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综合计算》
2022中考化学 专题复习-综合计算题新人教版

专题复习综合计算题知识梳理: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或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混合物中某成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利用混合物中某成分定量反应,求出一种或几种成分的质量,然后与样品质量比较求出某成分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如锌铜合金与盐酸反应计算出锌的质量,锌的质量分数。
3、有关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几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能与某成分反应的物质,通过沉淀物或气体物质,计算该成分在原溶液中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或计算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
如向氯化钠,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求硫酸钠(或氯化钠)在原溶液中的质量或生成物溶质质量分数。
4、跨学科的综合计算综合化学、物理以及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医学知识、生物知识……通过计算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此类题目,只要掌握所涉及学科的一般原理计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1、公式法公式法是指直接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定律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关计算公式进行解题的方法。
如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直接计算。
2、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抓住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也是中考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的变化,找出质量形成差量的原因,列出比例求解4、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例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求解题的基本思路。
5、平均值法在解决混合物的计算中,根据计算的需要,取两个极限,分析极限间的平均值,或由平均值分析两个极限的取值。
6、分析法(化归转化)中考化学试题中大部分综合计算题是把一些基本计算与一些变化有机结合。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计算综合版

初三化学计算专题练习计算是中考必考内容,是试卷的最后一题,也会穿插在实验题、探究题中,约占7分。
中考中的典型题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主要分为三大类: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一、根据化学式计算1、求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KHCO3;(2)Cu2(OH)2CO3;(3)CuSO4·5H2O;(4)KAl(SO4)2·12H2O2、求下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1)CuSO4;(2)C2H5OH;(3)Fe2(SO4)3;3、三硝基甲苯是TNT黄色炸药的主要成分,它的化学式为C6H5CH3(NO2)3,求三硝基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4、求下列常见氮肥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
(1)尿素[CO(NH2)2];(2)硝酸铵[NH4NO3];(3)碳酸氢铵[NH4HCO3];(4)硫酸铵[(NH4)2SO4];(5)氯化铵[NH4Cl]5、3.6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多少g?6、25 g碳酸钙[CaCO3]含有的钙元素是多少g?8、多少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1g?9、人们常采用吃含碳酸钙药物的方法补钙,若要补钙4mg,需要食用多少mg的碳酸钙?10、多少g水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1.7g氨气[NH3]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11、多少g硝酸铵所含氮元素与12g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当?12、多少g四氧化三铁所含铁元素质量是16g三氧化二铁质量的两倍?14、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则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15、尿素[CO(NH2)2]中碳、氢、氧、氮四种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16、相同分子数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17、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18、各取n个二氧化硫分子和m个三氧化硫分子,两者的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本讲主要内容】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基本公式:(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原子个数)之和(2)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化学式中该元素原子个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 有关溶液的计算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稀释公式:浓溶液质量×稀释前浓度=稀溶液质量×稀释后浓度 浓溶液质量×大浓度+稀溶液质量×小浓度=混合溶液×中浓度注意:溶液质量守恒而体积不守恒,当溶液稀释时,水浓稀V V V +≠ 3.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DCBAD C B A m m m m dM cM bM aM dD cC bB aA +=+ 设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质量为m 。
则有:DDC C B B A A m dM m cM m bM m aM === 4. 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新溶解的物质的质量-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解题方法指导】[例1] 由Na 2S 、Na 2SO 3、Na 2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含氧元素为22%,则其中含硫元素约为( )。
A. 32%B. 46%C. 78%D. 无法确定解析:本题的考查重点是对化学式的认识、分析和联想。
该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三种元素即Na 、S 、O ,由题干所给出的三个化学式可以看出已知元素氧与未知元素硫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钠元素和硫元素之间有固定的质量比。
即Na:S=(23×2):32=46:32。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二十 综合性计算 (共38张PPT)

