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溃疡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溃疡从治疗目的及治疗效果来说,中医外治是祛腐生新,现在医学则是灭菌消炎、促进组织生长,二者实质上是殊途同归。
另外,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基础治疗需要贯穿治疗整个过程的始终。
一、糖尿病足溃疡病因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原因有多种,包括高血糖,还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引起神经和血管病变、高血脂、高血压、伤口感染等,都可成为其溃疡的原因。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影响,以防止出现糖尿病足溃疡。
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溃疡的常见原因。
1、高血糖:高血糖患者如果出现急性并发症,很有可能危及生命,而糖尿病足溃疡是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并不是说患有高血糖就一定会患上糖尿病足溃疡,高血糖只是一个诱发糖尿病足溃疡的因素。
2、周围血管和神经异常:周围血管与神经异常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
频繁的血糖波动会导致微血管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给病人全身的血管都带来影响,远端受到的影响更大,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狭窄和闭塞,导致下肢缺血。
然后依靠血液滋养的神经就会因缺乏影响导致病变,最终的结果下肢腿脚变得很脆弱,很容易收到伤害。
3、伤口感染:患者下肢脆弱容易产生不明原因的伤口,或者外伤、烧烫伤、扎伤等并且伤口长期无法愈合极易在开放性环境下感染病菌导致。
4长期感染:长期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一大因素,对于感染的患者,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现实中许多患者由于不重视、不了解、方法不当等等原因,治疗拖延过久会加重病情,甚至到最后发展到了要截趾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程度。
5、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这两种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与高血糖一起出现,对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很大,从而增加了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
二、中医如何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有其独到之处,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运用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较好疗效。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疗法【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疗法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由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引发的下肢病变的总称,可归属于中医学“脱疽”等病的范围。
中医学以为,糖尿病足为消渴的一个变证,多由消渴日久,气血生化乏源,久那么伤及脾肾之阳,最终肾阳虚衰所致,属中医学阴疽、脚疽、脱疽范围。
它是糖尿病严峻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缘故,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据报导,国内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为%[1],造成庞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和医治极为重要。
最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说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有较大的优势,愈来愈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1 发病机制中医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熟悉从古至今不断进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力求更深切、更全面。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脱疽”等范围。
其本在肝肾阴虚、营卫不足,其标在血瘀、热毒、痰湿。
邓铁涛[2]以为糖尿病足是在心、脾、肾功能虚衰的基础上,因不同外来损害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而形成。
陈亮光[3]以为肾虚、内热是本病的要紧内因,外感湿热是其要紧外因,脏腑失调、阴虚内热、血气壅涩、营卫不行、湿热壅盛是其要紧病机。
吕维名等[4]以为糖尿病足主若是气阴两虚、血脉瘀塞、肢端失养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以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
程益春[5]那么以为本病是在消渴病基础上,复感寒邪、湿毒、火热及外伤等因素,进一步致使气阴亏耗,血脉凝滞,邪毒内侵,致使皮肤筋肉溃腐而本钱病。
其中元气虚弱、瘀阻脉络是病机关键。
唐汉钧[6]强调脾虚失运、湿热内生是糖尿病足的重要病机之一。
脾的运化功能失司,水湿不化,湿浊内蕴,久而酿生热浊,阻于肌腠,发为溃疡;湿为阴邪,粘滞重浊,其性趋下,溃疡多发于下肢,缠绵难愈。
李应东教授在此方面做了深切系统的研究并结合临床体会、综合各家之见,以为气阴两虚、痰浊湿热、瘀血痹阻脉络乃是其病机关键。
【转载】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外用药浴熏洗经验方+章氏糖尿病证治述要

【转载】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外用药浴熏洗经验方+章氏糖尿病证治述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病。
其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
临床上早期无症状,到了症状期才有多饮、多食、多尿、口渴、易饥饿、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
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系统等病变。
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从而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常伴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章氏认为及早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寿限可以明显延长,体力的恢复可接近正常。
糖尿病与中医学消渴病基本吻合,对其病因病机,文献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说明高热量饮食与肥胖,均可导致消渴病发生。
《外台秘要》在消渴门中引《古今录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足以说明我国唐代医学家就已知道消渴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对诊断糖尿病提出了可靠的依据。
阴虚内燥,津液亏耗,消渴乃成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属肺,中消善饥属胃,下消多尿属肾。
但临床很难截然分开,往往肺、胃、肾兼而有之。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劳累过度、房事失节、七情过激、膏粱厚味、饮食所伤,或感受外邪,化热伤阴,使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久之经脉、脏腑失养,而形成本病。
1.阴津亏损:阴津包括人体内各种体液,其作用是滋润、濡养人体的皮、肌、脉、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由于燥邪消烁或酒色劳伤过度,皆可使阴津耗损,而致消渴病发生。
2.燥热偏盛:燥热是指人体已有或新生的病邪,常分为外感燥邪,或外感风寒暑邪化热生燥和内生燥热,燥邪伤阴耗津,可促使消渴病病情加重。
3.阴津亏耗与燥热偏盛的关系:从因果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因,燥热偏盛是果,但燥热偏盛,能促使阴津更为亏耗。
从标本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发病之本,燥热偏盛是发病之标。
糖尿病性足溃疡创面处理的中医外治法

[ I ] 高树 中. 脐疗大全 [ M] . 济南: 济南 出版礼 , 2 0 0 9 , 修 订版 :
3.
