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把250g稀盐酸加入盛有60g石灰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88g。
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6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
请计算: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Ⅱ.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
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4.Cu-Mg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导线。
现要测定该合金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Cu-Mg合金20g放入烧杯中,将280g稀H2SO4分4次分别加入烧杯。
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所示:次数1234加入稀H2SO4的质量 /g7*******(2)所用稀H2SO4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1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的值为.(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步骤,下同)(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6.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0.0g于烧杯中,将5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1)X的值为_____。
(2)计算该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化学计算方法是化学实验和研究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实验室无法测量或者测量较为困难的化学参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并且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解释。
1.原子团质量计算原子团质量计算是化学实验和分析中常见的计算方法。
原子团质量是化学物质中所有原子的质量之和,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原子团质量计算可以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质量并按照其在化学式中的个数进行累加得到。
例如,化学式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计算其原子团质量时,可以找到氢和氧的质量分别是1和16,然后根据其在化学式中的个数进行累加得到原子团质量。
2.摩尔计算摩尔计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之一、摩尔是用于表示物质量的单位,一个摩尔等于一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目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之商。
通过摩尔计算,可以在给定物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出物质的摩尔数,或者在给定摩尔数的情况下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摩尔计算可以通过使用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已知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
例如,已知物质的质量为10克,其摩尔质量为20克/摩尔,则可以通过将已知质量除以摩尔质量来计算物质的摩尔数,即10克÷20克/摩尔=0.5摩尔。
3.体积计算体积计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在给定条件下的化学物质的体积。
体积计算需要考虑化学物质的物态(固体、液体或气体)以及物质的密度。
对于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直接测量其体积;对于气体物质,可以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来计算其体积。
体积计算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例如溶液配制、溶解度测定等。
4.浓度计算浓度计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之一、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与溶剂的总体积之比。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M)、克/升(g/L)等。
浓度计算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
例如,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克,溶剂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可以通过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体积来计算溶液的浓度,即10克÷100毫升=0.1克/毫升=100克/升。
化学计算各种形式

• 9红星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研究时检验 商品标签所列成分及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随机取出市售 某种“纯碱”样品(成分说明见图),经检验杂质仅是氯化 钠。准确称取样品10.9克,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使其 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 到白色固体10克。 • (1) 由反应式Na2CO3 + CaCl2 ===2NaCl 十CaCo3↓能得 到的信息有(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 • (2) 计算样品中含纯碱的质量分数。根据检验结果,此纯 碱(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 (二)常规题中加入质量、密度、体积的 运算 • 3.将10gKClO3和MnO2的混和物加热到 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量为8.4g, 通过计算回答: • (1)生成的氧气多少g? 在标况时为多少 L?(标况下ρo2=1.429g/l) • (2)8.4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 各多少g?
• 5.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 (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 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 酸钾的质量分数。
• 6. 含杂质10%的石灰石200克和足量的盐酸 反应(杂质不反应),可以生成标准状况 下的二氧化碳多少升?(标准状况下CO2 密度为1.997g/L)
步骤: 1、设未知量
方程式并配平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 2KMnO = K MnO +MnO + O 4 2 4 2 2
3、写出相关物质 的 相对分子质量 和 已知量、未知 量
2×158
6g
32 x 6g 2Χ158 ____ _______ = x 32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中的计算化学理论

化学中的计算化学理论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化学的实验过程中,化学计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工具。
计算化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等手段研究分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化学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领域,已经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具体介绍化学中的计算化学理论,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和量子化学。
一、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化学中的计算化学理论中较为经典的理论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通过计算得到分子中的分子轨道及其能级分布,从而揭示分子的电子结构、性质等信息。
分子轨道理论是通过计算得到分子中的分子轨道及其能级分布来揭示分子电子结构、性质等信息。
分子轨道方程式基本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该理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分子解离中根据实验结果发展而来的。
在该阶段,计算化学主要关注的是分子中的所有电子都规律地存在于其能量最低的情况,即氢分子。
第二阶段是对自洽场方法的发明和出现。
该方法允许考虑原子与相互作用的大小,给出了更准确地分子轨道能。
第三阶段是利用了更多现代计算机方法和程序的方法。