答案
(1)18.25
(2)解:1分钟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58.5 44
x
58.5 x = 44 44 g 解得 x=58.5 g
44 g
58. 5 g 氯化钠能配成 1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
量为5.74 g。 (2)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100 g硝酸银溶液中 硝酸银的质量为Y NaCl+AgNO3===AgCl↓+NaNO3
58.5
X
170
Y
143.5
5.74 g 解得X=2.34 g 解得Y=6.8g
58.5/143.5=X/5.74 g 143.5/170=5.74 g/Y
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 【突破指南】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分两步,一、将含杂质
的物质转化为纯净物;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典例1】 (2014· 四川内江,18,10分)赤铁矿的主要成 分为Fe2O3,可用于冶炼铁。我市某地出产一种赤 铁矿,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64%,试回答下列 问题:
(1)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成分是CaCO3(已知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 组同学将50 g盐酸分5次加入到20 g该石灰石样品中, 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次数 加入盐酸 的质量/g 剩余固体 的质量/g 请计算:
第1次 10 16
第 2次 10 12
第Hale Waihona Puke 次 10 8第 4次 10 4
第5次 10 4
中考人教版化学第一篇考点总复习课件 专题十 化学综合

(3)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1)从图像可以看出,滴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在 0~4 g 时,
没有出现沉淀,所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
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从图像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加入氢氧化钠 4 g 开始出现沉淀,到
二、方法指导 1.对于含杂质物质的计算,注意混合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 代入到化学式的下面。如果给出的反应物是混合物,涉及的反应有一个 或多个。解这类题时首先要写出与题目相关的反应方程式,然后找出已 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2.对于有关溶液的计算 掌握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是解这类题的 关键,即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前的 原有的溶液质量+加入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同时 ,还要熟悉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体积、密度的换算关系,即溶液的 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反
应
后
所
得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
87.3
8g g-0.2
g-7.1
g
×100%=10% 答:生成 Cl2 的质量为 7.1 g,参加反应的 NaCl 的质量为 11.7 g,所得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图表类
【例2】(2015·汕尾)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27 g
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突破:综合计算题

纯净物是 CuSO4 (填化学式),质量为 20 g 。
2.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8 g氢气完全燃烧可以产生多少克水?
步骤
设 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
解:设8 g氢气完全燃烧可以产生水的
质量为x。
2H2+O2
【解析】(3)如图2所示,在t1时,生成羰基铁粉的质量为28 kg,设t1
时反应的Fe(CO)5的质量为y。
Fe(CO)5
196
Fe+5CO↑
56
y
一定条件
28 kg
=
y=98 kg
则剩余未分解的Fe(CO)5的质量为196 kg-98 kg =98 kg。
(4)制备羰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O(或一氧化碳) 。
解:与氯化钙反应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50 g-50 g=100 g
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111
x
106
100 g×10.6%
��
=
×.%
x=11.1 g
答: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 g。
(1)Fe(CO)5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Fe+5CO
高压
△
Fe(CO) 5 。用100 kg
含铁96%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Fe(CO) 5 的质量是多少?(写出
计算过程)
解:100 kg含铁96%的海绵铁中铁的质量为100 kg×96%=96 kg
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称量11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氯化钠固体。
计算:(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_【答案】10.6g 21.4%【解析】【分析】【详解】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2.1g-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1g-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反应中消耗的盐酸质量为z。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106731174411g-x z14.6%12.1g-x y ↑⨯1067311744=== 11g-x z14.6%12.1g-x y⨯解得x=0.4g;y=4.4g;z=5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1g100%11g+50g-4.4g⨯≈ 21.4%答: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4%。
2.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解析】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人教版)中考化学九年级总复习【专题8】综合计算型试题(80页)