[ 2 ] 陈玉 泰. 泄 泻 的定义病 名 和分类 [ J ] . 时珍 国 医药 , 2 0 0 1 ,
1 2 ( s ) : 4 5 9 .
[ 3 ] 高学 敏. 中药学 [ M] . j 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 0 0 4 : 9 . [ 4 ] 李 志庸. 张景岳 医学 全书 [ M]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面 的辨证 , 分期将祛腐 、 祛瘀 、 补 虚、 活血 生肌 等外治诸法综合有序地序 贯应 用于糖尿病性 足溃疡 的局 部 治疗 , 注重祛瘀化
腐、 活血生肌 、 补 虚生肌、 煨脓 湿润、 煨脓祛腐 、 煨 脓 生肌 、 箍 围疗 法 、 拖 线技 术的临床应 用 , 取得 明显 的疗效 , 能 加 速 创 面愈
究重要课题之一 。
糖尿病性足 溃疡 的治疗是 多方面综 合性 的 , 包 括 多学科结 合( 内分泌科 、 肾科 、 神经科 、 骨科 、 眼科 、 外科 ) , 中西 医结 合 , 辨
病与辨证相结合 ,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全身 治疗 以控制血糖 、 抗感染 以及 中医分期 辨证 论治为主 , 而建立在 全身治疗基础上 的局 部治疗是其 重要 的一个 方面 , 也是 治疗本
中医外治杂志
2 0 1 3年 2月 第 2 2卷 第 1 期
・
59 ・
病 的难 点 。笔者在全身综合 治疗 的基础上 , 建 立 内外 合治 的综 合 治疗 方案 , 细化 局部创面 的辨证 , 分期将 祛腐 、 祛 瘀、 补虚 、 活 血生肌 等外治诸法 综合 有序地 应用 于糖尿 病性 足 溃疡 的局 部 治疗 , 取得 明显 的疗效 , 能加速创 面愈 合 , 降低截肢率 和致 残率 , 提高生 活质量… 。
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治疗研究进展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能提高治愈率,避免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就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外治;综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多种病机综合所致,较为复杂,且迁延难愈,易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则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部溃疡一旦发生,治疗相对困难,具有很强的致残性,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1]。
《内经》中有“脱疽”与之相对。
《外科真诠·脱疽》中记载“脱疽之生,止四余之末,气血不能周到”,即所谓“发于四末,药物难达”,如此就需要外用药物治疗,充分体现了“外科之法,最重外治”的重要思想,可见外治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对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治疗研究作出综述。
1.外敷法外敷法是指将药物研为细末,或者将各种不同类型制剂敷贴于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王广宇[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疮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TNF-α、VEGF、bFGF变化情况,初步探讨紫色疽疮膏、回阳生肌膏、朱红膏作用机制,紫色疽疮膏使VEGF、bFGF增加;回阳生肌膏方对TNF-α、bFGF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朱红膏方对TNF-α、VEGF、bFGF均有缓慢持续的升高作用,整理出回阳、活血、去腐生肌三法为核心的系列理法方药。
于一江[3]等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减味生肌玉红膏治疗20周,创面愈合率升高,且炎症相关指标降低。
