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及任务书(江西财经大学)

合集下载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书
博士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基本情况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
4、创新之处
5、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成果
6、与论文有关的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具备的条件
7、论文工作量估算与研究经费预算和落实情况
、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就研究生的水平条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予以评价)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三、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组成情况
四、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意见
1、论文选题有无理论和实践意义
2、博士生本人的素质和水平是否适合于
本选题的研究3、研究方案是否可行4、能否取得创造性成果5、总体评价
开题报告论证结果□合格□不合格
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签名:
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名:
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意见:
主席签名:单位公章:
年月日注:各项均可加附页。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江西财经Βιβλιοθήκη 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1.选题目的和意义: 专业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研究 ——以江西为例所进行的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06 年 4 月 15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 (中发[2006]10 号) , 其中有一条就是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部梯度转移。 随着沿海地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资源价格的上扬,加工贸易综合成本大幅提高, 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将成必然。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中部地区是 否承接加工贸易存在一定分岐,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看法 不一。面对这一形势,本文就中部地区应经济崛起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我国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形势,提出论点。 简述加工贸易的成因、特征,世界发展加工贸易的现状及趋势,加工贸易对世界 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说明加工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 以江西为例,简述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比较 优势。 浙江发展加工贸易的经济借鉴及对本省经济崛起的促进作用。 简述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崛起的促进作用及相互关系,即就目前的经济状 况和比较优势,只有选择发展加工贸易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也只有中部地区 快速崛起才能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二者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并以江西为例,进行分 析,结合江西的比较优势,提出江西发展加工贸易的八大有效策略。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 容。 完成条件: 1. 对国家政策和加工贸易大形势的分析和把握 2. 收集江西现有加工贸易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论应用。 完成方法: 1.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全面收集江西加工贸易发展优势。 2. 确定理论参考文献,深度研究加工贸易将会对江西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完成措施: 2006 年 9 月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并对先行政策进行研究。 2006 年 10 月通过数据收集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阅读与提炼。 2006 年 12 月完成论文初稿。 2007 年 5 月论文初稿的修改与验证。 2007 年 6 月完成论文终稿。 参考文献: [1] 储佩成: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林 大图书馆书号 G642.477/12.8) [2] 刘建林 任江华:促进中部崛起:江西争取更大作为——江西省近期经济社会发展 述评 《人民日报》( 2006-04-17 第 01 版 ) [3] 刘志忠 , 王耀中: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J]. 财经理论与实 践,2003,(6). [4] 乔世震:财经毕业论文通,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5] 俞正声: 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日报 2006-04-20 第 01 版 [6] 邹文杰:用循环经济理念统领外经贸发展.《国际贸易论坛》.2005 年第 1 期 [7] [美]Dominick Salvatore 著,朱保宪等译, 《国际经济学》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通过答辩 欢迎下载学习使用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1.选题目的和意义: 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以来,曾经令国人担忧的幼稚产业——汽车工业并没有像人们想象 的那样受到巨大的冲击,反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 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但是,当看到在大街上跑的汽车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国外品牌时,我们不禁 要问,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随着我国进入后WTO时代,汽车进口配额的取消, 汽车及其零部件关税的大幅降低,大型跨国汽车集团的纷纷进入,国内汽车厂商必须面对前所未 有的竞争压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作出总体判断,找出差距和原因。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通过答辩 欢迎下载学习使用
3.主要研究内容:
概述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由此发现的问题
日本汽车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 产业政策指导下的竞合发展模式 丰田汽车集团的精益经营模式 层级供应链和电子采购模式
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从宏观层面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从中观层面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从微观层面上增强汽车企业的经营效率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通过答辩 欢迎下载学习使用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在大学四年所学得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上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相关文章等方式收集 论文所需要的资料。在对自己论文所选课题有一定了解后,根据相关文献所给出的方式建立文章所 需要的函数,并虚心请教指导老师最终完成论文。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A. 巴特利特,休曼特拉·戈歇尔.《跨国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 版; [2]郭然美.《入世后中国企业必备国际法规与陷阱防范》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第1版; [3]戚昌文,邵阳.《市场竞争与专利战略》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5]喆儒.产业升级: 《开放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版; [6]赵鹏飞,肖俊涛.实施专利战略 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湖北社会科学》 , 2003.9:P53-55; [7]刘风玲.发挥价值链整体效能与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集团经济研究》 ,2005.7:P51; [8] 刘春艳,孙小权,钱少明.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 2006.19:P69-71; [9]董晓燕,刘质迎.中国轿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汽车工业研究》 ,2006年第10期; [10] 陈晓燕, 迈夫.跨国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 2006.10:P2-7; [11] Child, J. & Faulkner, D.. “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 Managing Alliances, Networks, and Joint Ventur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 Geringer, J. M.. “Joint Venture Partner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Westport, Conn.: Quorum Books. 1988;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预防与解决-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预防与解决-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在学习了国际商务谈判后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因特网 上了解了相关数据。主要资料有: [1]Kitty.O.Locker. Businessand Administrative Commmunication,5thed.McGraw Hill companies,Inc.2000 [2] Philip R.Cateora and John L.Graham: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1thed.McGraw-Hill Companies,Lnc.2002. [3] 曹厚昌. 《商务谈判指导》 人民日报出版社; [4] 甘华鸣. 《谈判》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年版; [5] 何国松. 《66 招搞定商务谈判》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 金正昆.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7] 李明新. 《现代谈判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8] 牟传琳. 《谈判学研究》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9] 潘马林. 《商务谈判实务》 河南人民出版社; [10] 丘丽莉. 《双赢心理和双赢技巧》安徽人民出版社;
