.反数技巧:反数是一个数与其倒数相加等于零的数,可以通过将一个数取相反数来得到。

12.指数技巧:指数是将一个数乘以自己若干次的结果,可以利用指数的法则,将指数相加或相乘得到结果。

13.平方根技巧:平方根是一个数乘以自己等于另一个数的结果,可以通过开平方的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平方根。

14.平行线和垂直线技巧:平行线是两条线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线,可以通过观察线的方向来判断是否为平行线;垂直线是两条线在同一平面上交于直角的线,可以通过观察线的方向来判断是否为垂直线。

小学数学公式运算定律算理算法大全整理全部各年级带例题巧妙简便算法

小学数学公式运算定律算理算法大全整理全部各年级带例题巧妙简便算法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今天小数详细整理了小学阶段关于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及运算过程中常用到的简便方法,趁着暑假帮孩子们查漏补缺,提高计算能力,扎实数学基础,助力孩子开学快速进步。

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点知识归纳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例如:16+23=23+16546+78=78+546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2)76+15+24(3)140+639+860
举一反三:
(1)46+67+54(2)680+485+120(3)155+657+245
3.减法的性质
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
例2.简便计算:198-75-98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2)896-580-120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2)56+98(3)658+997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0+895+170(2)820-456+280(3)900-456-244(4)89+997(5)103-60(6)458+996
(7)876-580+220(8)997+840+260(9)956—197-56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
例如:85×18=18×8523×88=88×23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250×4=1000
125×8=1000,125×80=10000
例5.简便计算:
(1)25×9×4(2)25×12(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4×17×4(2)125×33×8(3)32×25×125(4)24×25×125(5)48×125×63(6)25×15×16
3.乘法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个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例6.简便计算:
(1)125×(8+16)(2)150×63+36×150+150
(3)12×99+12
(4)33×101-33(5)98×99(6)68×102
随堂练习:简便计算
(1)63+71+37+29(2)85-17+15-33
(3)34+72-43-57+28
(4)99×85(5)103×26(6)97×15+15×4(7)25×32×125(8)64×25×125(9)26×(5+8)(10)22×43+22×59-22×2 (11)175×454+175×547-175
课堂练习:简便计算
(1)36×84+36×15+36 (2)69×170+17×28+17×30 (3)71×15+15×22+15×12 (4)26×19+26×56+27×26
4.除法的性质(连除)
类似于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除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由乘法的运算定律率衍生出来的。

性质①: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字母表示:a÷b÷c= a÷ c ÷ b
例13.简便计算:1000÷2÷100
性质②: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
例14.简便计算:1000÷25÷4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80÷5÷4 (2)1000÷125÷8 (3)1000÷4÷25
课后作业: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5+356)+(345+144)(2)978-156-244 (3)24×25 (4)99×37 (5)103×37
(6)125×(100-8)(7)300÷25÷4 (8)6000÷8÷125 (9)13×57+13×32+13×13 (10)103×45-958-142 (11)125×88 (12)4200÷35 (13) 102×85 (14)78×12+89×78-78 (15)99×87
(16)125×72 (17)493-138-262 (18)2700÷45÷2
(19)53×101-53 (20)55×12
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扣分标准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