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创作

合集下载

(改)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改)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广播电视艺术概论一.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2、广播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3、广播艺术的特性4、电视艺术分类及其界定5、电视艺术的特性二.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制与艺术特质的关系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三.广播电视艺术创作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6、作品创作的趋势第一章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以电视艺术为主)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

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2.广播艺术的分类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戏曲、广播剧广播剧的特点:听觉的、家庭的、随意的。

我国第一部广播剧:苏祖圭编写的《恐怖的回忆》(1933年);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1950年2月7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一万块甲板》3、广播艺术的特性广播艺术具有“声音、速度、群众性”,它诉诸听觉、声情并茂、有声有调,神随意到,以声造型,唤起想象,形成视象。

广播艺术是声音之升华,乐音之荟萃,熔语言、音响、音乐于一炉。

它以文学广播、音乐广播、戏曲广播、曲艺广播、综合文艺、广播剧、小说、评书、板块节目等为主体,以综合台、文艺台、音乐台等台标出现4.电视艺术的定义、特征和分类1)电视艺术定义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2)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即时传真。

《电视舞蹈作品创作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电视舞蹈作品创作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因素
一、生成内部节 奏——舞蹈节奏的
因素
三、生成电视舞蹈 节奏的其他因素
一、电视舞蹈 内、外部节奏
相辅相成
二、电视舞蹈 内、外部节奏 相反相成
第六章 电视舞蹈创作的新技术运 用
第二节 电视舞蹈运 用新技术的思考
第一节 简述影视新 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电视舞蹈运 用新技术的探索
第七章 电视舞蹈表演与 “生活 环境”的关...
第二节 电视舞蹈作 品的意境美
第一节 电视舞蹈作 品的形式美与内容

第三节 电视舞蹈作 品的情感美

附录一:书中例举作品/示例索引
附录二:白志群电视文艺主要作 品
一、音乐艺术片/音 乐电视(MV)/音
乐专...
二、专题文艺节目
三、舞蹈专题艺术片 /电视舞蹈作品/舞蹈 晚...
四、大型活动/综艺 晚会
第一节 电视舞 蹈表演与“生 活环境”的矛
盾...
第二节 “生活 环境”中电视 舞蹈作品的创 作
第八章 电视舞蹈创作中对色彩、 光影、音效...
第二节 电视舞蹈的 光影运用
第一节 电视舞蹈的 色彩运用
第三节 音效对电视 舞蹈呈现的作用
一、动效声的 作用
二、环境声的 作用
第九章 电视舞蹈作品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改编类电视 舞蹈作品
第一节 录制类电视 舞蹈
第三节 创作类电视 舞蹈作品
一、实况直播类电视 舞蹈节目
二、实况录播类电视 舞蹈节目
三、专场录制的电视 舞蹈节目(之一:单 独舞...
四、专场录制的电视 舞蹈节目(之二:舞 剧的...
一、电视舞蹈专题艺 术片
二、电视舞蹈艺术片
三、情景舞蹈艺术片 四、电视舞蹈作品

影视艺术概论PPT课件

影视艺术概论PPT课件

a
8
电视:
电视和电影的共性: 1)二者都以影音形象为最终的表现 形式
2)对视听语言的基本方式和规律的 运用都基本一致
3)都以其影音综合形象作用于观众 的视听两种感官
4)都依靠蒙太奇思维。
a
9
电影和电视的区别:
a
10
1、影视技术因素的差异 1)制作原理不同 2)记录介质不同 3)技术工序不同 4)画幅大小不同 5)清晰度不同 6)宽容度不同 ……
影视艺术概论
a
1
课程内容介绍:
a
2
第一编 影视艺术的概念 第二编 影视艺术的创作 第三编 影视艺术的分类 第四编 影视艺术的发展 第五编 影视艺术的接受
a
3
第一编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语言
第二编 影视艺术的创作
第一章 编剧 第二章 导演 第三章 表演 第四章 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和生产机制
a
11
2、影视艺术因素的差异 1)景别
电影的大景别所占比例更大,而电视的中小景别 所占比例相对更大。 2)角度
电影中大角度镜头相对较多,而电视大角度镜 头相对比较少见。 3)运动
电视的运动画面一般相对弱于电影的运动画面 4)色彩 5)时间与空间 6)视听语言的不同侧重 电影强调视像性;电视强调叙述性。
a
12
3、影视接受分析 1)观影环境明暗的差异 电影观影环境——黑暗 电视观影环境——明亮 2)受众所处位置的差异
电影——闭合式 电视——开放式 3)接受氛围的差异 电影——仪式性 电视——日常性
a
13
4、题材内容分析 电影——艺术性、奇观化 电视——通俗性、日常化
a

