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程教案
2024高校工艺美术教案模板

高校工艺美术教案模板•教案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与实施目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特色与创新01教案背景与目标工艺美术课程简介工艺美术定义与特点介绍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工艺美术历史与发展概述工艺美术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让学生了解工艺美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和社会功能。
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强调工艺美术在创意设计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0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材料选择、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工艺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0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年龄与认知水平针对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
学生兴趣与需求了解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点和需求,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学生专业背景与基础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和已有基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教材与教学资源教材选用与依据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优秀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线课程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02教学内容与安排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工艺美术定义与分类介绍工艺美术的概念、特点及主要类别,如陶瓷、漆器、织锦等。
工艺美术历史与文化阐述工艺美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
工艺美术材料与工艺详细介绍工艺美术常用的材料、工具及其制作工艺。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经典作品欣赏展示当代工艺美术家的创新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现代发展趋势。
大学浮雕课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历史、种类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浮雕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浮雕作品图片、浮雕工具及材料、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浮雕工具、材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浮雕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浮雕?”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学浮雕课程。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浮雕的历史、种类和艺术特点。
- 浮雕的历史:从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到我国古代,浮雕一直是重要的艺术形式。
- 浮雕的种类: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
- 浮雕的艺术特点:立体感强、层次丰富、富有装饰性。
2. 介绍浮雕的制作过程及工具材料。
- 制作过程:构思设计、绘制草图、制作模型、翻制石膏、制作浮雕作品。
- 工具材料:雕刻刀、锤子、石膏、颜料等。
三、示范1. 教师现场示范浮雕制作过程,讲解操作技巧。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选择题材进行浮雕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浮雕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二、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雕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浮雕历史、种类和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浮雕制作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材,设计一幅浮雕作品。
2. 撰写一篇关于浮雕制作的感想,总结经验教训。
工艺美术教案

工艺美术教案标题:工艺美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过程。
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和实践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探索不同的工艺美术形式,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手工技能。
教案目标:1. 了解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常见的工艺美术材料、工具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
5. 鼓励学生通过工艺美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1. 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常见的工艺美术材料、工具和技巧。
3. 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4. 手工技能的提高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工艺美术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工艺美术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展示工艺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式的工艺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工艺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讲解与示范:1. 介绍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讲解常见的工艺美术材料、工具和技巧,示范使用这些材料和工具的正确方法。
实践活动:1. 提供不同的工艺美术实践活动选项,例如剪纸、陶艺、编织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
2.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技巧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展示他们的工艺美术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思考工艺美术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工艺美术展览或工艺美术工作室,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艺术经验。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工艺美术研究,例如选择一个特定的工艺美术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工艺美术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表达能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特点与传承,熟悉各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介绍原始社会时期各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如陶器、玉器、石器等,阐述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2、夏商周至秦汉的工艺美术:介绍夏商周至秦汉时期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3、魏晋至元的工艺美术:介绍魏晋至元时期瓷器、织锦、雕刻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4、明清至近代的工艺美术:介绍明清至近代瓷器、木雕、绣品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学安排为每周4课时,共32课时。
其中,理论授课20课时,实践授课12课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其中,教材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参考书籍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教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等。
同时,教师还将推荐一些相关的网站和学术期刊,供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辅助材料包括幻灯片、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课堂表现三个方面。
平时作业包括读书报告、研究论文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50%;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成绩的20%。
大学美术课程教案及ppt下载

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时期。
2. 掌握西方美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美术历史的兴趣和认知。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重点:1. 西方美术史的基本脉络。
2. 西方美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1. 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如何运用美术史知识进行艺术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PPT)2. 教材3. 图片资料4.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西方美术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西方美术史的基本脉络:- 古代美术: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美术:拜占庭、哥特式、文艺复兴- 近现代美术: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2. 西方美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巴洛克:鲁本斯、卡拉瓦乔- 洛可可:布歇、华托- 新古典主义:大卫、安格尔- 浪漫主义:德拉克罗瓦、籍里柯- 现实主义:库尔贝、杜米埃- 印象派:莫奈、雷诺阿、德加- 现代主义:毕加索、马蒂斯、达利- 后现代主义:波洛克、安迪·沃霍尔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西方美术史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杜尚、蒙德里安、康定斯基- 后现代主义:杜尚、波洛克、沃霍尔2. 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人物之间的师承关系和影响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美术基础教案大学生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心理效应。
2. 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色彩对比、调和、渐变等。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色彩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色彩三属性的理解与应用。
- 色彩搭配原则的掌握。
难点:- 色彩搭配在实际创作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色彩理论展开,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色彩搭配原则等。
教材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色彩知识。
四、设计思路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色彩搭配原则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搭配在实际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展示不同色彩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的色彩特点。
- 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作品的颜色搭配得好?为什么?2. 讲授:-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 色彩的三属性在作品中的应用。
-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调和、渐变。
3. 实践:- 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1. 复习:-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述色彩的三属性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实践:- 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搭配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3. 总结:- 强调色彩搭配在实际创作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色彩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三属性和色彩搭配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色彩搭配的能力。
3. 学生对色彩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选修课课程表

