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了解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知识

汽车文化知识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各种活动、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等。
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汽车文化的知识。
首先,汽车文化可以从历史角度来了解。
汽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演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汽车诞生的那个时代。
从最早的蒸汽车到内燃机汽车,再到如今的电动汽车,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是汽车文化的一部分。
各个时代的汽车款式、设计以及使用方式都反映着当时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这些历史的脚印一直影响着汽车文化的发展。
其次,汽车文化还可以体现在汽车竞技运动上。
例如,赛车运动是汽车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各类赛车比赛,如F1、拉力赛、卡丁车比赛等,成为许多汽车爱好者的梦想和追求。
这些赛车运动不仅考验车手的技术,也促进了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同时也为汽车文化注入了活力和激情。
此外,汽车文化还体现在汽车艺术方面。
汽车设计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设计师通过对汽车造型、材质、色彩的处理,创造出独特的汽车外观,将汽车变成了艺术品。
一些经典的汽车设计不仅具有美感,还成为了文化的符号,诸如保时捷、法拉利等品牌的车型,成为了一种时尚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最后,汽车文化还体现在汽车社交活动中。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爱好汽车,汽车俱乐部、汽车展会、汽车交友等社交活动也相应兴起。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结识到志同道合的车友,分享他们对于汽车的热爱和经验。
汽车文化的社交活动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综上所述,汽车文化是一个广泛而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汽车的历史、竞技运动、艺术设计以及社交活动等方面。
了解汽车文化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汽车文化也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它既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独特而鲜活的文化形态。
汽车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深入了解汽车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们开展了本次汽车文化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汽车文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我国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车主、汽车爱好者、汽车销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汽车文化的认知、态度及需求。
2. 访谈:对汽车行业专家、汽车设计师、汽车销售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汽车文化的看法及建议。
3. 实地考察:参观汽车展览、汽车博物馆等,了解汽车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汽车文化认知度较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汽车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他们知道汽车文化包括汽车设计、汽车历史、汽车技术、汽车赛事等方面。
这说明我国汽车文化已逐渐深入人心。
2. 汽车文化消费需求旺盛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文化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受访者普遍表示,他们愿意参加汽车展览、汽车俱乐部等活动,了解汽车文化。
此外,汽车改装、汽车美容等汽车文化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 汽车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汽车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汽车展览、汽车赛事、汽车博物馆等汽车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汽车文化产业链逐步完善。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文化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4. 汽车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高虽然我国汽车文化认知度较高,但汽车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高。
受访者普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汽车文化教育相对缺乏。
这导致人们对汽车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难以形成正确的汽车文化观念。
5. 汽车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在汽车文化传承方面,我国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汽车文化传统被忽视,汽车文化传承手段单一。
在汽车文化创新方面,我国汽车设计、汽车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小学生的汽车文化课程

小学生的汽车文化课程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小学生,了解汽车文化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因此,学校特地开设了一门有关汽车文化的课程,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汽车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知识。
这门汽车文化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汽车的历史首先,我们将学习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我们将从汽车的诞生开始,了解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它是如何演变成现代汽车的。
通过观看历史影片和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汽车的变迁过程,认识到汽车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汽车的种类和用途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汽车和它们的用途。