电视文艺学笔记

电视文艺学笔记

第一章第一节初创阶段(1958--1966)这一时期,电视艺术的特点1、以灌输说教为目的这一时期电视剧的两个特征(1)时效性紧密贴近政治生活例,《一口菜饼子》(2)纪实性《一口菜饼子》:《一口菜饼子》于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这是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直播电视小戏”,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就此诞生,它拉开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序幕。

虽然它过于重视宣传教育功能,艺术表现较粗糙,人物形象也不够鲜明,但它是电视剧艺术试图脱离舞台戏剧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为单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形式。

它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或戏曲作品中的独幕剧。

它不一定只有一集,三集以下的电视剧均称电视单本剧。

它为电视连续剧的出现作了有益探索。

第三节起步阶段(1978--1991)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以《认真调整党的文艺政策》为题,发表了“文化部理论组”的文章,在对“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阐释上,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而没有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特点:一、节目形态日益丰富1、电视剧飞速发展电视单本剧:《三家亲》《有一个青年》《凡人小事》《女友》《新岸》《何日彩云归》《乔厂长上任记》(禹作敏原型)《希波克拉底誓言》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渴望》2、电视文艺亮点纷呈(1)连续举办了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尤其是春节晚会的播出,开辟了新局面;(2)文艺专栏如雨后春笋,充实了日常电视文艺节目播出;(3)一批综艺节目诞生,并和栏目结合,形成了电视文艺的拳头产品;(4)二、电视本体的自觉1、电视连续剧的诞生和发展充分发挥了电视艺术的本体优势。

广播电视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类别依据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以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1、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2、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3、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4、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技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节目。

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5、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

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语言的类别一、画面语言这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

所谓“画面语言” ,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元素。

画面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1)构图语言元素:构图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的表现形式。

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艺术发展史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L任or意em揉ip捏su。m d2o0lo2r3s年it a6m月e1t,3c日ons星ec期tet二ur上ad午ipis7c时ing18el分it. 3Fu秒sc0e7i:d1u8r:n0a3b2la3n.6di.t1, 3eleifend nulla ac,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f2ri3ng.6ill.a1p3u0r7us:1. 8NJuullaneiac1u3lis, 2te0m2p3or felis ut cursus.
电视剧的基本模式:一条主线,两三个景, 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60分钟,200个镜头。 以内景为主,以近景为主。
2、停滞时期〔1966—1976〕 3、复苏时期〔1976—1979〕 4、开展时期〔1980—〕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迅速开展:
综艺节目 电视风光片 电视专题片
第四编 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3.6.1323.6.1307:18:0307:18:03June 13, 2023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上午7时18分3秒07:18:0323.6.13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23.6.1307:18June 13, 2023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6.1323.6.1307:18:0307:18:03June 13, 2023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上午7时18分3秒07:18:0。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23.6.1307:18June 13, 2023

电视艺术学(胡智峰)

电视艺术学(胡智峰)

第二章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概述可以将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开拓阶段。

第一节初创阶段(1958年--1978年)1958年中国电视的诞生,摆在中国电视面前的任务是把这样一种全新的媒体建立起来,并顺利完成播出。

与电视实践的初创一样,对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也处于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主要特点有下几个特点。

(1)研究对象与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电视宣传......两个方面。

....和电视业务操作○1电视宣传:在已有较为成型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等媒体的宣传研究中学习基本的概念,术语和思路,对中国的性质,属性,任务等方面作了一些描述,这与其他媒体的宣传研究相差不大。

