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军阵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历史揭秘:秦军方阵VS罗马方阵 到底哪种更强?

历史趣谈历史揭秘:秦军方阵VS罗马方阵 到底哪种更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揭秘:秦军方阵VS罗马方阵到底哪种更强?
导语: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探索中华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
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一、秦军方阵
秦军方阵是秦国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探索中华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
一、秦军方阵
秦军方阵是秦国集权管控和强力军事制度的集中体现,方阵中弩、步、车、骑的规则分布,让人联想到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图。

根据地
形地势,敌我方力量优势对比,方阵的统帅摆阵布兵,时而严阵以待,时而机动灵活地调整着阵法的变换,以最有效的方式调集着内部组织
资源。

秦军拥有一种步兵方阵,手持7米长矛,将它端平,靠它很长的优
势刺伤敌兵。

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达15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
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秦人在作战时,在没有短
兵相接的时候,就通过秦弩重创敌人的主力。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
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

可以想像: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
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武器和作战
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

枪头如林,方阵如山,
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二、罗马方阵
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小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120-160人。

一个小队通常有60-80人,若为成年人小队,则只包含
一个百人队。

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

生活常识分享。

罗马帝国的军队组成与训练

罗马帝国的军队组成与训练

罗马帝国的军队组成与训练【罗马帝国的军队组成与训练】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的最高统治机构,其军队组成与训练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罗马帝国的军队以其强大的组织结构、严格的纪律和优秀的战术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军队组成和训练两个方面来探讨罗马帝国军队的特点。

一、军队组成罗马帝国军队的组成源于共和时期的罗马军队,并在帝国时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罗马帝国军队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步兵、骑兵和辅助兵种。

1. 步兵步兵是罗马军队的主力部队,主要由罗马公民组成。

这些士兵被称为“成年男子军团”,他们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且承诺效忠罗马帝国。

步兵一般装备有长矛、剑和盾牌等。

他们在战术上以紧密的阵列和强大的冲锋能力著称,威震敌国。

2. 骑兵罗马帝国的骑兵主要由边境地区的非公民士兵组成,其中最出名的是“马奎斯托勒姆骑兵”。

这些骑兵以其机动性和迅速的打击能力而闻名,通常装备有长矛、剑和弓箭等。

骑兵在战术上主要负责侦查、追击和破坏敌军的后勤线,对于罗马军队的作战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3. 辅助兵种辅助兵种包括工程兵、弓箭手和投石手等。

他们在战争中负责建造和维护工事、提供火力支援,以及进行远程攻击。

这些兵种主要由非罗马公民和奴隶组成,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军队训练罗马帝国军队的训练是其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石。

罗马军队的训练分为体能训练、武器训练和战术训练三个方面。

1. 体能训练使士兵具备良好的体质是罗马军队训练的首要任务。

士兵们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行军、搬运和战斗,因此需要具备持久的体力和耐力。

在训练中,士兵们进行奔跑、攀爬、跳跃等体能训练,以增强身体素质。

2. 武器训练士兵们需要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技巧,包括长矛、剑和盾牌等。

在训练中,士兵们进行反复地刺剑、挥剑动作,以及盾牌的使用,以提高作战技能。

此外,弓箭手和投石手等辅助兵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武器训练。

3. 战术训练罗马军队注重战术的运用,士兵们需要熟悉各种战术,并能在战场上迅速调整。

古罗马军团鹰旗详解

古罗马军团鹰旗详解

古罗马军团鹰旗详解古罗马军团是第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其编制结构,作战方式,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世军队的发展,而其象征物鹰旗则是每一个军团的灵魂,其下还有营旗,队旗,罗马指挥官可以从其旗帜上看出该营隶属军团,兵力情况,装备情况,甚至召集地。

