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合集下载

骨科牵引

骨科牵引
④连接牵引绳,通过滑轮接牵引锤。
⑤注意事项: a、小腿皮牵引注意勿压迫腓总神经。 b、绷带及粘膏在下肢不能紧贴踝关节,上臂不能
紧贴肘关节,前臂不能紧贴腕关节。 c、每日调整力线、检查松动情况、皮肤情况,及
时调整牵引重量。
d、首次牵引重量不能过大,逐渐加大重量。
(2)泡沫牵引带牵引 泡沫牵引带是粘膏的替代物,避免了皮肤过敏。 使用时按照患者肢体长短选择型号,外用绷带
颈椎牵引 3、脊椎牵引
腰椎牵引
第二部分
各论
一、皮肤牵引
利用粘膏贴于皮肤或牵引带捆绑于皮肤,间 接牵拉肌肉和骨骼的牵引方法;袜套牵引 是特殊类型的皮肤牵引。
1、适应症:小儿股骨干骨折;四肢稳定性骨 折;骨盆稳定骨折;袜套牵引适于三踝骨 折。
2、禁忌症:骨折移位严重;肌肉丰富的患者; 开放性骨折;局部有皮损、感染;有血管 曲张、栓塞、动脉硬化;粘膏过敏者禁用 粘膏牵引。
3、操作方法: (1)粘膏:①材料准备:粘膏(宽5-8cm,长=骨折线到肢体末端 距离*2+扩展板宽度*2+8cm,两末端纵向剪开3cm)、扩展板(中心 钻孔)、牵引绳、绷带、牵引锤、剪刀。 ②患肢准备:洗净皮肤,剃除毛发。骨隆起部垫棉花。 ③粘膏贴放:粘膏条平滑、对称贴放于肢体两侧,近端超过骨折线 2cm,分叉处不能重叠及交叉。 扩展板孔处于肢体长轴上。自近端向下 缠绕绷带,叠瓦式缠绕,下一圈包绕 上一圈的2/3,注意不能过紧或过松。
四 牵引期间护理
1、皮肤牵引:预防皮肤过敏、水泡、注意 肢体远端血循、牵引松紧度
2、骨牵引:预防牵引针孔感染、牵引针断 裂、滑动。
皮肤牵引和骨牵引均注意避免褥疮,进行相 邻关节功能锻炼。
3、脊椎牵引:注意患者感受,如出现头晕、 胸闷及时停止。

骨科常用牵引重量

骨科常用牵引重量

骨科常用牵引重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骨科常用牵引重量1、皮肤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5kg2、兜带牵引⑴颌枕带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⑵骨盆牵引,一侧牵引重量一般不应超过10kg3、骨牵引:⑴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⑵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⑶尺桡骨茎突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l/20⑷掌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⑸指骨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1 kg⑹股骨大粗隆牵引:牵引的重量为体重的1/12⑺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⑻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⑼踝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⑽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⑾跖趾骨牵引:与掌指骨牵引类同颅骨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2约3kg--5kg,必要时可增加到6kg--10kg,单侧小关节脱位牵引重量可有1.5kg开始,逐渐增加,最多不能超过10kg,时间约8小时;小关节绞锁者可加大到12.5kg--15kg,需观察股骨髁上牵引重量成人一般按体重的1/7到1/8计算,老年体弱、肌肉损伤过多、或有病理性骨折的可用体重的1/9,小腿辅助牵引为1.5kg--2.5kg,足部皮肤牵引重量为0.25kg--0.5kg;小儿先髋术前牵引单髋脱位,患侧予2~6Kg(1Kg/岁)骨牵引,健侧予1~2.5Kg下肢皮牵引维持;如为双髋脱位,两侧同时予相同重量骨牵引(1Kg/岁)。

胫骨结节牵引重量与股骨髁上牵引重量相同成人颅牵一般是体重的1/9。

但是,小孩的肌肉,筋膜等发育均达不到成人水平,个人浅见,将牵引重量减0.5公斤-1公斤,在观察。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利用胶布粘在皮肤或泡沫海绵带包在肢体上,通过皮肤、肌肉间接牵拉骨骼。操作简便、 无创,易于接受。但牵引时间短,只能应用2~4周。皮肤牵引分为以下两种:①胶布牵引;② 海绵带牵引。 2.兜带牵引
利用布带或布兜拉住身体某处进行牵引:①枕颌带牵引;②骨盆带牵引;③骨盆悬吊牵引。
六、皮牵引的重量计算
• 皮牵引的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皮肤牵引的 牵引重量不超过5kg,牵引时间一般维持3-4周。①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目录

皮牵引的概念

皮牵引的目的及适应症

皮牵引的禁忌症

皮牵引的装置部件

牵引的种类及方法

皮牵引的重量计算

皮牵引的护理常规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视频
一、皮牵引的概念
牵引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重力的 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 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牵引分持续性皮牵引和 骨牵引两大类,其主要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的胫骨骨折等。
七、皮牵引的护理常规
操作后的护理
1、生活护理
2、观察内容

3、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皮牵引的注意事项:
1).牵引时要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 折牵引时,患肢须保持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患肢应尽量外展。
2).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时, 不利于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二、牵引术的目的及适应症
• 目的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2.矫形治疗。 3.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4.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护理,牵引-骨牵引的护理要点

护理,牵引-骨牵引的护理要点

护理,牵引|骨牵引的护理要点1. 牵引术一、概述〔一〕定义牵引是牵拉的意思。

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到达整复和维持复位的目的。

在临床牵引时,产生对抗牵引的方法就是抬高床脚或床头,使身体向着与牵引力相反的方向滑动而构成反牵引力。

〔二〕目的牵引可到达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

1. 牵拉关节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 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3. 牵拉及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痛苦,使局部休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症等。