○2电视业务操作:开始注意电视在技术,技艺方面的特点的研究,如关于电视新闻报道,新闻摄影构图,电视色彩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技术,技艺特点描述。

除此,电视传播与生产的组织,管理,运作,电视创作等特性和一般规律,电视的编排播出等几乎没有涉及。

(2)研究层次较低对于具体工作的要求,对就事论事的描述较多,对其规律性的探讨较少。

总体上看处于电视业务操作层面的技术,技艺,技法的探讨与描述,对于电视生产与传播的特性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描述较少,而且大多文字是感受性的经验描述,没有升华到理性的理论整理上,因此其研究层次和水平处较低的状态。

(3)研究意识不够自觉这个阶段意识远未自觉,出现的一些研究性文字,往往不是自觉的去进行“研究”而是工作进展中经验交流的需要,体现出自发,随意性的特点。

这一阶段理论和实践较慢,理论研究的阵地-----相关报刊,杂志还不多见,这个客观上影响从业者开展理论研究,开展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自觉性。

第二节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电视传播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决策几个方面都涌现;额不少新的成果。

1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及评价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取得总要的标志是:87年北广出版的“电视节目制作丛书”。

电视艺术概论_2

电视艺术概论_2

电视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4个)1、电视连续剧:长度在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

2、电视纪录片: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3、电视广告:将某种理念或被宣传对象的特点以视听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电视媒体予以播出,借以唤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某种传播目的的广告形式。

4、电视剧:电视剧是利用电视手段制作和播出,以人物表演进行叙事、视听兼备,融文学、电影、戏剧等诸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5、电视艺术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技术和艺术的创作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染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6、电视系列片7、电视系列剧: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样式,它与电视连续剧的区别在于,它虽然也具有人物的连贯性,由几个主要人物贯彻全剧,但故事却不连贯,电视系列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集与集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联系。

8、电视音乐:就是采用以想象、联想和移情等思维方法,为音乐电视作品寻找和确立一个内容、风格和框架的过程、想法、点子。

9、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

10、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

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的,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

11、电视散文: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的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角度来看,观众希望
看到真实的内容。他们希望在电视上看到真实的
社会生活,看到生活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
体会身边的真情。因而电视艺术只有客观地表现
真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才能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就是一档把真实 的故事,通过王刚独具个人魅力地讲述,呈现给 观众的电视栏目。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就是一部整体架构 非常好的例子。在画面的处理中,作者没有满 足于把事情说清楚这个层面,大量运用了细节 丢失和黑暗中微光的点缀,使画面弥漫着一种 原始却神秘的宗教色彩。每次转场,都会运用
一个长镜头,加上一段似悠扬似忧愁的音乐。
这种长镜头和音乐运用拉长了情绪,但也无 法阻止时代的变迁。这些视听语言的运用把单个 镜头处理和整体把握有机的结合,起到了很好的
从总体上看,电视艺术的结构形式包括两个 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就是整体形式的把握;一 是内部构造,就是对电视艺术各部分构成转换过 渡的把握。电视艺术创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一般有: 以时间顺序为主的结构;以人们认识事物为主的 逻辑结构;以两条线索并行的复线结构;几大块 构成的板块结构等等。
(二)电视艺术创作的整体架构 电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要有大局意识, 能从整体上来架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艺术作品 整体的架构需要全方位调动结构元素。从画面到 解说,从音乐到镜头,只有全盘考虑了各方面的 关系,才能把握整体效果。
生活为线索(罗中立曾以油画《父亲》出名),
一条是油画《父亲》原型的后代明娃子一家的生
活。
无论是记录罗中立几次回大巴山体验生活写 生,还是表现罗中立的新作《大巴山农民组画》, 作者都配以舒缓、悠远的音乐,并与山村景物叠
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意境,展示出—幅20世纪末
中国西部山村乡居生活的画卷。
《山里的日子》剧照
造型师:负责根据剧本及导演要求为作品中的演 员定出造型。 化妆师:负责按照剧本、导演和造型要求给演员 化妆。 特技人员:负责根据剧本内容,制作表现作品 内容的特殊效果。
作曲:负责为作品编配合适的曲子。 剪辑:负责按照导演及剧本的风格要求,剪去重 复的或者多余的镜头,确保作品整体效果自然流 畅。
(二)开拍前的准备 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做好镜头归类。电视作
(4)创意形成
(5)创意续发定案