要读懂这些标志物,必须先对罗马军团的编制有个初步了解:8个士兵= 1小队(Contubernium)10小队= 1中队(Centuria) 80人左右,也称百人方阵,是作战基本单位2个中队= 1大队(Maniple) 170人左右3个大队= 1 营(Cohors) 510人左右,下有6个中队10个营= 1 军团(Legion) 5200人左右如果一队罗马军队从你面前经过,你在队伍的前端发现了这样的标志,那表示某军团本部在这里了:军团在后期一般都用鹰来表示,这些不同形态的鹰表示不同的军团,上层贵族可从其细节看出该军团的背景是哪个家族,有的鹰上有花环则表示该军团战功赫赫:标有SPQR的铭牌,则表示该军团隶属罗马元老会,在帝国时期则相当于中央集团军,再往队伍的后面看其营旗则可判断该营属于哪个军团,第几营:以上图左一为例,铭牌上是"Leg XXIV Coh IV"意思是Legion XXIV Cohort IV 即为第24军团第4营,旗帜的上端一般都是矛尖,若为手掌则表示该营是该军团的主力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尖刀连",若还有金色花环,则表示该营战功卓著,是王牌部队.下面的银色圆环则表示该营目前还有多少个中队,满建制的营为6个中队,即有6个圆环,若战况惨烈,刚从前线撤下来,来不及补充,则可能没有6个了...圆环下方的新月是一位专门庇护战场士兵的神祗的象征,希望每次战斗后神祗能让上面的圆环多剩几个,再往下的头盔型装饰则是表示该营装备情况,如果是金属做的则表示该营装备优良,皮革的和木头的则表示该营可能连金属铠甲都未配发完毕.上面的鹰旗和营旗都由专门的旗手(Signifer)掌旗,旗手必须是在该军团服役20年以上的老不死,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德高望重的老士兵来担当:旗手衣着与普通军团士兵差别很大,最显著的是其头上批着的兽头和兽皮,若是狮子,则为军团鹰旗的旗手;若为熊,则是营旗旗手,若为狼,则为大队队旗旗手,铠甲也是比一般军团士兵的板甲更轻便的锁子甲,盾牌也是比军团士兵的的方盾更灵活的圆盾,毕竟这些老士兵的体力不复当年,用他们做旗手可以凭借其丰富的沙场搏杀经验教导和鼓励新兵。

帝国巅峰时期的罗马军团

帝国巅峰时期的罗马军团

英国南威尔士第二军团军营 灰色部分:道路 Amphitheatre:至少能容纳6000人的剧场 Principia:司令部,包含会议室、金库等 Praetorium:军团司令官邸,配有暖气花园 浴室 Tribunes’ house :军团将校宅子,第一大 队的百夫长们可能也住这 右下为医院、澡堂和神龛
文德兰达要塞的澡堂,每个隔间温度各不相 同,澡堂的废水流到旁边的厕所用来冲洗
军团的一个澡堂兼疗养的建筑群, 伤病员被送到这里疗养
古罗马足疗器皿和手术刀
罗马军团的方阵的起源
横行一时的罗马方阵不同于希腊方阵,但却源于希腊方阵或者说是 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
战斗中的亚历山大皇帝
自公元前333年的伊萨斯之战和公元前332年的高伽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方 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区域,马其顿的敌人提起马其顿方阵就会感到颤栗 ,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使得方阵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胜的。
罗马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
归功于他们先进的工程制
造技术,他们修建的堡垒 和城墙在很长时间内是周
边蛮族无法逾越的障碍,
而弩炮等先进的武器则是 军团攻城拔寨的利器
频繁的战争使得罗马的医学十分发达,他们已经会使用止血钳 夹住断裂的血管,用烧红的烙铁进行伤口处理,并且使用银针 进行伤口缝合
横扫西方的罗马
短 剑
盾 牌 轻 重 标 枪
军团士兵装备
骑兵装备
帝国胸甲
罗马军团鳞甲
罗马军团锁甲
庞贝古城出土的青铜护腿实物
出土铜质肌肉甲
罗马环片甲
穿着示意图
D 型头盔
G 型头盔
E 型头盔
高卢G 型头盔
C 型头盔
百夫长头盔
左:“Mainz”式罗马短剑 右:“Fullham”式样罗马短剑 盾牌上的图案说明了所属军团

