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
《竹里馆》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导入新课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三、走入画面,领悟诗境
明月来相照。
赏析:
有明月相伴,所以也并不感到孤独。月华如水, 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 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四、由诗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
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 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
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是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书画特臻其妙,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后人推其为南宗Biblioteka 水画之祖。苏轼评价 诗魔:白居易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诗意: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 静与我相伴。
一副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
三、走入画面,领悟诗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赏析: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 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了。
三、走入画面,领悟诗境
深林人不知, 赏析:
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 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呢。可没人欣赏 的才华,也确实寂寞!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 ppt课件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 ppt课件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 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 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 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 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夸张,“龙钟”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 是沾湿的意思,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 亲之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 句所展现的画面。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Fra bibliotek回头一望,只觉
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 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 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 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 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 王维有“诗佛”之称。苏
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话译文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 一边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 相伴静静照耀。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PPT课件 部编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共23页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PPT课件 部编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共23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课外古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诵读《竹里馆》PPT课件 部编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PPT优秀课件(精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PPT优秀课件(精选)

拓展延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拓展延伸
•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 的幽静,以 (弹琴复长啸)来反 衬。
•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
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 愉悦的心境
拓展延伸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 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 人(宁静)、( 淡泊)的心境。
拓展延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 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 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拓展延伸
•《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 《老山 界》以 生动优 美真挚 细腻的 笔触, 按照时 间顺序 ,叙述 了长征 中红军 克服重 重困难 翻越老 山界的 故事, 表现了 红军艰 苦奋斗 ,勇往 直前的 坚强意 志和大 无畏的 革命乐 观主义 精神。

3.就 是 把 事 情 最精 彩、最 能引人 注意的 地方在 开头就 展示出 来,既 可引起 读者阅 读兴趣 ,也可 以设下 悬念。

4. 《背影 》是朱 自清的 回忆性 散文, 文章采 用倒叙 手法, 叙述了 作者离 开南京 ,父亲 送他到 浦口火 车站, 照料他 上车, 并替他 买橘子 的情形 ,把父 亲对儿 女的爱 ,表达 得深刻 细腻, 真挚感 动。

5 . 所谓首尾呼应,即有意识地在文章开头和结尾设 置相似 的语句 或内容 ,使之 达到互 相照应 的目的 。结尾 时再次 写出的 语句并 不是对 开头句 子的简 单重复 ,而是 要在句 式、表 达方式 等方面 做出变 化。这 种收束 方法能 唤起读 者心理 上的美 感,产 生一种 首尾圆 合,浑 然一体 的感觉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竹里馆ppt课件18完美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竹里馆ppt课件18完美版
情趣 ; 4、背诵、默写诗歌。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 诘。汉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
山西省祁县人),唐代杰出诗人、
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
丞。他的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
“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ຫໍສະໝຸດ 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
比较消极,追慕隐逸恬静有皈依
佛教,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有《王右丞集》传世。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与及 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 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 淡泊的心境。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导入新课
竹里馆, 辋wǎng川别墅的胜景之 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yáo山之 口,是王维隐居的终南山辋川山庄的 一处地方。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竹里馆”。这首诗是王维《辋川集》 中的一首。


馆 王 维
学习目标
1、复习与王维相关的文学常识; 2、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 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 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 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 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 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 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 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 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 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后两句是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 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 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 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 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 样。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 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 “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 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 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 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 之中了。

《竹里馆》PPT精品课件

《竹里馆》PPT精品课件

写作特色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 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 景(幽篁、深林、),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 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画出清新诱 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 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 夜竹林的幽静,以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 淡,好像信手拈来,随便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 大手笔。
拓展阅读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 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阅读王维的《山居秋 暝》、《鸟鸣涧》诗词,体味王维XXX淡泊的心境。愿我们能领会这份澄净淡 然,人生困苦时也能怡然自得。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竹里馆》写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闲适生 活及乐趣,传达出诗人恬淡、悠然的心境,以自然平淡的笔 调,描画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 XXX幽静闲远、高雅绝俗,到达“诗中有画”的高深境域。
读诗悟情
《竹里馆》写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闲适生活及乐趣,传 达出诗人恬淡、悠然的心境,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画出清新 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XXX幽静闲远、高雅绝 俗,到达“诗中有画”的高深境域。
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唯有似解人意,来陪 伴我。
读诗入境
北师大教授康震点评王维的诗意生活: 既适意又美好。 1.诗人独坐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独坐、弹琴、长啸。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高雅 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理解词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指“幽篁”。 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拟人修辞手法。 译文:没有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静静陪伴着我。
指导朗读
竹林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诗歌鉴赏
小组交流: 通过这些景物和诗人的活动,你能说一说这首诗营造了 怎么的氛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代表作《使至塞上》《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别业》《山居秋暝》。
创作背景
《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天辋川时期 所创作的一首五绝。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 坎坷,40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 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 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的叫做“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 八句一首的叫做“律诗”。 每句五个字的叫做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
做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识记字词
独坐幽篁( huáng )里, 弹琴复长啸( xiào )。
理解诗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啸: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D.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宦途崎岖而心里 落寞无穷之情。
再见
写作特点
意境空灵。
诗歌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 长啸的悠闲生活,遗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 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 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 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 (共23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 (共23张PPT)优秀课件