电视艺术创作的整体架构与细节凸显
(一)电视艺术结构 电视艺术要表现生活中的—件事或一个人, 创作者不仅需要把故事讲得清楚明白或者把人介 绍清楚,还要使这个讲述和介绍过程生动活泼、 吸引人、感染人。这就需要创作者为叙述找到— 种外化形式。这种外化形式就是电视艺术的结构。
具体的分工如下:
制片人:负责整个电视作品的协调和拍摄过程 中的人员管理,监督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 导演:负责将剧本中刻化的各个人物角色,利 用各种拍摄资源(道具、场地、演员等)将剧本 演绎出来,成片、拷贝等。
副导演:负责辅助导演完成作品。
演员:根据导演及剧本的要求演绎剧本内容。
场务(剧务):负责提供拍摄作品所必需的物 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备道具、选择场景、维护片 场秩序、搞好后勤服务工作等。 布景师:负责按照剧本及导演的要求布置片场 的场景。 灯光:负责按照剧本及导演的要求布置片场灯 光效果。
抒情和表意作用。

《最后的山神》剧照
(三)电视艺术创作的细节凸显 好的结构形式不但能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而且还要凸显出细节,留给观众以思考。现在, 电视艺术大多为多层的开放式结构。电视艺术 中细节的凸显主要表现在节奏的急缓、镜头组 合的快慢、时空的变幻、特技的运用等等。
四川电视台编导王海滨的新作《山里的日子 》,反映的是四川大巴山农村生活。作者采用了 复线结构方式,一条以著名画家罗中立下乡体验
剪辑节奏作为作品总体节奏的组成部分,其 依据和前提为作品的内部节奏。剪辑不能根本改 变作品的内部节奏,但也不是消极地适应内部节
奏,它在一定程度上有调整、补救内部节奏的作
用。
2、剪辑创造运动 3、剪辑创造思想 4、剪辑创造时空
(二)混录 混录是指画面编辑完后,把人物对白、音乐 、音响效果分别剪辑,混合录制在一条磁带上。 在制作流程中,声音的录制加工和画面拍摄是分 别进行的。 声音的录制方式主要有前期录音、后期配音 和同期录音三种。
精剪又叫正式剪辑:是指在初剪得到认可以
后,对初剪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将特技
部分的工作合成一个成品的过程。
剪辑在电视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剪辑创造节奏 剪辑节奏取决于镜头的尺数,切换的次数越 多,镜头的尺数越短,节奏速度就越快;切换的
次数越少,镜头的尺数越长,节奏速度就越慢。
短镜头的快速剪辑,会超越现实生活的实际空间 和时间,从而大大扩展或压缩时空的延续性,造 成一种特殊的节奏。