古希腊重装步兵、马其顿方阵及古罗马军团

古希腊重装步兵、马其顿方阵及古罗马军团

在我们的脑海里,要勾勒出一幅重装步兵的形象是很容易的,他戴着有护面和夸张头饰的高冠,手持三尺直径的巨大圆盾,另一手拿着长矛,胸、腹被厚重的甲胄包裹,腰部以下是散开的金属或皮制战裙,腿上还有明光闪闪的护胫。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伟大史诗中, “胫甲坚固”这句反复出现的修饰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防具由青铜和木头制成,当重装步兵排列成行的时候,在他的对手面前出现的就是一堵青铜和木头构成的城墙。与当时昂贵的铁器相比,青铜护甲重量更轻,其厚度足以防止对方的武器对头、胸、腹等重要部位造成致命的打击。重装步兵武器包括一支2到3米长的矛,还有一把短剑(这把短剑在战场上实用的时候很少),这两样武器都是铁制的。同样是荷马史诗经常提到的“价格昂贵的灰铁”往往给人以古希腊武器全由青铜制成,而冶铁技术尚未普及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在荷马史诗描述的故事之后的不到一个世纪,来自北方的多里斯人闯入了希腊半岛,洗劫了墨尼劳斯和海伦的宫殿,毁灭了阿开亚人的文明。这些征服者所依仗的正是铁制的武器。而我们熟知的古希腊文明,则还要在这之后几个世纪。特洛伊的英雄们在古希腊的历史中就已属于传说的时代。
西方古典重型步兵是伴随着青铜时代文明发展的历程产生的,最早出现的是古希腊重装步兵。
古希腊重装步兵是古希腊文明时期各城邦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受到重视的部分。从当时留下的很多雕塑,绘画中,都可以一睹希腊重装步兵的风采。希腊人在塑造他们的神邸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现实中威武和力量的象征。比如人们熟知的雅典娜,一手持盾一手执矛;还有戴着高冠,手持盾牌的阿瑞斯,都具有典型的重装步兵的特征。
马其顿的军队中,马其顿步兵方阵是最受到后人瞩目的部分。马其顿方阵几乎是一个完全用于攻击目的的方阵。腓力的改革首先表现在武器上,马其顿方阵兵的长矛长达5米。这种长度可不是单手能够轻易掌握的,因此马其顿方阵兵的盾缩小了,直径只有2尺。在战斗中,马其顿方阵兵的盾牌挂在脖子上,以便用双手操作长矛。盾牌现在只是用于防御自身,而不必像过去一样用来防御同伴。同样,这个士兵也无法得到来自同伴的防护。士兵的注意力集中在面前,以密集的长矛突刺获取更好的防御。典型的古希腊方阵纵深为8列,如果对一个坚强的对手发起进攻,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马其顿方阵大大增厚,甚至深达16列以上,保证前进中的方阵有足够的人数能够前仆后继。为了让方阵能够尽快到达需要的地点,同时保证进攻速度和士兵的灵活性,马其顿方阵兵废除了笨重的青铜凯甲而以皮甲代替。

罗马帝国的战争战术

罗马帝国的战争战术

罗马帝国的战争战术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其战争战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罗马帝国在战争中所采用的战术,包括其常见的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一、罗马帝国的进攻战术1.骑兵突击罗马帝国的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常被分为几个小队,配备好的战马以及锋利的刀剑。

在战斗中,罗马骑兵会迅速发动冲锋,利用他们的速度和冲击力突破对方军队的防线,造成混乱。

这样的骑兵突击经常使罗马帝国在战场上获得优势。

2.利用军团阵列罗马帝国的军团阵列是其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团由多个编队组成,每个编队都有不同的任务。

通常,军团会使用“五行阵”或“鹤翼阵”等阵型。

这些阵型既有利于军团整体的战斗,又方便指挥官传达指令。

此外,军团在战斗中通常会使用长矛、投石器和弓箭等武器,以有效地攻击对手。

3.攻城战术在攻城战中,罗马帝国通常采用多种战术。

首先,他们会使用攻城器械,如攻城塔和云梯,以便攀登城墙并攻击敌人。

其次,他们还会使用火箭和投射物攻击城市内部。

此外,罗马士兵的高度纪律也为攻城战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二、罗马帝国的防守战术1.城堡建筑罗马帝国在战争中通常会建造坚固的城堡来防守敌人的进攻。

