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管理 Topic 13-14
专题四 国际商务管理决策

(三)区域部
区域部指从事国际经营的企业除了国内设立国际部外,还在国外设立拥有 独立的计划、财务、促销、销售等职能部门和经营决策权的区域公司。
(四)全球组织
全球组织是指实行全面跨国经营的企业采取的组织形式。
二、国际商务组织决策的类型
(一)集权与分权决策
集权与分权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于授权程度的不同。 集权型的国际企业主要由公司总部作出决策,而分权型的国际企业则把 一部分决策权力下放到子公司。
三、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竞争战略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于企业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 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 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企业认识 和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一)成本领先策略(Cost Leadership)
所谓成本领先策略,即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顾客提 供产品或服务。一个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主要与投入成本 、规模经济、学习经济、范围经济、产品设计、加工技术、 设备利用率有关。
一、进入国际市场策略的要素
制定产品/市场打入策略的要素包括: ①目标产品/市场的选择; ②目标市场的对象和任务; ③目标市场的打入模式的选择; ④目标市场的市场营销计划; ⑤国际营销的控制系统。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一)出口打入模式
1.间接出口(indirect export)。间接出口指企业通过处 于本国或他国的代理商或经销商来向国外销售商品。 2.直接出口(direct export)。直接出口指企业自己在国 外市场建立直接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向当地市场销售商品。
三、国际商务组织的建立步骤 国际商务组织的建立,一般包括以下5个步骤: (一)组织结构设计 (二)岗位设计 (三)制订人员配置计划 (四)在公司范围内选派人员 (五)在当地市场招聘人员
国际商务管理 超详细大纲

国际商务概述国际商务的概念(涵义)P2国际商务的主要内容*1商品进出口工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国际服服务业投资与经营知识产权交易跨国雇员管理国际商务发展的趋势特点P3国际商务发展的动因*1政治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竞争驱动、市场驱动企业:扩大销售,获得资源,最小化竞争风险7大因素 P4国际商务的基本经营方式*1 P4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国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FDI,对外间接投资UPI国际商务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P5定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企业战略联盟国际商务的特点国际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多环境因素P7影响企业经营的内部因素更多地收到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面临更大的风险P7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外汇风险税收风险其他风险面临多方面的特殊矛盾和冲突 P7根源,体现面临经营决策的特殊性P8决策思想的特殊性战略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战略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企业自身的一些约束条件决策过程的特殊性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P9核心思想财富=金银世界财富总量不变一国财富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顺差社会经济框架劳动者、商人的贡献、国家积极干预、积极的顺差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P10早期,重金主义。
晚期,贸易差额论,相应政策。
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的历史作用P10理论上,外贸富足,货币具有资本职能政策上,国家干预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重商主义的局限性P10古典贸易理论绝对利益论P1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主要观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和绝对利益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有利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绝对利益的进一步分析衡量投入产出比率绝对利益论的历史作用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绝对利益论的局限性比较利益论P12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假设前提比较利益论的主要观点两优取重,两劣去轻比较利益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利益论的历史作用比较利益论的局限性P13要素禀赋论P13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的有关概念生产要素要素密集度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分析要素禀赋论的历史作用里昂惕夫之谜P14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P15前提检验结果其他国家的检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意义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统计检验形成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起点新贸易理论P15人力资本说代表人物——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需求相似说P16代表人物——林德需求相似说的基本观点规模经济说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规模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理论假设的局限性理论核心的局限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FDI垄断优势理论P17代表人物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内部化理论P18代表人物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P19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LC代表人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FDI的主要观点产品变革或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至衰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FDI解释的评价区位优势理论P2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P20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P21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小规模技术理论 