其中,Hartree-Fock (HF) 理论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描述分子能量和轨道的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文献中。
泛函密度理论 (DFT) 是将电子电荷密度作为变量的理论。
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周期性体系的电子构型和能量,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和量子化学反应。
我们将在后面继续说明这个方法。
二、密度泛函理论密度泛函理论是计算化学领域中最为发达的理论之一,它利用微观分子结构某些点土上密度函数 (电子密度函数) 的性质,建立分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模型,从而对各种物质性质进行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电荷密度分布的方法,不考虑每个电子的行为。
其关键在于,通过对电子密度作用能的近似处理,得到了微观物理系统的描述。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守恒法中有三把“金钥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极值法
对混合体系或反应物可能发生几种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计算,我们可假设混合体系中全部是一种物质,或只发生一种反应,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进行解答。
3.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或不相同)而产生物质的量差量、质量差量、气体体积差量、气体压强差量等,差量法就是利用这些差量来列出比例式,从而简化计算步骤,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4.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将多个连续反应转化为一步计算。
建立关系式的依据有两种,一是依据连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建立,二是依据化学反应
中原子数目守恒建立,如用氨气制取硝酸,关系式为NH
3~HNO
3。
5.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其中的计算量应该是较小的,有时不需要计算出确切值,通过逻辑推理,确定出结果的大致范围,结合题给信息,直接得出答案,做到“不战而胜”。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0g7.3%12.6%【解析】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44x z y 4.4gx=10g z=7.3g y=11.1g(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92g 81.7% 【解析】(1)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g-4.08g=1.92g 。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2KClO 32MnO Δ2KCl+3O 2↑ 245 96 x 1.92g24596=1.92x g,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4.96gg×100%=81.7% 点睛: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氧气与氯酸钾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而计算在化学领域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计算公式是化学研究和实验工作中常常用到的数学公式,它们能够帮助化学家进行物质性质的计算和预测。
下面将对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摩尔质量是物质单位摩尔内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得到。
例如,化学式H2O表示水分子,其中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因此水分子的摩尔质量为2*1 + 16 = 18。
2.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是溶液中的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例如,如果有100 mL体积的溶液中含有0.1 mol氯化钠(NaCl),则其摩尔浓度为0.1 mol / 0.1 L = 1 mol/L。
3.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饱和溶解度的离子乘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溶解度积 = 溶质离子的浓度 * 溶质离子的浓度例如,对于化学式为AgCl的溶液,在25℃下,溶解度积(Ksp)为1.8 x 10^-10 mol^2/L^2,表示在饱和状态下,溶液中Ag+和Cl-离子的浓度乘积为该数值。
4. 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公式: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化合物的糖分子数、醣链长度等。
例如,对于化学式为(C6H10O5)n的多糖,其中n 表示醣链重复单元的个数,可以通过核磁共振(NMR)等实验手段来确定。
5. 热力学公式:热力学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焓变、自由能变化等。
其中,焓变(ΔH)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H = ∑(反应物的生成物的摩尔数 * 反应物之间的热化学反应焓变)自由能变化(ΔG)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G = ΔH - TΔS其中ΔS为反应物到生成物的熵变,T为温度。
以上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它们可以帮助化学家计算反应物质的性质、溶液的浓度、溶解度积等参数。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十种解题技巧(含经典例题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1C .0D .+12.亚硒酸钠(23Na SeO )可以用来预防克山病,23Na SeO 中硒的化合价为A.+3B.+4C.+5D.+63.某Mg 和MgO 的混合物6.4g ,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 ,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 .4.8gB .1.6gC .3.2gD .2.56g4.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某种溶液中生产出钼99。
Na 2MoO 4是Mo 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 元素的化合价是A .+4价B .+5价C .+6价D .+7价5.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其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A 、175B 、114C 、61D 、2896.下图是某尿素[CO(NH 2)2]肥料包装袋上的说明,此尿素肥料的纯度是A 、≥46.3%B 、≥46.7%C 、≥60%D 、≥99.2%7.航天探测发现:金星周围的大气层中含有三氧化二碳(C 2O 3),则C 2O 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2C.+3D.+48.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的是A .NaClB .HclOC .Cl 2D .KClO 39.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氢氧化钠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118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1.8%,下列数据计算正确的是A .产生氧气质量为8gB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18gC .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18gD .反应后溶液质量为90g10.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NaB .AlC .CuD .Zn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三、填空题(题型注释)11.化肥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__________;100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12.(09扬州)美国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世人类进步的关键。
(1)绿色净水剂①高铁酸钾(K2FeO4)②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简称聚铁),这两种物质中共含有▲(填数字)种金属元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氢氧化物▲(填化学式),该物质对水中的杂质有絮凝作用。
(2)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
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德国INTEGRAL公司因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他们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利昂或氨做冷却剂。