马莹莹[4]等人外用全蝎软膏敷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治疗30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组在改善溃疡面积、创面积分和炎症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范婷婷[5]等人对4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2.5%、87.5%,皆高于对照组,有效改善了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了炎症相关指标。
〖中药效方〗治糖尿病足佳方

〖中药效方〗治糖尿病足佳方
【中药效方】治糖尿病足佳方糖尿病足-糖尿病的皮肤感染-糖尿病的下肢神经血管的病变,用方四妙勇安汤四味健步汤鹤膝四神煎,湿热可合四妙散,感
染可用五味消毒饮,重用川牛膝。
一般气阴两虚合血分瘀热为主要病机,感染化热化毒,病在下者多湿。
基本方:【配方】:黄芪30-60生甘
草10-15金银花15-30远志10-15川牛膝15-30石斛15-30丹参30赤芍15-30玄参30当归15-3
0。
【用法】:水煎服。
【方解】:黄芪石斛玄参益气养阴降糖,黄芪、当归、甘草扶正通脉生肌。
安神药远志消肿止痛,夜交藤通络祛风止
痒,合欢皮也可消肿止痛。
怀牛膝多在腰腹,膝以下多用川牛膝。
?。
糖病足溃疡的中医药外治疗法

糖病足溃疡的中医药外治疗法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外治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和血管,使得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障碍,一旦出现创伤或感染,就容易形成溃疡且难以愈合。
中医药外治疗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湿敷等。
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其蒸汽和药液对患足进行熏蒸和浸泡。
这一疗法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
例如,选用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通络止痛的鸡血藤、伸筋草等中药,通过熏洗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药外敷则是将调配好的中药膏剂或散剂直接敷在溃疡面上。
常用的有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
这些药膏具有去腐生肌、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促进溃疡面的肉芽生长和组织修复。
在使用中药外敷时,需要根据溃疡面的情况进行辨证用药。
对于有感染的溃疡面,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如黄柏、黄连等;而对于肉芽生长缓慢的溃疡面,则可选用具有生肌敛疮作用的中药,如炉甘石、珍珠粉等。
中药湿敷是将浸透中药药液的纱布敷在溃疡面上。
湿敷可以使药物持续作用于病灶,保持局部湿润的环境,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溃疡的愈合。
例如,用马齿苋、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湿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清洁。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的外治疗法,如艾灸、穴位贴敷等。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能够温通经脉、调和气血。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艾灸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
但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穴位贴敷则是将中药制成贴剂,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
通过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渗透,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