P21技术地方花理论国际商务的环境分析国际商务环境概述概念P23国际经营环境P23国别环境P23国际商务的经济环境经济制度或体制P24经济类型(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市场功能特征四种典型的类型模式根据五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划分经济类型维持生存型(自给自足)经济P25原料输出型经济P25新型工业化经济P25工业市场经济P25国际商务经济环境的要素特征分析市场规模分析P26人口,收入消费状况分析MPC,恩格尔系数经济景气分析P27经济周期,汇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物质技术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技术环境国际商务的政治环境基本政治环境因素P28政治体制,政党体系,基本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对特定行业的控制和管理国家利益及民族主义势力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稳定性政治环境稳定性的涵义,政治环境不稳定的表现,政府政策稳定性的意义东道国对国际企业的态度与政策国际商务的政治风险及其防范政治风险的含义政治风险的特点政治风险的类型政治风险的防范国际商务的法律环境P29了解和分析国际商务法律环境的意义国际商务法律环境的内容国际法东道国国内立法母国的国内法律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各国主要法律工业产权法环境保护和产品责任法贸易保护(障碍)法反垄断法和限制性商业惯例劳工法外国投资者国际商务争端的解决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解决途径谈判诉讼仲裁国际商务的社会文化环境P30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的意义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对国际商务活动的意义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物质文化语言和非语言渠道的沟通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生活风俗习惯或审美观念社会阶层相关群体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领悟性知识P31对工作和成就的态度对未来的态度对权威的态度态度价值观如何正确对待国际商务活动中面临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国际商务经营方式及其选择国际商务经营方式的分析与比较商品出口P33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跨国公司的跨国内部交易非股权安排P34国际许可(贸易)方式概念,许可方式的对象,国际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许可方式的类型,许可方式的优点与适用性,许可方式的缺点国际特许专营P36概念,特许专营协议的主要条款,优点,缺点其他特殊的国际商务进入方式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其他形式的合同安排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P37合营企业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P38新建收购对外直接投资的优点P39对外直接投资的缺点商品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比较分析P39比较的主要参数各种进入方式主要参数间的互相关系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决策P40核心能力和市场进入方式核心能力以技术优势为主时核心能力以管理优势为基础时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国际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外部因素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要素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要素母国因素内部因素P41国际商务(经营)战略国际商务战略概述概念和意义企业国际商务战略的含义P42国际商务战略的内容国际经营战略企业功能管理战略国际商务战略的规划与管理国际商务战略的规划及其程序什么事国际商务的战略规划国际商务战略管规划的程序步骤及主要内容企业内部资源的评估和分析环境分析企业目标分析经营战略和策略组织实施计划国际商务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的构成要素和程序国际商务战略的实施战略实施计划战略实施控制与调整国际商务战略的模式与选择P43国际商务战略的模式与模式理论业务领域的国际化战略横向发展模式纵向发展模式混合发展模式EPRG模式P44EPRG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四种理念及其战略内容比较国际经营导向模式P45国际战略内容适应条件多国战略内容适应条件跨国战略内容适应条件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国际商务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商务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而国际商务管理则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探讨国际商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国际商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一、战略管理国际商务的战略管理包括企业组织、管理、领导和控制等全部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企业发展。
国际市场的瞬息万变使企业必须具备敏捷和及时的应对能力。
每个国家的文化、法律和行业都有巨大差异,企业要制定适应各国市场的战略,实现本土化管理、全球化视野。
此外,企业应针对不同产品和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和销售目标,以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二、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实现国际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国际市场,企业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语言、习俗和消费者需求。
因此,企业必须制定适当的国际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同时,企业还应该与当地政府和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实现产品的良性循环和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实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市场上,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和物流等多个环节。
企业要确保其供应链高效、可控、安全、透明,避免供应链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
同时,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共同实现质量、交货和价格等方面的改进。
四、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关键。
企业要拥有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多语种能力的人才。
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人才的快速发展。
在国际商务中,企业还应该尊重当地员工的文化和价值观,采用合适的人才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跨文化沟通和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五、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国际商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当地环境、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当地环境及社会公正。
国际商务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如今,国际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国际市场的机遇。
而跨国企业在追求业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遭遇了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国际管理。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制定适合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策略,尤其是国际商务管理策略。
国际商务管理涉及到国际市场营销、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跨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策略,以实现在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下稳健的运营。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下的市场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市场需求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语言、文化、社会价值观、法律、政治和经济因素等。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消费和交易习惯,以及市场需求。