考点二 1.公式法
计算方法
公式法是指直接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定律总结归纳出 来的有关计算公式进行解题的方法。 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 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直接计算。
2.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溶质 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 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这种 方法抓住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 简,减少计算误差,也是中考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3.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的变化, 找出质量形 成差量的原因,列出比例求解。
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 掌握解题的基本格 式。 (2)掌握由一种反应物 (或生成物 )的质量求生成物 (或反 应物)的质量的计算。 (3)掌握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杂质不参加反应)质 量的计算。
3.有关溶液的计算 (1)掌握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掌握有关溶质、溶剂(或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中 的任意两个已知量去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以及溶液稀释或浓 缩的计算。 (3)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守恒法 所谓守恒法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 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混 合物中的质量比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求解题的基本思路。 5.平均值法 在解决混合物的计算时, 根据计算的需要, 取两个极限, 分析极限间的平均值,或由平均值分析两个极限的取值。
6.分析法 必须用正确简捷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 把一个综合复杂 的化学问题分成最简单的组成部分,从而找到解题方案。
专题八
综合计算型试题
考点一
综合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综合计算》
综合计算
【学习要求】
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题意,解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溶液计算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问题。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实验装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学案设计】:
【习题引入】
一图表题的数据分析与计算:
我们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预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他们将16g硫在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S+O2== SO2 S—32; O--16)
请分析数据回答:
⑴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0g二氧化硫?
⑵从第二次实验开始,氧气不断增加,为什么生成的二氧化硫不相应增加?【思路分析】
【分析数据练习】
1.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的组成,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
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
2为了对氯化镁样品(含有少量NaCl)进行组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MgCl2+2NaOH=Mg(OH)2+2NaCl;NaCl 与NaOH不反应)
三位同学中,哪一位同学所用的样品与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某石灰石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质量分数盐酸20g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计算:(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完全反应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需用稀盐酸溶液_____g。
4.(09青岛)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 ,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 2 3 4 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 的数值为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绘制出所加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的曲线。
【达标检测】
[09广东省]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稀盐酸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3
生成沉淀质量
/g
0 20 40 60 80 100
所加NaOH 溶液质量/g
108 6 4 2
剩余固体质
量g 0
5 10 15 20
0.3
0.5 1.0 1.5
2.0 加入盐酸的质量/g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
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
(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拓展延伸】
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
为测定该纯碱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 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二
氧化碳质量关系的曲线。
生
成
气
体
质
量
5.0
4.5
4.0
3.5
3.0
二、实验装置题的数据分析与计算: 【习题引入】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某含C 、H 、O 元素的有机物的组成,将8.0g 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将生成物全部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得如表中的结果。
则该有机物中氧元素质量为 g ,所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是 。
实验前 实验后 CaCl 2干燥剂 + U 形管 49.2g 58.2g NaOH 溶液 + 洗气瓶 95.6g 106.6g
【思路分析】
【分析实验练习】
1.某同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图装置, 用该装置对粗锌样品进行实验。
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测定 。
㈡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水瓶、铜网、铜丝、饮料 瓶、粗锌、稀盐酸、碱石灰(CaO 和NaOH )。
㈢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CaCl 2固体 NaOH 溶液
①称量10.0g 粗锌放在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120g 。
②将铜网插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杂质不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③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119.8g
产生H 2的质量为 g 。
粗锌的纯度为 。
㈣问题探究:( 说明:不考虑空气中CO 2和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 ⑴ 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去掉碱石灰,则所测定的粗锌纯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⑵ 若只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 (填“能”或“不能”),理由
是 。
2.小琳发现取用的纯碱不纯,混有氯化钠。
小琳和同学通过实验与计算探究碳酸钠的纯度,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空气 NaOH
弹簧夹 a
稀硫酸
b 纯碱
浓硫酸
碱石灰 D
碱石灰 E
A B C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请你计算:
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Na-23 C-12 O-16)
误差分析:
⑴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⑵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
⑶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⑷ E装置的作用是;
常见误差小结:
【达标检测】
(2008青岛)小光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到氢气具有还原性。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来探究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杂质
为铜,不与氢气反应),C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uO △
Cu+H 2
O 。
(1
1.8g ,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H-1 Cu-64 O-16)
(2)小明同学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小光所得的正确结果比较出现偏差,请你分析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写一条即可):
;
【拓展延伸】
小光是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进行测定,请你简要写出其它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和要测定的数据 所用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法: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