比如,在关元、气海等穴位贴敷具有温阳益气作用的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正气,促进溃疡的愈合。
溃烂不愈的糖尿病足,2个中药方子就能解决!内服外敷,糖尿病医友赶紧看

溃烂不愈的糖尿病足,2个中药方子就能解决!内服外敷,糖尿病医友赶紧看前段时间,一位医友在群里喊师兄问我能不能写一篇糖尿病的文章?其实以前也写过,但都是寥寥几笔,几乎没有完整的去说过这个病。
因为不敢在文章里给方子,就怕大家直接拿去抓药。
要知道,在中医上不管是什么病都需要中医师辨证施治的,师兄在每篇文章里也都会说不可擅自抓药,需咨询医生。
尤其糖尿病、高血压这种需谨慎再谨慎的疾病,更需经医生根据医友的具体情况来辨证。
但由于很多医友都想知道中医对糖尿病的看法,所以思来想去师兄决定单独写一篇。
着重讲讲治疗思路、饮食方面注意的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问题。
你知道患糖尿病10年以上的人,生活是怎样的吗?师兄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帖子倒是恰好应了那句话——用最轻松的语言说着最残酷的事实。
“患糖尿病十几年的身边倒是有不少,她们除了每天打针或者吃药,生活的还不错。
就是会有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失明的隔壁的老太太也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一个腿也截肢。
”原来,这叫生活得“不错”......众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心肌梗塞、心绞痛、半身不遂、糖尿病足、肾脏疾病、眼睛失明、周围神经病变、牙周炎等。
急性并发症:尿毒症酮症酸中毒、糖尿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中毒、严重低血糖等。
其中心脑血管的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记得也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帖子,一个小女孩的妈妈患糖尿病多年平时一直吃药、打胰岛素稳定病情。
结果突然就去世了!医生查明原因后,表示是糖尿病引起的心梗。
另外,并发症里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的当属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双脚溃烂要不就剪掉溃烂的脚趾,要不就直接切掉溃烂的脚,严重感染了就要切掉下肢。
截肢有生命危险,不截肢还有生命危险。
那怎么办?用中医啊!师兄告诉你两个好方子——排脓散、赤豆当归散。
排脓散,是帮助促进伤口愈合的第一方。
临床中,咱的几位医生们经常用这个方剂来治疗需要愈合伤口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在我 国 ,约 12 ~25 的糖 尿 病 患者 在 糖尿 病 晚 复反 ,故 痈 肿 。寒 气 化 为 热 ,热 胜 则 腐 肉 ,肉 腐 则 为 期可 并发 足部 溃疡 ;而在 西方 国家 中 ,糖尿 病足 溃疡 的 脓 ,脓 不 泻 则 烂 筋 ,筋 烂 则 伤 骨 ,骨 伤 则 髓 消 ,不 当骨
针灸具 有 活血 化瘀 、舒 筋 活 络 、通 痹 止 痛 的作 用 , 对 于糖 尿病 足 血瘀 壅 塞 、经 络 不 畅 引起 的下 肢 疼 痛 有
较好 的治疗 效果 。临床 中 ,针 灸法 适 用 于 3级 以下 的 糖 尿病 足患 者 ,且 一 般在 基 础 治疗 的前 提 下结 合 灸 法 或 内服 中药 进行 治疗 。刘 紫 薇等 [】3]选 取穴 位 :① 阴陵 泉 、三 阴 交 、太 溪 、承 山 ;② 阳 陵 泉 、足 三 里 、绝 骨 、昆 仑 。2组 穴 位交 换 使用 ,每次 30 min,每天 1次 ,针 灸 治疗 加 电针 ,连续 治疗 1个 月 ,检测 血 液 流 变 学 、足 部 血 流 变 化 以及踝 肱 压 力 指数 ,结果 均 有 明显 的改 善 。 房 晓宇 等口 对 36例 糖 尿 病 足 进行 针灸 治疗 ,主 穴选 取 阳陵 泉 、足 三里 、丰 隆 、三 阴交 ;若 下 肢 水 肿 加 阴 陵 泉 ,局 部有 溃疡 面加 围针 ,得 气 后 留针 30 min,每 日 1 次 ,1O次为 1个疗 程 ,治 疗 2个疗 程后 统 计疗 效 ,结果 有效 率达 到 1、湿 热 、痰 浊 ,其 中寒 邪 和 湿 热 桂 枝 30 g,忍 冬藤 30 g,伸 筋草 30 g,威 仙 灵 30 g,泽
