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原料
炼铁厂原料车间工艺流程

炼铁厂原料车间工艺流程
炼铁厂原料车间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配料:根据炼铁生产的需要,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
2. 破碎:将铁矿石进行粗碎、细碎,使其颗粒度适合炼铁反应。
3. 混匀:将破碎后的铁矿石均匀混合,以保证每个配料中含有相应的金属元素。
4. 算法掺铁:在配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回收料(如废铁、废钢等),提高铁的含量。
5. 焙烧: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进行焙烧,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
6. 制球:将焙烧后的原料进行制球,以提高炼铁反应时的流动性。
7. 预热:将制球后的原料通过预热炉预热至一定温度,以减少高温环境对反应容器的腐蚀。
8. 炼铁反应:将预热后的原料送入高炉,与高炉内的冶炼渣反应,产生液态铁。
9. 出铁:将高炉中的液态铁通过铁口流出,形成铁水。
10. 出渣:将高炉中的冶炼渣通过渣口流出,形成渣水。
11. 煮铁水:将铁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需要的热处理温度。
12. 铁水净化:通过去除铁水中的杂质,例如硫、磷等,提高铁水的纯度。
13. 铁水浇注:将净化后的铁水倒入铸造模具中,进行冷却凝固,形成铸铁产品。
14. 冷却、清理:待铸铁产品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进行清理和后续处理。
这只是炼铁厂原料车间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实际生产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环节和工艺。
具体的工艺流程还需根据具体的炼铁厂和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和细化。
高炉炼铁原料、燃料与质量检验

高炉炼铁原料、燃料与质量检验1. 概述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之一,它利用炼铁矿石和燃料进行高温反应,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铁,从而生产出铁水。
高炉炼铁的关键在于原料和燃料的选择与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高炉炼铁的原料和燃料,以及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的方法。
2. 高炉炼铁原料高炉的炼铁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和熔剂。
铁矿石是指含有铁的矿石矿石,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
熔剂是指在高炉中与铁矿石反应生成熔融物的物质,常用的熔剂有焦炭、石灰石和白云石等。
选择合适的原料是确保高炉正常运行和产生高质量铁水的关键。
2.1 铁矿石铁矿石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金属铁和含铁矿物。
铁矿石的品质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用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
铁矿石的选择应根据矿石的含铁量、熔点、熔化特性和矿石的硫、磷含量等因素进行。
2.2 熔剂熔剂是在高炉中与铁矿石反应生成熔融物的物质。
常用的熔剂有焦炭、石灰石和白云石等。
焦炭是一种含炭量高的固体燃料,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炉料中的还原剂和燃料。
石灰石和白云石是主要的熔剂,其主要功能是将炉料中的硅、硫等杂质与炉渣反应生成易于分离的化合物。
3. 燃料燃料在高炉炼铁中主要用于提供热量,使高炉内的反应达到所需温度。
常用的燃料有焦炭、煤粉和天然气等。
焦炭是高炉炼铁中最常用的燃料,其具有高热值和较低的灰分和硫含量。
煤粉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其选择应根据灰分、硫含量等指标来确定。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在高炉炼铁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4. 质量检验对高炉炼铁原料和燃料进行质量检验是保证高炉正常运行和铁水质量的关键。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检测等。
