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三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三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中2015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第一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涨工资与幸福感徐贲①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涨工资一般是发生在物价上涨之后的。

如果涨工资增进幸福感,那么物价上涨就是破坏幸福感。

网上有人写道:“昨天去西单地下广场的那个豆花庄吃小吃,以前10块钱一碗的凉面竟然涨到了13块钱一碗,鸭血粉丝汤也涨到了7块钱一碗,可是那量却一点也没多。

我旁边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太太端着一碗豆花喃喃自语,怎么什么都涨价啊,前儿吃还7块钱呢。

〞②首先,谁涨了工资便意味着他的购置力得到提高,购置力与满足人的根本欲望直接相关。

满足欲望正是一般人对“幸福〞最本能的理解。

这种推理带给人的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幸福幻觉。

由于公共信息的缺失,一般老百姓很难弄清涨工资和涨物价之间真正的消长关系。

③其次,谁涨了工资都会觉得自己有“运气〞,而这种感觉比多买一碗凉面或鸭血粉丝汤更能让人觉得幸福。

心理学家考斯米德斯和托比指出,“幸福来自某种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便是这样一种被视为“运气〞的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并非人人都涨或一样地涨,有的人涨,有的人不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

这是有幸涨工资者觉得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

“运气好〞不只是自己觉得幸运,还会受到别人的羡慕。

心理学家列尔里说,“受到别人羡慕和赞扬特别能让人觉得幸福〞。

涨了工资的会觉得非常骄傲、荣耀,在别人的羡慕和妒忌中享受到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

④但是这种幸福感是极为脆弱的,并不能持久。

那往往不过是一种“比下有余〞的暂时的心理满足,因为它随时都在被“比上缺乏〞的不幸福感所抵消。

就算是大家羡慕的公务员,工资涨在别人前面,但与某些“国企〞人士一比〔更不要说富豪大款们了〕,便觉得自己十分寒碜和委屈。

他们仍然属于那些不能不为大蒜、大葱、凉面、豆花和猪肉涨价操心的人群。

⑤涨工资的幸福感是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一个局部。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卷题0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1.下列,不的一项是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主掌? 视:耆儒年老的学者。

耆年老。

儒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

吊伐生祠生祠《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安学养厚自小聪明,广泛阅读经史,学有专攻,后来太祖还资格最老陶安专门赐门帖子赞扬他。

B.陶安政治投机元末大乱,陶安避世不出,明太祖大军一到他又率领乡亲迎接,并太祖说起兵是顺天意得民心。

C.陶安他深知金陵的战略地位,肯定太祖攻克金陵的战略目标陈友定叛军饶州城时,陶安抚民心而获胜。

D.陶安对朝廷忠诚他在地方任职、政绩显著在中央任职出谋划策、针砭时弊。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日暮时分,人们赶回自己的居所,而我却无家可归,只好继续在房子与房子间狭窄的夹道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街上房屋鳞次栉比,却没有一个容许我栖身的地方,这到底为什么呢?……我又开始念叨着这个早已重复了千遍万遍的疑问。

江西南昌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江西南昌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5 年高三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

)2.B(“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是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其中的一个方面。

末句人的气质、心情与景物关系颠倒。

)3.C(“不同时代的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征,但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都是相同的”不当。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题9分,每小题3分)4.B(庶:或许)5.C(缗,古代计量单位,文中指铜钱)6.A(“不为世人所容”错。

)7.(10分)(1)(5分)当时蔡京主持国家政事,寻求善于教育孩子的老师,张觷刚到京城官署任职,蔡京的侄子就推荐了张觷来回应他。

(得分点:当国,训,适。

语意2分)(2)(5分)吃饱后,就派他们投入战斗,接着让第二队人吃饭,估计所派战士将疲劳,便派第三队人前往替代,第四到第五六队也按照前面的部署行动。

(得分点:食,既,度。

语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通过叠词和视听结合的角度来描写雪(2分)。

表现了雪忽大忽小、忽整忽斜、漫天飞舞景象,(1分)表现了环境的宁静,雪花优美的姿态,增添了诗歌的韵味(3分)。

9.(6分)寒冬不会阻止春天的到来。

(2分)尾联描写雪花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美好的年华。

(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6分)(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独还倾(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每空 1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5分)A3分,C2分,B1分;D、E不给分。

(B项“认为王亚明不讲卫生”是表层理解,校长的举动反映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鄙夷;D项“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愤怒”分析错误,映衬出的是人物的失落、无奈、沉重的心情;E项“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深切的愧疚之情”与原文内容不符。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试卷综析】本套试题特点:依纲、平实稳定、可借鉴。

严格依据高考考纲的精神。

在学科考查的主体内容、相应学科能力、试卷的长度、需要阅读的文字总量、要求学生书写的字数、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题干的表述、试题的难中易及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等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卷总体设计似曾相识,稳字当先。

基本保持了2014年高考试卷的风格,其中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

试题中蕴涵的考纲理念,无形之中将中学语文教学纳入有据可依的轨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B.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C.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D.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A.供gng不应求,其余gng B.角ju色其余jio D.模m样其余m。

【思路点拨】只有加强记忆,经常做正音练习,就能记住这些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要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语音方面的知识,坚持多读、多问、多查、多练,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力求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和掌握多音字。