例如,有轿车、卡车、客车、跑车等。
我们将了解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出租车等,以及环保汽车如电动汽车等新型车辆。
通过了解汽车的种类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并明白不同类型车辆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汽车安全知识在学习汽车文化的过程中,汽车安全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关于交通规则、安全带的正确使用、行人过马路的注意事项等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避免危险驾驶行为,如不酒驾、不超速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强我们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培养安全出行的习惯。
四、汽车文化的艺术与设计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也是一种艺术和设计的体现。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汽车的外观设计,了解汽车造型的美学原理。
我们还将学习汽车的颜色搭配和标志的设计,以及汽车内部空间和座椅的设计。
通过学习汽车的艺术与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了解设计的重要性。
五、汽车环保与节能在当今社会,汽车环保和节能问题备受关注。
因此,我们将学习有关汽车环保和节能的知识。
我们将了解不同燃料类型的汽车,如汽油车、柴油车和电动车等,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汽车,如合理驾驶、定期保养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汽车文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提高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概述:汽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汽车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基本结构。
3. 汽车设计: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车身涂装等。
4. 汽车品牌: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5. 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生产线,了解汽车制造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文化》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实地考察:联系汽车生产企业,安排学生参观。
4. 网络资源:收集汽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参观汽车生产线后的感悟和收获。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概述,汽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3-4课时:汽车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基本结构。
3. 第5-6课时:汽车设计,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车身涂装等。
4. 第7-8课时:汽车品牌,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5. 第9-10课时: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
6. 第11-12课时: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生产线。
7. 第13-14课时:小组讨论,探讨汽车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
项目一了解汽车文化

4、1825年,英国人哥尔斯瓦迪•嘉 内公爵设计了转向轴,并于1827年推出 第一辆营运的蒸汽公共汽车,乘18人、 时速19km/h,蒸汽汽车进入实用阶段。
蒸汽机车有许多缺点,没能成为一
种理想的运输工具,但它是现代汽车的 奠基者,应是“自动车”的祖先。
第一辆营运的蒸汽公共汽车
四、第一台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是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开始的,其 工作原理是吸气、压缩、作功、排气,主要燃料:煤 气、汽油、柴油。
二、第一台蒸汽机
1、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等人发明了蒸汽 机,这种蒸汽机被称为纽克门蒸汽机。利用气压差做 功,将蒸汽力转变成为一种运动。
2、1774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制造出真正意义 的蒸气机,利用蒸汽的张力做功。瓦特早年在格拉斯 哥大学做仪器修理工,他对纽科门的蒸汽机非常感兴 趣,发现该种发动机热效率低、燃料消耗大的原因, 是只利用了压力差,没利用蒸汽张力。蒸气机是气轮 机和内燃机的基础。
项目一
了解汽车文化
学习目标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及汽车 文化背景;熟悉汽车及相关行 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熟悉汽 车,掌握汽车文化内涵,能准 确分析汽车及相关行业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
工作任务1.1 了解汽车发展史
Automobile history
§1.1 汽车萌芽阶段
一 、轮与车 1、轮 2、车 3、有动力源的车 二、第一台蒸汽机 三、第一台蒸汽汽车 四、第一台内燃机
1、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 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和气以供燃烧的设想。
2、1801年, 法国人勒本提出了煤气机原理。
3、1824年,法国热力工程师萨迪•卡诺提出点
火前进行压缩的发动机。揭示了“卡诺循环”的学说。
大学汽车文化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文化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认识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背后的故事。
3. 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展史1. 汽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2.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3.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汽车技术特点1. 汽车动力系统2. 汽车传动系统3. 汽车制动系统4. 汽车悬挂系统5. 汽车电子技术三、汽车文化内涵1. 汽车品牌文化2. 汽车设计美学3. 汽车广告文化4. 汽车俱乐部文化四、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故事1. 通用汽车公司2. 宝马公司3. 福特公司4. 大众汽车公司5. 现代汽车公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对汽车有多少了解?2. 介绍汽车文化课程内容。