4.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对铁矿石、熔剂和燃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样品溶解、滴定法、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等。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了解原料和燃料中的铁、硫、磷等元素的含量,以及矿石的熔化特性等。
炼铁原材料的分类

炼铁原材料的分类一、粉状铁矿石粉状铁矿石是指颗粒较细的铁矿石,一般直径小于0.15毫米。
粉状铁矿石的特点是含铁量高,易于混合和输送,但粉尘较多,容易飞扬和堆积。
粉状铁矿石主要用于高炉炼铁,通过烧结和球团矿化可以提高其堆积性和冶炼性能。
二、块状铁矿石块状铁矿石是指颗粒较大的铁矿石,一般直径大于9毫米。
块状铁矿石的特点是含铁量较高,但由于颗粒较大,不易混合和输送。
块状铁矿石主要用于直接还原炉(如高炉)和直接还原电炉(如电弧炉)的炼铁工艺,通过破碎和筛分可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三、结块铁矿石结块铁矿石是指经过烧结或球团矿化处理后的铁矿石,形成了一定大小的团块。
结块铁矿石的特点是颗粒较大,堆积性好,便于混合和输送。
结块铁矿石可以直接用于高炉炼铁,也可以作为直接还原炉的原料。
烧结和球团矿化可以改善铁矿石的冶炼性能和机械性能。
四、磁性铁矿石磁性铁矿石是指含有磁性矿物的铁矿石,主要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等。
磁性铁矿石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磁性,可以通过磁选等物理方法进行选别。
磁性铁矿石主要用于磁选炼铁工艺,通过磁选可以提高铁矿石的含铁量和品位。
五、非磁性铁矿石非磁性铁矿石是指不具有磁性的铁矿石,主要矿物有菱铁矿、褐铁矿等。
非磁性铁矿石的特点是不具有磁性,不能通过磁选进行选别。
非磁性铁矿石主要用于重力选别和浮选等工艺,通过这些物理方法可以提高铁矿石的含铁量和品位。
六、含硫铁矿石含硫铁矿石是指含有一定硫化物的铁矿石,主要矿物有黄铁矿、辉铜矿等。
含硫铁矿石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硫含量,容易产生硫化物的腐蚀和污染。
在炼铁过程中,含硫铁矿石需要进行烧结、脱硫等处理,以减少硫对炼铁设备和产品的危害。
七、无硫铁矿石无硫铁矿石是指不含硫化物的铁矿石,主要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等。
无硫铁矿石的特点是含硫量低,不会对炼铁设备和产品产生硫化物的腐蚀和污染。
在炼铁过程中,无硫铁矿石不需要进行脱硫处理,可以直接用于炼铁工艺。
以上是关于炼铁原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的介绍。
炼铁的原理—工业炼铁

选择冶炼原料时,通常考虑 矿石的价格、金属的含量、安 全无污染等。
如何从铁矿石中得到铁呢? 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例。
CO
Fe2O3 高温 Fe
【友情提示】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
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发
生反应,生产铁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
学性质相似的物质还有单质碳、氢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
②、
③
④
.
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C 、H2 .
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 夺取氧,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 高温
化碳白白烧掉太浪费了,对装置又进行了改进。猜一 猜小明是怎样改进的?
C
A
B
Fe2O3+ 3CO 2Fe + 3CO2
我是还原剂!
C A
B
实验现象:
A处: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处:尾气燃烧发蓝色火焰
实验步骤:
给药品加热 通入CO
停止通入CO 停止加热
C
A
B
①通入CO ②给药品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停止通入CO
在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炼铁的主要反应 原理时,老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中,小明发现一氧