这样,企业就可以针对不同市场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在推广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加高效。
其次,企业需要认真考虑有关文化的问题,并制定跨文化交流策略。
在国际商务交易中,跨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种交流涉及到口语、文化、礼仪等方面。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专业的跨文化交流培训计划,以帮助员工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培训的内容应涵盖语言、礼仪、交流技巧等方面。
在尽可能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跨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建立合作关系、减少误解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企业需要考虑海外管理问题。
海外分支机构是企业扩展业务的一种成熟模式,但同时也需要面临许多挑战。
企业需要在管理海外机构方面,采用适合当地文化和法律环境的策略。
在海外机构的管理中,企业要适应当地监管要求、员工需求和法律变化,建立健全的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还需要建立跨地区团队,使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员工成为高效的和谐团队。
最后,企业需要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情况。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表现。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国际经济情况调整国际管理策略。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了解国际经济规则、竞争环境、市场需求等内容,采取独特的方法和策略应对国际市场上的挑战。
国际商务管理讲义

国际商务管理讲义第一章:导论*本章内容:1.国际商务的概念2.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3.国际商务研究的意义和特点4.国际商务的发展5.现代企业的国际商务一:国际商务的概念定义:指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工商活动。
(工业、商业)包含任何形式的资源转移。
(商品、劳务、技术、资本间的国际转移。
)二、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1.国际贸易:进出口为中心的国际贸易2.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间接投资3.技术转让和技术授权:商标,专利权,制造程序,有价知识技能三、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1.国际商务活动:1)国际劳务活动提供:市场,法律,保险,运输,会计,管理顾问咨询2)国际通讯信息快递:电台,电视,电影,电话,电报四、研究国际商务的意义1.多元环境对国际领域内各公司的影响及公司及采取的对策2.国际经营企业的国际管理过程五、国际商务的特点(一)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二)通过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互相联系(三)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四)国际商务活动多元化六、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1.国际商务的基础:国际分工2.国际分工:包括各种社会劳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划分和独立化。
3.国际分工:国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
(产生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七、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国际分工的历史:(一)18世纪中-19世纪中:(1)背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美国产业革命相继完成。
(2)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3)特点:国际工农分工--商品交换的国际化--国际贸易活动增多—国内市场的有限和饱满导致企业国际化经营(二)19世纪70年代-二战前夕(1)背景:二次科技革命(2)特征:国家间各部门合格产品见水平分工的发展和深化英国:纺织、造船、铁路等交通工具的生产美国:汽车、农机、电器行业德国:钢铁、化工业南北关系依旧维持旧有的垂直工农产品的国际分工资本的过剩—资本间的国际转移1929-1930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时期:(1)国际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间接投资如股票、证券已成泡沫(2)直接投资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一战后各国的贸易保护,使得在各国的投资方式只能是在东道国设厂制造或营销)(3)跨国公司已不具备太多的政治色彩,而转向以赢利为目的(4)特点:资本的国际化带动商品的国际化(三)二战后-80年代后期(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电脑技术、核能的应用(2)生产力空前增长,产业结构巨大变革(3)由部门间分工及产品系列分工—以产品内部分工为主(产品与组件,技术,劳动力,管理)到(组件与组件组件/产品与劳务)(4)特点: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务、技术、信息、管理)--国际转移和重新配置大规模、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不同社会制度、多种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国家企业间的合作(四)1980年代中期起(1)背景: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变革性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新财富创造体系的形成:包括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以行、生产中心和研究机构的网络组成八、现代企业的国际商务(一)国际商务的特殊性(1)经营环境复杂性(2)国体差异(3)经济环境不同(4)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别(二)面对更多的机会和选择(1)利润最大化的方式(2)经营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通过国家的投资(三)面临更大的风险(1)金融(2)政治(3)法规(4)税款(四)面临特殊的冲突:东道国利益与国际公司利益间的冲突(五)面临经营决策的特殊性:国内经营与国际经营的差异(六)经营对策(1)了解国际经营的重要性(2)转变经营意识适应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二章:国际经营环境一、经营环境的定义1.环境:与某一特定作用体之间存在潜在关系的所有外在因素及实体的综合体系2.经营环境的层次:(1)次级因素:一般环境的特征;间接影响;宏观环境(2)一级因素:特殊环境特征;直接影响;微观环境3.经营环境的复杂性:(1)经营环境复杂化:商标注册各国人性格对商业的影响民主与军队独裁自行车在各国的作用(2)环境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制定的复杂性(考虑诸多的因素)4.组织环境A指组织范围以外,会影响管理者取得和运用资源的一组因素与条件因素和条件随着时间变化:为管理者制造增加收入、进入新市场及强化组织竞争力的机会B面对新竞争者、经济萧条及重要能源短缺的威胁。
国际商务管理学汇总

1.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2. 谈判是指人们为了改变相互关系而交换意见或者为了取得一致而相互磋商的过程。
3. 国际贸易纠纷旨在国家贸易活动中由于在商品的品质、价格、数量、交付时间、包装、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产生的纠纷。
4国际商务项目调研国际商务项目调研,就是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以使企业能正确认识市场环境、评价企业自身行为,为其国际商务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5. 交钥匙工程交钥匙工程承包是指承包方负责完成从拟定建设方案、设计、采购设备、土木工程、安装调试到人员培训等全部工作,直到项目建成、验收合格之后才交给委托方的一种工程承包形式。