二、汽车发展史1. 讲解汽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介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强调我国汽车工业的成就。
三、汽车技术特点1. 讲解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基本知识。
2. 介绍汽车电子技术,展示汽车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第二课时:一、汽车文化内涵1. 讲解汽车品牌文化、设计美学、广告文化、俱乐部文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故事1. 介绍通用汽车公司、宝马公司、福特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现代汽车公司等。
2. 讲述这些汽车品牌背后的故事,展示品牌发展历程。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
2. 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发言。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汽车品牌及其故事。
2. 撰写一篇关于汽车文化的短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发展史、技术特点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文化》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视频、图片4. 网络资源。
汽车文化 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汽车文化教案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汽车设计、汽车生产、汽车使用、汽车赛事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汽车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一、汽车设计与美学汽车作为一种艺术品,其设计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汽车设计师通过外观造型、内饰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为汽车赋予了独特的美感。
例如,法拉利的流线型外观和兰博基尼的独特造型,都展现了汽车设计的美学价值。
汽车设计不仅追求美感,还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这使得汽车设计成为一门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艺术。
二、汽车与社会文化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汽车的品牌、型号、颜色等都成为了人们身份、地位和个性的象征。
例如,豪华汽车代表着财富和地位,而环保型汽车则代表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关注。
汽车文化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爱好自驾游的人们经常组织汽车旅行,享受自由和探险的乐趣。
三、汽车与经济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化工、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同时,汽车销售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汽车文化的兴起,使得汽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汽车赛事与竞技精神汽车赛事是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精神的体现。
赛车运动不仅考验车手的驾驶技术和反应能力,也考验汽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赛车运动的激烈竞争和高速冲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汽车赛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推动汽车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
五、汽车与环境保护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文化也开始关注环境保护。
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环保型汽车,采用新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同时,一些城市也推行汽车限行政策,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汽车文化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汽车文化的历史和发展;3.了解汽车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4.了解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5.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汽车文化的定义;2.汽车文化的内涵和特点;3.汽车文化的分类。
2. 汽车文化的历史和发展1.汽车的发明和发展;2.汽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3.汽车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3. 汽车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1.欧美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2.亚洲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3.其他地区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4. 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汽车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汽车文化对经济的影响;3.汽车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文化的概念、历史、特点和影响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差异和特点;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汽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讲解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分类介绍汽车文化的不同方面。