这些城堡通常由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内部设有堡垒、防御工事和箭塔等。

城堡的布局以防御为主,使得敌人很难攻破。

此外,罗马士兵会在城堡周围设置陷阱和壕沟,以增加防守的难度。

2.实施策略性撤退罗马帝国的士兵通常会在敌军压力过大时进行策略性撤退。

他们会利用战争中的地形,进行有序的后撤,并时机选择发动反击。

这种战术既能有效保护自己,又能对敌人造成伤害。

3.运用防御工事罗马帝国在防守战中经常会充分利用防御工事。

这些工事包括壕沟、尖桩、铁丝网和防弹栅栏等。

这些工事不仅能够有效地阻止敌军的进攻,还给予罗马士兵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反击。

结语罗马帝国的战争战术丰富多样,既有进攻战术也有防守战术。

这些战术的成功在于罗马士兵高度纪律、严密的组织和灵活的指挥。

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有多强,看看罗马方阵就知道了!

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有多强,看看罗马方阵就知道了!

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有多强,看看罗马方阵就知道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帝国。

可以说,要想了解西方古代的历史,就不得不了解罗马的历史。

罗马从公元前八世纪崛开始起,一直影响了西方世界一千多年。

而在罗马崛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罗马方阵了。

罗马方阵采取的是从小队到百人队再到中队大队,最后到一个军团的组织方式的。

罗马的一个小队由八人组成,十个小队组成一个百人队。

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中队,三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

而一个罗马军团则是由十个大队组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罗马的第二到十大队都是按照上文所述的编制的,而罗马军团中最精锐的第一大队却不是那样组织的。

罗马的第一大队由5个双倍“百人队”组成的。

所以罗马军团里面的第一大队的人数不是其它大队的480人,而是800人。

当然了,一个罗马军团除了这些基础兵种的人员编制之外,还有少量的骑兵和一些操纵轻重石弩的“技术队”。

一个完整的罗马军团就是由十个大队,一个技术队,一队骑兵,以及一些指挥的军官组成的。

而这些人员总计,差不多就是6000人,而这就是一个罗马军团的编制。

在公元80年,罗马帝国境内在编的罗马军团一共有26个。

这样罗马军团的总数就达到了156000人。

但是作为当时统治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的武力不仅仅是这些野战部队。

罗马帝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辅助军团和外籍军团。

而在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罗马的军事力量达到了100万人,而且这些部队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骑兵。

罗马军团中的步兵为重装步兵,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投枪、短剑、大盾以及盔甲。

前期的罗马军团的盔甲是由金属片和皮革做成的,而到了后期,罗马军团也装备了锁子甲和鳞片甲。

而在武器方面,前期罗马军团为青铜,后期也一律改为铁制武器。

能攻能守能刚正面,带你领略罗马军团的三大经典战阵

能攻能守能刚正面,带你领略罗马军团的三大经典战阵

能攻能守能刚正面,带你领略罗马军团的三大经典战阵相信大家在观看《斯巴达克斯》等影视作品时,一定对罗马军团整齐划一的方块形战阵印象深刻。

巅峰时期的罗马军团有着令所有敌人胆寒的恐怖战力,他们并不盲目追求每一名士兵的个人能力,而是把组织和阵型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训练和装备的统一就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罗马士兵,必须能够听懂各种命令并迅速做出反应。

罗马人对其军事结构有着极大的信任和忠诚度,每个士兵都能做到令行禁止,阵型也就成为了罗马军团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以下是罗马军团常用的三种战阵:三线列战阵三线列战阵是罗马人在希腊方阵基础上所做的创新,即由三个不同等级的三列士兵组成,每列通常40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各支队交错排列。

之所以站得这么稀疏,主要是为了给每个士兵挥舞武器留出空间,免得误伤队友,同时也可以方便受伤的士兵后撤和后排士兵及时支援。

站在最前面的是经验最少的人年轻士兵,装备两支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面盾牌;中间一列是壮年兵,武器装备和第一列相同;最后一列是战斗力最强的精锐老兵,装备着长矛与长盾,以传统希腊重步兵姿态上阵。