中西 医结 合研 究 2015年 12月第 7卷第 6期 Research ofIntegrated Trac ̄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December VoL 7 No.6 ·321 ·
科 疗法 均 被 广 泛 运 用 。本 文 结 合 糖 尿 病 足 的病 因 病 2 中 医外 治 法
机 及相 应 的 中医证 候 ,就这 些 外 治 法 的使 用 做 一 简 要
的综述 ,以期较 为 明 了的 了解 这 些 外 治法 在 糖 尿 病 足 2.1 中药 足 浴
治疗 中 的应用 。
色 ,久 则溃 败 ,节 节 脱落 …… 内 服药 用 金 银 花 三 两 、元 络寒 凝 型 :患 肢 发 凉 、麻 木 、疼 痛 ,遇 冷 加 重 ,入 夜 尤
参 三 两 、当归二 两 、甘草 一 两 ,水 煎 服 … …”,这 与 今 之 甚 ;脉 络 血 瘀 型 :患 肢 皮 色 紫 红 或 紫 黯 ,肢 体 发 凉 麻
床无 感染 ;2级 为 较 深 的 溃 疡 ,常 合 并 软 组 织 炎 ,无 脓 杰 等_5 采 用分 期 辨证 将 糖 尿病 足 分 为 :先 期 有 气 阴两 肿 或骨 感 染 ;3级 为 深 度 感 染 ,伴 有 骨 组 织 病 变 或 脓 虚 、脉 络不 和型 ,阳虚 血 瘀 型 ,气 血 亏 虚 、湿 毒 内蕴 型 ;
预 防和治疗糖尿病并 发足部病 变显得尤其 迫切 。 糖 尿病 足属 于 中 国传 统 医学 “脱 疽 ”、“脉 痹 ”、“消
渴 ”的 范畴 ,远 在 二 千 多 年前 的 古 圣 先 贤 就 对 糖 尿 病
血 脉不 通 ,肉多 枯 死 ,表 现 出患 足麻 木 、感 觉 障 碍 、静 息 痛等 ;瘀 滞 日久 ,郁 而化 热 ,或 感 受 湿 热 毒 邪 ,痈 疽 始 生 ,患足肿 胀 、潮红 、灼 痛 、糜 烂 溃疡 等 。
虚 ,营卫 之气 日虚 ,血脉 因虚致 瘀 。再 外感 六 淫 之邪 , 证候 属 于寒 凝血 瘀 的患者 ,采用 温 经 活 血 法 ,方 用 :鸡
百 端始 生 。其 中 ,本 虚 以 气 血 不 足 为 主 ,标 实 则 主 要 血 藤 30 g,水蛭 15 g,皂刺 15 g,乳 香 10 g,苏木 15 g,
糖尿病 足 的表 现极 为相 似 。
木 ,疼痛 剧 烈 ,疮 面 肉芽 黯 紫 ;脉 络 热 毒 型 :患 肢 皮 肤
中医药对糖 尿 病足 的外 治 方法 丰 富多 样 ,临床 上 黯红 而肿 ,灼 热疼 痛 ,皮 肉 溃烂 ,深及 筋 骨 ,腐 臭 难 近 ,
多根 据 患足 的 Wagner分 级 及 中医 证 候 ,确 定 合 适 的 多脓 如 絮 ;气 血两 虚 型 :患 足 溃疡 或 组 织 坏 死 日久 ,腐
肿 ;4级为 局 限性 坏疽 ;5级 为 全 足 坏 疽 。在 众 多 外 治 中期有 热 毒 炽 盛 、胃肠 结 热 型 ;肝 胆 湿 热 、肝 肾 阴 虚 、
法 中 ,传 统 中药 足 浴 、艾 灸 、针 灸 、中药 外 敷 及 中 医 外 痰 阻血 瘀 型 ;后 期有 脾 肾 阳虚 、经 脉不 通 型 。
病 日久 ,脾 胃耗 伤 ,暗 消 正 气 ,久 而 伤 及 肾之 真 阴 真 肿 、灼热 、疼 痛 。根据 患 者 的 临床 表 现 进 行 辨 证 分 型 , 阳 ,正气 日渐 衰 弱 。叶 天 士 认 为 “久 病 人 络 ”,络 脉 空 从 而选 择不 同 的足浴 方法 。张颖等 [6]对 0~1级 ,中医
艾 灸是 用 艾 叶 制 成 的艾 柱 在 人 体 特 定 的穴 位 或 部位 以熏 、温烫 、烧 、灼 等 方 式 ,通 过 经 络 传 导 ,达 到 温 通 血脉 、和 血 通 络 的 目 的 。用 艾 灸 法 治 疗 痈 疽 ,早 在 《灵 枢 ·痈 疽 》中就 记 载 肩 背 部 的痈 疽 初 期 可用 灸 法 , 使 痈 毒 得 以 消 散 。研 究 口 表 明 ,艾 灸 能起 到 行 气 活 血 ,化瘀 止 痛 ,消癖 散结 的功 用 ,从 而 改 善 局 部 的 血 液 循 环 ,激 发 机 体 自身 的 调 节 能 力 ,加 速 创 面 或 溃疡 的 愈合 。因此 ,艾 灸 法 对 于 糖 尿 病 足 属 于 阳 虚 寒 凝 、气 血不 足 型 、W agner分 级 为 0~ 2级 的 患 者 尤 其 适 合 。 刘爱 珍 _11_用温 和灸 局 部创 面结 合 相 关 的 降血 糖腧 穴 , 每 日施灸 1次 ,治疗 1~2级 的糖 尿病 足 患者 ,取 得 满 意 的疗 效 。灸 局 部 创 面 时 ,在 创 面 正 上 方 1.5~ 2.0 cm 处 持续 施灸 15 min;艾灸 局 部 穴 位 则 选 胃脘 下 俞 、 肺 俞 、脾 俞 、肾俞 、足 三 里 、三 阴 交 ,两 侧 穴 位 交 替 使 用 ,每 日仅 灸 一 侧 ,每 穴 灸 10 min。杜若 等 [1 则 用 艾 灸 足 部 反 射 区 治疗 0~ 1级糖 尿病 足 ,选 取 垂 体 、肾、 肾上 腺 、胰 腺 、胃 、十 二 指 肠 、脾 、血 糖 区 、尿 糖 区 。治 疗 时 ,患者 取仰 卧位 ,每 次 选取 双 足 各 3个 穴 位 ,采 用 温 和 灸 ,距 皮 肤 25 mm,每 穴 持 续 灸 20 min,每 天 1 次 ,10 d为 1个 疗 程 ,总有效 率 达到 86.7 。 2.3 针 灸