三、炼铁的原理
工业炼铁
1.原料:
铁矿石 焦炭
石灰石
2.设备:
炼铁高炉
3.原理:
高温 Fe2O3+3CO 2Fe+3CO2
炼铁高炉示意图
常见的几种铁矿石的成分
高炉炼铁的原理

高炉炼铁的原理
简介
高炉炼铁是一种重要的冶炼工艺,通过高炉将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还原为铁。
高炉通常是一个巨大的金属容器,内部通过高温反应实现铁的冶炼。
原料
铁矿石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常见的铁矿石包括赤铁矿、磷铁矿等。
此外,焦炭、石灰石等原料也是高炉炼铁中必不可少的。
原理
1.燃烧过程: 高炉中焦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产生高温,燃气通过矿石料床
加热矿石,并在还原区域发生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在高炉内,煤气经过还原区域与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发生反
应,将氧还原为气态二氧化碳,释放出铁。
3.融化过程: 上述反应产生的铁在高温下融化,并通过热对流从上向下
移动到高炉的熔融区域。
4.炉渣形成: 高炉中产生的碳酸化合物和石灰石在高温下融化形成炉渣,
在铁水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铁的再氧化。
冶炼过程
高炉炼铁过程通常会经历炉料下料、补料、冶炼、出铁等阶段。
整个过程需要
严格调控高炉的温度、气氛、矿石的质量等参数,以确保炼铁效果。
结论
高炉炼铁是一项复杂的冶炼过程,通过高炉的高温还原反应,将铁矿石转化为铁。
高炉炼铁工艺的改进和提高效率对于保障铁铸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
提高炼铁效率和降低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炉炼铁原料

2、理化性质
(1)化学成分 主要有:固定碳、灰分、挥发分、硫、水分。 (2)化学性质 焦炭反应性(CRI):指焦炭与CO2、H2O等 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 焦炭抗碱性:指抵抗碱金属及其盐类作用的 能力。
43
(3) 焦炭转鼓强度
测试方法GB/T 1996-2003 :转鼓为直径及长度皆为 1m的密闭容器,鼓内平行于轴线方向,每隔90度在内壁 上焊1条长约1000mm,截面为100×50×10mm的角钢 挡板。
46
47
3、冶炼对焦炭要求
(1)应具有较高的强度。
Ⅰ类焦M40 ≥80.0 M10 ≤8.0。 (2)固定碳含量要高、灰分含量低。一般干焦
含(质量分数)85%左右的固定碳,13%左右的灰分, 其余为挥发分及硫。
实践证明:焦炭灰分增加1%,焦比升高2%,产量 下降3%。
尤其对于1000M3以上的高炉,更应注重焦炭质量。
40
(2)有害杂质S、P少。 (3)粒度均匀,粒度范围为20~50mm。入 炉前应筛除粉末及泥土杂质。 目前碱性熔剂主要在铁矿粉烧结工序中加入。
41
2.1.3 高炉燃料
2.1.3.4 焦炭 1、 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
(1)提供冶炼所需热量; (2)是高炉内主要的还原剂; (3)支撑料柱,起骨架作用; (4)铁水渗碳。 冶炼1吨生铁约需250~600Kg焦炭。
9
特点: 1)含铁量为37~55%,吸水性很强; 2)焙烧可去除结晶水,矿石气孔率和含铁量
增加,矿石还原性好; 3)呈浅褐色、深褐色或黑色,脉石常为砂质
粘土。
10
(4)菱铁矿 为碳酸盐铁矿石,化学式为FeCO3,理论含铁
量48.2%。 特点: 1)含铁量不高,焙烧分解CO2后,含铁量提高,
高炉炼铁的主要工艺流程

高炉炼铁的主要工艺流程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冶炼工艺,通过将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原料投入高炉,经过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最终得到铁水和副产品。
下面将介绍高炉炼铁的主要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首先,铁矿石要经过破碎、磨细的过程,使得颗粒大小适合投入高炉。
焦炭也需要经过破碎、筛分,去除杂质,以提高燃烧效率。
石灰石用于炉渣的形成,防止高炉壁被侵蚀。
2. 加料混合:将经过准备的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一定比例投入到高炉的料斗中。
同时,还需要添加一定的烧结矿和再生焦,以增加炉料的活性和燃烧效率。
混合的原料进入高炉,开始炼铁过程。
