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题术语大全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五)增幅与同比增长
1.增幅
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七)强度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
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四)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八)价格、价格水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价格
价格是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
2016贵州公务员笔试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

2016贵州公务员笔试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通过最新贵州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贵州中公教育整理了贵州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提到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我想考生们想的绝不是“太难了,怎么研究都不会”,而一定是“天,一堆术语和复杂数字运算,想来都头大”吧。
其实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术语并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千差万别,万不可模棱两可。
下面中公行测网为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大全,务必仔细研读,清晰把握。
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1、基期量与现期量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1、GDP和GNP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必备专业术语

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必备专业术语1.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在当前的资料分析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副: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想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2.翻番翻番:指数量加倍,翻番的量是以倍变化。
例:今年的产量为b,计划明年比今年翻1番,明年计划产量为多少?如果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后年的产量为多少?明年的产量=b =2b后年的产量=b =8b3.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或者个人支出的比例,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
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低,表示该国家或者该地区越富裕。
4.平均数平均数:数的总和与总个数之比,这主要是算术平均数,至于几何平均数则不怎么出现。
例:小王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30公里,然后再从乙地返回甲地,因逆风只能每小时行20公里,问从甲地到乙地在回到甲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这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行程问题,最常见的办法(30+20)2=25,这显然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弄清楚“平均”的概念,它应该是“总的里程”与“总的时间”的比,所以平均速度为:甲乙两地的里程2/往返的时间。
采集者退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则平均速度为:5.总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表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增加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次其数值最大;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
6.小结这里只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平时难理解的词语,为了把握好这些关键词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收集,主要是看大家的用心程度了,经常看,遇到不会的就记下来常理解,这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一、综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二、人口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2016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需要掌握的术语

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需要掌握的术语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我们在做资料分析题时经常会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这些术语的含义,那做题就无从谈起了。
学过统计或者经济知识的人都知道,统计指标按其具体内容、实际作用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简单地说,就是同比、环比与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
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如分析抗击"非典"期间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比同比更说明问题。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叫总速度。
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如,"九五"期间各年水平都以1995年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一年内各月水平均以上年12月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就是定基发展速度。
其中同比和环比是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术语。
资料分析必背19个专业术语

资料分析必背19个专业术语资料分析,除了材料一大堆,数据一箩筐,最让人头大的,其实是光看着就两眼发懵的专业术语。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却千差万别。
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1、基期量与现期量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3、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1、GDP和GNP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3、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一)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1.(绝对)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例1: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为B(末期量)则:2010年增长量为:B—A,增长率为:(B-A)/A=B/A-1例2: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10年产量为:B=A(1+p%),增长量为:B-A=A*P%例3:某产品2010年产量为B(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09年产量为:A=B/(1+p%),增长量为:B-A= B*P%/(1+p%)(二)百分数、百分点、成数和折数1.百分数(百分比)是形容比重增长率或比重(比例)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例1:现在比过去增长20%(正增长率),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2:现在比过去降低20%(负增长率),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3:降低到原来的20%(比重),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例4: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B/A*100%例5: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p%=B/A*100%,若已知分量B及比重p%,则总量A=B/(p%),若已知总量A及比重p%,则分量B=A*p%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比较时,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题术语大全
提到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我想考生们想的绝不是“太难了,怎么研究都不会”,而一定是“天,一堆术语和复杂数字运算,想来都头大”吧。
其实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术语并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千差万别,万不可模棱两可。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大全,务必仔细研读,清晰把握。
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
1、基期量与现期量
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
1、GDP和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3、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4、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以上就是对资料分析题目术语的大总结了。
大家在记忆的时候,概念性的术语要理解记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对于相似的术语要对比记忆,以免混淆,为一举成“公”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