6. WT 0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非歧视原则;减让与关税保护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磋商调节原则;允许实施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7. 国际筹资的障碍主要有哪些?第一,国际筹资受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政策的制约;第二,国际投资筹资的资金提供方往往要求资金的需求者提高能够合乎特定要求的申请资料;第三,一些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比较低,这也阻碍了本国企业从国际资本市场取得资金。
8. 简述合同成立的条件。
合同成立的条件:当事人具备法定行为能力;买卖双方意思一致的表示;合同内容合法;具备法定形式。
9. 按照承包方式不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分为哪几种?1按照承包项目的技术含量划分:劳务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2 .按照承包项目的定价方式划分: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3 •按照承包方式不同划分:总包合同、分包合同、二包合同4 •按照项目性质划分:咨询服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承包合同、供货安装合同、劳务合同、项目管理合同、交钥匙合同。
钥匙合同又称“一揽子合同”,即承包商对工程方案选择、建筑施工、设备供应与暗转、人员培训直到试生产承担全部责任的合同。
国际商务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企业在跨国、跨地区经营中管理和运作的一门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商务管理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论述国际商务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国际商务管理的定义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市场开拓、资源整合、运营优化等手段,实现跨国、跨地区经营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它涉及到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开发、国际贸易法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国际商务管理的重要性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商务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竞争和机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
2. 增加收入和利润:国际商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通过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和潜在客户。
3.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商务管理,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声誉,可以从长远角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创新和技术交流:国际商务管理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创新和技术交流。
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吸收和借鉴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三、有效的国际商务管理方法1. 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务管理时,需要深入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2. 跨国团队管理:跨国团队管理是国际商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团队,注重文化差异的管理,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国际商务管理需要合理整合和管理企业的资源,尤其是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4. 风险管理:国际商务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1 国际商务: 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工商活动。
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无一例外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实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加速运动,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3 产业内贸易:各国以产业内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似的工业国家进行的交易。
4 所有权优势:一些企业拥有或可以得到的那些外国企业不能获得的优势。
5 内部化优势: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而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6 交易风险:经济实体在经营活动中的尚未结算的外汇权益与支付义务,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应收资产和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
7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到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方面或金融方面的投资活动。
8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方法。
9 政治风险:由于各种政治因素使东道国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超过某种程度的变化,对企业的国际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10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程度及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来制定产品价格,而不是以产品成本为定价依据。
11. 撇脂策略:对于首次投放到国外市场的新产品可以采用撇脂策略,即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周期初期就获取最大利润,尽早收回投资。
12 国际分销渠道:商品从一个国家的生产企业销往国外的消费者或用户所必经的中间环节,包括国内外批发商与零售商、经销商、代理商,以及各种专营进出口业务的机构等,这些中间环节统称为中间商。
13渗透策略: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把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迅速打开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
14选择性分销渠道策略:企业在特定市场上选择少数几家符合要求的中间商经营自己的产品,而不是让所有愿意经营这种产品的中间商都经营。
103.横向发展模式:国际企业将其在母国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平行的扩展或转移到国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ort-term:
o o o o o Bank overdraft Bank loan Leasing Credit card Trade credit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funds
Costs of the fund
Use or purpose of funds Status and size of the business Financial situations of a firm Gearing condition of the firm
Internal sources of funds
Profit: after-tax profit
Depreciation: the financial provision for the replacement of worn-out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Sales of assets: to sell off assets to raise funds