在作战时,第一排士兵首先将标枪投向来袭的敌人,在投掷完标枪后,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同时第二列士兵投掷标枪。

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

而战斗力最强的第三列士兵,则由指挥官根据局势派往最需要的地方去。

龟甲阵这种阵型以“龟甲”命名可谓十分形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敌方箭雨的袭击,是一种纯粹的防御阵型。

在搭建这种乌龟阵时,第一层士兵会跪在盾牌后,紧接着他身后的士兵会把盾牌放在前面人的头顶上,依次类推。

如果这还不够,后面和侧面的士兵也可以搭起同样的盾墙,组成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坚固屏障。

在实战中,这种阵型的移动速度极为缓慢,完全和乌龟没有区别。

它通常上是用来进行包围战术时使用的,在乌龟阵的保护下,他们可以借此缓慢接近敌方的防御工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军阵一、罗马陆军的组织结构罗马国家的武装产生于传说中的第1代国王罗慕路时代。

公元前8世纪中叶,罗慕路曾将全体罗马居民分为3个部落(特里布)和30个胞族(库里亚),这既是行政划分,同时也是征兵单位。

和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其他民族一样,王政时代的罗马军队也是由每个部落或胞族各征集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

他们既没有军团组织,也未学会希腊人的方阵战术,作战时,国王率领由同一部落组成一个作战单位的军队,由他全权处理有关战争的事务。

当时罗马的作战单位是不分老幼,也不分武器的优劣和作战经验是否丰富,只要是同一部落的人就分在一起作战,这样的作战方式带有浓厚的氏族制的特色。

一方面它由同一部落组成,每个战士和他周围的人都有近亲或远亲的血缘关系,这就促使他们之间在战斗中相互配合,彼此援助,任何一个战士的阵亡都会引起他同伴士兵的愤怒,这对于加强军队的组织性和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来说是有利的。

但另方面,由于把这些武器装备、作战经验都不相同的人编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许多漏洞。

首先是这样的军队在列阵时很容易造成一些薄弱环节,一当这些薄弱环节被突破,整个军队就有被分割包围,丧失战斗力的危险。

其次,一个作战单位中武器装备不同,在平时就不利对他们进行统一训练,战时也不利于发挥装备上的优势,还不利于整个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改进。

这无疑对罗马军队的战斗力是有影响的。

对罗马这种原始的作战方式进行彻底改革的是王政时代末期的第6代国王塞维·图里乌。

塞维·图里乌在完成罗马制度国家化的同时,一改过去从以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中征兵的制度。

他首先将全体罗马自由民按财产的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再根据各等级财产的具体情况从每个等级中征集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军队:第一等级的罗马公民提供具有全套步兵装备的重装兵80个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

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分别出次重装兵22和20个百人队。

第四和第五等级则分别出轻装兵22和30个百人队。

此外,不入级的无产者也要象征性地提供一个轻装步兵百人队。

这样,整个罗马军队就有175个能作战的步兵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这是早期罗马国家的全部武装力量。

罗马军队一改过去以血缘关系来组建战斗单位的惯例,这首先是由罗马从氏族社会转变为真正的国家社会引起的。

罗马军队由不同等级所出的百人队组成,而每一等级内部公民之间的财产状况又基本相同,这就造成各个等级所出的百人队装备不同,但每个百人队中各个战士的装备又基本相同的情况。

这样就基本消除了过去按血缘关系组建军队所带来的弊端,使整个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极大加强。

罗马军队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是军团,罗马军团的创建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5世纪。

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罗马由于人口少,势力弱,军团的数目一般保持为4个。

这时罗马对外战争的规模较小,主要是对邻近部落的征服战。

战争爆发时4个军团分别由两个执政官率领,其中2个军团是每遇战事必须出战的,这2个军团由年轻的公民组成,他们年龄一般在17到45岁之间,这是属于战斗力较强的进攻型军团。