策。这三大方面来写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预防与解决。在第二部分国际商 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预防与解决中。本文将从谈判信息的采集,分析谈判环境与 谈判双方的情况,如何组成有效的谈判班子,了解一定的商务礼仪和如何使用谈判策 略来具体分析和论证本文的观点。同样的在第三部分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 解决对策中本文从将个人情感与实质利益相区分,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激化的关键 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利益冲突激化的问题这三方面 来分析论证本文的观点。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注:此表前四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登记卡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表注:百分制与等级制的对应关系为: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学院:金融学院学院:金融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表学院:金融学院班级:03金融(1)然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文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中认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07年5月摘要寿险营销中的“个人代理人制度”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保险营销机制,其早已被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

该机制自1992年由美国友邦引入我国以来,为我国寿险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个人代理人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成为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本文从个人代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入手,阐述了个人代理人制度在普及国民保险意识,激励保险公司机制转换、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针对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法律地位问题、经济地位问题、社会地位问题以及寿险个人代理人营销模式的自身体制等问题,提出了确定代理人法律地位,改革代理人佣金制度,改变寿险个人代理人的选拔方式,提高个人代理人的行业准入门槛等改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措施,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保险业现状的多样化的个人代理人管理模式,对改革和创新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江西财经大学开题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开题报告
提高数据质量
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提高数据 的质量和代表性,采用更科 学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以减少误差和失真。
通过建立大型、权威的数据 平台,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 和整合,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研究展望
完善理论框架
01
02
03
未来研究应注重构建和完善理论 框架,使其更加系统、全面和具 有指导意义。
数据来源与处理
总结词
本研究收集了这些企业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并通过数据清洗和筛选,剔除了异常数据,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我们通过公开渠道收集了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在收 集到数据后,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和筛选,剔除了异常数据,例如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或净利润率 超过100%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框架, 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04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系统梳理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应用场景、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研 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
据和参考。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 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应 用金融科技的实践和效果,揭示
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01
03
02 04
定量分析
运用大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对 金融科技的应用效果进行定量评 估,为优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和 实证依据。
中处于领先地位,且该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高级职称的教师。
02 03
结论2
研究还发现,江西财经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非常实用,能够很好 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社会认可 度。

江西财经大学开题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开题报告

实验目的:验证假设,探索变 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样本, 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测量工 具和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并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推断性统计分析:基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机器学习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学习和优化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和预测。 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关系。
汇报人:XX
研究假设:针对江西财经大学的具 体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和预测
变量选取依据:说明选取这些变量 的理由,以及它们与研究假设的关 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变量:选取合适的变量,用于衡量 和评估研究假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变量测量方法:明确如何测量这些 变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实证 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
2023年9月-10月:收集资料、 确定研究问题
2 0 2 3 年 11 月 - 1 2 月 : 文 献 综 述 、 研究方法确定
2024年1月-3月:实验或调查、 数据收集与分析
2024年4月-5月:撰写论文、 修改完善
Part Five
团队成员:包括 研究负责人、主 要研究人员、实 验员等
江西财经大学培 养了大批优秀人 才,为社会和经 济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
该校与国内外许 多知名企业和机 构建立了紧密的 合作关系,为其 研究和实践提供 了广阔的平台。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 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研究趋势:分析当前研究的发 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FDI技术外溢效应对东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FDI技术外溢效应对东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70、80年代对技术外溢的研究逐渐兴盛,最终发展成为FDI研究领域中一个独立的分支。R.Findlay (1978)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内生动态化模型,检验了诸如技术差距、外资份额等静态特征对技术扩散的 影响,认为FDI输出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资本份额越高, 扩散的速度就越快。Markusea 和Venables(1997)发现 FDI 与国内的投资具有互补性。Borenstein et al.(1998)利用1970—1989年69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资料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东道国的人力资本足够丰 裕时FDI对促进技术转移具有正面效果,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国内投资。 在我国,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秦晓钟和胡志宝(1998)对1995年工业类39 个行业进行了横截面回归分析,得出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存在外溢效应,并且这种技术外溢效应对内资 企业工业总产出的贡献,甚至超过内资企业员工的贡献。