3. 预热干燥:原料混合进入高炉后,从上部加入的燃烧空气通过炉体底部的风口喷吹,使混合料堆温度迅速升高。
在预热的同时,水分和挥发物被蒸发除去,使料堆达到干燥状态。
4. 还原反应:当料堆升温到一定程度时,焦炭开始燃烧,释放大量的热能,同时产生一氧化碳(CO)。
在高炉中,一氧化碳与铁矿石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将铁矿石中的氧还原成金属铁。
这是炼铁过程的关键步骤。
5. 炉渣形成:在还原反应过程中,石灰石与其他杂质反应生成衍生石灰,与铁矿石中的硅和磷等杂质形成炉渣。
炉渣既可以保护高炉炉壁不受侵蚀,还可以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提高金属铁的产率。
6. 铁水收集:经过还原反应后,金属铁被熔化并沉积在高炉底部的铁水中。
在铁水收集器中,铁水与炉渣通过不同的密度分层,并通过铁水口和渣口分别排出。
铁水经过冷却和预处理后,可作为原料用于制造钢铁。
7. 副产品处理:除了铁水以外,高炉炼铁还能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煤气、炉渣和飞灰等。
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和能源资源,可用于发电、加热和炼化等。
炉渣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而飞灰则可以通过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高炉炼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加料混合、预热干燥、还原反应、炉渣形成、铁水收集和副产品处理。
这个工艺流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冶炼工艺。
2500立方高炉炼铁成本估算

2500立方高炉炼铁成本估算
一、材料准备
1、原料准备
(1)焦炭:焦炭是用于炼铁最重要的原料,焦炭质量好的,发热量高,烧结性好,焦渣的含量低,含水率低,大块度的较好,在高炉内的混流块较少,成本也相对较低,在2500立方高炉炼铁中,焦炭的投入量预估约占原料总量的90%,吨焦炭的平均成本大约为500元。
(2)矿渣:矿渣含有一定量的氧,它能与焦炭中的碳发生反应,减少炼铁炉内的碳温度,以提高炼铁的质量,在2500立方高炉炼铁中,矿渣的投入量预估约占原料总量的8%,吨矿渣的平均成本大约为400元。
(3)石墨:石墨的投入量可以为钢种提供一定的质量要求,在2500立方高炉炼铁中,石墨的投入量预估约占原料总量的1%,吨石墨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00元。
(4)烧电:烧电的投入量可以改变钢水的物理性质,并促进一些反应,包括热处理,在2500立方高炉炼铁中,烧电的投入量预估约占原料总量的1%,吨烧电的平均成本大约为150元。
2、辅助材料准备
炼铁过程中,还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辅助材料,如:焦粉、煤粉、煤油、煤渣、硫酸、硫磺等等。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质量的途径
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 1)配入型煤炼焦。配入型煤工艺是将弱黏结性粉炼焦的成熟技术。 型煤炼焦是将配合煤用机械的方法,制成型煤,然后与一般装炉煤 混合装入炭化室炼焦,其所产焦炭耐磨性提高。 2)预热煤炼焦。用专门的设备将配合煤预热到150~200℃,再用 专门的装煤方法把预热煤加入炭化室炼焦。 预热煤炼焦可提高焦炭的耐磨强度,增加焦炉产量,扩大若黏结煤 的比。原因是预热煤的堆积密度增大,加热速度提高,结焦性能变 好,并使结焦时间缩短。 3)煤料选择破碎。 选择破碎是将煤料先筛分后破碎,或先分别破 碎再配合,以保证煤质均匀,尽可能减少煤粉,并使不可熔组分达 到适当细度。 4)捣固炼焦。是将配合煤在捣固机内制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 饼,再推入炭化室内炼焦。煤料经捣固后,体积密度增加,能较大 幅度地提高焦炭的机械强度。
6.1烧结矿质量要求及技术指标
6.1.1烧结矿的质量要求 (1)烧结矿的质量指标。该指标包括化 学成分和物理机械性能两个方面。 (2)烧结矿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a、从化学成分看,烧结矿品位越高,越 有利于提高生铁产量,降低焦比;硫的影 响则相反,其含量越低,对冶炼越有利。
3.5熔剂
高炉冶炼条件下,脉石及灰分不能熔化, 必须加入熔剂,使其与矿石脉石和灰分作 用生成低熔点化合物,形成流动性好的炉 渣,实现渣铁分离并自炉内顺畅排出。 由于矿石脉石和焦炭灰分多系酸性氧化物, 所以高炉主要用碱性熔剂,如石灰石 (CaCO3)、白云石(CaCO3· MgCO3) 等。