课外古诗自学方法总结:
仔细看:题目,文常,注释,解析 反复读:深入理解和赏玩品味 全面想:联系学过相关内容 拓展练:多做题、自己写
诗心寄语
一眼春花艳, 二观明月天。 故园万里路, 春风祝平安。
暗香飞上语文
1.下面诗词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 、不要老是想做救世主,就算是救世主,也没必要去拯救世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且都是犹大 8 、我们的梦想就在高高的山巅上,如果每天攀登一阶,矢志不渝,梦想终会实现。 7 、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现在;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 16 、拥有的时候,多加珍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平安就是福。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中唯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方可走 出一条阳光大道。
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 椅”。
苏轼评价: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如画诗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 、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有梦想,就要坚持扞卫它。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离开,熟悉的陌生的,曾走近又走远的。当你真心相信一切都会 好的时候,一切就会真的好了。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 ,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鹿寨》 《山中》 《鸟鸣涧》 《山居秋暝》 《汉江临眺》 《观猎》 《使至塞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 松间

见 听
静 动
清泉 石上

竹喧 归 浣女 莲动 下 渔舟

} 见
人的 活动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艺术特色
动静结合 视听兼有 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
鹿 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全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高山深林在傍晚时分 的幽静景色。一二句用有声反衬空寂,三四句 用光亮反衬幽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此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 具备画的各项要素,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 图景,洋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 融为一体.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也暗 寓了作者的隐逸之情.这一联中”春芳歇”与首 联的”晚来秋”形成对照,相得益彰.
诗歌特色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
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 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 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多才多艺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 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 “南宗画之祖”。受禅宗影响很大。他创造 了水墨山水画派,此外,还兼擅人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
审美趣味比较高。明代的王世贞评价王 维的诗“浑融疏秀,不见穿凿之迹,顿 挫抑扬,自出宫商之表”,意思是风格 秀雅,韵律优美。这便是这首诗的艺术 特色。
《山居秋暝》王维
王维,唐代杰出的山 水田园诗人,早年有过积 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 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由 于政局的变化无常而逐渐 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 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 长安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 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 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 释
幽篁( 啸:
huáng
): 幽深的竹林。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 打口哨。
深林: 指幽篁。 相照: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 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 解人意,偏来相照。
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
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 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竹 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 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 映照。
诗歌鉴赏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 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 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长 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后二句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 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 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仕途际遇

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大乐 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 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去 官职。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 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 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 诗表达了心迹。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 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1.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诗派代表诗人. 2.诗中写了山中秋雨过后黄昏的迷人景色,表现诗人 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铺设了整个画面的基调.空山、新雨、晚来、 秋,平淡朴实的词语,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天气, 更营造出一种清幽境界.一个”空”字不仅用以描 绘山村的寂静空旷,而且借”空”字以抒发归隐情 怀.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弹琴复长啸 ” 竹林的幽静,以“ 来反衬。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 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 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 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 的心境。“独坐”、 “弹琴”、“长啸”。
拓展延伸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 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 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 幽林的意境,
诗歌鉴赏
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 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 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 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 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诗歌大意


空寂的山中刚刚下过一场雨,现在的天气是向晚的 清秋。 朗朗的明月透过松林间的枝桠,清清的泉水在山石 上涓涓流淌。 竹林中传来喧闹的欢笑,那是浣衣少女正往回走; 水上的莲叶摇摆晃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就让那春光逝去、花草凋谢吧,山中的秋色自有一 番魅力,人们当然愿意在此停留。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 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 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 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 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 特的想象力。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
作者:王维 字摩 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 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 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 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 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