【题文】B0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通谍住持潭拓寺何时可辍朔风凛冽B.殒落萧索傻楞楞瞑顽不灵长途拔涉C.罪蘖椭园化妆品颠来倒去惮精竭虑D.牡蛎寥落大姆指桀傲锋利一椽破屋【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通牒潭柘寺何时可掇B陨落傻愣愣冥顽不灵长途跋涉C罪孽椭圆殚精竭虑D大拇指桀骜锋利【思路点拨】正确书写汉字的方法:读准字音。

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科语文试卷N

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科语文试卷N

1.名句、文化常识填空。

(10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2)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5);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7)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传神地表达了对朋友关切、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

”诗题中“左迁”的意思是。

2.古代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①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十则)④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⑤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雄浑壮观景象千古流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⑥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根据课文默写。

(8分)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②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 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⑤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别云间》中哪一句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题。

(11分)第二代生物燃料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

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语文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语文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除去日、月之外,还有两类天体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即是彗星和北极星。

后者在古代文献中更多地被称为北辰。

北辰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中有着积极、明亮的政治符号意义,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北辰文化”。

北辰者,乃天球上靠近北极的一颗亮星。

但在不同的时代,所谓的“北辰”并不是同一颗星。

四千年前,北辰是天龙座a星;春秋时代是以小熊座B星为北辰;今天则以小熊座a 星为北辰,其距地球约400光年。

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北辰很早即进入中国人视野,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因为北斗星在北辰附近,人们又都是通过北斗七星而找到北极,所以古代也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说,或者以北斗指称北辰,所以北辰文化往往又与北斗相关。

彗星往往有着某种神秘或迷信色彩,它也常常与北辰一起出现在文献、民间谶语之中。

《春秋》将“星孛入于北斗”与人间政治万象建立了对应联系,认为其兆示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世中的更替兴衰。

如建安十一年正月,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及北辰。

占曰:“彗星扫太微宫,人主易位。

”其后,则有魏文帝受禅之事。

经过文化的发展与解读,北辰便从众星体中脱颖而出,使人们产生了与彗星和北斗不同的美学情感、文化心理尤其是政治符号意义。

如刘向所言:“北斗贵星,人君之象也。

茀星,乱臣之类。

”或许由于这种道德意义上的分野以及对彗星和北辰形成的不同情感,自此两种星体便有了不同的文化,有了一褒一贬、一好一恶、一吉一凶、一正一妖之分。

有学者指出,在先秦时曾存在着一种北辰崇拜现象。

夜空中的北辰,终年可见,在浩渺的星空中能够使人准确地确立方位。

其运行轨道与地球的关系永远是那样相对固定与密切,保证了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观象授时。

正是北辰这种辨别方位的实用性,使人们对其工具功能产生了心理依赖,并从中衍生出更丰富的意义。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南昌三中2015届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Ⅰ卷阅读题?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出从秦入蜀的山路和栈道终于被打通了。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第Ⅱ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巴萨头牌球星梅西,就对恩里克的非常不满,梅西甚至认为球队到了换帅才能扭转危局的时刻. ②那些年风雨一起,那些年,那些年我混过也爱过,到最后各奔前途,我也曾经憧憬过,后来没结果。

③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3日表示,日本领导人如果,将使日本朝着危害亚洲、危害世界,甚至危害日本自身的危险方向越走越远。

A.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一意孤行 B.飞扬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C.一意孤行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D.一意孤行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家风”系列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B.随着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流量政策的变化,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告别过去卖便宜的时代,正在提升品牌、服务的方向发展。

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江西省南昌市三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三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南昌三中2015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涨工资与幸福感徐贲①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涨工资一般是发生在物价上涨之后的。

如果涨工资增进幸福感,那么物价上涨就是破坏幸福感。

网上有人写道:“昨天去西单地下广场的那个豆花庄吃小吃,以前10块钱一碗的凉面竟然涨到了13块钱一碗,鸭血粉丝汤也涨到了7块钱一碗,可是那量却一点也没多。

我旁边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太太端着一碗豆花喃喃自语,怎么什么都涨价啊,前儿吃还7块钱呢。

”②首先,谁涨了工资便意味着他的购买力得到提高,购买力与满足人的基本欲望直接相关。

满足欲望正是一般人对“幸福”最本能的理解。

这种推理带给人的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幸福幻觉。

由于公共信息的缺失,一般老百姓很难弄清涨工资和涨物价之间真正的消长关系。

③其次,谁涨了工资都会觉得自己有“运气”,而这种感觉比多买一碗凉面或鸭血粉丝汤更能让人觉得幸福。

心理学家考斯米德斯和托比指出,“幸福来自某种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便是这样一种被视为“运气”的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并非人人都涨或一样地涨,有的人涨,有的人不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

这是有幸涨工资者觉得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

“运气好”不只是自己觉得幸运,还会受到别人的羡慕。

心理学家列尔里说,“受到别人羡慕和赞扬特别能让人觉得幸福”。

涨了工资的会觉得非常骄傲、光荣,在别人的羡慕和妒忌中享受到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

④但是这种幸福感是极为脆弱的,并不能持久。

那往往不过是一种“比下有余”的暂时的心理满足,因为它随时都在被“比上不足”的不幸福感所抵消。

就算是大家羡慕的公务员,工资涨在别人前面,但与某些“国企”人士一比(更不要说富豪大款们了),便觉得自己十分寒碜和委屈。

他们仍然属于那些不能不为大蒜、大葱、凉面、豆花和猪肉涨价操心的人群。

⑤涨工资的幸福感是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一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