Topic 13
Financial Management: Sources of Funds
Time arrangement: 2 periods Aims:
To learn the major sources of funds for business,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urces, as well a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funds To master some useful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concerning business activity in English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qualify as an operating lease,the transaction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 The lease term is less than 75 percent of the estimated economic life of the equipment. • The present value of lease payments is less than 90 percent of the equipment's fair market value. • The lease cannot contain a bargain purchase option (i.e., purchase option for less than the fair market value). • Ownership is retained by the lessor during and after the lease term
Operating ng
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租赁、管理租赁或操作性租赁。它是一种 以提供租赁物件的短期使用权为特点的租赁形式,通常适用于 一些需要专门技术进行维修保养、技术更新较快的设备。在经 营性租赁项下,租赁物件的保养、维修、管理等义务由出租人 负责,承租人在经过一定的预告期后,可以中途解除租赁合同。 每一次交易的租赁期限大大短于租赁物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对 出租人来说,他并不从一次出租中收回全部成本和利润,而是 将租赁物件反复租赁给不同的承租人而获得收益,因而,在这 个意义上说,有人称之为“非全额清偿租赁”,将融资租赁称 为“全额清偿租赁”。国际海运中常用的租船合同形式----程 租,船只、船员均由船东负责提供,一切管理、维修、保险等 义务均由船东负责,从性质上看,程租就属于经营性租赁。我 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出租车、船等,也属于经营性租赁的范畴。
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说,融资租赁相对税负要小一些,根据我 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即“融资租赁发生 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安装交付 使用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因此,融资租赁 设备可以计提折旧并在税前扣除,而租赁费高于折旧的差额也 可以税前扣除。如果企业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借款来支付的情况 下,其利息同样可以在税前列支。而从另一方面考虑,根据我 国《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 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人,均不征收增值税。
Definition
An operating lease is a lease whose term is short compared to the useful life of the asset or piece of equipment (an airliner, a ship etc.) being leased. An operating lease is commonly used to acquire equipment on a relatively short-term basis. Thus, for example, an aircraft which has an economic life of 25 years may be leased to an airline for 5 years on an operating lease.
所以说融资租赁对租赁双方在税收上都有相对的优惠条件,也 是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企业所采用的方式,但是在具体操作时, 不能只考虑税收因素,采取哪重方式最稳妥、节省,就应该选 择哪种方式。
Why need funds
To start a business as initial expenditure To fund continuou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money flowing To expand the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the lessee (customer or borrower) will select an asset (equipment, vehicle, software); the lessor (finance company) will purchase that asset; the lessee will have use of that asset during the lease; the lessee will pay a series of rentals or installments for the use of that asset; the lessor will recover a large part or all of the cost of the asset plus earn interest from the rentals paid by the lessee; the lessee has the option to acquire ownership of the asset (e.g. paying the last rental, or bargain option purchase price);
Key words and phras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ources of funds Initial expenditures Depreciation Overdraft 透支 Credit card Leasing Operating leasing 经营性租赁 Finance leasing 融资性租赁 Share capital 股票性资本 Loan capital 借款性资本 Ordinary shares 普通股 Preference shares优先股
Comparison
A finance lease differs from an operating lease in that:
in a finance lease the lessee has use of the asset over most of its economic life and beyond (generally by making small 'peppercorn' payments at the end of the lease term). In an operating lease the lessee only uses the asset for some of the asset's life. in a finance lease the lessor will recover all or most of the cost of the equipment from the rentals paid by the lessee. In an operating lease the lessor will have a substantial investment or residual value on completion of the lease. in a finance lease the lessee has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economic ownership of the asset (e.g. risk of obsolescence, paying for maintenance, claiming capita allowances/depreciation).
Finance leasing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九条纳税人以融资租赁 方式从出租方取得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 定提取折旧费用。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 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租 赁为融资租赁: (一)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二)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 资产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