2. 汽车文化的历史和发展1.讲解汽车的发明和发展历程;2.介绍汽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3.分析汽车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3. 汽车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1.分析欧美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2.分析亚洲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3.分析其他地区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4. 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分析汽车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分析汽车文化对经济的影响;3.分析汽车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汽车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评价,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01年, 法国人勒本提出了煤气机原理。
3、1824年,法国热力工程师萨迪•卡诺提出点
火前进行压缩的发动机。揭示了“卡诺循环”的学说。
4、1860年法国籍比利时出生的技师勒诺瓦赫 取得以照明煤气为燃料的二冲程发动机专利。
二、第一台蒸汽机
1、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等人发明了蒸汽 机,这种蒸汽机被称为纽克门蒸汽机。利用气压差做 功,将蒸汽力转变成为一种运动。
2、1774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制造出真正意义 的蒸气机,利用蒸汽的张力做功。瓦特早年在格拉斯 哥大学做仪器修理工,他对纽科门的蒸汽机非常感兴 趣,发现该种发动机热效率低、燃料消耗大的原因, 是只利用了压力差,没利用蒸汽张力。蒸气机是气轮 机和内燃机的基础。
单缸、卧式、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烧煤气、压缩比为2.5、 功率2.9kw、转速为25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
第 一 台 内 燃 机
§1.2 第一辆汽车
世界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奔茨于1886年1月29 日发明的,有专利证书为证。其实,在这前后也有一些 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
1863年法国里诺发明了一种用液体燃料并有原始化油 器的二冲程发动机,且在1863年装在一辆简陋的马车上, 其车速为8km/h,里诺的发明可以说是火花点火汽油机具 有行驶价值的第一辆汽车。1883年,奥地利人马克思制 造了一辆可以短距离行驶的汽油汽车。
一 、轮与车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轮
①运动方式的第一次飞跃:从搬动→滑动
很早以前,人们无论是狩猎、耕种 还是搬运东西,人们只能靠众人搬抬、手 拉肩扛。后来,人们开始学着把东西方在 木制的架子上,用马、牛、驴等在前面拖 拉,发明了最初的运输工具--橇,如狗 拉雪橇等。
② 第二次飞跃:从滑动→滚动
橇下加滚体(圆木、滚石)→实心 轮→ 轮子变得越来越大,在轮毂和轮辋之 间加上辐条。
②国内 a)夏初大禹时代:奚仲造出了两个轮子的车。 b)春秋战国时期:马车用来当作战车使用,使造 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更 好地实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修以咸阳为 中心的驿道网(国家车马大道),造车水平已达到相 当高的程度。 c)三国时代(公元230年):诸葛亮伐北魏,制造 “木牛流马”。“木牛”是指装了闸的独轮小车, ‘流马“是指装了闸的四轮小车。同样是三国时期, 马均发明了指南车,无论车向何方行驶,车上小木人 始终手指南方。 d)宋朝:燕肃发明“记里鼓车”,一里(500m) 小人击一下鼓,10里(5000m)击一下锣。
项目一
了解汽车文化
学习目标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及汽车 文化背景;熟悉汽车及相关行 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熟悉汽 车,掌握汽车文化内涵,能准 确分析汽车及相关行业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
工作任务1.1 了解汽车发展史
Automobile history
§1.1 汽车萌芽阶段
一 、轮与车 1、轮 2、车 3、有动力源的车 二、第一台蒸汽机 三、第一台蒸汽汽车 四、第一台内燃机
三、第一台蒸汽汽车
1、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炮兵 大尉尼姑拉•古诺经过6年的苦心研究,将 一台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三轮车上,制成 世界上第一辆凭借自己的动力实现行走的 蒸汽汽车,汽车由此而得名。这辆汽车被 命名为“卡布奥雷”。这辆汽车在试车途 中撞到石头墙上损坏了,但它开创了自动 行驶汽车的先河,被称为汽车发展史上的 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2、1771年,古诺又制成性能更好的蒸汽车,现放在巴 黎的法国国家艺术和机械品陈列馆。
车长 7.32m、车高 2.25m、车速 3.5~3.9km/h、车 上放一梨型大锅炉,前轮直径 1.28m,后轮直径 1.50m, 每行12~15 min后,需停车加热15min。
3、1801年,英国工程师理查德•特雷蒂克制成了能乘坐8人、车 速为9.8km/h的蒸汽汽车,试车时锅炉烧毁。
我国古车
3、有动力源的车
①125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预言:”我们大概能够 造出比用一群水手使船航行得更快,而且为了操纵这艘 船只需一名舵手的机器;我们似乎也可以造出不借用任 何畜力就能以惊人的速度奔跑的车辆;进而我们也可以 造出用翅膀像鸟一样飞翔的机器 “,这些预言都已实现。
②1420年,英国人发明了滑轮车。 ③1465年,意大利 罗伯特•巴尔丘里奥 设计了风力 推进车(风车)。 ④1600年,荷兰人 西蒙•斯蒂芬发明风帆车。 ⑤1630年,法国人汉斯•赫丘发明发条车。
4、1825年,英国人哥尔斯瓦迪•嘉 内公爵设计了转向轴,并于1827年推出 第一辆营运的蒸汽公共汽车,乘18人、 时速19km/h,蒸汽汽车进入实用阶段。
蒸汽机车有许多缺点,没能成为一
种理想的运输工具,但它是现代汽车的 奠基者,应是“自动车”的祖先。
第一辆营运的蒸汽公共汽车
四、第一台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是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开始的,其 工作原理是吸气、压缩、作功、排气,主要燃料:煤 气、汽油、柴油。
2、车 ①国外
a)罗马帝国时代 西欧的塞尔人造出了第一辆前轴 可以旋转的车辆,硬木滚筒轴承→车轮 在轴上转(木制车轮,轮辋的外圈上套 上铁皮,使其更加耐磨),肩拉手推的 人力车产生了。
b)9世纪 法兰克人发明牛轭、马颈圈,让 牛、马代替人拉车。车逐渐由两轮变成 四轮→加制动、椭圆弹簧→实用马车诞 生。
1884年,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 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 的四轮汽车。但他们没有进一步地研究和试验,更没有 专利。
5、1861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夏提出“进、 压、作、排”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并于 1862年1月16日被法国当局授予专利。
6、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成功地 试制出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四冲程煤气内 燃机。 1876年,又试制成功第一台实用的活塞式四 冲程内燃机,被称为奥托内燃机,并于1877年8月4 日获得四冲程内燃机的专利。四冲程循环也称“奥 托循环” ,奥托被称为内燃机的奠基人,为内燃汽 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