沈坤荣(1999)利用各省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 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的相关分析, 得出 FDI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 可以带 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何洁(2000)借鉴Feder(1982)模型,得出“当引进外国 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工业内资部门的产量就增加 0.3—0.4个百分点”的结论。 相对于国外FDI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成熟与规范,国内研究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实证研 究也才刚刚起步。研究领域中一个独立的分支。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1.选题目的和意义: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从投资总额来看:自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 引入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 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200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535.05亿美元。 2004年,我国吸引外资首次 超过600亿美元,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有企业不断升级改革中,民营企业也得到长足的 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中,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最为快速, 发展规模最为庞大。截至2001年底,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数量超5000家,分别 位居全国前四位。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均在我国的东部地区。所以怎样使FDI技术外溢效应更好的为东 部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服务,成为研究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课题,也成为研究全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的一个典型代表。 专业 FDI 技术外溢效应对东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Robert N.Antony,2005-6-1,“Rethinking the Ru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 Examining the Rules for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4.论文(设计)的进程安排:
2009年11月初,选题
4.5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3.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制经济,又是严格的信用经济,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作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能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要求,自觉按照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这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我国在各种各样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的情况下,会计领域各种丑恶现象却与日俱增,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存在严重的不守诚信的道德问题。当前正值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对“经济寒流”的严峻态势,重塑会计诚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会计人员诚信品质为对象,以求探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部分对策。
[1]蔡少卿,2006:《诚信—会计人员立身之本》,《科技资讯》,第6期。
[2]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三号,第七号,第八号。
[3]丁云慧,2007:《谈在新会计准则中重塑会计诚信》,《时代经贸(中旬刊)》,第SA期。
[4]段雪梅,2007:《重塑会计诚信之我见》,《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第6期。
[16] G·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 488-500.
[17]John Gruner,2002:“Setting Ethics 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主要研究内容(含论文提纲):
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品质优劣,是建立良好会计诚信体系的根本,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本文从当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状入手,阐述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强调了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缺失的危害,并深入剖析了造成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缺失的原因,最终提出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诚信品质水平的措施。旨在通过对会计人员品质相关问题的探究,寻求提高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有效途径,进而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体系,使整个社会在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9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的撰写
2010年4月中旬,完成初稿
2010年4月下旬,完成二稿
2010年5月17号,论文定稿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是否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注:此表前四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8]单志杰,2007:《关于重塑会计诚信》,《中国农业会计》,第7期。
[9]石颖,2008:《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9期。
[10]王吉凤,2008:《浅谈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诚信品质》,《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11]佚名,2010:《四川长虹12年前旧账“沉渣泛起”》,/caishui/ssdt/201003/369213_2.html。
3.3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是我国会计人员失信的重要原因
3.4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会计人员失信行为产生的温床
3.5信息不对称,使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成为可能
4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措施
4.1加强会计人员自身诚信道德建设
4.2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成本
4.3净化会计从业环境,培养公民诚信意识
4.4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
0前言
1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1.1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内涵
1.2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必要性
2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现状
2.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2.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2.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3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诚信缺失的原因
3.1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人员失信的根本原因
3.2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人员失信的关键所在
普通本科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
学生姓名
杜丰林
专业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学号
0060828
指导教师
张伟峰
职称
讲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然而,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假账泛滥”、“会计诚信危机”等字眼充斥着报纸和杂志。会计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会计诚信缺失不仅给企业,而且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问题己经成为会计界乃至整个社会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2]张晓伟,2009:《重塑会计信用》,《合作经济与科技》,第12期。
[13]张文莉,2009:《关于重塑会计行业诚信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14]曾雄旺,2007:《刍议非诚信成本与会计诚信重塑》பைடு நூலகம்《产业与科技论坛》,第10期。
[15]BergerP.G.Ofek,1997,“Managerial Entrenchment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Journal of Finance.
[5]黄雪,2009:《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辽宁经济》,第2期。
[6]刘湖源,2010:《2200页报告揭露雷曼破产真相安然“幽灵”再现?》,/2010-03-17/123010577.html。
[7]刘毅,2006:《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科技创业月刊》,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