4. 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萎缩。

5. 减轻局部刺激和炎症扩大,并解除肌肉挛缩,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为手术制造条件。

6. 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

7. 肢体制动防止病理性骨折。

便于患肢伤口的观看、冲洗和换药也便于病人的护理。

〔三〕牵引治疗的适应症 1. 骨折包括新奇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

新奇骨折轻、中度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畸形愈合的骨折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2. 关节脱位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奇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若手力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新奇关节脱位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

3. 关节及其四周的并病变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四周的软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炎等,用皮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4. 骨骼病变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可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5. 颈椎性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兜带牵引以到达治疗目的。

〔四〕牵引种类与方法依据牵引时间可分为短时牵引与持续牵引。

1. 短时牵引主要是通过短时间的手力牵引,使新奇骨折和关节脱位复位。

复位后需用石膏、小夹板或持续牵引维持复位的位置。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方法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方法
悬吊牵引 3、骨牵引
牵引用物
1、牵引床 2、牵引架 3、牵引器具:牵引绳、滑
轮、重量、牵引弓、牵 引针、手摇钻、锤子、 扩张板、床脚垫
牵引架
牵引弓
皮肤牵引:骨折
皮肤牵引:预防畸形
皮肤牵引:垂直悬吊
兜带牵引:枕颌带
兜带牵引:骨盆牵引
骨牵引
固定牵引
牵引的两端固定不变,形成一个闭合的牵引系统
特点
多与牵引架合用(一般都是用托马斯架)。 在搬移患者时,可以一方面固定肢体,同时保 持牵引力。上、下肢骨折牵引的患者转移时, 使用这种方法最合适。 此法是在一个闭合的牵引系统内对某一局部进 行牵引的,其牵引力及反牵引力都随着肌肉收 缩力强弱而相应改变,没有过度牵引的危险。 住院患者使用固定牵引法时,必须用绳子和滑 车把架悬吊起来,这样在患者抬动身体时,才 可不影响局部的固定,否则患者要抬起身体时 (例如,抬起臀部坐便盆),而架子不能动,则 势必使患肢受到牵扯,影响局部固定。
预期目标 上述护理问题得到解决
具正确(2)治疗期保持 正确位置(3)牵引重量 不随意增减(4)牵引绳
护理措施
不随意放松
(一)心理护理


(四)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1、皮肤水疱、溃疡、压疮 2、血管和神经损伤 3、牵引针、弓滑落 4、针眼感染 5、关节僵硬 6、足下垂
7、坠积性肺炎 8、便秘
护理评价 (一)焦虑/恐惧有否减轻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 方法
赵祥丽
牵引是骨科的常用技术
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脱位后 稳定
2、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
3、解除肌肉痉挛、创 造条件
4、炎症肢体制动和抬高
牵引种类
1、皮肤牵引 (1)胶布牵引(2)海绵带牵引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骨折、脱位等骨骼损伤的修复和复位。

以下是骨牵引的一些常见护理措施:
1.保持牵引力:确保牵引力的稳定和准确,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

检查牵引装置的固定和调整,确保牵引力不会过大或过小。

2.皮肤护理:每日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关注牵引点和周围皮肤。

保持牵引区域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和感染。

定期更换牵引带或泡沫垫,以减少压力和摩擦。

3.姿势调整: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减少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造成的不适和压力。

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和血液循环。

4.检查循环情况:定期观察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是否有肿胀、发红、感觉异常等症状。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疼痛管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

同时,可以采取其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冷敷或热敷。

6.睡眠管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提供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

7.日常活动:根据医生的指示,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日常活动,如洗漱、进食等。

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或承受过大的负荷。

8.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解释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进行。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1牵引的定义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

2牵引的目的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保持肢体功能位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3牵引的分类一、皮牵引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一般维持3-4周。

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

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1、下肢皮牵引带牵引2、双腿悬吊牵引3、枕颌带牵引4、骨盆悬吊牵引二、骨牵引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

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2、胫骨结节牵引【适应症】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

(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牵引重量:体重的1/7 约7~8㎏, 维持量为3 ~ 5㎏。

3、颅骨牵引【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患者。

(颈椎病患者很少采用,只有在下颌等牵引处皮肤过敏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使用皮肤牵引的颈椎病患者才可行颅骨牵引法)穿刺部位:连接两耳外耳道,做头部冠状线,再做头顶正中矢状线相交一点,以此为中点,在冠状线线上放颅骨牵引钳,两钉齿的位置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皮牵引法

皮牵引法

皮牵引的护理一、概念:皮牵引是将牵引力通过皮肤牵拉而使其作用力最终达到关节或骨骼,维持复位后的位置,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常用以治疗炎症等。

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法。

此种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痛苦少。

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二、适应证:1、适用于小儿股骨骨折、肱骨不稳定性骨折,老年体弱者股骨骨折、粗隆间骨折后需要制动的病人。

2、适用于成年人下肢骨折经骨牵引已临床愈合或纤维连接,仍需继续牵引者3、防止关节挛缩,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结核性关节炎。

4、治疗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

5、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如陈旧性关节脱位术前牵引以放松软组织。

三、常见的皮牵引:颌枕带牵引,踝套牵引等四、术前准备:1、物品准备(1)牵引套一副,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号(2)牵引架,牵引绳,牵引重锤(3)质地柔软的毛巾两条,棉垫2、患者准备(1)心理准备:向患者解释应用牵引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2)患肢保持清洁,无污迹五、术后护理:1、对新牵引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循环。

患肢肢端可因牵引套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可解除压迫。

2、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有牵引套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3、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

4、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弓l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

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旁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