学分 容量 已选人数 2 50 0 2 55 0 3 40 0 2 50 0 2 40 0 2 100 0 2 50 0 2 50 0 2 100 0 2 80 0 2 50 0 2 50 0 2 100 0 2 50 0 2 50 0 2 30 0 2 25 0 2 50 0 2 20 0 2 50 0 2 100 0 2 100 0 2 40 0 2 40 0 2 50 0 2 40 0 2 40 0 2 50 0 2 40 0 2 50 0 2 50 0 2 40 0 2 50 0 2 50 0 2 40 0 2 40 0 2 30 0 2 80 0 2 80 0 2 20 0 2 50 0 2 100 0 2 30 0 2 30 0 2 50 0 2 30 0
二合堂;二合堂;二合堂;二合堂 机房105;机房105
预修要求 上课校区 教室要求 限制对象 长清校区 ,2012级,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2012级, 长清校区 多媒体教室 ,2012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工业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工业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服装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服装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服装学院, 长清校区 长清校区 长清校区 ,2012级,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长清校区 ,2012级,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本部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本部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本部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本部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长清校区 ,2012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课程教案

【4学时;投影仪、电脑;课堂讲授与VCD观摩相结合】
第六章民艺思想论(先秦诸子的民艺观;《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天工开物》的工艺原则)
【3学时;投影仪、电脑;课堂讲授与VCD观摩相结合】
第七章民艺审美论(民艺的生活美;形式美;技艺美;综合美)
教学内容及方法
(具体到章节,专业课可以以专题、课题、项目等形式安排,空间不足者,可另加附页,见附页2)
民艺学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讲授与田野调查两个部分,共计72课时。
1.理论讲授
第一章绪论(民艺学的研究对象;民艺学的学科体系;民艺学的研究方法)
【4学时;投影仪、电脑;课堂讲授与VCD观摩相结合】
第二章民艺发展论(民艺的源流;民艺的发展)
【3学时;投影仪、电脑;课堂讲授与VCD观摩相结合】
(二)与调查有关的文化诸方面因素(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生养习俗;科学知识等)
【4学时;投影仪、电脑;课堂讲授与VCD观摩相结合】
(三)民艺调查(针对山东省的民艺品类开展专题调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专题调查内容)
1
《民艺学论纲》
潘鲁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8年
2
《张道一文集》
张道一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王朝闻、邓福星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6年
4
《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
潘鲁生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年
5
《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
唐家路、潘鲁生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 第学期 总学时系所:专业:班级:
辅助教学手段:幻灯片:张 录像带(光盘):盘 示范作品、实物、图片:件
编制时间:200年月日本教案共页
课程讲授安排
本课程共分 章 节,课堂讲授 学时,课程讨论 学时,作业 学时,小结 学时,作业讲评 学时,总结 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章节
本章(专题、课题、项目)重点、难点及所要注意问题
所分节次
(每节标题)
主要内容
课时分配
本章(专题、课题、项目)作业
需用教具
或上课方式
第章
第章
第章
Hale Waihona Puke 第章第章第章第章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教学内容及方法
(具体到章节,专业课可以以专题、课题、项目等形式安排,空间不足者,可另加附页,见附页)
教学难点、重点
参考书籍与文献
序号
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自编讲义: 字 自写讲稿: 字
编制教师:编制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附页:
内容安排
本课程课时安排 总学时:学时讲授:学时 作业:学时 上机实验:学时 考察:学时课程总结: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