糖尿 病足 的 临床 表 现 变 化 多 端 ,一 般 对 于 0~ 1
1 病 因病机及 中医证候 分 型
级 的糖尿 病 足 患 者 可 以采 用 中药 足 浴 法 。该 病 理 阶 段 为糖 尿病 足 的初 期 ,主 要 表 现 为 患 肢 感 觉 障碍 ,如
1.1 病 因 病 机
麻木 、沉 重 、发 凉 ,也 可 表 现 为 步 履 不 便 ,呈 间 歇 性 跛
发病率 约为 15.O ,美 国每年有 6.5 的糖尿病 足患 者 空 ,不得 泄泻 ,血 枯 空 虚 ,则 筋 骨 肌 肉不 相 荣 ,经 脉 败 需要截肢 ,为非糖尿病 患者 的 1O倍 以上[2]。因此 ,有 效 漏 ,熏于 五脏 ,脏 伤 故 死 矣 。”正 气 本 虚 ,血 遇 寒 则 凝 ,
糖 尿 病 足 的 中医外 治 法
孔 俐 丹
华 中科技 大学 同济 医学 院 附属 同济 医院 中西 医结合 科 ,武汉 430030
有 研 究[1 表 明 ,中 国 成 人 糖 尿 病 人 口 大 约 为 毒 邪 的作用 更 为 关 键 。《灵 枢 ·痈 疽 》谓 :“寒 邪 客 于
11 390万 人 ,而 糖 尿 病 前 期 人 口更 是 达 到 49 340万 经 络 之 中则 血 泣 ,血 泣 则 不 通 ,不 通 则 卫气 归之 ,不 得
治疗 方法 。Wagner分级 标准 如下 [3]:0级 为有 发 生足 肉不 生 或 肉 芽 色 淡 ,生 长 缓 慢 ,经 久 不 愈 。有 时 会 同
溃疡 的危险 因素 ,目前 无 溃 疡 ;1级 为 表 面 有 溃 疡 ,临 时 出现 多个证 型 的兼 夹 ,临床 表 现 也 会 多 样 化 。范 冠
·320 ·
中西 医结合 研究 2015年 12月 第 7卷第 6期 Research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Medicine 2015DecemberVoL 7Nn 6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5.06.017
兰 30 g,煎 汁 3 000 ml,浸 泡 双 足 ,水 温 40℃ 左 右 为 宜 ,每 次浸 泡 20 ̄30 r ain,早 晚各 1次 ,4周 为 1个 疗 程 。对 于 血 瘀 并 湿 毒 偏 盛 者 ,王 仲 霞 等 l _7 用 泡 足 方 (黄 柏 、蛇床 子 、苦参 各 50 g,当 归 、防 风 、荆 芥 、水 蛭 各 30 g,细辛 1O g)活 血 祛 湿 解 毒 。对 于 患 足 表 面 有 破 溃 ,临床 诊 断 为 1~ 3级 糖 尿 病 足 ,以湿 热 毒 邪 为 主 , 临床 表 现 为 局 部 皮 肤 紫 黯 肿 胀 ,有 溃 疡 形 成 ,王 淑琴 等[8 用 丹 皮 15 g,蒲公 英 50 g,苦参 15 g,黄柏 15 g,白 芷 10 g,大黄 20 g煎 汁 ,先 淋 洗 ,后 泡 足 ,并 在 泡 足 的 过程 中加 热 水 ,维 持 水 温 在 38℃ 。蒋 学 文 _g 则 拟 定 糖 尿病 足 的 足 浴 主方 ,药 物 为 :桂 枝 30 g,知母 20 g, 苍 耳 子 15 g,玉 竹 30 g,五 味子 20 g,苦 参 15 g,黄 精 30 g,荔 枝核 25 g,鬼 箭 羽 30 g,生 地 30 g,黄柏 10 g, 雄 黄 5 g等 。临证 根 据 气 血 阴 阳偏 盛偏 衰灵 活 加 减 。 气 滞 血 瘀 所 致 双 下 肢 麻 木 、固定 痛 或 刺 痛 ,主 方 加 红 花 5 g,乳香 10 g,没 药 10 g,千年 健 15 g,淮 牛膝 10 g; 湿 热下 注所 致 患 足 局 部 漫 肿 、灼 热者 ,主 方 加 黄 连 1o g,大黄 10 g,紫草 10 g,生 石膏 30 g;阳气 虚 衰所 致 足 部发 凉 、夜 间及 寒冷 时加 重 者 ,主方 加 制 川 乌 15 g,干 姜 15 g,独 活 15 g。 2.2 艾 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