还原焙烧则是在还原气氛中进行,主要目 的是使贫赤铁矿中的Fe2O3转变为具有磁 性的Fe3O4,以便磁选。 2Fe2O3+CO=2Fe3O4+CO2↑ 2Fe2O3+H2=2Fe3O4+H2O↑ 氯化焙烧则是为了回收赤铁矿中的有色金 属如Zn、Cu、Sn等,或去除其他有害杂 质。
3.2.4选矿
b、烧结矿碱度一般用CaO/SiO2表示。按照碱度 的不同,烧结矿可分为三类: 凡烧结矿碱度(如<0.9)低于炉渣碱度的称为酸性 (或普通)烧结矿。高炉使用这种烧结矿,尚须加 入相当数量的石灰石,通常高炉渣的碱度 (CaO/SiO2)在1.0左右。 凡烧结矿碱度(1.0~1.4)等于或接近炉渣碱度的称 为自熔性烧结矿。高炉使用自熔性烧结矿一般可 不加或少加石灰石。 烧结矿碱度(>1.4)明显高于炉渣碱度的称为熔剂 性烧结矿或高碱度(2.0~3.0)、超高碱度(3.0~4.0) 烧结矿。高炉使用这种烧结矿无须加石灰石。 c、烧结矿中的FeO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烧 结矿的还原性。
2铁矿石
2.1矿石简介
2.1.1矿物和矿石 矿物是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经各种地质作 用所形成自然元素或自然化合物。是组成 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矿石是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从中提 取金属、金属化合物或有用矿物的物质总 称,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2.1.2铁矿石
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1)含碳量高,灰分低。 (2)含硫等有害杂质要少。 (3)成分稳定。即要求化学灰分、C、S、 H2O等稳定。 (4)挥发分含量适合。 (5)强度高,块度均匀。
4.1.3焦炭的高温反应
焦炭反应性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 能力, 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再机械力和 热应力 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 焦炭反应性CRI 反应后强度CSR
2.2.6矿石的机械强度
矿石的机械强度指矿石耐冲击、摩擦、挤 压的强弱程度。 矿石若强度差,恶化料柱透气性,增加粉 尘,影响设备寿命和环境条件等。因此高ຫໍສະໝຸດ 炉要求矿石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3铁矿石性质及处理
3.2 铁矿石冶炼前的准备和处理
对天然富矿,须经破碎、筛分,获得合适而均 匀的粒度。 对于褐铁矿、菱铁矿和致密磁铁矿还应进行焙 烧处理,以去除其结晶水和CO2,提高品位, 疏松其组织,改善还原性,提高冶炼效果。 对贫铁矿的处理要复杂得多。一般都必须经过 破碎、筛分、细磨、精选,得到含铁60%以上 的精矿粉,经混匀后进行造块,变成人造富矿, 再按高炉粒度要求进行适当破碎,筛分后入炉。
(3)褐铁矿主要成份Fe2O3.nH2O,, 无磁性,S、P含量较高。 还原性比前两种好。由于造块时需延长高 温处理时间,会导致能耗增加。 (4)菱铁矿主要成份为FeCO3,无磁性。
2.2铁矿石的质量评价
2.2.1 铁矿石的品位指的是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 量分数,通俗来说就是含铁量,用w (TFe)表示。
(3)压团法。压团法是将粉状物料在一 定压力作用下,使之在模型内受压,形成 形状和合大小一定的团块的方法。团块强 度主要由添加的黏结剂和粉状物料本身具 有黏结物保持。
生料与熟料
含铁原料还可以分为生料和熟料。以原矿 (富矿)直接冶炼时,这种炉料称为生料。 将多种原料配合并经高温处理的人造块矿 为熟料。目前高炉冶炼以熟料为主。
从矿山开采的矿石,含铁量一般为 40%~65%。品位较高,经整粒后可直接 入炉冶炼的称为富矿。而品位较低,不能 直接入炉的叫贫矿。
2.2.2脉石成分
脉石含量越少,矿石品位越高。铁矿石中 的脉石成分主要为SiO2、Al2O3、CaO和 MgO等。
2.2.3有害杂质与有益元素
1、有害杂质(元素) 常见和最主要的有害杂质有:硫、磷、砷、 钾、钠、氟等。 (1)硫 冶炼时硫部分被还原进入生铁,钢铁中含 硫在其热加工时易产生“热脆”。入炉铁 矿石要求含硫应< 0.15%。
造块方法:烧结法、球团法和压团法
(1)烧结法。烧结法是将富矿粉和精矿 粉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 烧结成块的方法。所得产品称为烧结矿, 外形为不规则多孔状。烧结矿主要依靠液 相黏结。
(2)球团法。球团法是细精矿粉在造球 设备上经加水湿润、滚动而成球,然后再 焙烧固结的方法。所得产品为球团矿,呈 球形,粒度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还原 性。球团矿,固相黏结起主要作用。
铁矿粉为什么要造块?