另外两个军团则视战争的情况而决定是否出战,他们的年龄为46到60岁。

如果战争规模大到使前两个军团无力承担,则他们也要直接参加战斗,如果前2个军团已足以抵挡敌人的进攻,那末年老军团则担任驻防任务,保卫罗马城或一些重要的关口城镇,这是公元前4世纪初以前的情况。

公元前4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的征服和对外扩张的开始,罗马军队所面临的敌人增多,战争的规模扩大了,4个军团已远不足以应付战争的需要,而且这时罗马公民的人数已经大为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国家总是按照需要来征召罗马的军团数目。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队同时在各处作战,其军团的数目达到2 罗马军阵10多个。

而到共和末期,罗马军队的战争进一步扩大,军团的数目甚至达到数十个之多。

罗马军团的数目是随着各个时期的不同而增加的。

而每个军团的人数则视每个时期具体战争的规模而有所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各军团由4500人组成。

其中包括不同等级所出的重装和轻装步兵4200名以及骑兵300名。

但有时一个军团的总人数也可多达6000人,这主要看罗马即将进行的战争规模,罗马征兵的数目和战后的损失情况。

如果战争规模大、征兵的数量多,则一个军团的人数就有可能多于4500名。

如果战争残酷,罗马军队损失较大,也可能造成军团的不足额。

此外,将军个人的喜好也是决定军团人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共和后期,经过马略军事改革,罗马军团的正规编制扩大到6000。

但由于将军们各行其是,军团的人数很不固定。

如凯撒由于喜欢小军团作战,故他的军团编制一般仅约4000人。

共和中叶以前,罗马军团设有专职的军团指挥官来负责整个军团的战斗行动。

一个军团共设有6个军团指挥官,他们的权力是相等的。

每个军团指挥官轮流指挥军团2个月,轮流顺序可能由抽签决定。

共和初期的4个军团,其军团指挥官的人选和执政官的人选一样,由森布里亚会议选出,战争爆发后他们随执政官外出作战,并受执政官领导。

执政官是整个军队的统帅,而军团指挥官的权限仅指挥本军团。

后来罗马军团的数目增加,除原先4个军团的指挥官还按传统由森布里亚会议选出外,新增加的军团指挥官都由执政官来任命。

这样,军团指挥官和执政官就能更好地配合,这对整个罗马军队的一体化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共和中叶以后,由于大量无能的贵族子弟涌入军队,占据了军团指挥官的职位。

他们没有作战经验,完全凭门第和财富才当上军团指挥官的,这样或多或少地给罗马军团的指挥带来不良影响。

罗马不得不限制军团指挥官的权力,把军团指挥官的军事指挥权降为单纯的行政权,由它处理军团内部的一些行政事务,如士兵的薪饷、后勤等,而整个军团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则转到了首席百夫长或统帅临时委派的副将手里。

罗马军团的标志是鹰帜,其作用有如现代军队中的军旗,只是它不用丝织物做成,而是一只用铜或银铸成的鹰,展翅欲飞,站在一根长杆顶上。

鹰帜是整个军团中最神圣的,是罗马军团荣誉和胜利的象征,有专职的鹰帜手扛着。

行军、列队时位于整个军团的前面。

在罗马人看来,一个军团如果丢失了鹰帜,那是莫大的耻辱,他们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它从敌人手里夺回,如果鹰帜被俘,那整个军团就有被解散的危险。

罗马军团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百人队,每个军团由若干个不同武装的百人队组成。

罗马百人队这一组织最早产生于塞维·图里乌改革时期。

罗马各等级所出的百人队人数是不相同的,低等级的人数众多,装备差,每一百人队的人数也比较多,越往上百人队的人数减少,但装备和战斗力则越强。

百人队不是独立的作战单位,它只是被作为军团的组成部分而编入军团中,其行政因素远多于战术因素,整个军团才是独立的作战单位,这样的军事组织是不够灵活的,它只适合于在平原地区采用方阵的队形作战,而遇到丘陵和山地则转动不灵,很容易造成混乱。

公元前4世纪初卡米卢时代,对罗马转动不灵的军团进行了改组,他设立了介于百人队和军团之间的战术单位——中队。

一个罗马军团由30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又由2个百人队组成,这就大大改观了罗马军团的面貌。