电视艺术作品的意境创造
(一)电视艺术作品的意境
电视艺术的意境即为电视“创作者在进行总 体艺术构思时,对他描绘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 与他所表现的观念意识、思想感情如何相互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这种境界已经不仅仅在一时一地的景物情事 上,而是通过所描写的境象,引入思想向更广阔 更深远的天地伸展,感受到一种高度雄伟幽深等 独造的境界。‘意境’所反映的不仅是客观景物 、事物的境界,同时也是编导者的精神境界的具 体化。
山里人生活的困难时,捕捉了一个山里中年男子
在肉摊前心理矛盾的一个细节,呈现出了山里男
人因为经济不富裕,想买肉又不舍得买的矛盾心
理。
第二节 电视艺术创作的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一)蓝本准备
(二)物质准备
(三)剧组筹备
二、拍摄阶段
(一)剧组分工
一般来说一个摄制组人员包括制片人、导 演、副导演、演员、场务、美术师、灯光师、造 型师、化妆师、特技人员、作曲和剪辑等,他们
(二)电视艺术作品的意境创造 电视艺术作品意境的创造可采用以下策略: 1、内强素质。
《西藏的诱惑》剧照
2、外挖潜能。在电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 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积极营造情景 交融的意境。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通过画 面的选择和剪辑,通过解说词和音乐等手段来强 化情景交融,营造出美的意境。
们的创作。
上述艺术的创作基本上是在个人化的精神环
境中进行的,而电视艺术创作则是靠集体来完成
的。这种集体创作活动就必须处理好创作主体与
制约性条件的关系。无数电视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证明:他们的创作过程中无不在经历着创作者的 “主导”意图和“受制约”因素的共生共存。这 种创作状态就要求创作者做好自身的定位。
3、电视艺术本体定位
(1)电视艺术功能定位
(2)电视艺术的内容定位
(3)电视艺术形式定位
(4)电视艺术风格定位
(二)电视艺术创作的创意
1、电视艺术创意的基本方法
(1)联想类比法
(2)移植法
(3)模仿创意法
(4)组合创意法
(5)逆向思维法
2、创意的进程
(1)确定创意目标
(2)搜集素材
(3)反复咀嚼素材
无论是前期录音,还是后期配音都需要对录 制好的对白、音响、音乐进行混录。在混录时, 录音师使用录音棚内的专门设备,在调音台上控 制、调节每一条声带的音量,参照银幕上剪辑的 样片,依据声音总谱确定声音和画面的协调,按 照剪辑要求把对话、音响和音乐三条声带混录在
一条磁带上。
(三)合成
混录以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合成。合成是将
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 在执行导演的定位时就选择了原来在央视《人
物》当过编导,善于做人物纪录片,又做过农
业节目对田野经验和农村有着独特理解的任长 箴,这个定位使《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局限 于介绍中国的美食,而且使其具有了浓郁的人 情味,最终促成了该片的热播。
2、受众的定位 对电视受众进行科学定位:首先,要勾勒观 众细分轮廓,进行观众细分;其次,选择目标观 众群体;最后,分析目标观众收视偏好,确立受 众定位。
如程捷的电视艺术片《朝阳与夕阳的对话》, 影片中那喷薄欲出的朝阳与晚霞辉映的夕阳所构 成的隐喻性画面,叙说着生命的交流与汇聚,揭 示着无情与多情的法则;
那新、旧两架钢琴所构成的对比画面,说明 了两代人不同的社会境遇、不同的艺术道路以及 不同的艺术追求。通过这些艺术的“表现”形态,
揭示生活中那最富有诗意的、最富感情的深刻的
《电视艺术概论》系列教案
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创作
主讲:杨葆华
《电视艺术概论》配套光盘· 上海高教出版社
第一节 电视艺术创作的策划与构思
一、电视艺术创作的定位与创意
(一)电视艺术创作的定位
1、创作主体的定位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综合了音
乐、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艺术样式,它
的创作需要吸收上述艺术元素,但又不同于它
如果设备有问题,必须抓紧解决,以免影响拍摄;
如果人员不能有效配合,可以做一些调整。
(三)实拍 实拍也称正式拍摄阶段。在实拍阶段,除大 部分镜头是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拍摄之外,有 时还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偷拍”和“抢拍”。 “偷拍”就是让演员置身于某一现实环境中进行 拍摄,不是人为地设置出一个表演区。
王刚讲故事
(二)虚构性 电视艺术不仅需要生活的真实,也需要在生活真
实基础上的艺术的虚构。虚构性是指客观存在的
现实生活,经过创作者的分析、选择、集中、概
括、虚构、塑造而成新的艺术形象,这种虚构所
反映出来的生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活事实,而
是带有艺术虚构成分的艺术真实。
艺术虚构是创作者在坚持艺术真实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地想象、联想、虚拟,进行编造的虚构
(三)真实与虚构的辩证法 电视艺术所要表现的真实既包括生活的真
实又包含艺术的真实。电视艺术的艺术真实是
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这种真实 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通过假定性的场景表现 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感悟和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