(1)铁矿石造块技术是基于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矿。 破碎作业中产生的粉矿,以及选矿中产生的精矿,粒度 太细,不能满足冶炼对料柱透气性的要求,所以必须造 块以增大粒度。 (2)为了保证料柱良好的透气性,要求炉料粒度大小 适宜而均匀、粉末少、机械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软化 和熔滴性能,为降低焦比,还要求炉料含铁高,有害杂 质少,具有一定的碱度和良好的还原性能。这些指标可 通过烧结、球团高温造块实现。 (3)对于含碳酸盐和结晶水较多的矿石,以及某些难 还原和含有害成分的矿石,均可通过烧结球团高温造块 法使用有用成分富集和脱除大部分有害和无用成分。 (4)钢铁厂各种含铁废料,也可以通过烧结球团造块 法返回再利用,充分回收含铁原料。
4.3焦炭代用燃料
型焦 型焦是将弱粘结煤加热,或无黏结性 煤加入一定的黏结剂,然后热压或冷压成 型,再经高温炭化而成焦炭。 特点:型焦块度均匀、外形规则整齐, 冷强度尚可,热强度差,型焦较致密、气 孔度低,体积密度大。
6 烧结机理
6 铁矿粉造块理论
概念: 铁矿粉烧结是将细粒含铁物料与燃料、熔 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水湿润、混匀和制粒 成烧结料,铺于烧结机台车上,通过点火、抽 风,借助燃料燃烧产生高温和一系列物理化学 变化,生成部分低熔点物质,并软化熔融产生 一定数量的液相,将铁矿物颗粒黏结起来,冷 却后即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块状烧结矿。
(1)磁铁矿主要成份为Fe3O4,具有磁性, S、P含量稍高。 在选矿时可利用磁选法;由于其结构细密,故 被还原性较差,也难破碎。 磁性率:[w(FeO)/w(TFe)]。衡量磁铁矿的氧化 程度。 (2)赤铁矿主要成份为Fe2O3,S、P含量 少,是最主要的铁矿石。 赤铁矿颗粒内孔隙多,易还原破碎,可烧性差, 造块时燃料消耗比磁铁矿多。
3.2.2铁矿石的混匀
3.2.3焙烧
焙烧是在适当的气氛中,使铁矿石加热到低于其熔点的 温度,在固态下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 氧化焙烧就是在空气充足的氧化性气氛中进行,以保证 燃料完全燃烧和矿石的氧化。多用于去除CO2、H2O和 S(碳酸盐和结晶水分解,硫化物氧化),使致密矿石 的组织变得疏松,易于还原。 菱铁矿的焙烧:在500℃~900℃之间按下式分解: 4FeCO3+O2=Fe2O3+2CO2↑ 褐铁矿的脱水:在250℃~500℃之间发生下述反应: 2Fe2O3·3H2O=2Fe2O3+3H2O↑ 氧化焙烧还可是矿石中的硫氧化: 3FeS2+8O2=Fe3O4+6SO2↑
选矿是依据矿石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 有用矿物和脉石机械地分开,从而使有用矿物 富集的过程。
现代常用于精选铁矿石的方法重要有三种: (1)重选 利用含铁矿物和脉石密度的差异 来选别。常用的介质为水。有时还用比重 大于水的液体作介质,称为重液选。 (2)磁选 利用有用矿物和脉石导磁性不同 的特点进行选分。 (3)浮选 利用矿物具有不同的亲水性进行选分。 有些矿石性质复杂,往往需要用几种方法 联合起来选矿。
3.6其他含铁原料
高炉炉尘。 氧气转炉炉尘。 轧钢皮。 其他铁屑料。包括铸铁机和机械加工中的 车削、锻造时产生的铁屑与钢屑。 硫酸渣。 钢渣。
4、燃料
4.1焦炭质量评价 作用: (1)燃料。燃烧后发热,产生冶炼所需热量。 (2)还原剂。焦炭中的固定碳和它燃烧后生成的 CO都是铁矿石还原所需的还原剂。 (3)料柱骨架。高炉内是充满着炉料和熔融渣、铁 的一个料柱,焦炭约占料柱体积的1/3~1/2,对料 柱透气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