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木雕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还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活动感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艺术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
2.演示法:教师展示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和工具,如剪刀、彩纸、泥巴等。
3.准备课堂用的教学PPT,包括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猜测这是哪种民间艺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剪纸、泥塑、木雕等,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版画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民间艺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实践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乐趣。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动手实践,体验创作乐趣。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培养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民间艺术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民间艺术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剪纸、泥塑、版画等民间艺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版画等,引导学生进入民间艺术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向学生简要介绍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法。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视频资料,更加直观地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在观看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实践。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学案

第十一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2、树立和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3、激发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之情
学习重点: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学习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学习准备:调查当地的民间艺术。
我能行:
一、填空:
1、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民间()、民间()、民间手工艺等
2、()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
3、民间艺术由()创造。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的聪明才智。
一、判断:
1、国家不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
()
2、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无能为力。
()
3、北京“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
()
4、所有民间艺术都会永久不衰。
()
5、甘肃省庆阳市的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以此表达祥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
三、请在下图中标注出北京、天津、广东、江西、陕西、江苏、四川、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间艺术名称。
附:第十一课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音乐舞蹈美术
2、春联
3、劳动者民间艺术
二、判断:
1--5错错错错对
三、填图
北京——京韵大鼓天津——杨柳青年画
广东——舞狮江西——景德镇瓷器
陕西——华县皮影江苏——苏州刺绣
四川——变脸山西——得胜鼓
甘肃——香包制作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如剪纸、泥塑、京剧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使学生能够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认知基础,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所接触和了解。
然而,对于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民间艺术的热情。
3.通过欣赏和创作民间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民间艺术作品。
2.难点:深入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和美感。
3.实践法: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图片或实物。
3.创作材料和工具,如剪刀、彩纸、泥巴等。
4.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艺术作品有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2.呈现(10分钟)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如剪纸、泥塑、京剧等。
通过展示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并初步掌握一些民间艺术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知识,如剪纸、绘画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民间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培养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发挥创新能力,提高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展示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民间艺术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以便展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2.准备创作材料,如彩纸、泥巴、针线等,以便学生动手实践。
3.制作课件,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陕西剪纸、江苏泥塑、四川刺绣等,并通过课件展示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中包含了剪纸、泥塑、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观念,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此外,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情感。
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艺术。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图片、视频和实物。
2.准备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制作工具和材料。
3.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2.呈现(10分钟)介绍剪纸、泥塑、秧歌等民间艺术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和实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2.能力目标:培养对我国民间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学习难点】
激发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学习过程】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民间艺术?请至少列举出三例。
2
3.议一议:请举一例民间艺术,说说它蕴含民间艺人的哪些努力和智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对我国民间艺术的欣赏与保护能力,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感悟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基础上,激发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学习难点】
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学习过程】
1
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的关系,你怎么看?3
4.交流: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能够为保护民间艺术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