该致冷剂▲(填字母序号)A.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C.化学性质和水不同(4)在温度超过374℃、压强超过22.1MPa下的水就是超临界水。
用超临界水、空气氧化处理聚氯乙烯(C2H3Cl)n的反应中,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写化学式)和HCl。
13.化肥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__________;500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14.(5分)如图是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标签的部分内容。
⑴纯净的NH4HCO3由种元素组成,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碳到氢铵化肥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⑵根据碳酸氢铵的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推测,其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填一条即可)15.(1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下列是家庭厨房的一些常用物品:A .大米B .食盐C .莱籽油D .食醋E .铁锅F .食品保鲜膜.从其中选择适当的物品,回答有关问题:(用宇母填写)①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食品是 。
②主要由合金制作的物品是 。
(2)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此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3)在实验室小坤同学发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盛盐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对此他产生疑惑.课后査阅资料知道:玻璃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硅(SiO 2)能与氢氧化钠(NaOH )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Na 2SiO 3),容易将瓶和塞粘在一起,很难开启.硅酸钠(Na 2SiO 3)中Si 的化合价为 。
(4)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 2→Ni H 2 ——————→水浴加热 ——————→一定条件下 ————→加热 ————————→①NaCN ②H 2O 、H +————→H 2O Δ X+C 2H 5OH 则X 的化学式为 。
16.已知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这种氮的氧化物的化合物为 。
17.(2011年浙江衢州,27题)硫铁矿(主要含FeS 2)是工业制硫酸(H 2SO 4)的原料,第一步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硫酸。
第一步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FeS 2+xO 2==2Fe 2O 3+ySO 2(x 、y 表示化学计量数),则其中的x = 。
18.(4分)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
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 15H 10O 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请回答:(1)黄酮素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黄酮素含有 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9.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A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 、D 、E 、F 均含有铜元素。
请回答:(1)“A+H 2O =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写出B 和D 反应得到C 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列举3种能与E 反应得到F 的物质 。
20.(7分)下列是小明同学配制100 g 10% 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认真观察..的操作步骤________(填序号)。
....指出图中错误(3)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________g,需要水________mL(ρ水=1 g/mL)。
(4)小明同学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这样会使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10%(填“>”“=”或“<”)。
(5)部分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20 ℃时,将40 g NaCl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你认为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21.(10株洲)31.(6分)上海世博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一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
已知S-诱抗素分子的化学式为C1 5H20O4。
请回答:(1)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S一诱抗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世博园的建设大量使用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它们将有利于;面对当今世界能源危机,为了警示人们,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语。
2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 g,需要水_________ mL.(水的密度1g/cm3)(2)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 (填序号).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漏斗⑤玻璃棒⑥酒精灯⑦胶头滴管⑧药匙(3)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 g,此(填正整数)(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22g/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 mL,23.(3分)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
请回答:(1)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0.1%)。
24.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绿叶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5.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稀释浓硫酸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这里的作用是;(2)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g;(3)取适量9.8%的硫酸与某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26.Ⅰ.(6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3)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6分)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SO2对空气的污染。
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O + 2SO2 +O2高温 2CaSO4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煤燃烧会排放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造成酸雨的是。
②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168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27.(5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满足人体需求。
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量的钙,才能避免(填字母序号);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化学式量是;(3)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mg;(5)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该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