罗马的中队是能独立行动和单独作战的单位。

以前的军事行动,无论是否需要,都得整个军团同时进行,而现在则可以由一个或数个中队来完成。

这就使整个罗马军团变得更加机动灵活了。

到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的马略时代,为了适应罗马军事扩张所面临的新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罗马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马略在对整个罗马军事制度进行3 罗马军阵改革的基础之上,重新改组了军团的编制,他在中队之上,军团之下设立了大队的编制。

罗马军团的1个大队包括3个中队,整个罗马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罗马军团的正规编制也从4500人扩大到6000人。

罗马军团的大队和中队一样,都是能够独立执行军事任务的战术单位,然而大队的设置却使原来就比较灵活的军团变得更加机动了,它适宜在任何地形作战且能够迅速变换队形。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百夫长,百夫长最初仅只是百人队的队长,管理百人队的行政事务和军事行动。

后来由于军团指挥官的权力下降,罗马没有再设新的官职来代替,所以百夫长的地位开始上升,罗马设中队和大队,也没有设专职的中队长和大队长,中队和大队的军事行动都由百夫长负责,这样百夫长的地位就变得更加显赫了。

一个罗马军团共有60个百人队,也就是有60个百夫长。

这60个百夫长的权力是按顺序来排列的,第1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比第2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大,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大队,即第10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最小,罗马百夫长的升迁也是按这个顺序由低级百夫长上升到高级百夫长的。

每个大队共有6个百夫长,第1大队的百夫长称为“首列百夫长”,他们的权力比后面各大队所有的百夫长都大。

在首列百夫长中,权力最大的称为“首席百夫长”,他是第1大队第1中队的第1个百夫长。

这是全军团地位最高的百夫长,它一般都由最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提任,有时他甚至可以指挥整个军团的军事行动。

和军团一样,在罗马的每个百人队、中队和大队中都有自己的标帜,即军旗。

它一般是1支长矛加上矛头上的铁或铜铸成的动物,这些标帜都由专门的旗手扛着,并加以妥善保护,它们分别是百人队、中队和大队荣誉的象征。

在罗马军队中作战的除罗马公民兵外,还有同盟者所提供的辅助部队。

在征服意大利之前这种辅助部队一般由除罗马民族以外的其他意大利民族担任,后来随着意大利人获得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也加入了罗马正规军团,辅助部队就改由行省居民担负了。

罗马军队的辅助部队虽然独立编队,但附属于罗马军团,协助罗马军团作战。

通常每个罗马军团有辅助部队的步兵5000名和骑兵900名以及一定数量的特种兵。

辅助步兵在战斗中不起主导作用,作战时一般配置在军团方阵或三列阵的侧翼。

但同盟者提供的骑兵和特种兵有时却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

罗马骑兵主要由西班牙人和北非努米底亚人等游牧民族组成,这些民族都是能征善战的骑手。

在战斗中一般配置在步兵的两侧,以掩护罗马主力步兵的侧翼,并包抄敌军的侧翼和追逐逃散的敌兵。

罗马的特种兵包括克里特和努米底亚的弓弩手,巴利阿里群岛的投掷手等,他们都是为弥补罗马军队的薄弱环节而被征招来的,这种特种兵在肉搏战开始之前往往能给敌人造成很大杀伤。

二、罗马陆军的作战队形罗马陆战队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按血缘关系的部落组织来编排军队,第二是方阵时期,第三是三列阵时期,第四是新三列阵时期。

罗马人采用方阵战术大概开始于王政时代末或共和时代初,也即塞维·图里乌改革前后,罗马的这种方阵战术是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来的。

这种方阵跟希腊的方阵大致相似。

罗马军队的方阵全由重装步兵组成。

由于当时还没有设置中队和大队的编制,故一个军团就是一个大方阵。

“军团方阵的前排约五百人,纵深约六列”。

排与排,列与列之间的间隔都比较紧密。

作战时整个军团必须齐步前进并在战斗中不发生混乱,方阵才会有巨大的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